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有点像艺术中的数学,有自己完整的技术语言体系。和弦、三连音、调性……它的表达抽象模糊,与日常生活没有直观具象的联系。这种独特品格决定了理解音乐比理解其他艺术要难得多,欣赏所需的技术难度门槛也比其他艺术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近日由国际艺术教育联合会主办的2014艺术教育高峰论坛上,“普及”成为与会专家学者提及最多的词汇。确实,如何针对普通听众展开持久、有效、生动的艺术教育,怎么挖掘音乐的当代内涵,让其与现在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加亲密的互动和联系,已经成为摆在音乐人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6 d8 O4 I A F) [
" p9 w# B0 E8 L8 Y0 c8 r" j8 ~/ @
音乐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D7 R' k! ^+ Z+ \2 f
5 I" d' ?4 G: u% u: {
近年来,音乐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不仅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也开始陆续加入到如火如荼的剧院建设之中;随着场馆的建设,一些演出机构或院团开始实行演出季制度,各种音乐会你方唱罢我登场,缤纷多彩地装点着人们的艺术生活;而教育部今年1月公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又规定将从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相关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由此音乐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不仅如此,以网络为代表的音乐资源丰富便捷,爱乐人可以随时随地唾手可得,更为音乐疆土的拓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百姓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高水平乐迷不断涌现,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内涵,对音乐有深切体验,听过大量唱片和音乐会,已经不满足于大众普及式的音乐产品和教育活动,迫切需要来自专业人士的音乐理性引导和历史性诠释……种种迹象表明,当下的音乐生态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一方面,音乐人口不断增加,使音乐普及的任务越来越重;另一方面,人们对音乐更深层次的需求,也对音乐的宣传、评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对音乐知识的需求大面积释放的情况下,无论是场馆和院团,还是培训学校和机构,音乐人面对这些嗷嗷待哺的学子和乐迷,似乎还没有准备好。”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家杨燕迪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当下中国音乐事业发展中的问题。
& o1 S7 p% V' o! s+ u
) U+ r9 l9 v1 @9 F7 \( ?0 l 帮听众捕捉音乐的“听点”
3 U- e; S Z' |- j' L0 V/ z! ]9 h+ o) e& ~
杨燕迪以看似最不起眼的节目单为例。“国内音乐会和歌剧演出的节目单中,多半是对演员的介绍,曲剧目说明即便有也是失之简陋,常常有东拼西凑之嫌,使用百度之类的‘无名氏文案’,鲜有深入之作。这与国外节目单写作极为认真,一般都约请音乐学家撰写署名评论的成熟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这就是中国音乐普及存在问题的一个具体体现。”他进一步指出,音乐的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音乐发响之时,更存在于音乐的前后左右。因此,无论是讲座,还是节目单,或者是宣传文案和评论文章,我们必须通过认真可靠但又不是“掉书袋”的活泼文字语言让观众将想象的镜头切回到历史的“原景”中去,用“短平快”的方式了解具体作品诞生的背景和文脉,同时通过个人的审美感让作品与当下产生关联,告知听众如何以当代人的“耳朵”领会作品最有意味的特征,并捕捉它的突出“听点”。
2 S. z8 k8 S8 K- ~1 y# ?; h7 R( A* K+ K- k
这就涉及到对音乐的认识及其中的美学观念前提。正如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上海爱乐乐团团长助理宗晓军所说,今天艺术世界的声音与色彩呈现出多彩繁杂的状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也许有幸可以有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聆听多彩繁杂中的任何声音,但是这样的聆听含混不清,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不下任何痕迹。作为艺术管理者,必须赋予这种声音艺术更深层次的社会人文内涵,引导其被社会一定层次的人群快速接受。
* J4 h7 g; e( }1 l$ L0 O: m
8 n; t& K4 m7 g6 t& S) ? 我们为什么聆听?如何聆听?聆听什么?杨燕迪认为,音乐不仅是娱乐和消遣,更是文化艺术,所以聆听应该是有准备的“文化性聆听”。在西方,音乐普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音乐发展有所中断,真正得以蓬勃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这三十年间。因此,中国受众群体的音乐人文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引导听众的聆听理解过程中,我们应以作品和作曲家为核心,即便聆听和评价表演,也依然是以看如何体现作品内涵为宗旨。坚持饱满的人文内涵,坚持适度的技术路线,坚持鲜活的个人体验,坚持踏实的音乐学术性,这才是音乐普及和音乐研究的理想状态。. L) h, E5 v M W9 p
0 v- X! J3 r4 X1 g+ Y* k 培训应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
d+ X+ E! l5 ?& k% [, m4 H
5 D, U5 x6 d: Q6 T$ k 除了对社会大众的普及教育,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的艺术培训也是扩大音乐人口数量、让音乐与现代生活亲密接触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据国际艺术教育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韩佳志介绍,现在艺术教育市场尚处在小作坊状态。大大小小的机构鱼龙混杂,争夺利润空间,竞争十分激烈,导致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出万箭齐发、千帆争相的局面。其中以艺考类培训尤为火爆。这种以帮助学生通过考试为目标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而且竞争无序,严重有悖于传播艺术、培养人才的初衷。很多机构为了获取利润和争夺生存空间,而乱办班、乱收费、乱宣传。许多学校没有办学执照,缺乏管理经验,学校经营者甚至不是艺术专业出身,众多老师没有相关的资质认证,教学质量没有保障。“这种教育的无序局面甚至有可能造成人们与音乐的隔阂。举个例子,很多学生是在不正规的培训机构或不太合格的老师那里开始接触音乐的,学着学着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走专业道路,却已经走不了了。因为,弹奏乐器是有肌肉记忆的,进行不正规的训练久了就改不掉了。”/ @" K( y- I. w0 a2 m9 `: n
0 N9 ?$ i7 G! `1 f6 k" n+ ] 宗晓军也认为,现在的家长带着孩子学习欣赏音乐都有一定的功利性,所以艺术培训更注重方法论的教育,学习手型、乐理、弹奏技巧等,却忽略了音乐人文精神的传授。高雅艺术不仅是一门技巧,还具有给弹奏者和欣赏者带来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体验的重要功能。所以,我们每天在上课的过程中,是否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和家长、学生聊聊古典音乐的历史,作曲家的故事,以及音乐给今天的家庭、社会甚至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什么。这些行动可能微不足道,但也许可以给中国人音乐人文素养的提高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 H" }4 n8 l, K# M. C# t! D$ L4 d- J. T H' @1 ^
( X+ K, [) H" Q* r( o# ]0 L8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