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问答 1 ?1 z. W$ D" ?4 x+ B( q' i; Q
_) A* V# g! G- KZGYCGC:杨老师你好我有时练唱歌时感觉很好,高音能唱上去很轻松,可是过几天感觉又找不到。我能判断我的方法是否正确但是又时找不到感觉我很着急请老师作以指点。 9 D" h* G1 ^. O. X f
$ H, {$ z: Y& w- B3 l
杨老师:这种感觉很正常,每个人都发生过。原来我在练声时一次找到了很好的状态,就过突然想去厕所,回来后什么状态都找不到了,把我气的转身回到厕所:在哪丢的在哪找回来,呵呵。
4 s4 f) }" p+ V5 o2 [. i0 O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练习了很久都不稳定那就不正常了,那就说明你的练习方法不对或者发声方法不对。还有一点发声状态与人平时的状态时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而这差距太大,也会造成状态的不稳定。 4 a( P2 Y. a% V9 X3 y% W6 S
: D3 S; v! ?) U+ j: v
ZGYCGC:谢谢杨老师的回复。你也曾有这样的经历。那是怎么又找到好的状态呢?请你给我说说找到状态的办法?我再按照你说的去练习。我记得我找到状态的那次唱歌,我心里并没有想什么气息感觉的顾虑唱的很轻松也会用气息。我那次很高兴。但是,我又练习时心里老想着找那第一次的感觉可是就唱不好用不上气息。这是不是说明心理状态的问题。也就是你说的发声状态与 平时状态的关系呢?请老师说说平时唱歌应是什么状态?是不是平时状态低落没有激情。我看了别人的帖子回复说需要多练朗颂很有好处是不是说明歌曲演唱时需要朗诵时的状态呢?谢谢老师尽快解答》
% G/ J5 P: j0 D' }: v
0 t) O8 |4 h1 c7 C |- @' h9 L杨老师:状态不稳定有两个原因, & G! e7 c: D+ W! F7 [! P
一是学的方法有问题,忽略感受太重方法,结果当你的情绪随着有规律的变化时,你的方法也会变,于是你找不到,但往往过几日又好了,因为情绪又转回来了。 0 @, H! E# z: C
二是没有明确声乐演唱的状态,自然就没有稳定。
9 e2 l+ e- b! s* @5 @$ ]7 c我没有听到你的声音没有办法出主意,你要练习请参照我给雨竹的回复。 7 b* ^9 k2 j, i& w( {$ u4 U1 K- M) Y) r
$ L4 ^9 s: M6 L% r" Q/ N
6 P; W7 N1 x+ C( u; `雨竹:这两天练歌觉得唱到很高时,比如bb,B ,C,我感觉使用声带的后边振动比较好一些,而前面就像并起来一样,这样对不对呢?相应的其它器官比如舌头做怎样的辅助动作比较好呢?谢谢!! - R% W6 f2 l7 C/ f/ I
0 B7 I' v3 ~+ E' \* W+ A# T# `2 V# p雨竹:下午我又感觉了一下,是不是找气息贴着后咽壁上去的感觉? 2 A, ]- X% t$ ]& k; T
感觉不错哦!!好像声带的后端更结实一些呢! : [8 p. W/ k4 S S! r% h5 P
要么就是以前没有特意的用,新开辟的战线?:)
4 Q. r- S; |. r9 R/ D8 `+ Q7 `& j: }- }! D
杨老师:你们对于声带边缘震动的讨论我早就看到了,但一直没有加入进去。原因是感觉这样讨论理论上有好处,但在练习上是很难操作的。我自己唱歌很少注意这些声带问题,我的朋友包括黑海涛、马洪海等已经成名的人也很少注意这些,因为歌唱更多的是讲感觉和状态。通过器官的调整达到解决声乐技术的问题不是不可行,但是所有经过这条路走过来、并且成功的人都有个自我解决和调理的过程,也就是说单一的技术要练习,但协调性却决定了这个的歌唱水平。
6 l9 O+ O% A9 x4 ?0 A你问到的舌头怎样放我很难回答,要回答就是一句话:根据字,该怎么放就怎么放。
4 C4 J2 m8 O' ~4 V梦想家原来学过多年的声乐,他比赛前找我帮他解决问题,他当时唱的毛病很多,他自己就没准备参加美声的比赛,而是想唱通俗歌曲。经过我给他调整了30分钟,声音问题:位置、压喉、呼吸等问题全部解决,结果他后来唱的美声,结果拿了奖。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就是要求自然状态,并讲解了朗诵和歌曲表现的要求,实际上这就是整体协调性。我建议你有时间与她交流一下,了解他的感受,也许对你有帮助。
_- M `4 t }, u0 X3 q* m( X: y( @8 P; S6 l% R
杨老师:"贴着后咽壁上去的感觉"这个提法的大师本人就教过我,有效果,但实际上就是声带轻轻的发声,找到声带震动的最放松状态,这点同你说的声带边缘震动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差别。声乐发声机理很简单,别复杂化。 % F y5 E7 J7 H h' h$ D
% f$ D* [+ G! O% u, C- z, Q% b
雨竹:哇!!原来梦想家是经过您的点拨呀!我会和他交流的! 8 I( u8 \9 d+ W5 N" l* M% s
7 j* e6 n1 k Q以前我唱歌很随意,真就是凭着感觉走,可大家都说我唱的好听。我想应该算是一台各方面配置不是很高但很协调的电脑吧!:)现在升级了,单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却发生了冲突,是该协调协调了。 0 A) M+ O! I3 B5 T' q$ Y
2 G3 V& d* M, z
记得有时唱出漂亮的高音,很轻松,但自己不敢相信!于是偏偏用非常叫劲的方法来做,我想我还没走出这个思想上的误区:( : |2 v& q" C* Z4 G; c6 M
8 K( c3 ?$ I4 O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努力呀!!谢谢您!!:)
! T6 A! P u" ~& C4 w# d" s1 m
5 D7 F& Z6 {7 n0 I5 s杨老师:声乐学习是很简单的,千万别复杂化。上山的路有很多条,目标都是山顶。选择那条路很关键,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就能成功,如果不适合不是累倒在半路,就是迷失自己。原来我的老师总说:学什么都要有一个自然=不自然=自然的过程,我那时候很相信,后来自己开始练习时就不信了。如果经过不自然的过程声乐的学习将十分漫长。 g! ~# P! }- j8 P/ r! h
1 f! D3 X6 F. n6 P9 O6 \8 `, c6 Y* A: d0 V+ `. Q3 X* k
9 f# o, E- s; A9 R* q! d B
杨老师:建议你别太注意音高了,别以为音能唱的高发声方法就会对。我原来最高时常E2都没问题,但自己感觉声音不理想,于是又通呼吸,减力量,结果虽然音高上没有那么高了,音色好听、纯净了很多,而且没有换声点,中声区的范围扩大了,我目前除了降B \B\C2这几个音有高音的感觉外,其余的音都是感觉就象中声区一样,怎么唱都行。声乐训练的目的是音色,不是方法或者音高。
1 `8 b. [/ ?2 x+ c( p: `! f& B8 L. X: f; N9 E* l; F! g
雨竹:明白了,您能讲讲关于减力量的问题吗?您说的高音时的感觉和中音时的感觉不同在哪里?用精神来控制吗?
) L/ j9 P; x8 [" d1 O" \0 o2 C$ y
; I+ D8 G8 B" |" u9 S( |9 O杨老师:很早以前我一直声乐的技术有质疑,我平时比较喜爱研究佛学、道学,认为专业首先就要符合做人的原则,但我看到的声乐技术却不是这样。同样的平衡,声乐讲对抗,做人讲包容,这可是完全相反的方向。共鸣:就是空气协助传播,怎样传播?与空气为敌还是位朋友?如果是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我今天有学生上课没有时间太详细地说明,但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如果取得好的声音一定要先解决态度问题,于是我就开始减少呼吸等所有有关声音技术的力量,我试图不用力的演唱高音,最后当然就成了。我现在唱高音是用很少的力量的,所以即使C2我也能够边唱边随意的动作,通过研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肌肉上要放松,精神上要紧张;基础上讲原则,歌唱中找状态。所以才发明目前的以朗诵解决肌肉放松和稳定状态,以情感解决精神和呼吸的方法。
9 Z* {% J* J- ~( L9 g你是我们论坛的版主,我很感谢你长时间对我工作的支持所以才对你说这么多,别人看了还以为我这个人吹牛呢。但声音的确如此,用最小的力量发出最大的声音。 - m$ I+ i2 i: g# c$ \, k, V
" b+ U1 j. Z$ t0 J
杨老师:高音与中音演唱的技术状态完全一样,包括呼吸、咬字、喉咙等等,实际上如果状态变了就是不对,目前声乐的问题就是出在这里的,我们讲的稳定喉头,是造成喉头动的原因就是状态变了,而声乐的技术就是保持状态不变。而状态的组成就是由:咬字发音和情感两部分,只要这两部分稳定了,声乐的技术就稳定了。也就是说中声区与高声区的技术应该是一样的,统一的状态就是声乐学习的目标。 " ~* U) L# ?: K0 r% k/ C6 Q7 }" c0 E3 g
: b+ m( q4 Y+ L5 }) g: [雨竹:您讲的很有道理,尤其是那一句"用最小的力量发出最大的声音",我有过体会,曾经唱出轻松有结实的高音就是这个感觉,但只是一刹那,仿佛就是减小了什么。仔细想想,原因就是没有把应该保持的轻松状态(甚至是更应放松的状态)带入到高音中,无谓的增加了一些不该加的东西,而对于现在来讲就是要减小些什么了,应该是这样吧!我会根据您谈的这些再好好琢磨几天,争取尽快的深入体会,巩固正确的感觉。这样吧!三天后我录个小样请您听听,看看体会的怎样。
) y* Z2 x( n% {3 X) E幸好我电脑里有两个去年11月份的录音,我现在就把它给您发过去,也好做个参照物,看看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 l& B' G, H+ S M8 L6 E/ {; }3 b6 L3 e4 D
杨老师:听了你的录音,用混响太多了,最好录音不要用,而且平时练声也要少用。音乐学院的琴房是有隔音和吸音设备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声音在空间的回荡。如果你老用混响练习,会使你产生错觉,建立一种不正常的声音技术,所以要少用甚至不用。
% A% }3 C+ _/ Q/ X2 w! h9 V% M+ b3 q$ t7 I" m/ _2 Z% B
雨竹:下次我会尽量不用或少用,谢谢您的提醒:)
, p8 z! Q, l3 i# S- m# ?$ s0 P, }由于这两天声带错误的较劲,有些异状,差点没哑,我缓两天再给您发。 ?. ^7 P% G, b6 I: K
正好深入的体会体会放松的状态。 4 _$ a8 r! B8 P, ~' q! V/ J
我没经过系统的训练,也不知该怎样的练,请给些建议。 E# R! f' ~$ l
- c U3 `1 W# a- I. B/ Q P/ ~* I杨老师:我原来也经常有,一般解决的办法有这几种:
" w* e- G; Q8 q1 Z1 \" n1 y* w1 G1、不唱了,就休息几天。 : i1 X% F; m5 B/ x; c5 ^/ [2 A
2、调整情绪,一般状态变化与情绪有直接的关系,可以用其他的办法调整情绪,直到情绪正常。 5 Y# S+ P& U) w* X
3、练习平静的说话和朗诵,找不到好的状态就不开口练声。
' d, R/ Y$ s" E2 [5 d4 I* E5 }4、玩游戏,一直到人静下来再练。 : C+ z- f# {6 j7 G
以上可作参考。
: B. z* a$ T5 z+ e0 S+ E0 V: v$ ^; B2 {( I" D1 }4 e
雨竹:杨老师让我用打游戏的方式来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唱歌前要入进神儿去, : {) U: X0 R3 d, X# A! [1 h
思想活跃但不浮燥(指精神上)。 - K- X3 A/ p2 ?" P! H
至于女生嘛,就用琼瑶阿姨的小说来找这种状态吧!呵呵!! : E0 v0 e! ]8 I' |
我说的不见得对哦!还是听杨老师的回答吧!! ' M& N/ S6 w- ]" R9 q
" M {( }5 p3 f# L* r# D1 k7 _6 k
杨老师:雨竹:你是在学声乐,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前进,而不是如何摆脱。你的精力应该集中在怎样唱好上,而不是怎样解决目前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你可以放弃你目前所有的问题不管,就按照声乐学习的标准来做,只要做对了问题就解决了。这一点要想清楚,否则你总是在忙于解决问题而不会进步的。所以你应该忘记目前的问题,不管你目前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先解决朗诵的问题,在解决音乐表现的问题,合在一起就是声乐的问题。 ' {( {2 B7 A$ v$ |4 j8 U' l( X+ n
对抗、呼吸、喉咙等等都不要再考虑了,你目前首先解决的是正常的说话,我敢保证你目前的状态都不会自然的说话了,你目前的练习过程: 4 d V0 X, F- u0 H7 \; a
自然说话(随意的状态)=说清楚每一个字(朗诵)=有方向性的大声朗诵(解决呼吸)。 * H2 ~; ?+ T" S$ p3 U
你练好这个,你的问题就全解决了。注意:有方向性的大声朗诵要一个音一口呼吸,要有发自内心的感觉,把声音发出去。 + {4 y+ `- F3 p, q+ T$ o
其他的问题解决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要管方法问题,先解脱你自己吧。
% r. d) I1 W: \* @" q5 }, E$ I; h1 L4 a* h& h2 w* O9 v" ]
杨老师:雨竹:还有你提到的无声练习、对抗练习等等,我都不太赞成,有声的练习问题没解决,练没声的也没什么用处。还是解决基础问题吧。声乐原本是很简单的,看到你复杂的练习方法,深深为你担忧,你这样恐怕很难有结果的。你记住:声乐根本就没有方法。如果有一天你练成了就明白我说的这句话了。
; e: D! p. L; P" W H% b$ s( |, t! {7 T. J
雨竹:我大概明白了,您是说我想跑的更快,于是拼命的训练肌肉,寻找方法,
, F. y! ^1 z. j0 J3 O* i其实不如想象有只老虎在后面追我来的更有效,是吧! - P2 K" L4 o& q9 x- p5 K; {# t
那好,我就顺这条路上山了! 2 ~& ~: j4 i- n1 x6 Q
; {5 W1 K9 F3 @& {' _9 b
杨老师:也对也不对,学习是要讲科学的,老虎追的时候一急就都对了,可没老虎时怎么办呢?科学性首先就是要解决稳定性的问题,要可重复。所以声乐教学要严格和正规目的就在于此。严格的教学不仅仅是解决现有的问题,还要杜绝将要发生的问题,是声音的状态变得可重复和稳定。
* q5 d0 O+ _+ t# t具体的道理慢慢你就理解了,与传统的教学甚至是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不然我就不会搞什么教学推广了,可以说目前我搞的理论很多专业老师都是看不懂的。 7 B: T$ g3 I7 `& S f
有个问题:大家都说练好中声区就可以解决高音的问题,你认为是为什么? . D- {1 R& l& D& y, R
0 c8 ~5 C# b( r
杨老师:有时间你看看我写的有关钢琴、声乐以及基础理论的文章,实际道理都是一个,就是以人为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人本身的弱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解决人弱点的过程。这个道理就像是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我们往往将责任归在对方或者环境,而实际上就是自己出了问题,找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这就是人生。 ( E$ d2 m! ]" Y/ S7 @* B
有一个禅宗故事:六祖慧能在一个庙前见到两个和尚在争执,对这一面飘扬的旗帜,一个和尚说:是旗(幡)在动,另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慧能说: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的心在动。
% }5 P8 `# B3 h( {/ l2 L3 c8 [' }学声乐解决的就是心动的问题,我对声乐技术只有一句话:保持自然的状态不变就是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