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45|回复: 0

[歌迷茶馆] 《茉莉花》疑明朝反腐神曲 只是传说

[复制链接]

322

积分

2

听众

207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322

活动最佳作品

nzdbd375 发表于 2015-10-2 06: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f" k# [6 ^( c$ P6 X7 Q
 28日,上海《解放日报》的一则微信《民歌〈茉莉花〉,本意竟是为反腐》在扬城朋友圈热传,文章讲述了《茉莉花》诞生于明朝,是一首反腐神曲。此外,还描述了《茉莉花》如何漂洋过海,并绽放在欧洲歌剧《图兰朵》中。作为扬州市歌的《茉莉花》,有关它的传说引起了不少扬州市民的极大关注,昨日,记者邀相关专家对这些传说进行了解读。8 i, w) [. S, E  }; L
' t3 y- a$ y: ]) I% u! `
  《茉莉花》明初大臣集体创作?0 t4 t$ O9 U' a  ]3 [

0 k1 @1 r) p  J+ U' x* }3 A; w* V8 e* j" X4 m: }

; b2 R# c$ N- D: I  专家:诞生在明朝,但在民间流传5 B' ]2 x8 D" s7 p0 I

9 G3 A- x5 I' y  c6 y  记者发现,这篇《民歌〈茉莉花〉,本意竟是为反腐》发表于28日《解放日报》“周末·博闻”版,转载于《国家人文历史》,文章这样写道:在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对贪污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一个。为惩治官员腐败,他不惜使用严刑峻法整顿吏治。一日,明朝的重臣常遇春、徐达和沐英聚会。在聚会中,他们想想现在战战兢兢的朝堂生活,不禁感慨万分,便用花鼓戏的调子即兴唱起了歌谣。这歌谣中的歌词便是徐达根据他们聚会的花园里的三种花现场编写的:
0 S3 z. ]. H- o% R! o4 F1 j* z. V0 m& g$ N/ _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钩儿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2 m5 I* o4 g0 o3 M6 G8 J% y

7 o5 T/ l+ ^4 D8 P" H  歌词中所提到的3种花分别代表了名、利、权。茉莉谐音“没利”,意思是说要看轻名利;金银花指金银财宝,但在开花时花上却带着一个钩儿,如果你要取金银财宝就要付出代价;而玫瑰象征富贵,我“有心来采”,但却怕“刺儿把手扎”。这首歌很得朱元璋的欢心,也受到同样痛恨贪官污吏的老百姓的拥护,于是就在大明帝国广泛传唱开来。' @5 W: Z8 b- s# ]

1 j4 y- K- o+ `0 O/ X! U# ^  对此,扬州原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词曲作家戈弘说,他也看到了这个帖子,但是帖子中的说法,并无史实根据,所以只能看作是一种传说,不可当真。《茉莉花》的起源来自民间,所以很难确定这首《茉莉花》诞生的准确时间。国内首次刊登《茉莉花》的为工尺谱,此工尺谱记载在清道光元年刊行的《小蕙集》上,那本刊物上记载的《茉莉花》,已经和当代传唱的民歌《茉莉花》大同小异了。而在当时,的确有记载,《茉莉花》是诞生在明朝。《茉莉花》的前身,就是流行在扬州一代的《鲜花调》。0 |) f. X4 ]8 F" X, r3 P) i1 u

5 f9 ]0 p7 w1 y( Q% F$ K6 c/ e  ~  漂洋过海,最终登上歌剧殿堂5 ]2 h' u0 J1 R

1 ~4 @, t( ^: }9 Z; v5 C1 s" c' V# O; @. C$ o
  专家:老外在广州花船上听到这首歌- P7 u% [+ E0 R: M5 ~5 y
' c7 f+ w* `7 g6 ^2 k! J: s, l8 ~7 I( `+ E
  文章中,还详细描述了《茉莉花》如何漂洋过海,最终登上西洋歌剧殿堂的故事。0 ^$ m- p+ z4 c* T3 ]) ^
& F( h# f" j& ~2 J$ _+ U( ]
  18世纪末期,一位初至中国的英国年轻人,在他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记录下了他听到的中国民歌《茉莉花》。这位英国人名叫约翰·巴罗,179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自己的表兄马嘎尔尼勋爵 率使团以贺乾隆80大寿为名出使中国。约翰·巴罗是使团的财务总管,后来担任了马嘎尔尼的私人秘书。
  e9 B0 K# _! J
+ p9 x; ~+ G' T3 \8 V' B8 K* j* g+ N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是欧洲第一次向中国派遣正式的外交使节,虽然由于中英双方世界观不同,未能达成外交上的共识,却无意中促成了《茉莉花》与欧洲的一段奇缘。马嘎尔尼使团在华逗留期间,对北京、天津、东南沿海区域做了大量的调查,甚至包括我国的民歌种类。在采风过程中,约翰·巴罗和使团的一位德籍翻译惠特纳都深深喜欢上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并把它带回了欧洲。0 D. z1 T) i$ t' J- a
! `6 @# A! d9 B) I& {; N/ ]
  在回忆这段中国之行的专著《中国旅行记》中,他详细地记载了乾隆年间中国的民情风俗、妇女家庭、宗教信仰、绘画建筑、语言文学、天文历法、农村面貌等方面,简直可以称得上当时最全面的一本“中国百科全书”。对于《茉莉花》和其他九首中国民歌,他致力于还以它们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中用五线谱形式记下《茉莉花》的曲调,还配以英文歌词翻译,他甚至试图用罗马拼音原汁原味地记录下《茉莉花》的广东发音中文歌词:“好一朵鲜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我便戴,不出门,对着鲜花乐。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赛不过它。我便待采一朵戴,但又恐看花人骂”。4 B# b1 L4 w- J5 i) ]

0 ]9 V' L& K9 }1 d( u0 u! ]  百年的时间如烟云般散去,《茉莉花》却没有因为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衰亡而随风飘逝,反而在欧洲经历了一个由民间小调转换为高雅艺术的历史轨迹,最终在欧洲的歌剧舞台上绽放开来。在约翰·巴罗的《中国旅行记》出版120年后,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在米兰的斯卡拉剧院举行了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这部充满东方情调的作品中,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普契尼在歌剧音乐中对于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运用。一次,普契尼在他意大利驻中国使馆的朋友法西尼家里,偶然听到了音乐盒中播放的《茉莉花》旋律,他立刻敏锐意识到这首中国曲子的意义。于是,经过精心设计,他把巴罗记录下的《茉莉花》的曲调和《图兰朵》结合到了一起。
0 H% a1 @( ~9 I5 Q7 p* @( ^2 d0 e) g. l
  对于这段故事,戈弘说,确有其事。戈弘还介绍,约翰·巴罗是在广州的花船上听到这首歌曲的,当时这首歌先是在扬州一带流传,后来因为传唱者很多,逐渐就到了其他地方,唱响了全国各地,约翰·巴罗在广州听到这首歌曲,也不足为奇。) |, t8 _5 j2 U# O" N$ j. n) t
* \* g9 \1 T6 X; F! f8 ^
  原作中,的确共有“三种花”) c' ~, S2 H8 A& ?
; O( z/ Y% d3 y4 f4 j5 f

+ {" a% G" ~( F& [: T# ?5 p  何仿将三种花改为一种花; w! ]9 t4 p$ u7 T7 g3 h

8 h' A5 Y% d9 D! ?7 r9 i- s& F, ~6 U  戈弘介绍,在原作中,共有“三种花”,分别是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为何我们现在传唱的,只是“茉莉花”?戈弘说,这源于作曲家何仿对于原歌的改造。
( R$ X" t7 l/ r, x0 `  n- A3 _" M8 {
" w1 O1 ~( @/ S8 m! x" u  1942年,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江苏演出。年仅14岁的小团员何仿听说,当地有一位民间艺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并唱了一首《鲜花调》给何仿听。年轻的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不仅用简谱记下了这首歌,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毕竟来自于民间,创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虑再三,对《鲜花调》动了“大手术”,将歌中三种花改为一种花,更改后的歌词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F0 y6 h7 x: q! h

4 B5 @/ j" {8 w+ a$ s0 [  此后,修改后的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
& a& e; ~! a  C; Z0 X+ r; [9 t0 ^0 u) }* F9 S
0 ]# J. k/ G" m3 F0 Q
557cef4aNffb3724f.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1-16 08:28 , Processed in 0.157891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