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01|回复: 0

[乐理知识] 青歌赛“遇冷”,民族唱法已陷全面危机?

[复制链接]

659

积分

2

听众

33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659
z831258779 发表于 2015-8-12 06: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五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自决赛开播以来,遭遇了从媒体到网络舆论的全面冷遇和“吐槽”。关注度远远低于地方卫视的《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等选秀节目。相比流行歌手的多元化,民族唱法新人的产生一直依赖青歌赛的平台,青歌赛的“式微”必然会影响甚至限制民歌新人的未来发展。
2 b3 a3 R% X  m0 k
7 m; X- m$ P( F* l/ @" h  针对青歌赛遇冷和民歌的前途,王宏伟、刘和刚等5位青歌赛金奖得主,都承认目前参赛的民族唱法选手普遍缺乏特色,如果还抱着青歌赛得奖然后吃大锅饭的思维,不求新求变,今后一样要被市场淘汰。
% X6 v( P% w$ ]# q
& x% `) T) t# a$ E+ i1 S$ G  T  青歌赛无人问津 民歌前景遭质疑! q& t  o8 g! `  k

$ U( ^! Q# q& n" W0 a1 H  e  每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歌唱类节目一直是流行歌手和民歌歌唱家两分天下,而且相比民歌歌唱家,流行歌手很难获得独唱机会。而今年的春晚为吸引年轻观众锐意革新,邀请了林宥嘉、张杰、张靓颖等年轻人喜爱的当红偶像,而压缩的节目空间,几乎都来自以往必有的民歌新歌的时间。在今年的春晚上,民歌全面给流行让路,民歌天后宋祖英以与席琳-迪翁跨界合作《茉莉花》登场,而独唱只剩下了王宏伟的独苗。可以说,春晚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已经最大限度压缩了民歌的空间。
  p" ?' Q) F$ x1 X/ G; p- W* n
' B8 |. j$ n1 u; i$ w1 c  而另一个对于民族唱法来说非常重要的平台就是青歌赛。延期一年举办的第十五届青歌赛可谓有史以来最不受关注的一届了,媒体和网友对其关注寥寥,仅有的一点讨论也多为批判,舆论争议的焦点集中于“综合素质点评又长又无趣”、“选手熟面孔过多演唱时间太短”上,参赛选手的歌唱水平几乎无人提及,并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一炮走红的歌手,也很少看到有歌手的粉丝群体产生,民族唱法的歌手尤其乏人问津。可以说,青歌赛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光环。$ |% r+ {' @, Z

; r) N! W5 d( n; A: E4 G  金奖级歌唱家纷纷转型 王宏伟唱流行“吓坏”观众3 a" `. R$ N' _+ @+ s- I: @
( s4 i  G0 [1 O, W) w
  对于民族唱法和青歌赛如此严峻的未来前景,王宏伟、刘和刚、吴娜、雷佳、王丽达,这五位刚刚参加了“光荣绽放”十大青年民族唱法歌唱家演唱会的青歌赛民族唱法金奖得主虽不愿主动承认,在言谈中也透露出了忧虑的感觉,在演出和排练的间隙经常讨论青歌赛以及民歌新人的话题。0 ]/ ~9 i) W0 q' Q5 U- Y# _
  H7 F& S5 P1 I7 g( H6 @
  在青歌赛的影响力下降、得到金奖也未必能够进入国家级院团走上成功之路的今天,几位歌唱家都认为,和很多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进入市场竞争一样,民歌事业也要跟上时代,否则面对市场压力很难支撑,很多尚未成名的民歌从业者都将面临失业压力。" r3 x4 \) N; z; [/ [
( w8 a/ Q1 U2 S. q
  事实上,今年青歌赛和民歌目前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被舆论重点质疑的现象,几位歌唱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如今年的选手多为熟面孔缺少新人,刘和刚就曾经多次参赛并最终获得金奖。实际上,对于年轻人来说,过于在意奖项名次,而忽视了艺术上的追求必然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2 I" U! j) T$ ~% }  E6 M2 t7 b% ~4 x  A  }* j% ]/ u
  另一位民族唱法中男歌唱家的代表王宏伟是今年春晚上民歌独唱的独苗,他今年在春晚上的曲目,包括在这次“光荣绽放”的演出中演唱了好声音学员关喆的作品《想你的夜》,显然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民族唱法的演绎方法,反而是主动尝试了通俗的演绎方式。可惜这一主动尝试的效果不尽人意,有现场观众事后在微博上吐槽,王宏伟演唱《想你的夜》时多次破音甚至跑调,作为一个男高音歌唱家让现场很多他的粉丝都大跌眼镜。这段演唱由于过于糟糕,甚至在电视播出时被全部剪掉。
" s2 l4 n4 t. D: }' Z
) H5 M& k  t+ H: D  尽管如此,作为旁观者,我们依然建议正在参赛的民族唱法青年歌手多尝试一些唱法和曲目的变化,为歌手今后一旦无法进入体制内院团被迫转型发展时铺路。目前民歌领域的新领军人是来自湖南的陈思思,当年她的老乡兼引路人李谷一演唱《乡恋》时被全国质疑包含了气声的唱法,最终完全没有影响她在民歌领域的地位。而且打破央视的藩篱放开眼界看,民歌本身并未式微,在很多地方卫视的电视选秀节目上,一些歌手演唱的改编过的民歌非常受欢迎,这证明了民歌本身是永恒的经典,而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演绎民歌的方式。因此,我们期望更年轻的民族唱法歌手避免墨守成规,勇于挑战自我和民歌的传统,向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的音乐传统以及当代流行音乐取经,让民歌重新焕发青春。
! Y& s3 S3 Q) E8 m! x% b7 Z0 _$ V* W6 t8 B) M& L3 u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11 03:53 , Processed in 0.980254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