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 [: \( B2 L) ]; g% E6 \
古代女子生活范围狭小,楼是她们最为熟悉之物,狭小的楼是一种桎梏,将无数闺阁女子局限在有限的空间里,像笼子一般约束着她们的行动窒息着她们的生命,楼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建筑,而是她们情感的寄托,生活在楼中,等待在楼上,相思在楼外。北宋女词人李清照以女子的细腻笔触来抒发闺阁之闲愁,“楼上几日春寒,垂帘四面,玉栏干慵倚”(《念奴娇·春情》),独自等待着离人的归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周杰伦的歌曲《菊花台》中有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道出了闺阁女子在楼中无尽的等待,消耗着自己的青春,从欣喜到逐渐绝望无助。还有用“西楼”“画楼”等来指代闺中女子,描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 V6 K; D* r# |/ o* k
, K& Y5 y4 r! j# ~) G “我已等过花开满楼/你怎么还不归” ——许嵩《花满楼》. U/ G$ y* D5 u. D% B5 a! i/ ?1 E
+ V5 ?+ L1 H4 A+ a) g9 H“花满楼楼满花香君知否 /月色多温柔/如你曾经牵着我的手” ——李玉刚《花满楼》) x8 m3 e* \7 q+ T
5 V# _. Y- x; }2 ~/ _( J: W( x1 v“是谁说一生命犯桃花/谁为你算的那一卦/最是无暇风流不假/画楼西畔反弹琵琶”
: Y" Q: x6 p5 U+ P' h( k7 Q
7 J2 s$ Z9 v2 B$ f5 i0 O* c——墨明棋妙《倾尽天下》
/ c/ ]# g9 S Y- O3 c
5 H4 {6 R3 p: Q z“谁在葬花楚楚可怜/谁在西楼此恨绵绵/辜负了红颜/到你面前对你说抱歉”
" M$ n* G; g! f5 J" A6 T% G7 k- y; I
—— 栗锦《娘子写》) [! |9 H( e1 H5 D+ W
, I3 w5 ^+ X( P* i: ]3 o
2.2.6“窗”意象
4 k9 F! _5 @: S( ]7 h/ `) V3 Q# D) R, ]1 y9 ` e) L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见世间万物,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而透过窗户这个取景框,我们可以看见窗外广阔的空间,在与窗内的狭小空间比较中形成崇高感。窗户的作用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是不相同。”[[8]]窗的这种通透功能突破了建筑实体的空间局限,使窗内的有限空间与窗外广阔视野自然相融。
; ^2 d8 Y# u- {! k" T( g- @ i; m8 U5 a& t! U2 R: K _
古代建筑物多为亭台楼阁,窗户是作为生活居住之所的楼阁必不可少的部分,他们可以临窗远眺将风景尽收眼底,与友人饮酒作诗;可以在窗前品读先贤的经典书籍,静静体味人生;还可以是闺阁女子倚窗而望,盼望着心上人的来临。+ u4 p' Y) O! }4 P* q3 k: ^
+ O% q# i+ H1 V& v. G. j透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窗外初升的太阳照亮江南水乡,“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想你当年荷花微摆的衣角”(许嵩《清明雨上》)看到站在窗前的伊人静静地等待着旅人的归期,“伊人独立窗前 /淡妆浓抹容颜”(周彦宏《醉我一千年》),想象着一窗之隔的“你”会有怎样的哀愁,“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还没走”(周杰伦《东风破》)看到凿壁借光寒窗苦读的学子,“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若十年寒窗“(许嵩《庐州月》)。- t4 o3 H* t" D8 \. R
9 z4 t( T% K2 J! f
窗户的打开象征着开放、自由,是对广阔空间的体悟和生命永不止息的追求,“初春的暗雨潇潇敲打窗楹/独坐孤庭/信手弄香凝”(陈艺鹏《西关》)描写了自由闲适的生活图景;封闭的窗户意味着保守、禁锢,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拒绝前进,周杰伦《千里之外》这首歌写到“梦醒来/是谁在窗外/把结局打开”,打开结局让真实显露才能从梦中醒来更好的理解未来。
9 S+ ~: Q/ E1 ^9 ]1 B0 S) A3 ~# {
2.2.7“琴”意象
. _9 }! \/ V; E5 V8 ?% B
2 C) y t0 w+ K. y3 Q古人的文化修养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其中琴为首,作为中国丝竹管弦乐器,琴讲究虚实相生弦外之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它融汇了百家精髓,尽展人心深处恬静安详潇洒之声,代表着古老神秘的东方思想,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留下了大量动人的故事。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觅得知音,司马相如借琴曲《凤求凰》表爱慕,嵇康在刑场从容弹奏《广陵散》,诸葛亮凭借悠闲琴声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琴作为高雅乐器常被用来为高级宾客演奏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诗经》中也有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形容夫妻感情和睦也用“琴瑟”来表现,如“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经·小雅·常棣》);形容知音难觅的悲苦“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南宋·岳飞《小重山》)。4 G; p; C4 x$ s% L8 b' [+ A
/ O8 E3 N, _, j" V; [作为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琴”“瑟”“琵琶”“弦”“丝竹”等在中国风歌曲中势必会频繁出现,传统戏曲的演唱方式也被加入其中,词作者将这些具有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意象融入现代诗歌语词中,使歌曲带给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像黄阅的《折子戏》中唱到的:“你演的不是自己/我却投入情绪/弦索胡琴不能免俗的是死别生离”。) a' C; ~( B% m8 D- Q" G, K) k- ?1 S4 A8 |
: k- w: Z% j) ?8 e2 M' |! g" U- X+ A为纪念张国荣而创作的歌曲《折子戏》在惋惜追忆的同时,也唱出了张国荣如梦如戏的凄美一生,以京剧唱腔为引子,把流行音乐与中国国粹京剧结合起来,加入了“凤冠霞衣”“折子戏”“弦索胡琴”“大红的幔布”“油彩”等中国特色元素,通过黄阅的完美演唱形成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动人情怀。戏曲中折子戏只是本戏的一折,是戏曲中最精彩的片段,是全剧的中心和灵魂,正如歌曲中唱到的那样“折子戏只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一/通常不会上演开始和结局/ 正是多了一种残缺不全的魅力 /才没有那么多含恨不如意”。“琴”意象作为中国典型文化元素还出现在以下中国风歌曲中:$ q2 P: t- `+ i7 a9 N! _
3 X, z4 _) L" e0 H; G
“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 Q: u' E* s( N% K w
: v* t4 J7 g7 @6 c6 i h3 b$ g
——周杰伦《千里之外》$ n: n ?9 L: m7 C0 F
3 U9 o+ C5 d4 E& ?5 C- A“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轻/ 而如今琴声悠悠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周杰伦《东风破》
! n% `. Q. ^1 U. V5 j. L& {: ^, U e9 C# M
“远方有琴悄然空灵声声催天雨/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月影重重烟火几重烛花红/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 ——许嵩《清明雨上》( R, h8 O/ u7 \0 ?$ h; F7 j1 ~0 n
; B/ X g8 g# G% b% h4 X6 W “风儿吹花落随/今生爱你不悔/琴声萦绕道出我和你永世相随/我今夜的爱倒影在你的美” ——袁耀发《花落随》3 G( c( Q( \* q, q5 L
5 k4 [9 w$ m8 X c- Y2.2.8“月”意象
% s! V6 Q; c6 l6 f5 M
/ z- }! J; h5 y) C/ z4 Y ~月亮高悬天际映照万里河山,冲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化。“月”意象成为思念之情的代表,作为一种文学形象广泛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诗经》中《国风·月出》写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写女子月夜难眠徘徊思念“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写望月思乡怀远之情的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意象为营造清冷的月夜意境而存在,起渲染气氛的作用,北宋词人苏轼为纪念其妻子所做的《江城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中国风歌曲中常会用到“月”“月光”“月下”等意象形态,清冷的月光代表着孤独和思念营造出一种朦胧凄婉的美,比如:
6 ^5 I# | j, L/ ~ C- p& t
: R* e% J; s: s; }! w6 Z: _ “月光色女子香泪断剑情长多/有多痛无字想忘了你” ——胡彦斌《月光》( m9 Z& N5 o- H& E
( o3 a w- D) y7 }+ N4 b6 H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 周杰伦《兰亭序》
, A2 S7 h7 H3 @
6 P5 ~0 f, `* _% E( O“举头望月/云淡风轻有你伴我走/此刻良辰/只祈求缘分能长久” ——袁耀发《花落随》
8 P. R' R( F' J4 Z! u
. X W2 P1 G+ E" F- _“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
4 m, t7 r1 O- n! Q6 p8 q& T1 u5 V( y, I
——李玉刚《新贵妃醉酒》4 |4 F+ y2 ~, { p
/ `$ r) G# w( w' L8 [ t. C月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月亮的圆缺变化正好暗示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苏轼词《明月几时有》就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南宋词人吕本中《采桑子》写渴望与心上人团圆“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许嵩的《半城烟沙》“有些情入苦难回绵/窗间月夕夕成玦/有些仇心藏却无言/腹化风雪为刀剑”。歌词中的“窗间月夕夕成玦”化用了纳兰性德的词《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夕夕都成玦”,用月圆月缺的时间对比来表达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形成了一种忧愁哀怨的情感基调。. ^/ w! O3 X( W# \$ W- N: E( K h
F* j+ ]3 f; I5 |& `! E; d
月圆象征着亲朋团聚,而月圆人不圆更突显出寂寞清冷,深夜难眠点燃烛火,独自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周杰伦《东风破》),花开花落月圆又缺,一年年过去,我依然还在等待着你的出现,“等待花再开月再圆 /再与你魂梦相连”(吴品醇《忆长安》)3 Q# v8 u- K3 @4 Z
+ ?0 x, I# q5 w- Q: Y3小结
) Q9 Z: N; H4 `& l& j1 l* n2 ?中国风歌曲完美融合了古典文化与现代技法,中国风歌曲歌词的意象研究不仅加深了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也向世界展示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古老文化,还是中西文化不断交流进步的表现。对中国风歌曲歌词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作者的文学创作水平和广大受众的欣赏水平;有助于开拓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野,丰富其题材和内容,为探究歌词的艺术本质提供研究方向;有助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潮流接轨,使中国风歌曲在世界乐坛上大放光彩。中国风歌曲在日渐走向民族化的同时也将逐渐跨出国门,走向世界。4 d+ V6 H- h5 E5 _
* i) {# k/ c0 H. n* ?4 v1 t 3 L0 f; k f7 y" ^, F% v
! {. ~ e( q7 Q1 N: V1 ]
' m$ k5 o) ^( n9 j4 a7 o9 I8 {
; s! f8 g/ W* j [[1]] 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6 c8 E* B, y7 E: l% a; _[[2]] 倪永东:《浅谈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J],《文艺生活》,2009年第5期,第5页。
5 u$ y/ e* M% S/ W" c[[3]] 伊萨柯夫斯基著、孙玮译:《谈诗的技巧》[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A' L2 [% E; h' ` x+ ^% v
[[4]] 乔羽:《中国词海论丛·序言》[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 Q9 w1 h5 X& i. o3 f; D[[5]] 《方文山吴克群陶喆全面解析“中国风”》[N],《华商晨报》,2008年9月24日。
" S& K% `" ~2 d* M; J: z[[6]] 卞之琳:《鱼目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 K9 o |- m/ M7 M) C[[7]] 李卫中:《得体性与中国传统文化》[J],《语文学刊》,2002年第2期。
5 w4 L$ b* v& S[[8]]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 64-6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