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p1 E9 i1 e T: s' H {* P! u/ s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今年90岁的山西陵川人武文德再次唱起这首《在太行山上》时,岁月沧桑的脸上难掩激动之情,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弥漫着烽火硝烟的年代。
( o0 V9 i% G, C A$ @4 ?% S
8 {7 H8 r; u2 Q& A0 A抗日战争爆发后,太行山特殊的地理形势与革命斗争成果,使这里成为一个精英云集、风云际会的地方,一批批青年学生和文化精英向这里汇聚。
3 K7 A) z/ r$ A0 T6 L' ?
8 s2 {/ I- a4 g7 m$ D当过抗日儿童团团员的武文德说,其中有一个“桂代表”,自己曾多次陪他下乡“吃派饭”。“老百姓给他做鸡蛋拌汤,他坚持吃糊饭(当地用小米和玉米面做的糊状早餐),非常朴素。”他说。
6 N* M9 r; G# D3 a$ L0 g, t
- F4 F6 c5 k! p$ a& H5 F/ |武文德口中的“桂代表”正是《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桂涛声。" ~9 p2 d% A5 _, w9 S% w: t2 n4 G
" Z" v) f6 O9 }8 _9 Z; \: F
七七事变爆发后,桂涛生跟随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赴山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后去了陵川县牺盟会民众干部训练班。 t2 r4 @; b$ L% o: ]) N8 A
* ~5 c. \' i' V; z! v
陵川位于晋东南的太行山区。据当地热衷研究红色文化的张建军和靳宏伟等人考证,《在太行山上》歌词正是创作于陵川佛山。“站在佛山之巅,东望群山奔涌,千山万壑,远处王莽岭数十道山脊线宛如一幢幢铜墙铁壁,将佛山紧紧地护卫。这与歌词中‘千山万壑,铁壁铜墙’的情境非常吻合。”靳宏伟说。
8 X0 I# c2 X' @3 ^0 p$ C! Z, c K K
桂涛声到达陵川时,八路军的3个师正深入太行、吕梁、五台诸山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不少地方都出现了“母送儿,妻送郎”参军的感人场面。
1 D; X: `2 G; [; ~* c$ W1 R h) G: V' c; t s& F
太行山壮观的景色,再加上抗日军民的救亡热情激发了桂涛声创作热情。灵感喷薄而出,桂涛声将《在太行山上》的歌词写在一个香烟包装盒上。/ w0 A d/ c' s; v
- C+ g+ a z$ M8 E$ M2 \- S" c& ^' t张建军和靳宏伟考证后认为,桂涛声和冼星海曾同时在陵川,1938年5月,桂涛声写出歌词后冼星海即谱了曲并在太行山传唱。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专家认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桂涛声在陵川写成歌词后,冼星海在武汉进行了谱曲。
0 L6 y4 h9 i3 `$ f7 b+ a2 Z4 V: K
音乐创作人陈志昂在其所著的《抗日音乐史》中写道:冼星海在这首歌曲中将深沉而又昂扬的抒情性旋律与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旋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歌曲既有战斗性、现实性,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如第二段在歌颂太行山根据地“千山万壑、铜墙铁壁”的雄伟气象,音乐也更加气势豪壮,但在描绘“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时却又充满温情。
B) K, M$ _6 P( W" a/ G0 }& ]7 ?6 Y; j# N) r+ R! Y
这首歌在武汉唱响后很快传遍了全国。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说:《在太行山上》“写成后在汉口抗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上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唱出,听众大声喝彩,要再唱,此后又传遍了全国。现在太行山的游击队以它为队歌,老百姓、小孩子都会唱,到处听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句子”。
# L( Q9 ? b+ Y! }, L% f2 }6 `$ r7 h0 ]7 e8 C6 n5 \. M/ G
铿锵有力的歌声犹如战斗的号角般响彻中国大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抗战热情筑起了抵御外侮的“铁壁铜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