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演奏家来说,拥有惹人喜爱的相貌固然是得天独厚的幸运,可以很轻松地赢得观众的追捧,但是也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其评判的公正性。自从希拉里-哈恩在17岁时以一张《巴赫无伴奏组曲》的唱片初出茅庐时,伴随着她的除了数不胜数的粉丝以及不间断的演出邀约之外,人们对其“花瓶”的质疑也不绝于耳。哈恩上次在国内演出还是在2011年,当时她与英国室内乐团合作演奏的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因此她1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的独奏音乐会一直是我十分期待的。 这场音乐会的选曲尽管并不讨巧,但也处处体现了演奏家的想法。德彪西与舒曼的小提琴奏鸣曲并不属于观众耳熟能详的小提琴作品之列,巴赫的无伴奏第三组曲虽然是哈恩成名时的代表作,也是整场音乐会中观众最为熟悉的作品。除此之外,哈恩挑选了多首她一年前的唱片《哈恩的安可集》中的曲目,穿插在三首大部头的传统作品之间。这张唱片是二十多位当代作曲家为哈恩创作的音乐会安可曲,风格五花八门,哈恩为本场音乐会选曲的逻辑是尽量让安可曲的风格与主要作品形成衔接,使得整场音乐会的音乐氛围能够一气呵成。 在三部主要的作品中,德彪西的奏鸣曲无疑是最契合独奏家气质的。作为小提琴上的音色大师,哈恩让整部奏鸣曲听起来都变幻莫测,短短十几分钟的作品里凝聚了小提琴上人们所能想象的几乎所有色彩。相比之下,舒曼的《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是一个令人感到有些费解的选择,这首奏鸣曲原本标题就叫作“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可见钢琴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小提琴仅仅是在第二乐章中有一些格外出彩的地方。此外,比起在控制音色方面的卓越表现,显然舒曼式的深沉内敛并不是哈恩最拿手的风格。 哈恩在巴赫无伴奏奏鸣曲中的表现,相比她在初出茅庐时的唱片中清纯似水的风格,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异。她不再一味追求音色的干净与透明,而是更加强调声部与音乐线条的准确。她更偏好使用较长的弓段以及较大的弓压,强调音符之间的连贯性;同时,她擅长用音色对声部加以区分,这一特点在第一乐章的单音赋格中显得格外运用自如。 相比年轻一辈的小提琴家更多偏好句子短小与干净的音色,35岁的哈恩却显示出她在小提琴审美上的复古倾向,她快速致密的揉弦以及较大的弓压使得音色趋近于米沙-埃尔曼,在巴赫无伴奏中体现出的高度逻辑性与耐人寻味的音乐性更让人想起了格鲁米欧——尽管将哈恩与这些20世纪的小提琴巨匠进行类比未必准确,但在如今的年轻小提琴家中,哈恩的演奏风格的确显得特立独行:她一方面积极拥抱现当代音乐(比如本场音乐会中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安可曲),另一方面却在小提琴演奏的审美上显得异常保守。哈恩花费了18年的时间从令人惊艳的少女成长为小提琴界的“女神”,虽然仍未完全摆脱“花瓶”的评判,但这样的演奏家能够在音乐界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价值。 6 |6 m: |4 P* @. R2 ^. h3 Z
- O4 E8 u/ L; l$ @8 `' Q6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