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是作曲家用乐音和其他声音表述自己线性思绪的艺术
, B. w m( P: N }5 Q1 o. i$ a
9 W" C! P0 F5 \& E, v
' Y' @1 X4 n7 u$ s5 I# ?6 W" O9 c) L1 m, @ e
我们显然对前述“盲人们”的观点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音乐当然是一种表达作曲家(其实还要加上指挥家和演唱、演奏家对音乐作品的诠释才对)对世界和人生认知的艺术。作曲家希望人们倾听自己的心声,因为一个没有人理会自己作品的作曲家是悲惨的。作曲家会用流动的音响组合出旋律、节奏、和声、织体;会根据各种音色的搭配让作品五彩斑斓;会让人们跟随作品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同体验自己曾体验的恬淡或者精彩、抚慰或者冲击、冷漠或者感动、形式或者构想;作曲家希望知音跟自己一起高兴、忧郁、愤怒、悲伤、激动、徘徊,抑或思索、遐想、 探寻、 体验,可以是茫然、空虚、惊恐、震撼,也可以是满足、感动、宁静、唯美。
6 P- W' D: S8 J, U* D! a
, p0 e# u- h: m2 Q1 n6 b 音乐应当具有以下要素: $ U7 J) j+ g' @5 O
; k0 v: }3 ?4 J+ w B8 U: w9 `
§ 首先,音乐必须是人或者借助乐器和其他可发声物件发出的乐音和其他音响。 & M, F2 |, c. [* f1 n* I' x! D
1 E7 r; s( z+ J( F( i" ^ 作曲家会用各种音响和手法来表述自己对世界的感悟,首当其冲的表述工具是有矩可循的,因而能够运用自如的乐音,这些用乐器和人声发出的乐音——或是那严格的97个乐音之外能让人认可的“准”乐音——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相通的和谐关系,是音乐赖以存在的基础元素。
1 G( g3 H/ E' F
3 H; i1 z- F% K5 _. ~音乐思绪的表述过程运用的是音乐语言,这是用音响作为表达媒介传递的,因人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具有一定意义的信息,因而具有直接性和实时性的特性。
' X0 w3 k! j7 R; I" d, i
1 i/ z! Z* t8 s, R# q: }§ 其次,音乐是表述作曲家完整统一的连续思绪的产物,那些支离破碎的,无逻辑关系的思绪片断,即使能生发出乐音的组合,也不属于音乐的范畴。 - x# l/ \% G* n: b' e7 f, L
; P* c U5 n/ m 我们的大脑除了睡眠或死亡之外,无时无刻不在处理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的大部分都是些零碎并且杂乱无章的碎片,这些碎片会很快被新的信息所取代,并不保留在记忆之中。只有那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信息会引起大脑的关注,我们会将所有与此信息相关的记忆调动起来,一个个碎性的信息片段被条理化,有了逻辑性,逐渐形成线性的思绪并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 {6 M% P+ s K X1 n F: W
0 n0 ~% b- x+ A: r: z. e 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思绪艺术地表述出来,对于文学家来说就意味着一篇小说、一首诗词、一篇散文等等文学作品诞生了;对于画家来说就意味着一幅画作诞生了;对于作曲家来说,将自己认为有艺术价值的思绪用音乐语言表述出来,这就是音乐作品了。音乐作品中的思绪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思绪一样,并不一定是什么重大事件,一个甜蜜的回忆能让我们温馨一整天的体验,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 , s l/ \4 g6 {- h2 P% {
9 \3 V2 a3 S$ p) k, U
音乐思绪表述起始于动机或者主题,这相当于思绪“议题”的提出,每个音乐作品都将围绕着一个或多个动机或者主题来完成“议题说明和论证”的陈述、表现或展开。 " d) q R2 u6 {" a9 x8 F
, h( e$ N n; d. a( S5 k4 } 作曲家会立即抓住头脑里闪现出来的动机或者主题的乐思,调动记忆库中与此乐思相关的信息,运用得心应手的音乐语言手段将这些信息组织成为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绪,也许就那么简单,——一个音乐作品诞生了。但有时候却并不是那样简单,我们的动机或者主题引发了作曲家的万千思绪,一个小小的问题引起了多方位和深层次的思索,于是,一个大部头音乐作品产生了;它会分为多个乐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相互关联的思绪,共同组合成为一个丰满翔实的、能让人画上句号的思绪组合。我们这里提出思绪的概念,是作曲家从动机或者主题的提出直至淋漓尽致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的全部思想过程。
* m/ H$ {) x! |5 p" U" U2 T4 x0 v! \) }4 X% i' K
不经过作曲家艺术思维、逻辑思维处理的零碎杂物,哪怕它是音乐思绪的碎片,都不能称之为有意义的音乐作品,因而不具有音乐意义上的价值,类同于那些未经分类的垃圾。 / |/ `" h( R- m5 |5 n5 G# M
J- E! I* T. c% O
§ 第三,音乐是艺术。作曲家是有思想的艺术家,作曲家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一定是他艺术探索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表述和具有美学意义的构思,与艺术和美感无关的表述不属于音乐范畴。
( K* o/ I% G+ G
5 F& f8 i/ I! u: }' I* t 音乐思绪的表述是艺术的表述,因而注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形象思维表述过程:或展示美轮美奂的体验,或渲染欢腾热烈、静谧安详的气氛,或表述源于肺腑的情愫,或追求振聋发聩的撼动。这种种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采用的表述手法,正是前述各路“盲人”所摸到的音乐这头大象的各个局部表征,当然,那些根本就不是音乐范畴要讨论的话题除外。 ) l h2 W% ^2 i, k' m$ O
0 C F) y. x3 }* ]7 \* d5 J 虽然所有的人都会产生持续的思绪,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将这些思绪变成为艺术作品;音乐是艺术思维的产物,只有那些具有极高审美能力和把握了高超的音乐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才能成为作曲家。
( ~% f" n3 u3 R4 o/ A& I
' m& e7 V9 K) Q, R6 @. C3 P 音乐作品表达作曲家的思绪并不一定都表现了诸如世界观、人生观之类的重大思想。音乐作品的思绪内容有时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是一个甜美的笑容(莫扎特—第一号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附17)、一个愉悦的闪念(舒伯特—f大调音乐的瞬间——附18)、一个神游的遐想(舒曼—梦幻曲——附19)、一个虔诚的礼拜(舒伯特—圣母颂——附20)、一个若有所思的叹息(莫扎特—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附21)、一滴难过的眼泪(阿尔比诺尼—慢板——附22)、或者只是一个心满意足的静思(帕海贝尔—卡农——附23)。
$ F6 j# ^+ s' i( b( }$ c+ V- N' K
% N6 l- E1 u+ a( n 这些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思绪能够打动人们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思绪正是人们日常生活构成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曾经历并从中获得过精神的休整和调养,因而常常是难以忘怀的片断和时刻;这些曾经享受过和感动过自己的片断和时刻的再现,很容易就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共鸣。如果硬要按照我们的义务教育教学模式总结出音乐作品的“中心思想”的话,在很多作品中,这些日常琐碎的感动或者平静就是答案了。 & ?3 F3 V" w+ t; r
1 @: R9 k1 b+ d0 f1 F1 |, T
当我们从探讨真理式解读音乐内容的重负中解脱出来时,我们就会发现许多音乐作品其实很简单、很亲和、很感性、并且常常很煽情。
. N7 c# N0 o8 j4 ]; ^. _, ]# {# t2 X' y' ~" s7 B
正如文学家可以有“偶得”,可以有“杂记”,可以写散文,也可以写打油诗一样,但凡涉及真善美的种种思绪,作曲家都可以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为例:根据流行于世的莱曼评介,作品编号BWV846(第一卷第一首前奏曲——附24)表现了一种如“奥林匹亚的平静与晴朗”;作品BWV848前奏曲(附25)则表现了“沐浴夏日之阳光”般的气氛;作品BWV853前奏曲则是“悠长的旋律诉说高贵而又伟大的情感,有时以爱的眼睛凝视我们,有时却被超越人间的痛苦袭击而叹息着。”;作品BWV870的赋格段则是“无邪的游戏”;作品BWV893(附26)的赋格段则是富于谐谑的对应与交织……。
: S, e% T, J2 V9 @- y1 p
* K& P: J8 l4 w1 G: O! ?8 D评介虽简单,却点明了作品的内容,自然也是很简单。内容简单却并不表明作品的平淡无奇,这些简简单单的内容,其叙述过程却让人难以割舍、品味无穷。就拿第一卷第一首前奏曲来说,一串滑美如珍珠宝石般清亮绚丽的分散和弦组成的音型,成为全曲的基本乐思,在和弦的不断变幻之中,恬静而甘美的变换着色彩,让人不由得不对评介之词点头盛赞。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或许体验不到奥林匹亚的平静与晴朗,但我们自己的人间美景诸如九寨沟或者喀纳斯的串串湖泊,却似被它有意无意的点睛描绘了一番,而且魅力无限,谁说这不是奇迹呢。
- O3 K" Z( H0 D
& u( F- @* f$ ? a) d音乐作品自动机或者主题诞生之后,相关思绪的自然流露过程就全然在作品中记叙下来。仍旧以BWV846为例:作品在主和弦上提起了乐思之后,思绪从第Ⅱ级的七和弦,转属七和弦,再转回主和弦,完成了调性的确立;此时,思绪才刚刚被调动起来。接下来,思绪逐渐向较远的方向展开,第Ⅵ级和弦很自然地引出了升f这个音,将思绪引向了第一个转调,新的调性并没有维持多久,一个减七和弦立即将思绪带进了一个奇特的地方;这只是瞬间的事情,原调性的影子开始时隐时现的与不断冒出来的新和弦交替出现,思绪飘忽在似是而非的幻觉之中,将我们领进到一个妙不可言的境界。当思绪重新回到原调性的主和弦时,我们才发现自己刚刚经历了一番童话故事里的爱丽丝仙游。 ) Z& a. A8 U6 B/ e+ a) P
3 w, W5 {1 y8 F9 q3 ~6 D
( v c( j( Q4 F7 |, b& _8 I) U& L* G$ y
音乐思绪的表述与内涵的解读 . z7 u: A6 L) x9 |9 q5 H: s d
- r6 S" p! [$ T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