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爱乐乐团15岁生日音乐会上,共有15位指挥家登台亮相,林大叶就是其中之一。音乐会当天下午,记者在保利剧院见到了刚刚结束彩排的林大叶。对于能够成为十五分之一,出生于1980年的林大叶表示:“一年前接到通知时,就觉得自己能参与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音乐会无上荣光。”林大叶说,对于他而言,这场音乐会更是他学习的一次绝好机会。
7 x9 t' H& ?/ ?; L
3 J- N- H' h# v* _1 z& A$ C 林大叶从小学习钢琴,偶然的一个机会,父亲拿回一盘关于卡拉扬的录像带,看完之后,林大叶表示自己要像卡拉扬一样,做一名伟大的指挥。孩子天真的想法,父亲却郑重以对。接下来,父亲便让林大叶正式开始学习指挥。“等真正学指挥了,我反而没有目标了。”林大叶用“天真”形容自己当时的学习状态。8 j' d6 G8 c! t
, l* m0 ]( V+ y: G" ] 因为与指挥家刘沙是同乡,刘沙把林大叶介绍到徐新老师门下,在学习指挥的过程中,林大叶觉得学指挥比弹钢琴有趣。后来,林大叶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家张国勇,毕业后去德国继续深造,学成回国后得到了指挥家余隆提携。林大叶先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亮相,指挥中国爱乐乐团与小提琴大师宓多里合作,随后又随广州交响乐团赴欧洲巡演,接替音乐总监余隆完成了乐团在德国的两场演出。2010年9月,林大叶被聘为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如今,林大叶已经是中国爱乐、上交等众多乐团乐季中的常客。% k5 V9 k9 W: V" U
: K7 W8 O, u$ I 林大叶说自己非常幸运,每个人生节点都有贵人相助。从徐新到张国勇,从德国老师到余隆,“有才华的人太多了,伯乐们给予的机会和平台,是通往成功不可或缺的。”
6 A, v2 B. z' {; u% A! V
" ]5 A. D1 q) S9 k6 Y3 C 林大叶先后在浙交、深交、杭爱、广交工作过,这些工作经历和经验对他而言是最宝贵的财富。林大叶告诉记者,每个乐团都有自己的性格,这也是指挥必须接受的考验。“作为年轻指挥,要有最快速度掌握乐团性格的能力,这的确很难。首先要从音乐本身出发,拓展曲目。指挥不仅要手上有货,还要做到心中有数,心理学必须要会点儿。”林大叶表示,这是一个一步步丰富自己的过程。“任何一个职业都讲究适者生存的法则。”在林大叶看来,指挥的过程是吸收养分的过程:吸收、沉淀、发酵、释放氧份。林大叶充电、提升自己的方法就是听好的音乐会、多看书、读谱。
) U. F% E4 c# S/ o, a8 A" o9 X
0 J: }; m* R5 \6 ^" `7 a 2012年9月23日,林大叶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六届索尔蒂国际指挥比赛决赛中一举获得第一名。对于参赛,林大叶认为心态很重要。“我就当作去度假的,虽然听起来有点离谱,但这确实可以让我轻松应战。比赛到最后拼的是体力,体力支撑脑力。比赛是平台,得奖是偶然现象,不得奖并不等于不优秀。”
) _7 |' j, i# J( o/ ^4 h
0 ?! q7 ^4 ^6 H 林大叶形容指挥家就像一个将军,没有实战经验是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将军的。“我们上学时,总是贪大,向往指挥大团、名团,其实,这些团离我们很遥远,排练一些室内乐组合同样是很好的积累。”
1 {. i) P7 z u3 t
1 y. ^/ T" R, p 采访最后,林大叶说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自己不想去设想终点,只要脚步不停就好。“速度太快会失控,用行板的速度前进刚刚好。”
" K, B+ ]6 a" ]$ c' N5 e% B
* H# k9 Y0 P) M: K: s. K
: o1 z- v. q$ B c: {
' m! x3 o# c, ^7 y+ V,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