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11|回复: 0

[乐理知识] 戏曲音乐与接受主体

[复制链接]
春会 发表于 2015-7-27 08: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对于戏曲音乐的发展问题,有些人持悲观态度,认为戏曲音乐单调乏味,打击乐尖锐刺耳,与当代青年人的审美情趣格格不入,故传统艺术已成“夕阳艺术”。持这些论断的人都举出了一个相同的原因:即戏曲音乐已渐渐失去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也就是说,问题出在接受主体的身上。的确,上述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只是事物的一个表象。这一方面反映了接受主体审美情趣的变化及转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戏曲音乐创作主体对接受主体的需要及审美情趣的漠视。但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戏曲音乐已发展到了尽头,是走向消亡的艺术。我们认为,戏曲音乐的本性(即基本特征)还是符合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社会环境体系“对它所提出的要求”的。戏曲作为意识形态,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需要。戏曲作为审美对象,又必须符合审美主体的审美要求,戏曲对此需要有个适应过程。40余年来,随着戏曲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大批新编历史戏、现代戏。这些戏,适应了经济基础,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要求。这说明,戏曲这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是能适应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
  另一方面,大多数接受主体主观上都是希望戏曲音乐创作主体能不断改革创新,振兴发展我们的民族戏曲音乐艺术。因此,戏曲音乐的创作者应重视对接受主体的研究,顺应接受主体的审美情趣,与时俱进,创作出更符合时代需要的作品。
  接受主体对戏曲音乐的接受、喜爱、拒绝都会对戏曲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首先我们可以把接受主体按年龄划分为高龄群、中龄群和低龄群,这三个群体的人对戏曲音乐的选择都有不同的态度。我们还可以把戏曲音乐接受主体分为三类:专业听众、积极普通听众,消极普通听众。专业听众,指接受过较为严格的戏曲音乐技术训练和知识教育的戏曲音乐创作表演主体及热爱戏曲艺术的票友。他们对戏曲文化传统有较系统的了解与掌握,因此,他们对戏曲音乐在某种程度上起着音乐批评的作用。他们的言论及态度对戏曲音乐的发展有着指导性的作用。积极普通观众虽然对于戏曲音乐的知识系统掌握不多,但他们热爱戏曲音乐艺术,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戏曲音乐。消极普通观众这部分接受主体其音乐行为的外在表现是积极的,但内部心理状态是消极的,他们的戏曲音乐知识视野狭窄,只是被动地接受戏曲音乐。任何一个戏曲音乐的接受主体对于戏曲音乐本体,都有他自己的期待视野。这个期待视野使接受主体往往根据自己以往的艺术体验、经验、知识结构以及自己的喜好而去对戏曲音乐本体理想地认为它是某种“范式”。当戏曲音乐本体符合大多数人的内心“范式”时,戏曲音乐就会拥有大批的接受主体,戏曲音乐便能逐步发展。反之,戏曲音乐就会失去大批观众,戏曲音乐的发展就会遇到障碍。
  那么,接受主体内心的“范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结合戏曲音乐本体的三个构成系统,我们做一简要分析。戏曲音乐本体有三个系统来构成,即念白系统、唱腔系统、器乐伴奏系统。
  我们先来看念白系统。戏曲中的念白,分为散白、韵白两部分。所谓散白,就是使用剧种的地域普通话(如京剧中的京白);所谓韵白,是音乐化的韵诵,具有一定的音乐调值及节奏型,属音乐范畴。对高龄群的观众来说,这样的念白系统与他们的内在接受系统基本吻合。但对于一部分中龄群及低龄群的接受主体,就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对此,戏曲音乐创作主体就应考虑接受主体的要求,考虑接受主体的地域性,逐步使用普通话,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感的语言素材,赋予戏曲音乐以时代气息。
  戏曲声腔系统是文学(诗歌)与音乐的综合,即指词曲结合、演员演唱的部分,是中国戏曲音乐(唱、韵白、伴奏)三部分的主体,是塑造人物音乐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段。戏曲声腔系统有着严格的程式性,由于戏曲音乐本体更容易与由高龄群及部分中龄群观众组成的接受系统达成默契,所以这些接受主体主张戏曲音乐以继承为主,尽量遵守原有的程式性。但对于接受主体中的低龄群来说,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主张标新立异,打破戏曲音乐原有的某些程式,创造一些新的程式。他们需要在戏曲音乐中找到他们所熟悉的旋律及新的音调材料,以便与他们的接受系统相接轨。为此,戏曲音乐在继承传统音乐精华的同时必须创立新的音乐元素,注入时代音调才能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所谓时代音调,是指当代具有典型意义的音乐音调,以及占当代统治地位的音调和新生事物的音调。主要创作方法有以下几种:(1)本剧种不同腔系、不同行当之间相互吸收借鉴。(2)吸收相近戏曲、曲艺的音调。(3)吸收特定风格和地方色彩的音调,体现地方、民族风格。如现代京剧《黛诺》吸收景颇族民歌的旋律。(4)由近及远地吸收中外一切时代音调。如楚剧《泪血樱花》,音乐大胆吸收了日本民歌《樱花》、《拉网小调》的旋律,使该剧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民族色彩,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汉剧《弹吉他的姑娘》大胆吸收民歌和时代音调,并加入吉他及电声乐队伴奏,不仅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也增强了戏剧环境的真实性。
  对于器乐伴奏系统来说,除继续使用三大件外,可吸收西洋乐器,采用西洋乐队编制,利用西洋音乐的作曲技法来创造适合中国特点的戏曲音乐伴奏体系,使乐队伴奏更加丰满,更富有戏剧性力量,同时也可以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
  另外,在音乐形式及艺术样式上,我们还可以创立多种戏曲音乐样式:如广播戏曲、电视戏曲、戏曲卡拉OK、戏曲新歌、戏曲音乐摇滚等。总之,只要有利于与戏曲音乐接受主体沟通并且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支持,我们就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来发展戏曲音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戏曲音乐的发展趋势:戏曲音乐在未来的发展中,其音乐形式要与当代的其他音乐形式相融合;音乐形式要与接受主体呈互动式发展;艺术观念要走向多元化;音乐样式要走向多样化,从而使戏曲音乐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开放音乐系统。
) }/ o. S/ P  c5 X+ w+ v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19 14:34 , Processed in 0.04891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