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63|回复: 1

[作曲家] 贝多芬 - E大调第4号钢琴奏鸣曲 op.7

[复制链接]

4167

积分

4

听众

115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167

摇滚达人

五散人 发表于 2015-7-25 08: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贝多芬:第四号钢琴奏鸣曲 BEETHOWEN: Piano Sonata No.4
第四号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OP.7,作于1796—1797年,呈现给当时匈牙利贵族凯格勒维茨 (Keglevics)的女儿巴巴拉(Barbara),巴巴拉当时是贝多芬的学生,这首作品当时也有《所爱的女郎》(Die Verliebte)的标题。
乐章
共4个乐章:
  • 1.精神抖擞的极快的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这一起伏很大的乐章里,已充分寄寓了贝多芬戏剧性的生命感,在呈示部中,两个主题有非常精彩的对比,而尾奏中两个主题的丰富交织已接近于中期的作风。
  • 2.富有表情的最慢的慢板,C大调,三段体,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乐章。
  • 3.快板,降E大调,三段体。在第一段快板中主题借用卡农形式作发展,中段是降E小调,几乎全部是三连音的分散和弦,中段完成后回到第一段。
  • 4.回旋曲,温雅的小快板,降E大调。由高音域像波浪一样下降的主题经过高音部和低音部,像交换对话一样的经过部,多少有一些僵硬的第二主题与它的柔和形成有趣的对比,然后扩大发展。其中,最后一个回旋主题装饰得十分优美,像是对可爱的女郎的归结。! [) Y& t& @- w  U. k
唱片
这首奏鸣曲的版本,可选:
  • 1.米凯兰杰利1988年录音,DG,CD编号419 248—2(与《第一钢琴协奏曲> 同为一张)。
  • 2.吉列尔斯演奏版,DG,CD编号415 481—2。
  • 3.布伦德尔1995年版,Philips,CD编号442 124—2(第一至第三)。
  • 4.肯普夫1964年版,DG,CD编号429 306—2(9张)。
  • 5.里赫特1975年录音,Olym,CD编号OCD 336。
  • 6.尼古拉耶娃1983年录音,Olym,CD编号OCD 562。2 j" @$ w7 Z+ g/ u5 z' {
历史录音可选:
施纳贝尔1935年录音,EMI,CD编号CHS7 63765—2(8张),《企鹅》评介三星带花。
2 ^  g8 S. t/ V8 \4 y7 z

* g* v* f1 d2 e. g: E: z$ F
  O9 k4 z1 x3 l4 {
& f4 j' ~$ I; d) U% Z2 P' O& s, @: s

/ a* A: P$ t! z
! y  F1 e, `+ @. q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7

积分

4

听众

115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167

摇滚达人

 楼主| 五散人 发表于 2015-7-25 08: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乐章详情1 y8 t9 |% h9 |% t& P" h) O/ y
) w: R, J& r; D
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Op.7(Sonate Nr.04 Es-dur op.7 (1796-97) )
. g0 }" |! c4 o% h3 G2 f" [1 q8 Z6 i3 O
这首奏鸣曲的结构比作品2大得多,内容也相当丰富。贝多芬将此曲题赠给他的学生巴巴拉,她是一位才华卓越的女钢琴家。因为这首奏鸣曲的优雅气质,当时人们将它称作“所爱的女郎”。  V4 j* X! B; s( _3 \# @* [

3 U& C  t& M7 w) K) l% D7 B" D第一乐章
0 b2 \0 k: J2 Q; O7 h: \+ }# s. M0 B6 X2 @
本奏鸣曲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快板。主部是压缩的,它在主调(降E大调)上以完满的完全终止结束。连接段落的开始是一个新的动机(八分音符的音节式进 行)它在以后起着重要作用。副部从降B大调属音上的动机(低音声部里七度进行F—降E)开始。在几乎不断的八分音符进行之后,副部的第二主题以安详的进行 (附点四分音符)出现,然而在几个小节后,八分音符的进行重新恢复了,它在副部结束以前转化为十六分音符进行。
5 y& a! i4 S( u& ^- w9 X# Q3 g6 t$ `$ S4 a$ N  B
在结束部里,旋律线条在中间部中出现,在十六分音符进行的背景上每小节有两个旋律音(好象是附点四分音符)。结束部后面还有一个不大的“补充”,其中出现了新的切分的动机,它在以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G6 q# b5 o# ]3 P$ k
& N- L& [  Q# i. i; T
展开部建立在主部、连接段落和上述切分动机的素材基础之上。在多次离调以后,展开部走向主部的第一动机,起初在a小调上,以后在d小调上。再现部的开始不象最初那样是p,而是ff。
. E  ?+ C/ E7 @8 n( T& S. E# H" I( O, m% B. v# h* F
再现部基本上很象呈示部。在再现部的结尾加添了一个相当大的尾声。整个乐章的结束是朝气蓬勃、庄严雄伟和响亮(ff)的。
5 I9 q6 }6 I( o$ c1 m# S# R/ T. Z# Y0 D
第二乐章
( {+ y2 w( L  m! v( K% R' w$ ?0 E3 {1 D( y( d
在贝多芬的奏鸣曲套曲形式里个别乐章中间,节奏脉动的统一是一条规律。这种统一不仅可以在奏鸣曲个别乐章中间存在,而且在某些场合下,它还扩大到几 个乐章,有时甚至扩大到整首奏鸣曲里。前三个乐章之间可以建立这样的联系:第一乐章的附点二分音符相当于广板乐章的一个八分音符,而广板乐章的一个八分音 符又相当于快板乐章(第三乐章)整整一小节。但是,不应该草率地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这点,这是活的音乐,因而音乐内部的脉动也应该是活的,而不应该象节拍 器的滴答声。
* t! w) ^% ?( x. b4 V- H
; R- p( y$ r4 n, Z本广板乐章是贝多芬奏鸣曲里意味深长的慢乐章之一,它充满着深刻的、稍微严峻的、纯真的表情。广板乐章的形式是复杂的,是三部曲式,带有一个中段插部。
: W! J6 W  s. n$ Q$ v& T% S* Z! Y9 ]$ D  d3 q9 q& U  k
基本主题由单三曲式陈述出来。第一乐句(8小节)在主调(C大调)上以完满的终止结束。第二乐句(6小节)陈述在属调(G大调)上,而结束在C大调属和弦上。接着第一乐句又重复了一次,它有所改变和扩大(10小节)。它和第一次一样在主调上以完满的完全终止结束。# u  ^' Y( d4 [! J/ h% P
( l+ `- f2 x. _9 ?
一小节的过度(十六分音符的八度进行)引向插部的开始。这插部在降A大调(降六级音)上,在低音声部短促的十六分音符(好象拨奏的)背景上以和弦开始,它具有庄严巍峨的性质。
/ X& w; j8 |5 z3 N3 g; ]* ^) K; j1 G+ f9 R) X
在平行小调(f小调)上8小节的乐句以后,出现了降D大调。其次,八度进行(左右手都是八度)G—升F插入了主题陈述。第二次升F音好象通过等音的 方法变为降G音,并且转到F音。在降B大调上出现了基本主题的第一动机(假再现部),通过c小调的属和弦转入真正的再现部。在再现部里,基本主题以变奏的 形式陈述出来,最后是相当大的尾声(17小节),它由基本主题的素材构成。
1 \0 q6 b% S; e; f( c' i9 b( Q/ C* o+ d( X. a2 T
第三乐章; x1 N6 p( w( e7 O. e
0 o! \9 }3 }( F4 G
在广板也极度紧张的气氛和深长的气息以后,具有小步舞曲节奏的第三乐章(快板)的出现应该使听众感到,好象呼吸变的轻松一些了,好象他处在明媚的春天早晨的气氛中。
! U% G) u" M! C6 R
+ x1 m- x7 q6 n- ~在这个乐章里,所有的力度变化、奏法和休止符都应该极准确地做到。休止符应该象是真正的呼吸。+ i+ ^7 e" T) M  y' I% ~
8 F7 ]% n& G. f! ?& @6 l" s
第四乐章
0 h9 A5 e3 F, q' R0 h! o
- }6 o% o  x& C7 @这首回旋曲属于贝多芬所写的如歌的回旋曲一类,它的性质是天真烂漫的,光明可爱的。降B大调奏鸣曲作品第22号里结尾的回旋曲是这一类回旋曲,而奏鸣曲作品第90号第二乐章更是这类回旋曲最完美的典范了。
3 h7 ?4 n( M! X- ^8 ]7 D. u% Y6 `$ [: b; o" z3 [: u
这乐章的形式是回旋奏鸣曲。
' T9 D8 a+ s+ |8 t; n( L% Y3 N7 N9 F+ T0 @7 T, L2 j8 ^
主部是二部曲式。它在主调(降E大调)上以完满的完全终止结束。随后的连接段落在属调(降B大调)上结束,跟着是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的、强烈有力的 第二主题,它充满着恶意的幽默之情。紧接着第二主题的主部并没有结束,在八度降B音上突然停顿以后,转到八度B和八度C,然后中段在c小调上开始,它在三 十二分音符进行的背景上以和弦陈述出来。这个插部的主题是刚毅、富有戏剧性的,它与回旋曲的主部形成强烈的对比(拿A大调奏鸣曲第2号回旋曲里的a小调插 部来比较一下)。
- E6 N! [! r+ z( |0 _& r+ x
. E, M3 ^/ T* v* Z再现部里,连接段落在主调(降E大调)上结束,副部在再现部里引向主部最后一次陈述。主部这次大大地变奏了,在它结束的地方是向E大调十分大胆的离调。
& c, ?3 _6 C/ v4 c  H0 d, x3 y0 i3 ]( v" \+ G$ ^! v
回旋曲尾声结束,在尾声里,在三十二分音符音型的背景上出现了新主题(这在贝多芬的作品里是常见的),它和中段的主题有相似之处。
& x; ^% n+ V, L  U% u: `' J
# ?1 W  i( y" A/ T0 k乐章简析
( {. e' S# Z; w4 i, r& }
' V2 O* N: z9 i  N: M8 O5 f第一乐章 抖擞的快板(Allegro molto e con brio)降E大调,6/8拍,奏鸣曲式(7分25秒)。这是一首将年轻的贝多芬丰富的感情起伏表现出来的宏大的乐章,尤其是将戏剧性的人生注入到奏鸣曲中的意图,已经表露得相当明显。虽然尚未产生像贝多芬中期作品那样明晰的效果,但还是能够从作品里最底层所流动的一股热乎乎的某种东西中感觉出来。) E% D7 H% F6 g' W- ~
第二乐章 富有表情的最缓板(Largo, con gran espressione),C大调,3/4拍,三部曲式(6分59秒)。这一首具有充实的音响、多样的色彩感以及深厚情结的徐缓乐章,很显然地已远比前作品2要成熟得多。首先是音响优美而高雅的主题。经过G大调的中间乐节,主题以变奏形态再度出现。再经过中部逐渐发展的乐章幽静地结束。' m5 L+ X. c9 S: \" s9 h7 l6 i+ k
第三乐章 快板(Allegro)降E大调,3/4拍,三部曲式(4分52秒)。这一乐章是优雅、欢快的。开始于柔和、温柔的主题。
0 z& _' A3 U' Y第四乐章 回旋曲,温柔的小快板(Rond. Poco allegretto e grazioso)降E大调,2/4拍(5分53秒)。由高音区画着波浪下降的优美的回旋曲主题充满魅力而且很有表情4 f( [$ t! L* N( q
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Op.7(Sonate Nr.04 Es-dur op.7 (1796-97) )
& X' {- j# R, c, D2 ]" L4 z. Y2 T) e
贝多芬的第四奏鸣曲和前面三首奏鸣曲一样,由四个乐章组成。在这首奏鸣曲里,音乐的写法具有管弦乐性质,第四乐章(回旋曲)最“钢琴化”。当然,贝多芬的早期奏鸣曲的钢琴效果极妙,然而,钢琴演奏者在弹它们的时候,应该经常想象某种管弦乐的音响,想象乐队里某些乐器或某组乐器。6 [2 |, w" B( f& G( X6 D

3 M  R" S2 f& b2 p" S+ h: P这里应再次强调准确表现各种奏法、力度变化和节奏变化的重要性,贝多芬通常仔细而且准确地把它们写出来,把它们和他的艺术构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k( u( }( M( x3 `0 N0 L: ~0 @7 M8 m8 m$ f  @  P. I
其他介绍
# x  a& {+ R- T
) Y: |7 a4 r0 U0 y6 [6 P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 Op.7! i) W/ y! _, m: }7 K. k6 H1 p+ J, a
( ?) g- f# b, v
《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in Es-dur Op.7 的结构比Op.2大得多,内容也相当丰富。贝多芬将此曲题赠给他的学生芭芭拉,她是一位才华卓越的女钢琴家。因为这首奏鸣曲的优雅气质,当时人们将它称作“所爱的女郎”。6 K6 ?7 V9 B' u; z( I

+ {% H) j0 \0 b+ h; _  v: B第一乐章,抖擞的快板,降E大调,6/8拍,奏鸣曲式。
' |. v* `; ]! |. f: N5 n2 e
9 R3 n+ H& `4 U8 r8 a# s这是一首将年轻的贝多芬丰富的感情起伏表现出来的宏大的乐章,尤其是 要将戏剧性的人生注入到奏鸣曲中的意图,已经表露得相当明显。虽然尚未产生像贝多芬中期作品那样明晰的效果,但还是能够从作品里的最底层所流动的一股热乎 乎的某种东西中感觉出来。第一主题是在左手奏着几乎是贯穿全部乐章的节奏,而由右手奏出由和弦的动机与八分音符所构成的旋律。带有丰富和弦性的第二主题在 属调降B大调。展开部比较短小,最初先强有力地奏出第一主题,并且以这个主题为主进行发展。再现部是由强有力的第一主题的再现开始,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 在庞大的尾奏中,用第一、第二主题做轰轰烈烈的结束。
: x3 q1 M& b5 i$ i2 [' @  ^第二乐章,富有表情的最缓板,C大调,3/4拍,三部曲式。. z1 H8 ^. ?/ [# ^3 x, Q) L
# j6 ]+ ~/ ~& s3 Z
这一首具有充实的音响、多样的色彩感以及深厚情绪的徐缓乐章,很 显然的已远比前面Op.2要成熟得多。首先是音响优美而高雅的主题。经过G大调的中间乐节,主题以变奏形态再度出现。中部则转为降A大调,随着断奏的伴奏 奏出厚重的主题,就以此向前发展逐渐恢复稳定后,以很弱的力度再现最初的主题,尾奏用中部主题,最后,乐章幽静地结束。, f! q7 W+ V- Y
第三乐章,快板,降E大调,3/4拍,三部曲式。" i7 B* Q9 L% y- a, u" T& X$ E
2 G. D! B5 b0 p9 d7 O
这一乐章是优雅、欢快的。第一段是开始于柔和、温柔的主题。由这个主题的动机构成一段优美的乐段之后,再反复一次,接着经过一段将主题以卡农形式作发展的短暂中间乐节之后,便是主题的再现。中段是e小调,几乎都是三连音的分解和弦。当中段奏完,便回到第一段,然后结束。
5 Y+ J# x" S* n; E' \- H第四乐章,回旋曲,温柔的小快板,降E大调,2/4拍。
$ n( u( p+ m/ N* P; b5 B7 P& F& `( E$ }! {1 l+ F, |
由高音区划着波浪下降的优美的回旋曲主题充满魅力而且很有表情。具有 颤音特征第一插部主题以降B大调呈示,这个主题多少有点僵硬,与柔和的回旋曲主题形成有趣的对比。回旋曲主题再现之后,接着出现精力充沛的第二插部主题, 然后继续扩大发展。回旋曲主题幽静的第三次出现后,第一插部主题也以降E大调再现,跟随的是装饰得非常优美的最后一个回旋曲主题。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2 23:38 , Processed in 1.229813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