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a- c/ n+ {0 F7 o5 `上周五晚,《中国好声音》第四季进行了导师对战的第二场,由汪峰战队对决庾澄庆战队。早在这场比赛播出前,就曾有汪峰现场指责媒体评审不公的消息传出。而在周五晚的正式播出中,这场汪峰与媒体之间的争议虽没有得到完整呈现,但有关投票不公正的争议却在网络间甚嚣尘上。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投票规则问题,一时间被广泛关注。 ~, u4 W8 u5 Q* P4 O6 d! r
3 w# b- F5 ?, j& T# L
还原+ Q' O6 E) G1 [
: w/ Z0 B: C# H1 ~汪峰现场质疑发言被删减
4 q2 H' s$ r0 V9 r- i
5 X! W6 \# W8 o1 _8 ^1 n根据当晚节目播出的情况,汪峰战队前两轮的学员对战,都在投票环节出现了胜负结果最后扭转的戏剧化场面。在这场导师对战中负责投票的51位评委分别为乐评人、音乐产业从业人士和媒体代表,前两者主要分布在前两排。有网友指出,明明前两排的选票偏向于汪峰战队学员,可谓稳操胜券,但到了最后两排,由媒体投出的选票却大幅倒戈而改变了结果。
& x9 A: d% `6 @9 v1 S3 d- ?1 l
1 S+ ^4 A9 O; X( g2 }- f在网络直播的观众评论区中,就有不少观众为因此而惜败的汪峰战队学员“喊冤”:“黄霄云的声音让我感动,而赵大格没有,差距很明显,可怜的孩子被连累了。”节目中播出了汪峰在后台的欲言又止,似乎有某种暗示,“先不说了,而且很明显。”尤其是在学员张鑫鑫惜败谭轩辕时,汪峰选择了一段长达3分钟、近600字的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据在现场的相关人员透露,其中一段话点明了是媒体的偏见导致学员被连累:“你们没有输在对方学员的精彩演唱里,你们输在世俗的非议和偏见里,那些非议和偏见是对你们导师的。”
. T7 J& U. u U2 a/ Z
. V8 q: o5 {: w) y! S$ h而在正式播出的节目中,汪峰发言的后半段并没有得到完整的展示,而仅仅保留了汪峰对学员的歉意,并表达其认可学员表演的部分。虽然没有直接点明汪峰针对的是媒体评审,但已经提前通过各种新闻而知晓了这些比赛内幕的观众们,此时也将矛头对准了媒体评审,并认为汪峰战队学员的失败也归咎于此。在网络上,要求“取消媒体评审”的声音也一度出现,而“好声音”节目组方面则三缄其口,并未对此做任何解释。, z0 C4 p f7 ]; j6 n
. Y3 Q! h/ n: E |& V, K8 B
此外,由于汪峰突然在节目中发表“不公”言论,后续汪峰组的对决又相继成功,尤其是在贝贝与马吟吟的终极PK中,汪峰组贝贝以大比分获胜,最终汪峰战队以两名学员入围,这种赛局上的逆袭也引发了一定的质疑:“媒体评审是不是也被‘公关’了,本来不投汪峰的,最后反而又投了?” L6 @/ O- G r1 I Q+ a1 N, f& S
* a+ K K+ l6 H
后续/ h+ n: @7 ~8 ^3 ?$ U
& X" J+ M$ G' n2 Y) X( Z赛制调整降低媒体选票比重
# u7 m: t6 j6 d
3 _+ a" J; [1 U$ U! w历届《中国好声音》的比赛投票部分,一般都是采用媒体评审,并且延续了一排一排投票的方式。只有今年,“好声音”在评审中开始加入了乐评人、音乐公司等方面的人士。
" p7 A0 j5 Q Y C' C- `3 k- a& c6 ?
据了解,“好声音”节目组在9月30日晚即将播出的“鸟巢冲刺夜”中已经更改了评审的规则,不仅增加了360位观众评审,而且下调了媒体评审的选票在结果中的权重。其中,投票评审被分为三类:31位专业评审、20位媒体代表和360位观众评审,专业评审的投票决定权将占50%,而由20位媒体代表和360位观众评审的选票占据另一半的决定权。根据计算对比,媒体选票的权重由原先的接近一半降低到了2.6%,并且不再采取举牌投票,而是与观众一起进行电子计票器投票。2 m% q4 j! W1 R* w3 R$ [5 N
" f1 Y$ \' t2 ^. k; G对于赛制的临时更改,“好声音”节目组方面一度否认,并非因为此前汪峰发飙而改,而是“一开始就决定了要在后面的赛程里加入大众评审”。不过,有相关人员透露,这种更改其实是在“鸟巢冲刺夜”节目录制前20分钟才突然公布的,“多少有些突然”。# s0 U& c3 p8 |8 d
. M9 I. `1 d0 a8 F$ N' l
观点
* b; H3 \3 q6 U) z5 f/ a/ j4 e2 a" }
媒体的存在反而是一种牵制; ^9 J* `& R6 }2 u2 N
7 Q* B# f7 J% }$ G面对这场媒体评审是否公正的争议,“媒体是否有私心”“媒体评审是否应该取消”以及“媒体评审是否最后被公关”的问题,都如同“罗生门”一样不得其解。不过网络上有观众留意到,“好声音”节目中出现批评媒体评审不专业的新闻其实并不是新鲜事,而是这几届“好声音”的“保留节目”。
2 T2 H+ ]+ E. B8 O: H9 M; G: [5 y% L2 K+ U( \/ T" \
+ `# D( B8 w k) p) B 据娱评人谢伟锋介绍,第一届“好声音”时,导师那英就曾因为媒体评审不认可其队内学员,而现场指责媒体“什么口味”;而导师刘欢则在爱徒徐海星被淘汰时,含蓄表示媒体或因相关新闻而对学员有误解。这种指责媒体评审“不够专业”的说法,也常常出现在观众喜好与媒体选择有偏差的时候。对此,互联网音乐创业人士任航表示,媒体评审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平衡,尤其是在与专业音乐人士做对比时,“一定程度上平衡了音乐人的意见和节目组的安排,如果没有媒体的平衡和自由的声音,这次结果反而不公平。尤其是对庾澄庆战队来说,内地音乐人可能会考虑到与汪峰的合作关系,而有所偏向。”
# S# {. @8 F: ?事实上,业内也有说法认为,一味指责媒体“不公”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作为音乐界业内人士的专业评审,“由于涉及到共同利益,其实专业人士的投票可能会兼顾人情而有偏好。”任航透露,这种背后的因素在各大音乐类真人秀中十分常见,“节目组的安排,音乐人的友情票,媒体的自由和情绪,都会存在,没有人能绝对公平。”他认为,一味要求取消媒体评审并非解决办法,“这就像议会的上院和下院、参议院和众院,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立场和站位,而现有的互相平衡和牵制,反而更接近于结果的公正。”' K; ]* F/ u4 X1 B
, [0 k0 V8 k6 z1 O!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