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f! Y. P2 F- {" V7 r' L
个性年代歌手的幸与不幸:熬过等待才成星/ B( ]" H% J! C
7 j3 Q2 S% X' w
歌唱类综艺节目剑指大牌,互联网音乐服务商瞄准大牌,演唱会承接方也都在争抢大牌……可大牌寥寥,其他歌手的出口到底在哪里?最近,有个有趣的现象——陈粒在上海的演出2000张门票被歌迷秒杀。此外,好妹妹众筹在工人体育场开个唱,且不管门票怎么销售一空,想弄三万人进场也是一项技术活。这些名字恐怕之前很多人是闻所未闻,但是他们却是这个讲究个性年代最大的受益者,且听他们“幸”与“不幸”,或许能给喜欢音乐的人提供另外一种思路。8 m. U5 {5 r$ }) N0 t
" P" L6 s! l+ v6 V% S
主流歌手:期待幸运降临3 j; }! g9 }) m* W+ a+ j7 |2 a
3 @3 Q; M/ c3 H& o: m5 R( J
许多发片歌手的资历很深,发片有唱片公司,筹备有企划文案,宣传有团队帮忙,却一直躲在畅销金曲的后面,这是主流歌手的“不幸”;最近几年,很多咸鱼翻身的艺人基本只有一个途径——真人秀歌唱类节目,这同样被认为是主流歌手的“不幸”。6 a( V7 C. f. @" e' W: X0 k3 G5 h7 B
3 P) w8 a0 I' k6 ] 早前歌手A-Lin的演唱会,好姐妹戴爱玲站台,做了14年发片歌手的她称,多少心有不甘,她寄期能够参加一档真人秀歌唱类展示自己的实力。“音乐有时候总是临门一脚,我们这一行就是这样,可能是需要运气。”A-Lin仰仗真人秀节目一战成名,戴爱玲除了祝福还有羡慕,“内地一个好的电视节目真的会让一个人起来。一则内地太大了,二则电视这个传播方式还是比较强势的。我其实很困扰,因为我没有她的通路,我相信很多人都想上 《我是歌手》。” # T' T6 A4 m+ b' ^% V1 I0 n5 s' i+ b- a% v6 k# v/ V
新人歌手:出口少挑战大# _: {4 `1 |' H2 b6 _. e' p
p- P P; u' D0 w
电台DJ罗毅回忆说,“当初作为新人的孙燕姿[微博],几乎是被电台生生给捧出来的,但现在不太可能再造一个孙燕姿出来,因为现在已没有这样的管道给他们发声了。”而19岁的汪睿最近在上海举行的新片发布会,连大公司都不轻易做落地宣传,独立歌手汪睿还在做,这个嗓音颇似孙燕姿的歌手赶上了唱片最坏的年代是“不幸”,她却认为实体唱片始终重要,“在发布会现场或是音乐会现场,你可以和周围的人交换观点,更容易建立歌迷间的关联”,汪睿说,“做新人真的很苦,现在出口少了,和从前不一样没有什么打歌节目,现在就连选秀节目也是导师火学员不火。大家都觉得互联网是音乐的救星,其实不是的,我们在互联网上根本拿不到任何钱,我们一直是倒贴钱。”' x5 o8 m* j+ X7 f0 l
7 a' R7 o' C) ^3 [5 d. R 主流歌手沉寂、新人出头难,这与唱片公司的衰落、音乐产业的萎靡不无关系。那么,华语乐坛真的造不出巨星?音乐制作人贾敏恕说,“巨星肯定会有,只是现在还没出现。现在在欧美,90后歌手已经很不一样,他们的录音室、音乐构成,已和从前是两回事,我们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他们Live更强大,这是我们产业的问题。现在不是歌手把某一种类型的音乐唱到温柔婉约甜美可人就能红,对所有艺人来说,还包括现场视觉、造型、歌词……这是漫长的等待。”; g1 e* g- @ P" A# W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