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Y3 s6 Z, X7 j* ~; W3 y
他非科班出身,却精通多种乐器。他喜欢谱曲,至今发表作品百余首。他是大渡口人,一曲《相约大渡口》吟唱浓浓乡情。他今年69岁,晚年生活乐在其中。“登上古渡口的码头,就感受到美德的醇厚,时光逝,情依旧,任滔滔长江向东流。”每每唱到此处,他便热泪盈眶。
/ ~# {6 b% A) x* `( d, V& x3 }) }! m$ |: y, Q( P9 g
他叫徐茂森,一位平凡而又执着的老人,一生都与音乐结缘,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 s, a( w3 a8 E, X+ N2 ?. z2 p, H7 j) m6 N
与音乐为伴
( P. `- \. S- w% L6 g2 y" m) e
) }" {2 a- k! i! a5 q& x 翻开老照片,徐老说道:“14岁那年,喜欢画画的我,第一次接触到音乐,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那一年,还在读初中的徐茂森是一位热爱画画的少年,偶然中接触到口琴,独立演奏完一曲贝多芬的《欢乐颂》后,就再也离不开音乐,“那个时候,为了学习音乐,经常不吃饭,丝毫感觉不到饥饿,仿佛哪些乐谱就像一道道可口饭菜,让我根本不考虑其他。”
, q( [+ v' R3 ]4 a
: @; |5 m6 h1 `- l; b5 @ 参加工作后,他喜爱音乐的“毛病”却丝毫未变,无论是在四川石油勘探局担任宣传干事,还是在重钢九校担任代课老师,他与音乐始终相伴。在1972年,已在粮食公司上班,“玩”音乐“玩”出心得的徐老,发表了第一首作品《三八粮店红旗飘》,推开了属于他的创作大门。
% O% s: K; S8 A) j; h
/ y0 _) m0 C8 R8 {, ], T 说着,便到钢琴边,演奏了一曲经过他改编过的新版《新年好》。手指就像在琴键上跳舞一般,时快时慢,时而单手弹奏,他完全沉醉在自己的音符中。他说:“创作花费的时间长短不重要,关键在于创作的灵感,能作出好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3 w$ P( F) F7 b( @
/ I; @; n. o6 P$ ]# j7 L 晚年生活不孤单
# N* k1 R. Y7 H; R4 e3 W6 t
8 x8 l* q, A6 J. H, ^/ v 在采访途中,徐老的手机不时响起,但内容都是整点闹钟,他略带歉意地说:“不好意思,我现在一个人居住,每天做事情全靠它来提醒。”说着便拿出手机关闭闹铃,他说:“作为一个独居老人,虽然没有儿女,但我真的一点也不孤单,很感谢社区,是他们让我感受到温暖。”
: r8 `. q( |9 ]; ?9 A2 N1 M5 d# R. Z. d, l
由于醉心音乐,徐茂森性格比较内向,2003年退休后,便很少出门,直到一次意外,让他找到了家的感觉。2014年9月28日,准备出门买菜的徐茂森,脑袋突然一阵眩晕,快要丧失意识前,徐老打开了自家大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社区服务电话:“喂,是社区么,我是居民徐茂森,今天突然头晕,眼睛也有些看不清东西,麻烦你们送我去医院吧。”2 J4 o" d' M5 f6 Z* Z
1 R% R/ H F2 [! v1 d8 J. t 不到5分钟,社区工作人员便来到他家里,将其送往医院,并轮流照顾他,这让老徐十分感动。从那以后,社区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他都会自告奋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加融入到社区大家庭当中。
& S9 b0 ?) j; y, ?# b [. p' K
! {1 x2 e& I, T" ^! Y" I0 L 用心歌唱大渡口
( ?' i* e, D1 a( [+ J& f j2 f5 C8 _# E# w+ @
随着时间流逝,徐茂森对大渡口的感情也愈加浓厚,怀着对家乡的热爱,2012年他报名参加了,由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唱响大渡口全国歌曲征集大赛,并在2013年7月1日的颁奖仪式上,荣获二等奖,是唯一一位非音乐专业的得奖者。
& G1 O7 u, Z5 I" z9 q) v* C- v1 y/ R' ?" Q0 z
创作期间,徐老忘记了吃饭和休息,创作时思绪泉涌,经过连续多天的创作和打磨,乐谱创作完成,经过两周的歌词选择和修改,《相约大渡口》正式成稿。他说:“那段时间,《相约大渡口》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天都会情不自禁地唱上几遍,每次都会把自己唱哭,里面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都是我对家乡的爱。”+ \- s# D4 G u# ?) _- \. M
% x8 ]: ?' L) ]7 }
想起获奖时的场景,徐老仍然激动不已:“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从未想过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我只是想让大家,听到一个老大渡口人对家乡想说的话。想到从今以后,大渡口的民众能唱一首由大渡口人谱写,歌颂大渡口的歌,作为作者,作为大渡口人,我无比自豪。”
2 }# q5 Y/ I1 l7 f;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