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编辑教你如何煲耳机
: E9 M! f* \2 _2 Z6 ]# f$ l- X A0 ~5 Y: Q6 P5 E% J( @! C! r
对于耳机的用户们来说,尤其是刚入门这方面并且非常有兴趣的朋友们,总会提及一个词——煲机。其实这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就好比汽车一样,很多东西的物理性能都需要一定程度磨合才能达到成熟,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所以耳机的煲机也被认为是非常必要,并且不论是在发烧友中还是入门级用户中,总有很多人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煲机能够大幅度提升耳机的性能。
]5 p2 h6 d, m5 R
* f. K9 ]! ^) o! T, |所以入门级的朋友们经常会在买了一条心仪的耳机后问“我需要煲机么?”、“我这耳机要怎么煲”、“用什么音乐最好?”、“你有推荐的煲机音乐么?”等等类似的问题。其实说实话,就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相信不会拥有一个绝对的定论,但是煲机对于很多耳机来说确实是有必要的,它确实能够一定程度加速耳机成熟发挥出应有的声音特征。4 y& [" ?0 L5 ?8 N7 i
- w9 O/ ? T; g2 d6 p, `; C: c4 t
煲耳机 . Z! c9 u; X3 B2 f( W* V& ]6 R3 T
: ^. a6 @# o% v R* G H+ `" S
煲耳机有必要吗? 编辑教你如何煲耳机7 Y8 d& P' y4 V, `( w
2 Y( ?" G6 {8 ~& B. g5 i/ N+ j 所以我们首先有必要认识一下“煲机”这个词,并且对于煲机的原理和一些方法介绍给大家,相信大家在看了之后一定会拥有一个不错的了解,并且对于如何煲机,相信也应该是能够掌握一定方式了。
" s! K1 @/ S2 ?0 i. x# m, T# q9 y3 M% M- E5 f' U
( S3 e' P; H- ~) v* ~! S/ Y) K
5 S. I# ]+ `7 m3 c c, K
2 为什么要去煲机
) j& A0 o" S# @ F
( Y$ W0 ]6 {: X6 j: z; T, t- L% z7 z/ O. N" i5 m
$ f$ k3 w. }7 L* `1 T V0 d' \其实煲机并不仅仅是煲耳机,更多的是用于说对于音响器材的磨合,但音响器材或许并不在普通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范围之内,它或许更受一些对于音乐无比热爱的小众发烧友们青睐。而耳机则相对来说要大众得多,因为无论是不是发烧,大多数人都需要一条耳机来聆听音乐。虽然在方法和理论上没有太大差异,但我们再次就不过多提及音响的概念,主要还是说煲耳机。
+ i% @9 H1 U' x3 ~) G. z
/ d2 l5 p1 J. G煲耳机
- {- X. p: A* @2 {" Y$ i8 H9 U6 D# c1 C1 F8 z8 E" s
耳机单元振膜
# W# h3 S" i& s @' {+ q0 Z! n' m$ D, H5 T$ x0 }
如前所述,一款新的音响和耳机其内部元器件都是比较新的,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没有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所以在声音表现方面一定还是不够成熟的。煲机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人为地去加快器材老化使其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的方式。对于耳机产品来说,它并没有音响系统那么多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电容等器件,它主要还是煲振膜的折环,所以相对来说在原理上更加简单一些。* ~" ?$ o$ [/ G! E d7 |( s& s
k& q8 o6 V6 `煲耳机
7 G, H; w! K6 m: _8 _9 E5 G7 E9 v: i) W7 Y! E W
耳机的振膜
; |+ f: t# ]9 H+ ]5 `" ^! t, c* |
* w- B. D* u4 |* J% h. d- s1 z; R耳机的振膜和音圈所采用的是高顺性的材料,其内部结构在定性的初期并不那么稳定,所以顺性也比较小,就是比较生硬。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运动后分子之间的距离拉远,分布更加均匀后顺性才能增大。新的耳机产品由于振膜折环机械顺性不那么好,所以失真会更大一些,它都是低音的下潜力度不够、量感小、声音声音、中频不够柔和、高音较为毛糙尖锐等等。
|* Z8 M, T3 d& H L
) G/ t, e/ Z6 y煲耳机 7 X. N" K: L8 a# O* s4 i
8 b2 E, B" I( H6 _7 k+ [3 s0 f3 }耳机的音圈
) u# a5 G3 C/ {- M/ s( ]8 ]9 y9 D/ E! l4 M# D: L. e- M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顺性会逐渐变好,失真就会逐渐减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准,声音各方面也会达到一个更为自如的水平,宽松许多。所以按照理论上来说,煲耳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煲耳机确实能够令声音更加快速地稳定成熟达到一个它正常应该发挥的水平。我们并不难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们在购买耳机之后会提出煲耳机的一些问题。. S- w! A" m' @
8 ?$ c: r6 z3 x- L1 |
8 F/ w4 J& h! T5 e- {
# }- E }% k# X9 N. D, d3 煲机不是让声音大幅提升的因素. [' i. N+ B: d, t# o+ ~9 n. H% s& y
5 _% K6 d; o7 H* T* ^
" D. ]" {5 }1 H2 f
0 |7 \9 c7 p$ @( ~) Y2 y4 O
煲耳机就是以一种人为的方式,其实是非正常使用的方式来加速其内部振膜的老化使其达到成熟阶段的过程,所以在买来的时候需要让耳机连续工作一段时间来达到这种加速的过程,如果我们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比这种连续的工作方式慢很多。其实如果我们不着急让耳机进入一个快速成熟的阶段,顺其自然地聆听,经过几个月后它也会自然地就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c! h8 m- v- M P
6 [" T' d# r0 b' k
煲耳机 ; n& `, a: P+ D9 x3 L5 R
5 o5 g3 V; i% Q: f
高端耳机需要煲看来是有必要的% g# B& f! }& C& E
3 g: V. s% q# W" V, d不过很多人们还是迫不及待地就让自己的耳机进入这个阶段,所以煲耳机就成为了他们“催熟”的一种方法。另外有一个观点是只有新的耳机才需要煲,并且大多数人也确实都是这样做的,很少有人会去煲已经听了很久的耳机。其实即使是已经煲过的耳机在每次听音的时候,也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大概在一刻钟左右,可以说这是它的预热时期,就像运动员在赛前需要预热是一个道理,只有预热好了才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发出最好的音质。
& Q0 \3 j- I' Q( q& U7 C( H; ]* o* G& L, Q4 e% x9 W
煲耳机
& }; @1 f* u3 S* q* Q5 _低端耳机或许煲了机也不会拥有太大效果
* h! M, g0 H! U* g9 Q7 j) f# Y6 S) a
另外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并非所有耳机煲完都会获得出色的声音,因为这也是同耳机本身的素质息息相关的。有的耳机在煲完后声音会有所改变,但也有的耳机在煲完后效果并不会太明显突出,这也是正常阶段。煲机的目的只是让它的振膜加速老化快速进入稳定状态,如果一味认为煲机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音质那就有点玄学了。好的声音还是要看音源等其他因素来共同决定,而并非加速耳机本身物理性能成熟这么一个小的因素就能够完全实现。5 k) i3 h' Z ?% g. ^
1 g) d+ y C4 h |
( W# ~2 S! g7 H; [( L( A% ]6 ~0 Z7 Y, a
4 煲机的具体步骤方法! A. s& p! n5 _
7 Z, K/ M' Q- L- p W
- S7 i% h$ M6 F& v3 M1 h& o: h: ?& g8 ?3 T% N9 c! y
关于煲机的具体步骤,网上也都拥有详细的教程,其实也比较容易搜罗,最为广泛流传也被人们接受的方法应该是按照以下五个步骤来实现:
2 d! X/ A, K* Y# }0 Z. m; z: D8 \: Z6 c+ F2 S$ x
1.舒筋 使用正常音量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个小时(用100-1500Hz/5s的扫频信号更好)
: ?" r3 Z' g7 T% L' @$ b( f! ~3 g/ ~8 B- n) } y8 o( _& L
/ G5 }. ^/ U" I+ o8 `2.通络 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个小时(用50-1800Hz/3s的扫频信号更好)! w) {6 U$ ~) L$ }" E
4 _$ e7 R/ s9 ~5 M! D
% Q7 A/ G( Y% t. X0 G3.习武 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个小时(用20-2000Hz/2s的扫频信号更好)
) T3 U! E5 B, D/ Z- g) T3 D0 i; C/ z& s7 r' I. z+ H
' I: v* G' y; ]/ `, M4.打擂 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驱动耳机24个小时(用18-2200Hz/1s的扫频信号更好)
7 E7 ~) r# G9 o& A5 U+ Z" v n* z+ l; P& f9 D
/ B* ?3 \2 [7 t! k5 R: Y& d6 P5.出道 进入正常使用阶段6 b6 c5 r7 {, F* }
3 c( I, R7 r& r- N% v* f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耳机并不能够买来就一直煲着不停来等待其完成保级,每次的煲机时间其实不宜太长,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让耳机休息一下再继续。因为音源存在着电阻,工作久了会发热,严重了还会烧坏音圈。
7 M3 L# u/ z/ l' ~0 p4 H; L( \! w7 k' I* q3 {5 @
煲耳机 . I# a9 L+ G6 _: S
: k* K* A# o, U5 z8 s8 \. @单元振膜
& g) z$ f, U0 ^) L: h1 S1 L" }6 }' l
刚开始煲机的时候音量不易过大,正常音量即可,因为耳机的振膜是比较脆弱的材料,音量太大致使音圈行程也变大,拉动振膜运动会造成音圈的松脱以及振膜扁形甚至撕了等现象。不要小看煲耳机时候的音量,它对于煲耳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煲不好可能会对耳机产生物理损伤,比如功率过载、振幅过大导致振膜拍边等物理损坏,这样的损坏是难以修复的。所以适当的音量还是必要的。1 R e% V+ ?0 b' U9 D; t+ R
d) Z, `3 N6 Y3 P" v
" F( X1 c3 ~& ?
h( Y* e/ D J2 z0 G5 煲机值得注意的一些事项
" U6 Y$ {; |" _
( b' j5 t4 i) k* ^# H" p1 X另外,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煲机的音乐虽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MP3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音乐在压缩成为MP3格式的过程中已经消减了高音和低音的部分,而煲机的本意就是让这些高低音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使用MP3音乐来煲机只能算是白费力气。使用音乐煲机的话,最好还是选择CD唱片或者是APE、FLAC等无损音乐格式来进行。/ w& l1 f" e" B' e/ A
9 `& S( O; }3 `' @$ s u( `+ t
镜面时尚人声利器 测铁三角新便携耳机
( h) O7 u6 K- e$ A5 b
% y2 y x2 R' q) ^& \& K选用高品质音乐进行煲机; j6 X" l. V a) T
3 I, H5 B F* v4 a有很多朋友们会问煲耳机使用什么样的音乐,当然,音乐的选择或许也是比较值得注意的,但是并没有说就一定规定去使用什么样的音乐来煲。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去选择一些比较轻柔和舒缓的音乐,切忌使用大动态的音乐去刺激新的耳机,并且摇滚和舞曲等音乐还是太显得刺激了。近现代的电子音乐中低音成分太强,对于高灵敏度的一些耳机可能会产生过载现象造成物理伤害。当然,我们再此并不为大家去具体地推荐应该使用那些音乐。4 o+ V# Y+ n9 D
# U' y6 h+ W% j$ a+ x
煲耳机 " M& R/ x, A( K
& G* g" p, L a7 n! q使用收音机煲机
* Z! _+ R8 w1 t7 `, [* W1 e
* M8 w1 n4 Y) G0 f也有的朋友们喜欢利用收音机发出的粉红色噪音来煲机,并且确信这个方法是好的。确实这也是一个方法,将耳机驳接在收音机上,跳到一个没有电台的频率上,发出的那种“嘶嘶”声音也同样能够让耳机不听工作,但这个方法看似并不太显著,另外也拥有一些使用软件的煲机方法,但怎么看来其实还不如直接带上耳机听音乐来的更快一些,使用音乐来自然煲机或许是最好的方法。2 s7 |1 T. r: k$ c T+ l
1 P* w# z R& F1 Z
9 j( S5 s* ~8 l6 Y+ } M3 J D% k' n2 i8 s( V
写在最后:
8 L2 T/ X* V- @. `9 O' _6 ^0 n- ^5 `9 q+ o
; F7 P3 l8 N8 I& l7 C. e! z
$ `; l+ b5 D; |; w
还是那句话,煲耳机是一个加速耳机性能快速稳定,令其发挥出最佳性能的方法,确实是拥有一些科学依据的,并且也存在于一些煲耳机的方法。但是并不是很多人们认为的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耳机的音质,如果持有这种观点,或许煲到最后会令人稍有一丝失望。所以我们还是要理性对待煲机过程,如果不是太过着急,那么正常聆听即可,当然,利用一些煲机的方法也未尝不可,但切不要误入迷途,将正常的过程变成了玄学,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科学的方法可以依据了。1 q( d6 Y8 o' a
+ y4 n y# x4 M2 L7 g4 I' _9 Q$ `
' S3 O6 K4 y5 T( S7 H* I
$ c" x! `' F$ A# p( Z% S7 ^2 w% x' F" b
3 s6 D$ }3 B8 k% g* Q. Z: ?对于煲耳机这个问题,我一直是站在对立面的,因为我觉得煲耳机是弊大于利的,所以建议没有经验的小白应当适当尝试。如果因为煲耳机对耳机造成不可逆的损坏,这样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z6 E' O- t+ x3 L9 B
# m5 b3 s6 B, }# L;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