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8 }8 X- |! z: i& e( K$ X
萨克斯艺人驻演鼓浪屿13年:现在游客似乎没有耐性听音乐了* L0 V, [( I& N* G
2 g: Z/ L/ |5 X; z6 S. ^
10月2日中午,鼓浪屿钢琴码头,悠扬的萨克斯音乐让繁忙的码头顿时多了一份海岛的情调,它与海浪、椰树与老别墅如此贴切,引来无数游客驻足欣赏。 b. J7 ?* Y6 V* K7 h1 [
+ S! p- m( p F3 j4 B这位穿着牛仔裤、格子衬衫,戴着草帽的萨克斯演奏者名叫刘军,他是鼓浪屿第一批持街头艺人证的民间表演者。迄今为止,他已在这座“音乐之岛”住了十几年,见证着这座旅游岛的变迁。
$ n: ?! c1 s% B4 O6 i+ P
) `* H/ w4 _, Q8 t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堆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为他出版的个人音乐专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感动游客,然后掏腰包买走他的专辑。
6 a* c- l5 i9 \. W
8 Z" I5 Z* z' S* H( n- p他并不是那种喜欢推销的人,不善言辞,更不喜欢演奏之余大声叫卖,招揽客人,他唯一的推销方法就是安安静静坐在那里,旁若无人的演奏着,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妻子在一旁卖着其它旅游商品。7 e- h \$ w$ c) i
5 g# ^4 s! o4 q( l/ Q! y5 `: O刘军曾经是陕西省一座县城的文工团的乐手,2000年初,县里的文工团“改制”,他和团员们都“下岗”。文工团的成员纷纷寻找自己的饭碗,绝大部分人都放弃了音乐,他却想吃音乐这碗饭。
4 ~1 m/ T! z5 s: k [( Q" O- T+ \( m# j2 F
他想起了厦门鼓浪屿。/ m5 ~ \/ H; L$ u# S, w
3 j2 o: x; g! C8 {& i7 t; S
“在我心目中,鼓浪屿是一座音乐之岛,到处洋溢着音乐和艺术的气质,我就是为了这个到鼓浪屿的。”刘军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 [3 h$ j; l* Z; o3 {
9 |1 |8 s1 E. q. k' ^这座海岛的气质确实是他的理想之地,海浪、椰树和别墅……到处都有家庭音乐会。
- @: M1 V4 v. G" x7 @# {
- D- J7 o0 k% \0 |2002年到鼓浪屿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妻子和孩子们都过来了。他的孩子在鼓浪屿读书,现在都已成年,上班工作了。
, a% b* t( _. {( ~: p& \9 O$ `" O" T* Y5 |
在他的音乐专辑当中,他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岛屿的热爱,第一首就是《鼓浪屿之波》,音乐画面展现的是厦门这座海滨城市的美丽与海岛风情。
4 k' L* {! C2 V5 }& h ]6 g; J Z1 v4 U4 _
他在无形中扮演了鼓浪屿旅游推销者的角色,互联网上有很多游客在微博和博客上表达了对他的念念不忘,很多旅游者不仅为了美景而来,也冲着他的音乐而来。
0 t# C2 B& ]2 ?8 @- K' D2 I
6 K, |' o- t% t他在鼓浪屿曾经有过辉煌,当时拿到街头艺人证还是一件新鲜事,游客喜欢听他的音乐,媒体也来采访他。
5 r1 Q. }( @% S) ]* X; O
. k5 Q: W5 e. ?8 D这一切都过去了。“没什么用。”他说这句话时,语调极其平淡。$ ]. j# B, O: o- D1 w5 s2 q+ F7 {
' B5 d6 O* h* O1 U$ r这些年,他也感受到了鼓浪屿游客结构的变化。
+ X" K Q7 t" Y2 X; M3 n/ k9 p0 A; K$ G
. H" e0 [3 K1 z6 X- e$ y
“以前喜欢听音乐的人多一点,现在游客似乎没有耐性听音乐了。”刘军说。
/ o. u& E) u" F4 f; z( T O B: w$ W: \& _
作为一个民间艺人,他难掩落寞。摆放在他面前的那些塑料硬壳包装的音乐专辑,此时似乎已显得不合时宜。
8 f: \! Z% O$ U1 ]/ V
% b) P2 |' d& t“现在谁还听CD呢?手机一开,想听什么听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他自嘲地一笑。: N. V6 ~- w# {& A8 }6 k
+ e5 k U6 W" O% L9 z; v
现在,在刘军内心世界滋生了另一个理想——到上海发展,他认为,那是“中国唯一一座可以与香港媲美的城市”。
+ F+ A2 h) l) T) \. A& _; H3 k% w8 N( e1 x+ e+ i4 j+ d O
“厦门已经没有多少人听萨克斯了,但上海很多人喜欢这个,过几年,我一定要到上海去。”刘军说。
) |1 F- r$ _$ ^: U8 t' I
. d5 m; n" I. b! k0 w* V! E说到这个梦想,他犹如重获力量,即兴演奏了一曲《夜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