|
② 多个副主题: 5 B, V+ `2 H ^: [* a$ p
┌-→ ┌-→
* ^1 H! C4 y8 i$ u) w2 |ST′(Ⅰ+Ⅱ+Re)+ST″(Ⅰ+Ⅱ+Re)+STx(Ⅰ+Ⅱ+Ⅲ) + s" H& Z% O+ n. G5 {
3 p, K$ Z; C# q# c0 G) R
(5)副主题的调性:(副主题在呈示部中的调性称为“副调”,以区别于正主题的“主调”。)副主题无论有多少,均只使用一个调性。且极少使用主调的下属调性。 5 U7 s" q! N H
9 K& V0 ?- h3 I+ F, @% x0 K5、呈示部的结束部
- v6 A8 z/ u) _1 T(1) 任务:①对“呈示部”作阶段性的小结;
& ~) Q+ W' u( j. m1 q6 @( F$ b ②对副主题调性(即副调)作最后的明确和肯定。
, x5 Q+ r9 {+ T(2) 对上述“任务”的技术要求: 4 c$ | }" f5 S% g& ]% b
① 小结要求: " G R! [0 z$ M
A、选择从前呈示过的某一部分材料(主题)进行小结;
7 @7 }$ E8 T5 _6 i& ^) T B、选择从前呈示过的多个主题材料(主题)进行小结;可按原主题的出现顺序,也可以重新排列顺序; / R1 s9 D, u3 k5 j; j
C、用新材料构成结束部; ; ~" C" O) T4 p
D、用已呈示过的材料和新材料结合构成结束部。
- {( W4 r4 }* A j7 l- z②对副主题调性作肯定
7 P, \$ l/ A% f$ | A、如果副主题调性已经明确,可对此作肯定;
: _; P9 M! G% i9 p3 ] B、如果副主题调性不明确,可通过结束部来明确真正的副雕。
$ W- {. Z- h5 M6 [
3 _2 R2 p' V' x8 h思考与练习
/ d5 T. s* I; T& q1、何谓奏鸣曲?何为奏鸣曲式?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 ; \. a+ U9 G9 V1 J- E; p
2、奏鸣曲式的呈示部由哪些部分组成?各有什么意义和任务? , X6 |7 j g2 e0 X0 N
3、分析下面作品的呈示部,要求: ( Y+ U! Q' h. V) ~ `- w' m
(1) 指出各个部分,并写出结构图式; / A, J y% }' o
(2) 标出重要部位的调性与和声终止; 6 g9 e6 u0 o* ~6 a; a
(3) 分析正主题与副主题的音乐材料; & @! t# o( u; G2 `* h7 s( j
(4) 分析正主题与副主题的音乐性格;
& n8 X8 \! D/ a& K6 c(5) 简要分析连接部和结束部的功能和作用等等。
, B# [) n8 t# u8 I& d% E※ 库劳《小奏鸣曲》Op.20 No.1 之呈示部(选自克勒《小奏鸣曲集》p3)
G9 X$ ?9 e) x( _/ w 呈示部:
! J) }9 L* P3 C 1、主部(正主题):8小节、C大调、舞蹈性格、开放终止 - G6 B# n2 t3 b$ C
2、连接部:8小节、C-c-G、右手音型化、左手分解和弦、开放性Ⅴ7
2 ]. p `9 Q. n8 r 3、副部(副主题:):7小节、G大调、歌唱性、开放终止 / o( \- V, ^" y3 D, U: q6 w
4、结束部:8小节、G大调、快速流动的音阶、完全终止、加连接2。 - [4 f: X- c/ @
克列门蒂《小奏鸣曲》Op.36 No.5 之呈示部(选自克勒《小奏鸣曲集》p49)
2 M- a) W3 |) f! l) z* x
& ^/ r x0 e* R$ F三、奏鸣曲式的展开部
$ p- X: t# m0 J: v( r# @1、展开部的整体特征 " x8 P$ g( g9 C Q7 D
(1)任务:要在呈示部所建立的正、副主题对比关系上,结合作品的具体构思,作广阔而深入的发展。在典型情况下,必须组织或构成作品的高潮。(需要说明的是:展开部不可能人为地要求“展开”到何种程度,它只能根据呈示部而定。)
- G: O- o4 H" l0 \+ i3 |(2)展开部的材料发展:展开部的材料都来自呈示部,有时会派生出新的主题,但也都是在呈示部的基础上建立的。
& e3 l$ p, d% P/ C4 u" ]3 c( _①典型的情况是:用正主题材料加以展开。其作用表现为:加强音乐的动力。而基于这一点,歌唱性的主题较少用于“展开”。
( t1 e% v, M# \1 Z; F, I5 U②在展开部中,很难见到完整的乐段结构。常见的手法是乐句、动机的重复与模进。总之应排除收拢性的写法,使音乐不停顿地向前发展。
q8 v! ]" e& F6 [' a【思考要求:
% A, V3 `1 z4 y! G必须指出展开部的材料来自呈示部的什么地方? $ Q3 D, J# P' ^# G
运用了什么方法? 0 r2 ?% K0 N, C6 m3 G. E! n
朝着什么方向运动、发展? 】
2 @' s! x1 K. F1 ^, `3 \# a9 \7 H# w
(3)展开部的材料运用:用于展开的材料不宜过多,但要充分发挥某一材料的“潜力”。即必须是在新的阶段上,对呈示部对比关系的进一步揭示。 % J6 l3 g9 S- L0 C, @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展开部材料的观察,有的比较直观,有的则比较隐蔽。) " P' T% l9 z' X
- B/ o& M- X& R7 U2、展开部的层次
) D5 ~9 Y+ h1 J- v# T 展开部一般不构成某种曲式,而只是结构成几大块: 5 e L: W' _2 @& y2 J! Z
第Ⅰ:引入部分 ; O2 t1 P: w5 r: `( l }% C
(1) 并行引入:用正主题(MT)的材料; 9 h5 h* u1 ~: p0 N! J$ ~0 y H* y
(2) 贯穿引入:用结束部(CI.T)的材料;
0 s4 {2 F/ C1 q( |$ P+ K(3) 突然闯入:(无引入)
" H' z/ n( ?# H, J: y3 ? -→第Ⅱ:展开中心 : T1 m; t# U( S
(1) 称呼: . ^ h% Z; h% ^" ~8 I
① 传统称呼:展开部有几个层次就称为“第几中心”;
! K& c8 F: O# D1 x② 当代称呼:不用“中心”,改称“阶段”,即:Ⅰ+Ⅱ+Ⅲ+Ⅳ……
& {3 P% O5 H3 j" _ (2)层次的“阶段”划分:(分析依据) ; ~/ j5 a( K O" _ ]
① 展开的是哪一部分的主题材料? % U" Z8 M$ J2 A0 M5 D# N2 Q* q0 U
② 音响形式的不同变化?(强与弱)
. a6 U) U5 k! B③ 织体结构的不同改变?(主调与复调)
0 h. D7 n" p! p# d④ 以及上述情况的同时出现等等。
7 v( P, N) |) x" q8 u -→第Ⅲ:回头过度(向“呈示部”的时候过度,即引入“再现”)
/ p- ` q5 x( I. `大型展开部中,常常使用“属长音”构成“回头过度”,即:(回头过度)
7 m9 K. y: ?3 P* e' h呈示部主题材料-→构成高潮-→引入再现部
5 P: Y. m% ` v, f; A! H- M7 y1 r! Q; A3 X8 ?8 `7 d, X5 A
3、展开部的和声运动与调性布局
- E9 c% L& D8 C (1)调性明确的标准:(调高+调式=调性)
_% |% N5 R& v3 v: |5 O4 U (2)呈示部的调性中心与展开部的“调性中心”
, K* R8 u3 v5 d5 G4 E+ ?% O6 P① 呈示部的调性中心:(两个)主调调性中心和副调调性中心。 ; i% M$ t9 @, i; I5 k
② 展开部的调性中心:(无)
* ?! B0 H. Y, [# Y (3)展开部的调性布局
; ~1 U4 y, C( H% q; w/ m①除引入部分外,一般都回避呈示部中出现过的调性(主调与副调);
: ?0 p0 V9 M4 `4 q0 Z ]. F5 f②调性的展开要与主题材料的展开相适应。(谢功成《曲式学》p264); 3 T" _7 e+ R7 s1 G% b& l0 M
③调性的合理安排要考虑高潮的形成。(谢功成《曲式学》p264); ( v- Y' [( w# \+ ^
④典型的奏鸣曲式展开部调性布局,常常向下属方向发展。即:
& P- Q1 A/ y% {# [% Q1 g8 d& o9 X Exp D.G Rep # O1 l' x9 J- D3 B8 U
T――D ∣ S →(主调的属功能引入再现)∣ T ‖ $ c3 r$ ^4 {& ?1 h) n( c
[注意] 5 D, ^0 |2 x3 C1 B
①功能性的布局(古典时期):常用四、五度功能性强的关系;
% N- T" g! N0 J$ c2 B9 ] U色彩性的布局(浪漫时期):多用二、三度色彩性强的关系。
* l! Y2 c/ w u6 h0 ]' r2 j②展开部有时直接从新调开始;有时则从副调进入后再转换调性;
( O! C& K' a% h( f2 T7 l8 l1 G展开部结束时,都要为再现作准备,但不是直接进入主调的主和弦,而常常是采用主调的属功能和声引入再现。如:④所示。 $ q k2 X2 Y+ V' s
1 S2 w# K: |, _! }7 p
4 作品实例(展开部) * C. e3 c, E6 T- Z
库劳《小奏鸣曲》Op.20,No.1(克勒《小奏鸣曲集》p3)
8 o- C3 _4 T/ w. X: p$ Z+ f; t% F 1、引入部分:9小节。运用正主题材料并从主调(C大调)开始,最后进入同主音小调c小调再到G大调,然后进入展开的中心部分或第Ⅱ阶段。
8 ~# ~7 p& x) R 2、此展开部调性布局的特点为:
! {% j0 y$ @, f: P1 ? 运用副主题材料进行展开,调性对比明显:G-c-G-c-G-C,最后在主调的Ⅴ7和弦长音上结束,并引入部分和准备再现部。 : Q' Y A, G7 F: @ b v( x s+ _, ?7 G
- a- ?+ Z" }2 M( |7 _$ L6 i: l四、奏鸣曲式的再现部
; z' ?( j/ O/ M1、再现部的整体特征
8 u' a6 ]$ }& n7 ^, {7 }(1)基本特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变化的,即是说:它既不可能原始再现(如连接部、副部等等);也不可能是镜似再现。因此,对再现部的分析,宜祥不宜略。 7 T6 Q! L4 n9 ]3 d
再现部的最低限度变化包括
1 _8 l! L8 N2 {, T3 o5 a0 J1 \$ e① 由于副部的调性服从,连接部必须作相应的变化; ( Z! L9 ^$ `* @
② 副部和结束部要移回主调; 9 o) R+ W2 j) n6 g9 z
③ 有可能加上短小的补充性尾声。 ( r. _5 q6 v1 {7 i# ^* b) h( T
# |; y* n7 F& @1 z (2)主部主题的动力再现 1 p5 M6 h, ^# w/ F( A- w# g
① 改变原有的音乐性格;
# W0 ^+ h: D# p l+ d/ y② 改变原有的结构性质或篇幅(加长或缩短); 0 j7 M/ I* @8 s$ ?- l8 i; a) E
③ 不从主调上再现,然后再逐步回归到主调;
+ L E! o, y3 z- t2 E[说明:如果呈示部正、副主题关系是T――D,再现时则可以是D――T;] : \) Z, q$ [3 a1 \' w) Q1 j
④ 和其它主题构成对位式的结合; k* e7 `: ^" P2 K( }
⑤ 省略主部(浪漫主义曲式中尤其多见) 5 M2 t5 ^( E' q8 ^- O
[说明:再现时省略主部的原因
9 [) @/ I/ X7 G- N* j9 jA、浪漫主义音乐追求“一元化”的主题; 4 N2 \) R# I A! B* \# N
B、主部与副部的对比关系造成的。] 3 d- z& i7 f$ B) T. ]
; _/ W( d: a% G3 `2 `(3)连接部的动力再现 % @3 b, I/ w, s
① 引进新的调性关系;
4 Q. p0 K1 }2 ^, `② 利用连接部作补充性的展开; 1 N# O& Z' V4 B9 |
③ 改用新的连接部。 " ^) C, y, B' e1 e& L
; R2 U$ X P! l: }! P5 j(4)副部主题的动力再现 # ?1 v) N Y4 i
①和呈示部时正、副主题的位置(顺序)互换,即“倒装再现”或“拱形再现”;
! f* V; ^" M/ } ┌──────────┐ ( ?9 N5 H' ?+ l
MT-→ST---D.G---ST←-MT 7 ^4 ~- W/ `. H9 M e$ p( g% ~* m( u
└────┘
6 T4 b2 a2 l: A: A4 c8 @这种情况多见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奏鸣曲。
! r( h. M: R7 {" M②不作简单的调性服从,而引进更复杂、更广阔的调性关系。
) d- ]5 p! p" C3 o: ^5 {③对包含多个的副部主题,可以重新选择或重新排序。 ) s, U6 p7 R1 }6 e
; `: |( e) z- c' f, ^& B
(5)结束部的动力再现
$ w# P1 E) E2 ], Y8 g (由结束部引出 “第二展开再现部”)
# E: g! B! l1 q[说明:“第二展开再现部”往往是大型独立的尾声部。即: & G3 i3 [, q2 k+ g R! q8 v
①它“独立”到与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地位、功能相等的水平; 1 p% |9 Z0 e( A1 h+ k" y" n( I
②由此使得奏鸣曲式可能有四个部分构成。即:
) ^. J$ { I3 [' r( c, g3 R" Q┌―――三部性―――┐┌――三部性――┐
. j4 y$ v3 i, x' \4 k7 SExp-→DG. Ⅰ――Rep. Ⅰ-→DG.-Rep.Ⅱ
/ u- H8 m6 n) o Q" f1 I └―――三部性―――┘
6 b f2 z" ?1 T5 q0 x+ c ↓
6 y8 F D3 p! Y7 f4 B/ G4 z$ b 第一种情况:Cl.T→引入→中心→结束
8 e2 Q) p, W6 d' K ? 第二种情况:Cl.T→呈示→中心→再现
. p5 W' ` I; B; J H③凡使用“第二展开再现部”的作品,内容都不是场面性的;体裁也不可能是进行曲或舞曲。]
1 {# R6 y( g! f) B' ?6 V
u/ T" Y, a/ \2 E( f( O(6)奏鸣曲式的“序奏部” # D/ y0 C! |% Z
①它是放在呈示部之前,并与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平起平坐的。注意: 0 o. I7 {2 B& L, K& I: f- |
a、引子-→MT (引子,是主部主题的引子,一般篇幅较小) W/ [* k( p+ ?! Y' _, y
b、Tntro-→Exp (是“序奏部”与“呈示部”的关系,一般篇幅较大)
- N) s; z, n- c" ^( ~. p9 A/ g②奏鸣曲式使用序奏部,是从海顿开始的。
+ y" G. G2 Z8 s( g {③序奏部的速度通常都是“慢速”的。
4 x" x( H3 y, r1 o( U: B0 s④序奏部的任务,是要先现奏鸣曲式呈示部的主要调性,如:贝多芬《悲怆奏鸣曲》。
3 I5 y6 Y: d. e% B⑤序奏部和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关系为: _, H: H) T9 ]8 e3 Q# J
a、始终保持固定的形象,并在以后各部中穿插出现; * e3 v; p& _: a8 W. l( |+ o
b、由序奏部演化成以后的各部。
( M, m! ^8 P1 l3 Y& `4 B( y; p2 `' B8 c8 |! f: L# K
作品实例(再现部) 7 e u( f7 q5 g: I
库劳《小奏鸣曲》Op.20,No.1(克勒《小奏鸣曲集》p3)
* O( I, Q# j' I, h4 O (1)主部:8小节、C大调、音乐性格同前; / h Y5 | A0 u: E
(2)连接部:8小节、C-c-C(Ⅴ7)、右手音型化、左手分解和弦; # z$ C6 V4 `5 k2 p$ D
(3)副部:7小节、调性服从C大调、开放终止;
& {& M% g$ _2 \! \ (4)结束部:6小节、调性服从C大调、收拢性终止; ' w" R4 `: @3 F8 ?! f7 u
(5)尾声:两个简短的和弦。强调全曲的结束。
+ }9 f; Q3 P, Y1 u: t9 {, u1 _" n, `! y9 r$ }$ g7 w' \
思考与练习
( |1 `5 z% B4 ^+ o 分析:克列门蒂《小奏鸣曲》Op.36 No.5 (见克勒《小奏鸣曲集》p49)
2 e& R2 f. J' }音乐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2 Q% u E; O) Z5 W, O5 Y0 Z, @1 v1、作者:何占豪、陈钢
: L/ V# k0 _, ~6 A0 d, m2、首演:1959年5月于上海 # L- v5 N; i6 y+ M
3、体裁:小提琴协奏曲
: Y4 c9 p9 F+ l' y3 u+ V4、评价: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7 o- l* Y, j, D- K E
5、音乐分析: 3 f2 Y) a6 S! w
(1)曲式:奏鸣曲式
7 V) }& w' d' a2 \: ?(2)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
7 P8 u! y: Y5 A; Z/ O9 c5 n9 {( U
附: 回旋奏鸣曲式
4 ~8 O. v) ^! `. W2 M+ K, \+ o o1 E$ i# m* h! _, g: L
回旋奏鸣曲式的整体结构及其原则
! K! @2 T8 x, S0 y' W 回旋奏鸣曲式,是由回旋性原则与奏鸣性原则叠合构成的一种新的曲式样式。总体上说,这一曲式在音乐构思上更接近于回旋曲式,常用于奏鸣套曲的末乐章,作为终曲运用。 * D' R2 S- H# S1 M" B* {
图式表示为: 0 o) C) N8 [* J% I! {2 D2 n, M
Exp(呈示部) + D.G(展开部) + Rep(再现部)
5 \6 q/ U! v+ [6 z ┌――――┐ ┌――――┐ : z6 a0 X3 r/ I
A + B + A C A + B + A 4 A- Q& J0 M u3 T W% C/ k
主题 副主题 主题 (或中央插部) : m) G6 L$ y% b+ G7 ` j" A
注意:回旋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呈示部:凡在呈示部中带有主部再现的,必定是回旋奏鸣曲式,否则一般都是奏鸣曲式。
5 w" q4 h/ E4 Y例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3 No.3 第四乐章(高为杰《曲式分析教程》p240) - Q9 F. |% O4 H6 } L, r9 i/ h
呈示部 再现部
& e: s1 M$ @: N& v4 ?┌―――――――――――――――――┐ ┌――――――――┐ & m; m$ r. _# b2 Y
主部(ABA)+副部+连接部+主部+连接部+中央插部+主部+副部+连接部+尾声
' ]* `6 T8 W6 G7 C, a* \8 C5 M' t0 R3 k
4 ~/ K0 S) Q6 g! N4 P% V5 Y& o% X[注意:此曲中再现部的尾声从主部主题开始,因而取代了主部的再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