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e2 z6 L: w7 E/ v: U( [( V; y“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11个民族中用汉语演唱的一种山野民歌。它有着独特的歌词格律和音乐旋律,曲调丰富,作品浩繁,是我国民间文艺中的一枝奇葩。( D4 c V; L& @* U- g: m& v
: N' F% F6 {, |
老爷山花儿会,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老爷山举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动。它产生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伴随着“朝山浪会”,逐渐从以娱神为主演变为以娱人为主。0 |# `4 x4 K* e& i% L* G& D
; c- r* n# N, C( Y6 t, O
马得林在青海“花儿”的海洋中长大,他喜欢花儿,小时候常常因听花儿忘记拾粪。不知不觉,马得林也学着开口歌唱。开始,乡亲们听见这个娃娃漫野曲并不怎么接受。后来,大人们发现马得林的记忆力惊人,听过的“花儿”几乎入耳不忘,而且他唱“花儿”格外抓人。$ H7 d8 @! ^; E
: \2 U) D! g4 y; @1973年,马得林考上了西宁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故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教学之余,听花儿,写花儿,唱花儿,便是他最大的乐趣。2 X( J$ ?- B5 u
6 {9 V- T/ f! h. g
马得林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路途成了他即兴创作的乐园。风雪天气,想到身穿皮袄、手持符节的苏武,一首花儿脱口而出:“苏武牧羊(者)在北国,他本是汉朝的使节;年轻的时候里成双对,老了时拜下个姊妹。”为了记住和完善歌词,他就跳下自行车记在笔记本上。夏季满目青山花红柳绿,清泉潺潺鸟语花香激起了他的灵感:“六月的荷花七月里红,一朵儿为啥(者)没红?人家们维你容易得很,我维你好比是大海里捞针。”就这样,他以石为凳、以膝为桌,记下了无数心中的花儿。0 C. v3 ^8 E ]$ z f# P0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