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c, Q. e1 y9 l3 y2 K! k
昨日上午,在武昌区紫沙路一家按摩店,修脚师熊文霞趁工作空当打开电脑,开始创作歌词。0 S, Y' s6 I% q; O* k0 X- V
4 k r" F$ B0 C* l/ z1 P- ]/ F 这名37岁的修脚师已坚持歌词创作18年,有百余首歌词已被结集出版,还获得知名作词家写序。- j* f* b! C8 P- K
; d6 T8 t3 p8 b 最近,他还梦想带着他的歌词到全国各地展览。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我一直在追梦的路上。”
- N/ x+ m6 E, r. L
( w/ c' F1 m6 d+ ?9 J" r 辍学在家仍怀作家梦
- N5 K* e+ F6 \8 L& X
5 b9 N9 a$ [ w6 |3 W 熊文霞来自应城农村,初二时因故辍学。自幼喜欢文学的熊文霞,心底藏着一个作家梦,即使不能上学,他也在自家的土墙上写下“文垂百世”的座右铭,激励自己。
% S" @- \1 _5 C3 X& l8 x: [
$ Y; |- S# p3 A* i( g# \% {& d4 @ 下田劳作之余,熊文霞就窝在家里看名著。书读多了,熊文霞试着自己创作。当时郑智化的歌非常流行,熊文霞觉得歌词通俗易懂又值得回味,便开始创作歌词。1996年,熊文霞决定到武汉打工,边维持生计边积累创作灵感。
: V* u; s3 p1 P/ M- j! N2 L9 H5 K, r I# U
18年创作400余首歌词
+ m3 R N8 `9 ]% b0 \! m
. v) }3 K* r, M8 j 到武汉后,熊文霞做过勤杂工、业务员,2001年开始做修脚师。
/ t% S% g- }0 T! w+ c# n" D9 w: x9 ^: c8 L; x
虽然修一双脚的提成仅几元钱,但熊文霞对读书写作很舍得投入,买来大量书籍学习。记者昨日在他狭小的宿舍内看到,床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其中,一本《流行歌词创作技巧》的封面已被翻烂,透明胶粘了一层又一层。近几年,熊文霞学会使用网络,又拿出不多的积蓄,为自己买下一台笔记本电脑。! u( W4 [5 ?/ c2 h) ?) m
; [: z* q) l; g+ P, Y 到了休息日,同事们出门逛街、打牌娱乐,熊文霞就埋头看书写作。18年来,熊文霞用掉了100多支铅笔,草稿纸堆起来也有一人多高,共写出了400多首歌词。
( \) P( J ~6 z3 a* |! E
6 Q8 F) B1 A( A 大腕为他的歌词集作序+ H5 I1 C: p5 P7 y! ^# U- p
% h( r1 r, x5 l. {: @ 2009年,熊文霞拿着200多首原创歌词来到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得到几位词作家的好评。3 O7 k3 P) C, X$ [4 S
S$ K% V5 o) E; O 2010年6月,经圈内人士介绍,熊文霞的歌词被位于辽宁沈阳市的白山出版社看中。出版社以《此生不能虚度》为名,结集出版了他的138首歌词,使他备受鼓舞。) T5 n) ?2 K3 K- F" Q
2 _/ Z+ c$ s, T% E 歌曲《十五的月亮》的词作者石祥为该书写了序文:“争气(熊文霞的笔名,编者注)的歌词作品,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争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歌词创作,那份痴迷,那份执着,真令人感动!”
; c1 I1 M! b* [
4 X, |( ~# G+ L( l$ P 最近,熊文霞准备到北京、长沙等地,在合适的场所展出他的歌词,希望更多的人能喜欢。“如果某一天,我的歌词能被人传唱,那就梦想成真了。”熊文霞一脸憧憬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