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t9 {9 j# j; g% l! m
常见词牌曲调做简单介绍、分别归类:
4 F$ E# k6 w$ `5 g0 f3 Y! M( x# s# H" h4 ]
一、压抑凄凉类:9 W+ `1 Z0 H2 G. s& o
《河傅》悲切。- F% G4 ~" O# \
《金人捧露盘》苍凉楚。3 m+ x$ t6 s1 u4 s3 ^* P8 Y
《釵凤》声凄紧。 E8 x- G0 w- s$ p
《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D6 f/ i' o% F" P
《剑器近》低徊掩抑。
$ c( P& l" F, \+ E5 Z* @) z《西吴曲》苍凉楚。9 W3 k7 c* y6 Q) |! x
《雨霖铃》缠绵哀怨。
# u$ M- j- Z! O4 Y《摸鱼儿》苍凉郁勃。( d" g: N7 @ X" \6 ^+ w* {
《普萨蛮》紧促转低沉。
; T+ k- h. x9 I0 L) I5 F1 m《天仙子》伤伤别,急调苦。2 W6 a$ P( F ]6 ]; f
《曲玉管》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绪。6 S, ^$ [* b7 Y# a" l( O3 ?* ~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调,描写感。
9 c; C! M) E* ~0 i4 A4 D$ J8 R《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切。
. x5 w( n1 b" f+ e) R《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调。
+ [& J/ v+ a& [' s- r! _《阮郎归》急凄苦,凄婉绝。, B7 @3 ^& b7 m, P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
2 F, [1 ^. I' O《莺啼序》凄凉悲苍,宜写伤伤别之。! K$ L o) I6 m. l+ B
《一斛珠》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
' S& h; d3 j: B8 X! k( w《风入松》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调。/ U2 M5 I) Q: v; a6 B
《忆旧游》、《扬州慢》、《高台》音调缠绵,忧婉凄抑,适宜表达凄抑调。7 w$ ?' ^; X+ \/ P D
《何满子》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8 g1 g! x% |6 c/ h* ?, G" f' o《寿楼》凄音哀乐,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不可顾名思义用来祝寿。- q7 _0 k/ Z* s2 \ ^) }
《千秋岁》凄凉幽怨、声幽咽,宜表达悲伤感抑之,绝不能祝寿喜庆。
9 T5 T* u4 s; M! S《凄凉犯》、《惜分飞》不宜用于祝贺之词。这种词牌与内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数。
# }# s3 m3 J. u) F H, b2 V1 D% z+ j+ A5 E0 F2 f' u
二、缠绵婉转类:; `0 H+ Q! r! M, s: }
《仙歌》音节舒徐。) `' O2 i" q6 z. _. K: t F
《调笑令》多演唱故事。% Q6 F+ F; t" i$ ~. [
《最高楼》轻松流美。! l- k, b% W2 N+ j' g
《鹊桥仙》、《点绛唇》多用于女相会,描写感。$ G4 _: P/ C+ I: |
《一剪梅》等细腻轻杨的词调。
% s# a% R6 o6 d5 E2 l《浣溪沙》半阕急,下半阕缓和。* O: x" R( ~" X' t# W3 S4 o/ l) M
《鹧鸪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风丽之。
7 o1 v% ~. i3 o《暗香》、《疏影》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V/ v* ^, f! i& t3 B
《木兰花慢》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 Y/ D1 T' b# T
《桃园忆故人》一般抒发感,表现友。
; x9 M3 h( U2 t% ?, H《踏莎行》描写雅。 {8 H t) v, C: n3 b; l
《长相思》多怀旧,写女,以声助得其双美。
4 P8 ?; {' u# p) }* d《满庭芳》、《凤凰台忆吹箫》和谐婉约,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绪。1 g3 R- u( s) x
《小重山》、《定风》、《临江仙》感细腻,宜表现细腻婉约之调。
& ^8 U* r3 @- j7 e5 u6 T6 P. V7 I3 ~《忆江南》、《浣溪沙》、《淘沙》、《少年游》音节流丽谐婉,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9 T# j* _* I; N5 `6 z# y( a
8 X$ K6 L& D6 t$ D
% }+ A9 T$ N0 W" t& x+ c' V/ X
三、豪放壮类:2 \8 o8 K% T# Z; i% D
《永遇乐》感越。
8 f' ^; {0 u" N# R, E《好事近》表达越不平的调。
t% m, ^; l1 e& A' n《兰陵王》表达拗怒越声,为军旅曲,后越调。! Y: O& p2 Q- E/ n& F# T* r8 [
《龙》越,表达凄壮郁勃感。" F. r3 ^3 _1 U3 _" ]# d, \/ e, i8 _9 ^
《清平乐》,片感拗怒,下片转为和婉。2 |0 H3 u# N o6 \+ ^: X# q
《南浦》高昂欢乐,不宜表达凄凉悲伤送别之。
3 S! v+ X% p7 v4 `& ~ k+ |& w《破阵子》为军乐,适合抒发昂雄壮绪。
t% B" u/ Z/ Y& x& P S3 I《渔家傲》拗怒,表达兀傲凄壮、爽朗襟怀的调。
" _0 o$ k% n3 [0 }' R- r《沁园》、《风流子》壮阔豪迈,显示宽宏器宇和雍容度。
6 Q# K) C7 ], }+ |; N0 L《念奴娇》多表达雄壮豪迈感,不宜形容女娇弱婉曲心态。8 f1 }( t f2 Q& L! r
《六州歌》音调苍凉悲壮,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多言古兴亡之事。3 | D( G( R/ n1 g
《贺新郎》调高昂,宜表达慷慨昂、豪迈雄壮的英雄感。不宜作催妆喜庆的祝贺曲词。
2 y) |* T, l `) t; T《釵凤》、《更漏子》、《调笑令》、《憾庭秋》、《盐角儿》适宜表达昂慷慨壮烈感。0 f8 B4 V, F [: a6 _3 d
《调歌》、《满江红》,调子较高,感烈,声俱壮,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的词。一般不宜写委婉柔的思想感。
* ~; s7 p) q2 d$ o8 ?* j3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