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40|回复: 2

[音频应用] 关于民乐音源的开发在计算机音乐中的现实意义

[复制链接]

580

积分

4

听众

28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580

活动最佳作品

左佰克 发表于 2015-7-31 07: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计算机音乐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呈现的一种态势就是传统乐器的应用受到电子乐器的强烈冲击。有的学者还提出了“无乐器法则”,即:摒弃传统乐器的分类和应用中对音色的诸多界定,以普遍的声音概念来看待一切音色,并将声音本身应用到计算机音乐的创作中。但是纵观当前的创作,无乐器法则还没有在计算机音乐中占据绝对地位,传统乐器的运用,特别是极具个性化的民族乐器的使用成为国内计算机音乐创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开发 音源 民乐 电子乐器 传统乐器 音乐创作 民族乐器

  引言

  计算机音乐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呈现的一种态势就是传统乐器的应用受到电子乐器的强烈冲击。有的学者还提出了“无乐器法则”,即:摒弃传统乐器的分类和应用中对音色的诸多界定,以普遍的声音概念来看待一切音色,并将声音本身应用到计算机音乐的创作中。但是纵观当前的创作,无乐器法则还没有在计算机音乐中占据绝对地位,传统乐器的运用,特别是极具个性化的民族乐器的使用成为国内计算机音乐创作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计算机音乐手段下民乐音色的使用最大的弊端在于声音不够人性化,而造成这一弊端的原因除了MIDI制作技术上的差异之外,更多的是没有一个强大的民乐音源,所以民乐音源的开发是计算机音乐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音色的开发方式

   电子乐器中的音色来源于存储在芯片上的基本波形,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有两种方式获取这种波形。一是对声学乐器进行录音采样。音色设计者的品味、演奏者的技术、采样精度、后期降噪、录音场地、声学录音技术的运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音色的好坏。二是运用物理学技术对声音的声谱和声波的进行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直接合成音色。各种电子音色基本是靠这种技术合成而来,具体合成方式包括:频率调制( Frequnecy Modulation)、振幅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环形调制(Ring Modulation)、加法合成(Additive Synthesis)、减法合成(Subtractive Synthesis)、粒子合成(Granular Synthesis)、共振峰合成(Formant Synthesis)、声码合成(Vocoder Synthesis)、波形塑形(Waveshaping)和物理建模(Physical Modelling)等。电子乐器的波形产生方式如此之多,使得可能产生的不同波形几乎是无限的,这给音色个性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上述两种方式制作的音色以软件音源和硬件音源的方式提供给计算机音乐工作者使用。

  二、现有各种民乐音源的概述

  1.Kong Audio 系列民乐软音源

   这个系列软音源由广东的 Kong Audio公司开发,包括:古筝、南萧、琵琶、马头琴、唢呐、笛子和打击乐。这个系列音源的最大特点是演奏法丰富,基本把每个乐器的各种演奏法都有涵盖,某些乐器还带有短句片段的采样在其中,而且操作方便,软件界面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难能可贵的是该公司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些音源的后继开发,不断地有升级版本推出。缺点是采样率不高,音色缺乏质感,虽然包括了常用民族乐器,但是那些没有触及那些非常用但极具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m: ?. c' q; _7 W* [$ C2 s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0

积分

4

听众

28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580

活动最佳作品

 楼主| 左佰克 发表于 2015-7-31 07: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4.综合音色中的民乐系列
+ Z5 I) W$ M2 N2 P( F; k  r' Q2 k# F+ J% W( d& X
    这些音色零碎而无系统地分布于各种综合音色库,音色质量各有好坏,或多或少地存在演奏法上的问题和乐器不全的问题。比如世界民族音源(Best Service Ethno World 4)中的民乐系列、亚洲之心(Asian Dreams)中的民乐系列、Eastwest Quantum Leap RA中的中国乐器系列、IK Multimedia SAMPLE TANK中的民乐采样、Roland GW-8硬件合成器中的26种民乐系列、LOGIC Pro 7工作站音色为中的民乐系列等。
9 ~9 K8 d! p& n9 _$ P5 s" n% i& z3 {. P3 U0 h+ s# Z
  三、民乐音源开发的现实的意义8 w* w3 X- C8 |
9 W/ M: k& t& O' P( `8 M
  1.计算机音乐创作音色上的美学要求呼唤更多的民乐音色! r* S1 s( I$ s) T) o! W  z! z; z

: H! I4 m/ J: m1 E   从晚期浪漫派开始,音色在作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大批作曲家包括瓦格纳、德彪西、斯拉文斯基、勋伯格等都对音色手段进行了不同的尝试。1911年,勋伯格在其著名的《和声学》著作中更是提出了“音色旋律”概念。他指出,在音高、音色、音量这三个乐音要素中,人们往往忽视第二要素音色,其实旋律的写作不仅仅体现在不同的音高上,更可以深层次地体现在不同的音色上。勋伯格的这一理念今天已经深入人心并被作曲家发扬光大。在纯电子音乐的领域,计算机音乐的创作仍然承接着上世纪 50 年代先锋音乐的传统,带有明显的实验性和开拓性。这种实验性和开拓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对音色的追求上。特别是在民族化的电子音乐创作中,对民乐音色的变形和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手段,比如 张小夫老师的作品《吟》,作品的声音素材全部来自民族乐器埙、笛和萧,采用声音素材的横向延伸(Time Stretch)、声音素材的纵向扩展(Pitch Bend/Shift)和瞬态声音的复调式叠置等一些电子化的处理手段,最终把传统音色和电子合成器音色完全融合,完成了一个极具民族风格的电子音乐作品。在一般计算机音乐的创作中,作品中运用一些民乐音色,特别是一些不常见的民乐音色,在增加作品文化内涵的同时,还会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庄曜老师的作品《仓央嘉措》,该作品中用了门巴族乐器里令,作曲家采用音频编辑的方式对里令素材进行拼贴处理并进行丰富多变的随机性组合,再现了里令的独特音色和表现力,整个乐曲独具匠心,让人难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计算机音乐的创作不再是一些电子音响的简单叠加,而是很好地融入一些民族乐器。这种创作往往不需要大段的旋律,有时只需一个很简短的动机,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变形。这种切片性质的需求,不仅是对现有民乐音源技术的一种扬长避短,更是对电子音乐创作民族化的一种凸显。所以,有一款方便而可取的民乐音源支持,作曲家就可以在众多的民乐音色中挑选合适的音色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或者在音源预置音色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效果器处理,生成更多独具个性的音色,满足计算机音乐的创作需要。
9 J$ ^0 B; b2 \, y0 w/ G' V
2 y# k; T* Z% U: L$ `6 W    2.有利于濒危民族乐器及其音乐的保护7 v; E( x7 H  G

4 E$ k/ i  s: Z  p    “我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支系和品种繁多。在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兴衰、变迁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在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她凝聚着华夏民族的智慧,渗透着数千年来所沉淀的民族情操和审美意识,是民族文化宝库中最生动、最鲜活的组成部分。”这是作曲家刘文金对民族乐器一段精辟的论述,然而就跟全球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一样,这一宝库中的许多的民族乐器正处于消亡和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据《中国乐器》记载,我国拥有500多种民族乐器,但现在经常使用的却不过几十种。濒危乐器绝大多集中于少数民族乐器和汉族非常规乐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审美上的发展、自然淘汰和乐器制造等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乐器的演奏技术本身阻碍了乐器的流传。据研究:乐器的表现性与操作性比值大的乐器生命力远远强于比值小的乐器。比如同是吹奏乐器的笛子的流传度就广于埙。而电子乐器无论在表现性上还是在操作性上都有着传统乐器无法比拟的优势,电子乐器能在简化演奏法的同时增强乐器的表现性,如果开发出一系列的音源能涵盖我们全部的民族乐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法,那民族乐器复杂的演奏技巧与流传度不广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虽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1992 年开始启动了建立中国民族乐器音色库的工程,1993 年申请了建立“中国民族乐器音色库”的课题,但这项工程和课题还是偏向于建立史学角度的多媒体资料库,包括文字、图片、乐器演奏录音和视频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于计算机音乐领域的音源音色库。所以从计算机音乐音源开发的角度来保护濒危民族乐器不失为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尝试。/ F% D% I1 q8 F' }9 D5 u: ^
9 ~6 P" h4 Y1 P) G- N
  3. 有利于促进民乐自身的发展和走向全世界) ]  Z9 p3 S% T' M) b& j% C/ R

9 a7 K: e6 U" R* p$ h# g   我们引以骄傲的民族音乐,在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曾经一度陷入困境。作曲家和演奏家试图从各个角度去重新挖掘民族音乐的潜力,想以此重新焕发民族音乐的青春。但是从计算机音乐的角度对民族乐器进行重新开发,有着其他领域不能达到的优势。比如在采样器的帮助下,可以轻易打破12平均律的限制,形成新的律制;可以改变乐器的演奏法,融入电子乐器演奏法,或者借鉴西方乐器的演奏法合而为一;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通过EQ、镶边等效果器的调制任意改变乐器的音色;可以通过声像和混响等效果器的调制让乐器声音动起来,营造出各种不同的声场空间,改变传统民乐中一成不变的声音定位;可以通过采样合成,拓展民族乐器的音域,增强乐器的表现力等。这些计算机音乐技术的使用,完全可以给陷入程式化的民族音乐带来耳目一新的变化。同时把民乐音色制作成音源,还便于国外音乐家直接“拿来主义”,缩短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距离感,直接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魅力。所以只有先提供一系列方便好用的民乐音源,为外国音乐家的提供前期的硬件支持,我们的民族乐器才有可能更多地出现在他们的创作视野中。当有一天外国作曲家和国内作曲家一样对民族乐器运用自如,那才是民族音乐发展的新境界。
! R- S$ ~( j% z- ~
' p9 N% I4 J* v  4.商业上的巨大. ^5 v! o. }3 \
3 Z; r* B/ j3 @1 U4 T
   随着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和奥运效应的延伸,中国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全世界。中国民族音乐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为西方音乐家所接受,他们的作品中会经常出现中国元素,比如那些好莱坞大片中的音乐,有时候为了既凸显影片的现代风格,又体现中国风情,就需要经过电子化处理的时尚民乐。计算机音乐在西方已经渗入音乐创作的各个环节,在商业应用领域的创作更是离不开计算机辅助,传统意义上的模拟录音已经逐渐失去市场。国内也是大同小异,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磨平了模拟时代的行业门槛,更多的人开始使用数字化手段来制作音乐;同时商业成本的控制要求作曲家和制作人尽量减少开支。目前民族乐器大多依靠录音的方式一直不能被一款强大的民乐音源所取代,所以潜藏的商业价值无法估量。据《前进发展中的中国乐器工业》披露,目前国内的民族乐器产业的不景气,一个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重复。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如果厂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民乐音源开发,不失为一个好的转型方向。随着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和奥运效应的延伸,中国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全世界。中国民族音乐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为西方音乐家所接受,他们的作品中会经常出现中国元素,比如那些好莱坞大片中的音乐,有时候为了既凸显影片的现代风格,又体现中国风情,就需要经过电子化处理的时尚民乐。计算机音乐在西方已经渗入音乐创作的各个环节,在商业应用领域的创作更是离不开计算机辅助,传统意义上的模拟录音已经逐渐失去市场。国内也是大同小异,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磨平了模拟时代的行业门槛,更多的人开始使用数字化手段来制作音乐;同时商业成本的控制要求作曲家和制作人尽量减少开支。目前民族乐器大多依靠录音的方式一直不能被一款强大的民乐音源所取代,所以潜藏的商业价值无法估量。据《前进发展中的中国乐器工业》披露,目前国内的民族乐器产业的不景气,一个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重复。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如果厂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民乐音源开发,不失为一个好的转型方向。随着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和奥运效应的延伸,中国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全世界。中国民族音乐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为西方音乐家所接受,他们的作品中会经常出现中国元素,比如那些好莱坞大片中的音乐,有时候为了既凸显影片的现代风格,又体现中国风情,就需要经过电子化处理的时尚民乐。计算机音乐在西方已经渗入音乐创作的各个环节,在商业应用领域的创作更是离不开计算机辅助,传统意义上的模拟录音已经逐渐失去市场。国内也是大同小异,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磨平了模拟时代的行业门槛,更多的人开始使用数字化手段来制作音乐;同时商业成本的控制要求作曲家和制作人尽量减少开支。目前民族乐器大多依靠录音的方式一直不能被一款强大的民乐音源所取代,所以潜藏的商业价值无法估量。据《前进发展中的中国乐器工业》披露,目前国内的民族乐器产业的不景气,一个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重复。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如果厂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尝试民乐音源开发,不失为一个好的转型方向。) ]6 \5 m  R8 U6 U- _
& x2 D, U0 r5 r( w( @/ v
  四、结论0 ~$ M1 {' n% x9 D& N6 K
5 b( F7 y+ D7 Y+ H- F. j2 @6 ]
   民乐音源的开发需要更多的像Kong Audio和Digital Sample Arts这样的民族企业参与进来。同时民乐音源的开发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软件开发和硬件制造方面的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兼顾政策扶助、资金投入和音乐软件版权保护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虽然Kongaudio公司和Digital Sample Arts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的民乐软音源,中音公司已经开发出火箭系列MIDI键盘,TT作曲家等软件,但比起国外大牌厂家,我们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产品文化上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困难固然存在,但我们不能不去探索尝试。上个世纪中期,电子音乐的技术中心一直在欧洲,但在1982年,日本的雅马哈公司开发出了DX-7合成器、Roland公司开发了无可比拟的TR-808鼓机和TB-303贝司机,这绝对是日本电子乐器工业大放异彩的一年。从此,日本机器开始了在电子乐器领域里漫长的统治生涯 。让我们期待民乐音源的开发也有这样辉煌的一幕!
/ f0 \, j- x+ @& J/ A2 G% {2 X% ^* Z. G* b* `) r/ D* Y! H; i( A+ r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0

积分

4

听众

28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580

活动最佳作品

 楼主| 左佰克 发表于 2015-7-31 07: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的重点在于:
; S# }' j8 F2 o4 [
( e; ]  S2 m8 g+ I0 \  a、运动性:指的是旋律运动中,在不同形态的旋律线条下,个别音在音准上的相对可变性;3 _& q' T! E( J
- s: O9 o' N$ R2 @. ^6 ~: R5 f8 }$ z
  b、相对性;指的是旋律运动中,根据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来确定个别音在音准上的相对可变性;7 ]) `; s% M1 N7 }0 r6 {

' y7 r; A2 S# n! H. M! J, k  四个相互的制约:
2 j' r% }0 h8 i7 ~2 i( K: C; x) C& u/ `% P3 l
  A、旋律音准受音与音之间倾向关系的制约;(稳定与不稳定)- W1 G/ ~, M  x7 |$ A, }% r

+ _) m) e) `/ r) ~6 \  B、旋律音准受旋律风格的制约;(民族风格)
' V4 }  G6 v$ i' W7 d- ]- S3 t7 s; N& o4 o7 X; r2 T6 P
  C、旋律音准受调式特征的制约;(五声调式等)
- ~! R" T1 B# n0 G; R5 {: H! r
  D、旋律音准受和声功能与色彩的制约;. a) g& ^' W9 Z5 [

- d8 T4 D, A  ]/ W/ K; m  3、合唱中旋律音程的音准处理:( Z) l& x# S0 w) |; _' q; D6 V

6 N6 Y4 I- W3 e; B  A、纯音程:(完全协和音程)----不能游移,要保持平稳;1 ]% I# r- e  i9 U( j( f* o1 K
5 n" b0 h0 x6 z$ ^: {1 v* k8 j2 A
  B、大音程:----应做单向扩大;0 C+ N8 l. v6 q# O

; L4 ^' u1 U9 B  C、小音程:----应做单向缩小;
" g  G0 m/ m$ A& l6 |8 v+ K
+ m! o2 W/ @) w1 g) C1 K2 X  D、增音程:----应做双向扩大;7 J' e# p' T& a5 i' ^4 ?

7 ~8 G' M* U+ s  E、减音程:----应做双向缩小;
  V. G3 d, ~2 X$ C- o9 k4 }6 j, f0 }$ V6 P- v% E
  4、关于合唱中的和声音准问题:
9 o( O9 ]7 V. r9 ~
% [4 B9 D, V0 {$ D  多声部合唱中的和声关系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i$ Z; w" p5 I2 u* H& L8 g
4 p9 Z* _; _1 Z& V1 ^5 L* `  A、纵横线条的对立统一;
8 ~! P$ E6 {2 f, t. Z& _  l! Z6 w, y% {% s# n- N% P
  B、音响上协和与不协和的对立统一;5 Z; o: A& c4 b* y
: P& F* R* V: B9 }: \& d. F
  C、调式范围内各和弦之间稳定与不稳定的对立统一;
+ w% ^. T8 M% P. J% i( t/ B$ I/ u$ \2 l6 t, b# M  x. ^8 ]
  D、和弦或调性关系上的功能性与色彩性的对立统一;
+ [% V9 s6 x0 J' z6 r6 K) ?* j5 B
7 H- ~3 r: d0 {' P  指挥及合唱队员应掌握的几个要点:  F" c5 G3 P. M" n! Q$ x/ \# y2 y' S

1 \& O3 G7 @7 {9 ?7 T1 D  A、和弦的不同结构(协和和弦与不协和和弦)的音准要求;
6 B7 ~" P% K8 j! j8 S% V
; }3 M1 v6 }. J9 N5 S; F  B、和弦不同的排列法以及不同的和弦色彩在音准上的可变性;8 X1 Q+ F3 P! Y: Q
) N% T! @0 R! F
  C、和弦与和弦之间的连接与运动中,不同倾向关系对音准的影响;8 m) c9 b. K/ ^3 m1 p  a
* P" a+ U& U+ o
  D、不同音区的和弦在音准上的可变性;
8 v0 d  h8 \$ I1 c9 G7 Q
8 I6 t  t# H  ]  E、和弦外音的音准处理;- z+ w# ^1 ^! R9 U
7 f0 L$ V4 P% N: J( a4 \
  二、合唱中的音色溶合:
# ~3 ~) F, }# m& S% _" N: ]1 I3 z/ m; U: D9 G1 [* @: W
  1、合唱中旋律的音色溶合:
$ b& {0 \. W1 q9 v/ M; u+ J5 l. J1 s) b# L
  2、合唱中和弦的音色溶合:
8 k4 u8 K1 X2 p) U4 j
) C" K( P; `& E1 S  3、合唱中的音响色彩:
; V' f& R% S8 Q; [4 m: I3 h. e+ n% A: a3 G( C; Y* D
  三、合唱中的音响平衡:
% Y% D! Y% [2 C& y  k4 @4 n* M' a# v  o( |
  1、各声部及各织体要素之间的平衡问题:" s( y7 Z  _& T! I" p( {8 w
+ z  n8 h2 S. K0 L" F4 S( s# Z) u
  2、各声部在不同音区时音响幅度的差异及伸缩度:; q  g* @: {& d1 t; c  v$ E) ^
% T' A2 w+ X$ a
  3、合唱中和弦的平衡关系:$ j: b; @# @5 d5 m7 K) I8 L

& l4 @- j9 R# Q9 n  4、和弦音响平衡与力度关系:0 }0 N. j. _+ @# A- F$ D9 R4 }

% K/ {8 z/ j# O1 l  四、合唱中的层次布局:6 W" j3 ]. Q8 N/ }- m) ]

- ^3 x+ j+ e" E# h! S) ]  1、横向层次与作品结构的关系:8 [0 }( V4 G* h# d
2 D' C0 Z3 y) `+ e
  2、旋律音调的层次布局:6 P/ `% C5 [# f' L4 J. H

0 `1 s" q: K* r6 g+ M4 ]  3、纵向音响的层次布局:
; q& w4 s7 S  A# ^* k6 J- y: ]  I3 o& n
  4、和声的力度层次:
8 O. {0 _3 P$ [0 n3 z$ D/ e; L% {
3 u6 S0 K) |# Z. F0 y, z2 p- `/ f: C  5、合唱音势变化中的层次: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15 19:23 , Processed in 0.129777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