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28|回复: 1

[歌词创作] 写诗作词如何押韵?可以好好收藏了解

[复制链接]
geci110 发表于 2015-8-9 11: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9 _& b2 J9 Z( X/ U6 E4 O 诗词是要押韵(压韵)的,即在诗词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由于从古至今汉字的声韵系统出现了一些变化,因而就有了古代、现代两个声韵系统,所以诗词的押韵也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照古声韵系统来押韵,二是按照现代汉语的声韵系统来押韵。在诗词创作实践中,使用旧声韵和新声韵的诗人都不在少数,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前者略多于后者。" l- C/ i$ H9 [) U. Y
) \" S( X) t9 I4 b
    遵循古声韵的,诗押《平水韵》就可以了,如果写古体诗,还可以邻韵通押。词一般按《词林正韵》来押韵。遵循现代声韵系统的,诗词都按《中华新韵》押韵就可以,没有必要区分今体诗韵、古体诗韵和词韵了,因为《中华新韵》只有十四个韵部,已经很宽泛了,如果再宽,就宽得没有边了。
5 E- G+ V3 J: o3 [' u/ B  H# S8 L% j: X3 f( X* d: U
    押韵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是还有一些细节是需要注意的。今天,我想就押韵过程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撞韵、挤韵和连韵及其破解办法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G2 [+ ?; d0 ^+ }1 R% @; u
/ @, x( O& o+ }) }. q
    在谈撞韵、挤韵和连韵之前,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押韵八戒”。- y' B  p1 T* ]6 }) r4 y

+ ^5 I6 q+ G" C9 u    古人所谓的“押韵八戒”,即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 A( F+ c8 q3 u) I" N6 s6 A+ C. z* S+ }. ?5 |  }
    落韵也叫出韵。就是用一个别的韵部的字与一首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也有人在律诗的最后一句用临韵,名之曰“孤雁入群”。我个人认为,“孤雁出群”是一种从宽处理,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孤雁入群”从宽是没有根据的。当然,诗的结句或结联最重要,能不能出意境往往就在结尾处。出于意境上的考虑,为了不至于因韵害意,有时候偶尔来一次“孤雁入群”,也不是不能容忍。但最好不要滥用,毕竟它与“孤雁出群”不同。至于中间的一些句子出现落韵则是绝对不允许
3 t8 W5 Z: P* b! u  D  A
& X3 r% B1 E$ O. V3 y/ x4 [    凑韵俗称“挂韵脚”。就是为了押韵,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这是不行的。& E& M/ z# r3 F

% j$ S% H" i0 }    重韵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8 }5 x8 q5 N7 C+ Y* B7 S
4 ?2 M2 ]& [, z& \# h& I    倒韵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7 U2 v' }/ C9 Z! ^: R
' B) w( d5 C2 l( y; F    哑韵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读起来也不响亮,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 E- w# U9 u; P; ]

6 e) a( Z) U1 J" s    僻韵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又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袁枚老先生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n* s1 w8 K$ B
' J- t2 o: I  M% V4 Z, ~
    挤韵又叫“犯韵”、“冒韵”。就是诗句中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造成句读拗口。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0 ?1 z2 [* L( T, M' W* v$ h, _

- `% P: ?( m2 Y, `$ {    复韵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3 `7 V+ e' n5 }! y

4 {+ O  `; ~, e; j8 i/ p    除了以上“押韵八戒”之外,实际上还有两种押韵的情况也会对诗词的韵律美造成一定的伤害。那就是“撞韵”和“连韵”,其中尤以“撞韵”危害最大。
  s" [" o# X- }7 }
7 `: H5 ~* u( a
% G+ U0 t8 W  m' p# m/ l1 p% E1 e6 N4 n& U2 l3 \
2 |* Q# @' w$ r, E0 B# N; T- [
    一、撞韵、挤韵和连韵对韵律的伤害。
+ d: R4 N  W6 {) _, s  U5 ?2 U# w3 f1 W* d
    (一)撞韵。就是不用韵的句子最后一个字(为了与“韵脚”相对应,我们叫它“白脚”,比如七绝的第三句)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 N% o6 z. M' K" S8 H# d) R
& d) U- t7 J' w' {! Q/ U( |
    从一般角度上来讲,如果发生了“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读来粘滞、涩口,所以不宜出现这种情况。例如:
$ C9 i8 T( z9 l/ g; Z& v( }- ~8 ?+ Y- G5 a
    山林乌啼月痕移,云卷风疏竹影低。/ q, |; f+ Y* N  t

3 a+ l" h8 t" {1 U    清泪丝丝梦中洗,泉声夜落小楼西。1 {6 V2 e+ e9 U0 z  B
+ l# C" p" @' U+ m9 e6 n
    这首诗写得生动活泼,基本上还是不错的。但我们读起来总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因为这里第三句末尾的‘洗’字出现了“撞韵”的“硬伤”。“洗”字一出来,后面的“西”字就完全被压住了。读到那里,就觉得憋了一口气,“西”字的韵律感读不出来。5 y# R3 Z# e+ Q. j1 y2 V: y6 }2 L
5 u& S9 G1 j1 |* T, k
    再如,最近一位网友写的一首《题三门峡水电站》:
& e- y3 D7 W+ e" }6 ~9 F- D9 k+ E' ]1 c, r
    寂寂苍生含泪怨,巍巍大禹几曾怜。& Z  u& U! m% y) z3 l0 ]& O

% {% m- `2 @  T: O% C+ f    何如炸却焚香案,治我黄河万里澜。
& M2 L( r' J, b1 a! v1 H% e" h+ `. o% ~) T+ a
    从结构安排、遣词造句上来说,还是很好的,立意也是有一定高度的。但第一句的“怨”和第三句的“案”都出现了严重的撞韵现象,读起来象顺口溜,破坏了它的美感。! B- O' ^6 F  A% T- h
2 f& a9 v* Q! Q* z8 h5 ]" a7 ?
    (二)挤韵:前面已经解释了什么是挤韵,现在举个例子加以说明。例如:
. X9 c# J8 {  o& O
8 n7 A+ ]0 M' H% T7 W    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
) T3 Z6 l* o1 O: K6 E5 u/ J2 s  I. w; U' L( J3 e7 u) z/ u' y7 A( t8 ~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x" l6 K" F; C, p% q
. Z$ o2 L; W) h% y+ y1 [. }+ G2 d
    这首诗情景描写很到位,意境也不俗。但是,它押的是上平声的二冬韵,而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逢”和“峰”这两个字,也在二冬韵里,这就“挤韵”了。但是我们要注意,“茸茸”二字是叠字用法,不属于“挤韵”。5 f' g% e; x9 N5 Y
0 M' M+ ?( B5 a6 H5 f! A
    (三)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连韵也叫“合音”。
+ Z/ t  y9 p# z  u! z
1 o/ C  G7 l4 H% b    连韵对诗句的韵律是有伤害的,在七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诗人在创作七绝的时候也是比较注意的。因而要在古人绝句中找出“连韵”的例诗是非常困难的。相对来说,律诗中连韵现象要多一些。例如:+ b2 f- b$ F1 g

% j9 s9 L# C" G) ?    杜甫《堂成》: e/ l% s: P: A. e6 ~! B- k

" @% t) a6 E* o" D( q2 c1 x* G  W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I# [& P; o0 ~3 H% w3 R* z
4 G; [6 G7 a, u" S/ U6 r0 ], P+ g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 j+ J/ V9 t( X5 U* @  I6 X" H' w5 n9 o' D  V. d* |; e3 Y; f* N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5 g. _6 r; F* y

* u1 O' z/ J( w+ s6 N. N' O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 a; ^, h9 t- X# Y! @: p+ C5 C8 @, B' N# x$ I$ ?# N
    其中“巢”和“嘲”就是连韵。* Z9 G( b5 ]& Q3 Q

- T, {2 b9 t, b, F2 F, }* X    我把撞韵、挤韵和连韵以及“押韵八戒”中的其它毛病合起来称之为“押韵十戒”。4 b7 D% c0 u. v, A+ y: @- ]
) b: v9 T2 @1 }+ N) m8 X6 t
    严格说来,“押韵十戒”是对诗人提出的高层次要求,是一种押韵技巧。“十戒”所指出的问题,并没有违反诗词押韵的普遍规则,不是诗词创作的硬性规定。但是,它们又确实会对诗词优美和谐的韵律造成一定的伤害,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硬伤”。所以,要想写好诗词,这些问题基本上是要克服的。所谓克服就是避免。2 S3 U; q/ ?) s/ s3 }# x
" c7 M  V/ {8 i* E% T+ F
    二、破解撞韵、挤韵和连韵的办法。- I3 \; h; L5 z5 v" i3 w
' e* h0 \1 @" x4 f
    古代和现代一些对声韵问题有深入研究的诗人、词家和评论家对此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遗憾的是,他们只是提出了防止出现这些伤害的要求,换言之,他们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出现这种伤害,而并没有进一步总结出一旦出现“伤”的时候,如何对它们进行“医治”,从而使之有“伤”而无“害”。因为诗词创作中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伤”是避免不了的,硬要去避,就有可能会因文害意、因韵而害意。为此,必须有一种补救的办法,以尽可能地将它们的伤害消除。
. G3 \0 B2 f+ c; [6 P4 r9 J0 V+ {$ \3 V# G8 Z: M# r
    这个问题比较深奥,要破解这个问题,需要作者有相当的文字驾驭能力。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创作体会,结合古人在创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谈谈个人初浅的看法。; x4 o, X& H, L, A. W
# i& q2 E! Q. X2 G: E
    (一)应该避免的“硬伤”。* A) r1 ~; k' ^- ]% R
' a9 m2 W& O' I+ L( P& Q- O; |
    前面说了,“押韵八戒”中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要避免的。具体说来,就是要力戒落韵、凑韵、重韵、倒韵、哑韵、僻韵、复韵。因为这些问题一般都对诗词韵律美的伤害程度很大,而且根本无法破解。因为它们的伤害不仅仅是声韵上的,还有意境、语法、视觉美感上的伤害。0 v/ C9 X! \9 G! f. l$ k( u

$ l8 d/ K0 [9 v  [4 X    但其中的“挤韵”、“连韵”相对其它几种情况来说,对韵律的伤害要小一些,也不存在意境、语法、视觉美感的伤害。“撞韵”对韵律伤害虽然比较大,但它与“挤韵”、“连韵”一样,也没有意境、语法、视觉美感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有时候这些问题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 t$ Q9 Q) C2 y5 k9 P% P# u. O, a
3 W/ g; n9 u6 b9 \8 p4 J8 N/ [! N
    当它变得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能不能有一种办法将它对诗词韵律的伤害降低甚至是消弭于无形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9 W+ _) g! V1 R5 d+ T: }9 i
  J6 y* D& t- q. P% x/ }    (二)破解撞韵、挤韵、连韵的方法。
: b4 j- n' u2 T" G
4 v/ s9 F0 _% j4 L& ^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当诗词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撞韵”、“挤韵”和“连韵”的时候,应当如何将其对诗词韵律的伤害进行消除。0 D$ \0 v6 `6 l. a
* [" u0 \1 F& |3 V  U1 k
    诗中押韵的句子我们叫它“韵句”。对于韵句而言,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了最后一个字上,也即落在了韵字上,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死韵”。
, U4 n' }& u& F1 l
4 B, V( t6 ^6 l" {    反过来,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韵字之前的别的字上,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活韵”。
% `8 ?7 E% ~8 z  L% [* }+ Z( B2 g0 ^2 c- E" s
    一般来说,韵脚为“死韵”时,撞韵、挤韵、连韵就会对诗词的韵律产生伤害,形成“硬伤”;而韵脚为“活韵”时,撞韵、挤韵、连韵就不会对诗词的韵律产生太大的伤害,甚至完全有伤无害。+ z4 g  U5 J/ `7 z
: m3 I3 P* n! A9 v7 k* B- N9 T' I
    比如上一例中,后三句的句读重心分别是“低”、“洗”“西”,这时“洗”字的撞韵必然会对全诗造成严重伤害。4 B9 L5 f. N8 W+ C7 I
- p; A& R) N7 F$ _, ~  n$ P# O
8 ]: S: E$ a" e. h4 ?4 Y
" [2 P1 Z  Y- C/ f% i7 k
W020120715581435360104.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eci110 发表于 2015-8-9 11: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6 g; k9 ?  B( E    相反,如果我们想办法将韵脚的韵字做成“活韵”,那么,不论是撞韵、挤韵、连韵都不会对韵律造成太大的伤害,甚至于完全不构成伤害。例如:
; U! \) V7 q) M2 s* n. T  ~3 m
) E$ l4 E8 @: I+ o0 U8 a    韩愈《七绝·初春小雨》' J, \. i6 X7 a* D, s
! c, i( G# k2 ]- e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o- ?+ ]. S& c, p' b# t& E- i: w" P( T, b( k2 |7 n3 N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5 c7 p- }* h( t5 J) ^
' \# j. W: y6 o: Q( ~; ^, U
    在这首诗中,“处”字撞韵了,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撞韵的伤害,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关键就在第二句的“近却无”的句读重心落在了第五个字“近”字上,而结句的重心落在“满”字上,这样这两句诗的韵就成了“活韵”。全诗就成功的避免了撞韵所造成的伤害。
8 Q% R/ B: D, G% ^# N  ^+ a/ x4 g8 O* v. j- Q9 U; u
    我们不难看出,解决诗韵好坏的根本,是要明白什么是“活韵”、什么是“死韵”。如果你的作品多一些“活韵”句,即便有一些伤,也可能伤而无害,决不会构成诗词的“硬伤”。但如果你的作品中都是“死韵”句,就会造成诗词的“硬伤”,有伤必害。$ ]: u) J2 q( J% B+ Y
0 v9 [" L* s: f
    做成“活韵”有那些方法呢?有两种办法:* Y7 R8 `% h! e

- |3 M; i2 V6 l# P0 ]    1、转移句读重心,让整个句子的句读重心落在韵脚之外的其它字上。% o( |8 j! J& ]( \3 v: n

" E. J, c9 l" d1 M$ `0 f    这是最重要、最常用的办法。上面已经讲过,我就不再讲了。$ t. t* v8 t) ~* l+ C
) c9 X1 t: y- ~" q& @: y
    2、在韵脚尽量选用开口韵字,少用收口韵字。& q& p( P9 f6 R- ^

6 \8 \# L1 I2 V' I: S! u    如“晚烟残”读起来感觉拗口,虽然“烟”、“残”这两个字不属同一个韵部,只是邻韵字,却也类似于“挤韵”造成的伤害。
  C% T1 G* y' Z+ ]+ I8 c! z
. i9 o9 Y0 l  y( g- T3 |( W    但“晚烟寒”劫很爽口,而“寒”与“残”属于同一韵部,同样的韵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音韵效果呢?
, R; h$ k9 L6 q5 m
/ w3 `# x- X7 h" q& C    这里的关键是:
- l( C$ \) f% }& _5 B& n8 |1 w5 ^3 K
7 t) B* B/ Y8 v) t  {+ [; J    “残”表示出一个过程,但它自身又是一个收口音字,以至句意在脑海中还没有充分展开时,发音就结束了。这样“挤韵”对句读的伤害就凸现出来了。
/ x, X9 d* I! w
0 M* H& \+ ^: ?$ c* b5 c' }9 v& k    而“寒”只是一种感觉,又是开口音字,脑海中的意和音是同步发展的,所以“挤韵”的伤害也就不存在了。
) A4 q. j$ K( r* J* s" z8 \% x4 c: T0 _0 H( s9 r
    所以,以收口音字为韵脚时容易成为“死韵”,而以开口音字为韵脚时容易做成“活韵”,这使全诗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音韵变化。例如:
  {) N- j* \  l7 J! {4 I1 {  p9 ^8 P2 R2 O; L
    王安石《七绝·泊船瓜洲》
. K2 a' X. G$ H% |7 B! ^1 {, i8 u+ _9 i" a( v$ ?. D7 Y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H0 s4 V! U! m1 Y
( C  @5 D% h, j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 O( v# C+ I7 C0 {5 V8 y' M/ ?
, K, u6 O1 u  x: Q$ X* D    先看“钟山只隔数重山”的两个“山”字,由于在韵脚“山”字之前还用了一个“山”字,而又不属于修辞意义上的反复,较之使用一个与韵脚同韵的字危害更甚,所以是比一般的挤韵现象更为严重的挤韵,可是因为它用“数重山”将韵字做成了活韵,于是挤韵造成的伤害就不明显了。
' W1 N: g- i* c
: g9 M5 u4 N* f1 h5 w    再看转句末尾的“岸”字,本是严重的撞韵,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撞韵的伤害,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一是因为最后的“岸”是个开口音字。二是诗人不但将上句韵脚的“山”做成了活韵,还在紧接着的第四句用“照我还”,把结句的句读重心从韵脚的“还”字上转移开了,韵脚也变成了“活韵”。这样,就把撞韵的伤害消于无形。! R4 m9 N5 ]. O" @- Y* j
; |1 `6 j" o  \7 \3 U
    前面说过,连韵对绝句韵律的伤害表现尤为突出,所以古人在创作绝句的时候是特别注意的,要在古人绝句中找出“连韵”的例子十分困难。下面就以一首连韵的七律来说明破解之法:
6 x# P& V( R6 S$ v) D9 V( x% U1 Z0 N3 d3 d  k% _, r! h
    刘长卿《七律·使次安陆寄友人》
% f4 x* [( L: e( n& Q9 e: }  e8 X  T$ a- A/ i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
  q, T6 x/ d8 X% E5 s6 _
* r4 X% _6 G& J7 Y" q/ N    暮雨不知溳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O9 n9 M1 M5 j& M- k8 t: x
* m( S. f* K* w3 W: S& Y) P" f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
7 S5 t- C- F+ L1 D, L+ ]; Y
6 j- ?+ s: Z8 G6 h- H- ^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  X. \+ l7 I9 w
6 }. @% e( D. X# d2 y+ Q$ [" v/ P( l
    在这首诗的前两句,“萋”、“蹊”两个同音字组成了“连韵”。但作者第一句用“远”字吊口,把“远萋萋”一句做成了“活韵”。从而也就避免了连韵的伤害。$ O- s" g3 k  w, ]

. A( C* M' y- ]3 O; T% @" _    同样,末句“几枝低”的“枝”字与“低”字虽不是同一韵部,但属于邻韵,对声韵的妨害也近似于挤韵。而且,越是靠近韵脚的地方,发生挤韵时的伤害也就越明显。这里,虽然“几”字是本句的句读重心,看似将韵脚的“低”做成了活韵,但由于“几”字也与“枝”韵母相同,只是声调不同而已,而“枝”与“低”属于邻韵,所以读到结尾的“几枝低”的时候感觉仍很粘滞,不爽口。
/ W! V6 P  T% W6 V( J' Y9 E
' |% L3 b; J% @& n* k2 V2 D3 a. w: C    以上讲了关于破解撞韵、挤韵和连韵的一般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需要指出的是,具体情况有时是很复杂的,不能胶柱鼓瑟,不知灵便之术。比如挤韵,是指在句中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如果用了同一个字算不算挤韵呢?当然。我认为,如果这个字不是有规则的重复使用,不能构成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它就是挤韵,而且是挤韵中的一种最严重、最极端的情况。另外,一般来说挤韵的字距离韵脚越近,伤害就越大。但如果它们连在一起的话,却又不是挤韵,而是修辞手法中的叠字入韵。有时看起来没有连在一起,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手法相连,如“瞧一瞧”等,它是一种特殊的构词法,其实与“瞧瞧”是一样的,只不过为了调节音节而加上了一个没有意义的、充当中辍的字,我们也不妨将其作为叠韵看待,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挤韵现象。. v7 R- l" O; Z1 k* f. v: W

$ T9 N" O/ v# Y$ ?. G& _    再有,我们说过,撞韵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一般应设法避免,如果不可避免,就必须要将韵脚上的韵字尽量做成活韵。若是活韵也做不成,是不是可以采取类似于做活韵的办法,转移发生撞韵的这个句子的句读中心,冲淡发生撞韵之字的声韵效果,使它听起来不那么刺耳呢?这是当然的,也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比如上面讲到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就很抢眼、很入耳,在句中分量很重,是句读重心,重中之重,它也有效地冲淡了“岸”字的声韵效果,从而进一步消弭了撞韵的伤害。正因为这样,诗人才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摘自《逍遥楼诗词论稿》)8 H5 R" c+ g  [* ?/ N9 \- ?. |0 l

9 i) _% o& x. q2 ~! q$ `  ~
% C/ n. {) _3 S4 I+ N
1 N" _7 R: I( S' V! d: }) P+ R7 o0 ]7 }- n
    诗歌的押韵有哪些现象需要注意?/ X& V: E9 j3 w- x' Q9 Q6 G

8 P- s1 q4 C/ z; l$ V    在诗歌的押韵中,出现撞韵、挤韵、倒韵、连韵、重韵、复韵、死韵、三阴平韵、凑韵、出韵、窜韵等现象,都会影响诗歌行尾韵节奏的和谐性,尤其是古典韵律诗歌的创作,影响尤其明显。因此这些都需要尽量避免。
' u2 d/ h. q+ ]6 x8 }  d' d6 e+ B- \. R( b
    (1)撞韵:一首诗词中,按律不该押韵的句子仄声收尾,尾音的韵母与韵脚的韵母相同,这样的字影响声律之美。0 f* K7 r% A' R- U% O- ^7 W9 w
+ ~6 V* F5 f/ n  s
    (2)挤韵:诗句中的重音节字(一般为2,4,6字)的韵母与韵脚相同,这也是诗词创作的忌讳之一。另,第六字韵母如与韵脚相同,则构成叠韵,如声母相同则构成双声,更需避讳。
/ q3 k# U: Y4 A7 x" Q7 s; A
. V0 @! K! d7 ]2 X# N( Z' N7 E    (3)倒韵:把一个常规的双声词颠倒顺序以求押韵,如江河变为河江,虽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斧痕明显。
9 f+ o% [$ ^+ k/ B' s
) n$ ]+ f5 f$ s9 r) o+ d3 [& y2 d  q    (4)连韵: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用了同音字作韵字。
- S( Q4 [! B9 z. R7 P- E2 x0 R) e# }5 |. ~' Z+ |3 h
    (5)重韵: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2 M! K5 R% f* |+ E: Y& d

0 @* i+ e6 k! k4 H1 S8 O    (6)复韵:同义又同韵的字,如"芳"、"香"同属阳韵,"忧"、"愁"同属尤韵。这类字在同一首诗中作韵脚,叫做复韵。6 l' d$ i2 O% S

0 y. i  v3 u1 z: ~6 G# W    (7)死韵: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了最后一个字上,这样的诗句我们称之为“死韵”。反过来,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韵字之前的别的字上,这样的诗句我们称之为“活韵”。
% f7 D6 C' p0 q& A
! B5 ~  {/ l& v, a) ?) f$ [* O% A  x    (8)三阴平韵: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 x, E/ Q6 }$ z6 C3 E* `
; ?! R% A/ F+ R  _1 g
    (9)凑韵: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
9 M4 C8 k5 P9 D: v
  K) S( E- B/ x8 _% c    (10)出韵: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 {7 s% g8 k5 i; ^# P, p* u! v+ b
) c# U3 i2 c. A
    (11)窜韵:由于不知道异义、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作诗就会窜韵。3 ^. n" `% S8 @) x) G1 H0 o$ U4 W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17 19:46 , Processed in 0.057154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