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53|回复: 0

[音乐资料] 为何摇滚明星多英年早逝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5-10-1 08: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摇滚明星为什么早逝(记者肖恩·布拉斯韦尔)% m+ H4 T7 u9 w9 y' c6 L) w
5 b" p* F3 `* ~' f3 X
  最近很难避开关于音乐人混乱生活的悲惨故事。前不久上映的两部纪录片《库尔特·科贝恩:地狱蒙太奇》和《埃米》分别记录了美国涅槃乐队主唱库尔特·科贝恩和英国女歌手埃米·瓦恩豪斯的生活和英年早逝。他们都是受人喜爱的歌手,在毒品、抑郁和名气带来的种了种影响中挣扎,都在27岁就离开了人世。
  A) G3 P+ |) W- K, z8 z5 x
% _4 l) }1 ~/ y9 g- z  从某种角度上说,像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被内心冲突困扰的希腊勇士阿喀琉斯一样,这些艺人自己其实感觉到,进行巡回演出和追求世间的荣耀可能意味着早逝,但很多人依然义无反顾,选择这种生活。“与其凋零,不如燃烧。”科贝恩在遗书中写道。当然,这种崩溃毁灭的故事不仅限于科贝恩和瓦恩豪斯这些著名的音乐人。事实上,一项新研究得出令人惊讶的发现:平均说来,流行音乐人比普通人少活25年,而且死于事故、自杀和他杀的几率要高得多。
- D4 _4 n+ ?+ M2 O3 m; [# i: R9 s$ \9 Z+ T
  生活在路上或在聚光灯下
  `: U" ?, m, s7 y' f  c: i8 }- q; w7 C, r& `* b
  这些数字和毁灭的趋势可以仅仅归咎于在路上和在聚光灯下的生活所带来的诱惑、危险和动荡吗?抑或是,这些音乐人只是践行了所有人内心几乎都潜伏着的一种生活态度,如果我们被放在名气之路上也会如此?8 T4 g# u0 R8 s! i' }
: ]3 {# H/ z: J' j
  “我曾经连续三天注射可卡因。”安东尼·基迪斯在他2004年出版的自传《疤痕》一书的开头这样写道。这位美国红辣椒乐队主唱在自传中讲述的关于放荡和毒瘾的故事提供了一扇引人入胜的窗户,让人们了解“性、毒品和摇滚”的生活方式到底意味着什么。基迪斯随口提到他这个职业所带来的“马拉松式性爱和吸毒”的口气,就像你或我提到大家在一块白板上搞“头脑风暴”一样。
' r; s" E" j9 v) P: @
/ x7 j1 R% \+ s1 ^8 K  并非每位音乐人都有定期的马拉松式性爱。英国创作歌手莫里西曾经说:“裸体不会让我兴奋,就这么简单。”英国流行偶像乔治男孩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宁肯来杯茶”也不要性。但是,这种克制在这一行完全不典型,对男性来说尤其如此。以史密斯飞船乐队为例,他们在各地巡回演唱了45年,出了两本回忆录。乐队吉他手乔·佩里在《我在史密斯飞船内外的生活》一书中写道:“无拘无束、喜欢大胆性爱的女人和质量上乘的可卡因或许被视作来自天堂的礼物。”佩里的书,还有乐队主唱史蒂文·泰勒在2011年出版的回忆录《我脑子里的声音让你心烦么?》毫不羞涩地讲述了乐队成员传奇的性冒险。- W* f7 R3 ]  H4 d8 ?1 ]& |
0 ~" |' j3 X8 I
  Oxbow乐队的创始人之一、吉他手尼科·温纳回忆起他问史密斯飞船乐队的长期巡演经理有关他们性冒险的事情。温纳说:“我天真地、真诚地问她,传闻的吸毒和纵欲等等是不是真的。对方抱以短暂的沉默,然后用怀疑(‘你不是在开玩笑?’)和怜悯(‘可怜的孩子’)的表情看着我……以同样真诚的态度简单答道‘是真的’。”! B7 |! n. f* d5 ~  ~4 I  X

& a; M3 o0 H* @' @& D  贪图短期享乐是人性根本( Y/ w, h( {6 s

! w$ ^! w! \2 R6 L9 V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但是,活着讲出这些故事却是另一回事,基迪斯、泰勒、佩里和温纳是幸运者,他们达到了很多流行音乐人从未达到的高峰:中年。尽管我们都知道,快速紧张的生活可能有害健康,但做一名比较成功的音乐人就要减掉二三十年的生命似乎也过于残酷。然而,这个现实让一些人得出结论,正如这项研究背后的学者、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黛安娜·肯尼告诉记者:“音乐业多多少少在杀死音乐人。”
' {! M% ^- _. [$ C8 u' T1 G9 a; O- V( Z0 ?0 y9 r+ y
  肯尼在研究了1950年至2014年去世的各个流行类别的1.2万多名音乐人之后得出这个令人不安的结论。其中超过90%的研究对象为男性——这或许并不太令人意外。肯尼发现,除了寿命明显短于普通人以外,音乐人死于意外的可能性也是普通人的5至10倍,自杀的可能性为2至7倍,尽管没有证据支持所谓的“27岁俱乐部”——这种说法来自科贝恩和瓦恩豪斯等著名的音乐人,他们都死在27岁。当然,音乐人不是倾向于“活得放荡死得年轻”的唯一群体。包括进化心理学、行为遗传学和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显示,在不断加剧的长期危险面前沉溺于短期快乐的诱惑是人性的根本。
. l  N  K0 ^, N$ F* f$ A
% Q5 u$ d& [9 w
  `& a. i& r- n-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21 13:02 , Processed in 0.199177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