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n, f$ H' J; F7 M1 [* ]
不管何时何地,总存在着自以为是的乐队。尽管他们和他们的铁杆粉丝总是很看得起自己,但其实旁人都对此不屑一顾。
8 ]7 Z' G* b1 n, f7 C9 K; @7 ]# I: M* H& r/ {/ r1 L
音乐产业自然充满着各式的自我主义,自推广与自营销。但是过分的吹嘘自我只会招来白眼,使听众更不拿你当回事,甚至影响到一系列乐队事务的进展:比如演出,合作协议,厂牌签约,众筹活动等等。而且“活在自我”往往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所以多听听他人给你的建议吧。
# b& L& f$ p! Y( r! T L9 z [% e" j. s. E R! U, x$ F
但我们也期望你能有清醒的自我审查意识,当然了我们所称的“自我”并没那么过分,下面就是6条与演出有关的不当言辞与表现。
! L* ~9 z) n ?3 {9 z/ p( ^( B! z: A* h% W
音乐人该注意哪些言辞.jpg a+ m/ P3 P( N/ ` P
$ _ s( b3 U8 b0 }- g1.我们可是知名乐队) o3 D5 Q; ~8 ?9 ?0 r, X. A
4 ]5 ~, p+ `# q2 q) y! Q& s7 J也许你们举办过不少巡演而且也获得了成功,但是这种带有傲气的话还是收起来吧,因为它的潜台词听起来就像:“你本该知道我们,但你并不知道”以及“我们对你这小地方才没兴趣,除非你肯为我们推广”。
) O8 R$ K# f- B- ~
+ J; c4 R$ `* X1 Y. {. l但事实上乐队巡演的成功与否只与它在当地的知名度有关,而“知名度”该是由当地乐迷定夺的事情。作为乐队的你,需要做的是认真举行每一场演出,而不是耍大牌。
6 r5 _" j' D$ e, J% U& O6 d
8 R3 n* T8 z/ @% h" n( b0 O所以,哪怕显得有点啰嗦,但谈及乐队时的你最好是谦虚的:“你好,我们是来自XX的XXX。曾举行过全国巡演,因此拥有了不错的歌迷基础。”+ Y: {! L" ]: X# u4 T3 _
+ T5 M# h. D5 a3 [
2.我们可是参加过草莓/迷笛音乐节的
/ C7 D+ v7 s6 c, ^0 R4 v9 h4 `; w, r z
只要登上了大型音乐节的舞台,就说明乐队确实具有一定的水准。但是不管你上的是哪个舞台,以不当的语气和出发点说这样的话都是“自夸”的表现。: x! ^. @5 g$ t
. _- [2 H% Z7 _
当然,如果你是主动联系主办方想要在他们的场地演出,那么在履历中写上参加过哪些重要的演出是绝对可行且必要的。这也说明,其实并不在于你说的是什么,而是你说话的态度。总之,谦虚有礼是没错的。
l( z, g q, q4 R
& T, H% X% ^- l; E- _: V3.我们微博有上万粉丝
& y" _+ v( m7 }# b+ V7 k @
1 K! ~, u3 k2 s5 H/ Y0 n说出这句话时该考量的地方有两点:一、这年头买粉丝的行为和主动增加的僵尸粉都是很多的。二、庞大的粉丝量并不能说明你在当地的知名度,它也并不能起到代替宣传,而演出地点仍是你需要选择和协定的。% @8 S* Z6 p4 y( W1 I
4 k7 C3 G1 L% G2 A% ~! a
举办方在意的也是能到场的观众,如果你拥有1W粉丝而最终参与现场的只有10个人呢?所以千万不要将粉丝量等同于演出参与人数了,它可以作为你举办演出的参考,但不能作为助长傲慢语气的思维。
4 ~8 M$ M8 R6 [5 s4 }2 f
4 o4 G( \+ c. `' J5 `7 D( l0 R! E* K你该利用粉丝量提及的问题是:我微博拥有不少的粉丝,而他们能将我的演出消息很快的扩散出去,从而达到不错的宣传效果。$ Y7 Z5 q1 P3 y- T# T
9 C3 N% @7 y9 e. ]+ G# S- p$ F4.不怪我,是经纪人的错!% G3 m+ I2 l7 u) ?3 S6 ?, n
) \6 I8 T: u @3 q
永远不要将错误只推卸在别人的头上,否则别人对你的看法就不太好了:“这人总把错误怪罪在别人头上”或是“噢这也不是我的问题,别怪我”。不管怎么说,责任推卸都不是个正确的行为。
1 Z- p) r' B' B$ C+ \, Y4 u# D9 z, Y! f3 m7 Y q$ B) [5 r# Z
不要将演出失败或惨淡的问题只归罪于其他人身上,毕竟这是你的乐队,只要参与了就该担起一定的责任来。即便这一问题真的是其他人造成的,也应该一起讨论出解决方法来。不要仅在抱怨,或是成为中立的旁观的一员。不管怎样,你现在的行为总会在未来换来回报,所以承担起自己该负的责任吧。0 \! r( |# q7 P) b% Y
- A% e% l# D8 ]( l' K8 G所以你该有的态度是:“我们与XXX(个人或团队)的合作并未成功,但我们需要尽快一起走出困境”或“我本该与XXX有更好的交流,那么现在我该怎么让演出顺利起来呢?”+ v5 L4 G' W& e* F/ T4 ]2 ]
. A d- Q% Z1 y8 B
5. 如果有好的宣传,我们的演出能有更多观众。' B5 p, }: [, R4 i9 i4 P& ?% K
/ W/ e4 J4 l8 _+ S+ [: S+ o1 F2 l举办方听到这些话会怎么想呢:“是否这暗示着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而必须得依赖推广人员或新闻媒体来使人们对演出感兴趣吗?”毕竟你对话的对象是演出举办方,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你在演出推广方面的积极态度。而一个具有良好吸引力的音乐人往往是不需要推广的,更何况还有“举办方并不仅仅依靠推广才能获得成功”这一事实呢。所以倘若你希望在举办方处也获得推广,那么换一种语气吧:& \# N6 g4 c/ [1 |
% r( B3 D4 v7 |, K
“乐队方面已经做足了推广准备了,本地乐迷也会参与到口头宣传中。你愿意帮我们提供额外的宣传吗?比如在微博主页上多次发布/转发演出信息?
* @6 i& U% e+ y' w+ T: U2 A
+ P; z$ t R1 Q$ s6. 我们演出的门票在某家场地售罄过$ T7 t o3 e1 T" A1 W% k
+ g1 s1 V# Z3 g% y0 L% `9 N
这句话带来的效果是什么呢?演出举办方可能将它理解为两种情况:我们的场地很糟糕,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或是某某家的livehouse就是人气高,我们在哪里演效果就很好。
4 W8 @* h4 m2 u+ i& [- |5 y5 ]/ G7 k. x* s- P! Y2 L$ B& K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门票售罄这一问题,这一情况本就很少发生,即使有,那和场地的容纳人数也有很大关系。所以门票售罄的说法往往显得比较“虚高身价”(除非你说的这个场地容人度很高并且是你的专场)/ w7 f% Z9 G3 ~- L. S
8 M% ?6 @! h& T4 N- A& f# Y3 n所以在门票销售的表达方面,你该说的是:“上次我们在某地的演出举办得十分成功,预售就已经卖出了300张。所以我们具备带来一场成功演出的能力。”) W2 \3 b. v* L: C. [9 I# Z( J
6 O5 [6 k) r% J& V2 @
以上也只是一些让人在意的语言细节,能让你的乐队更有亲和力,也更加务实。你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将自己的乐队打造成更为大方的,他人更乐意与你交流的乐队。这样你才能在演出等一系列活动上顺利地走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