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 \+ f0 i% ^+ P7 C# a
9 C$ [3 i+ w0 a7 c
s% y$ ?( g* _6 ]
) I* ~. L L2 q1 o3 y5 {: F5 q o: ?6 V" `8 ^' [5 e
|" e) m" T- o& J5 \
【诗韵】把同韵的字排列在一起,每韵定一字为韵目,作为押韵的依据。隋陆法言著《切韵》,共分二百零六个韵部,分部过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邻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一百零七个韵,后人又减为一百零六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人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的大致相同。
8 c$ I$ X" }5 f6 l6 t- g# X) P9 Q. |' x+ t0 V7 H8 B
【双声叠韵】音韵学术语。双声指两个字的音节声母相同,如珍珠、参差等。迭韵指两个字的音节韵部相同,如窈窕、荒唐等。双声迭韵是古汉语中构成双音节词的重要构词手段,用于诗歌,则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 |/ Y: R1 y5 a9 j3 B
! z8 v) Q; x; K" ?- W【押韵(压韵)】诗词等韵文为使声韵和谐,在句末用同韵的字,谓之押韵,也称用陨。一般是隔句押韵,也有句句相押的。近体诗都把韵脚放在偶句上。词和曲的押韵视不同词调和曲调而定。8 _! H4 n9 @, o+ E: h! M
6 M& Z `, {# ?: o& Q【韵脚】指诗词等韵文在句末或联末押韵的字。
( n& S- ~) X% l8 n. m3 J
) Z4 x# _# \8 `8 P; Y3 ~8 j; W【宽韵】诗韵术语。韵书中包含字数多的韵部,与“窄韵”相对而言。如平声的东、支、先、阳、尤等韵,是宽韵。写诗时,在宽韵中选择脚字,余地大,比较轻松。
: S! C2 b+ @( [/ v, b6 Y4 f1 A+ H1 y4 T; T/ N, b1 X5 Z0 i$ v% Y6 m3 f
【窄韵】诗韵术语。韵书中包含字数少的韵部,如平声的微、文、删、蒸、侵是窄韵,写诗时,在窄韵中选择脚字,余地小,限制大。6 y5 }$ Q3 Y/ G; D
9 X0 M8 a' x" @$ ?: y【叶(xie)韵】也称协句。诗韵术语。今韵与古韵因古今音变不同,故以今韵读古韵文,多不和谐。南北朝有些学者用当时语言读《诗经》,对不和谐的句子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称叶韵。至宋人提出古韵通转,不烦改字之说。朱熹作《楚辞集注》推用稍广,其弊至于一字数读,随处可叶。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清代对古音研究逐渐安定因素精确,叶韵之说随之废除。' h4 Z. H" d2 \
0 w. e6 r2 c* m6 `% B; z【通韵】诗韵术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可以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的“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徵”、“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S0 l& G+ ` n6 c& M3 M$ I# Q
. F& T. {: c0 J3 I【转韵(换韵)】指一首诗中押了两个或更多的韵。在古典诗歌中,古体诗隔若干句则可以转换一韵,至押二韵或二韵以上者。唐以后的古体诗,有的一韵到底,也有的转韵。近体诗不得转韵。新诗用韵自由,不受限制。* q0 C2 \4 d& D* v% q9 Q7 O- Q
, `% V3 x, t$ ] G4 n6 C# w6 `) Q
【险韵】诗韵术语。1、诗韵中包含字数极少的韵部。如平声的江、佳、肴、咸等韵,写诗时从其中选择韵脚字,余地小,甚至有选不出的危险,故名。2、指诗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险,但能化艰僻为平妥,能造成奇特的效果。唐代韩愈喜用险韵,宋代苏轼曾以“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9 ^" \! Y" T; ^% N1 [9 }- D- |2 V w
" a% |7 t9 Y3 C- F, D. J
【尖叉】指称善于用险韵作诗。宋苏轼有《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末二句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二句为:“老病自嗟诗力退,寒吟《冰柱》忆刘叉。”用“尖”“叉”二字押韵,虽用险韵,而造语自然,平稳妥贴,为险韵之名作。后因以“尖叉”为善用险韵之代称。
: o; G: d1 `$ [/ s0 B: |7 y9 j1 f
% P. J# r8 Q3 h' ^( P9 I【首句用韵】作旧体诗术语。近体诗是隔句用韵的,但首句入韵(押韵)或不入韵都可以。如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句不入韵,五言诗多如此。唐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首句入韵,七言诗多如此。
+ s, `0 Y5 y/ H1 z- T: [5 O7 T9 B4 Q4 k+ M! A; c" |) Q
【失韵】即出韵。指作诗词押韵违反格律,使用非同韵部的字。多就近体诗而言。唐宋以来,律赋、骈文、诏令、表启之类,上下句平仄不调,也叫失韵。9 T2 f, c0 v- M; E' R9 F3 h9 [
; H2 E+ J" ~ m! u
【分韵】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待,叫作“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後来并不限於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怀”。
0 j8 N# }5 |+ T: U/ e8 G J# ^4 _3 W( d9 c+ p! j( }
【分题】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备物为题,共赋一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I) I$ H7 `" h
( E2 ~& g' ^4 o+ n8 f【进退韵】亦称进退格。律诗用韵的一格。进退韵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与甲韵,第四、第八句则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寒”、“删”二韵,或“虞”、“鱼”二韵,一进一退,相同押韵,故名。
; d1 i) r* v+ q4 v M3 q8 J3 n* \- J
' d2 V+ O9 Q3 f* k C+ ?0 N9 n【辘轳韵】亦称辘轳格。律诗用韵的一格。辘轳韵是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双出双入,有如辘轳,故名。
- [' a$ s$ A2 t0 j* d$ _$ _
g) F* B9 E5 q; P, ?【葫芦韵】亦称葫芦格。为作诗用韵的一格。葫芦韵是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
) j' S7 u8 x) R
! b, G) Q& ]% Y7 F【和韵】和诗一种方式,即比照原诗中的韵作诗,可分为三种情况:⑴用原韵,而与原作韵脚的字不同,称依韵。⑵用原韵,也用原字,且韵脚字的先后次序都相同,称次韵,亦称步韵。⑶用原韵原字,而韵脚字的选后次序不同,称用韵。
8 S! Z4 J- \/ T. [
- P8 W3 w9 L/ s【次韵】又称步韵,和韵的一种。即和他人诗词,用原作的韵和韵脚,且韵脚字的先后次序相同。始于唐代元稹与白居易的互相唱和。《旧唐书。元稹传》自叙:“白居易雅能诗,就中爱驱驾文字,穷极声韵或为千言,或五百言律诗,以相投寄,小生自审不能过之,往往细排旧韵,别创新辞,名为次韵相酬,盖欲以难相挑。”至宋以后,尤为盛行。
5 r' y# A$ `, g0 _7 j
1 f, k- I2 N U4 J8 l, b( V- y【分韵】又称赋韵,旧时作诗的方法之一。数人相约赋诗,选定数字为韵,由各人分拈,并依所拈的韵,赋成诗句。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人分韵并不限于联句。' O+ K+ a" `- g8 {4 ]; y1 H
- u. |$ r: i* N【赋韵】即分韵,旧时作诗的方法之一。赋是给予或分配的意思。(参见“分韵”条)
" q; H: O' a u8 I2 {6 b" b- b5 c5 P& P% ?
【限韵】指数人一起写诗填词时,限定一个韵,依韵成篇。限韵有两种情况:⑴限韵不限字。⑵限韵也限字,即限定用某韵中的某几个字。
+ j0 c( _" o7 I/ o$ i, D% y7 E ~! L2 }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相互唱和,多用于诗人间的酬答,和诗有不限定和韵或限定和韵两种方式。
3 H0 I2 R9 N1 T5 m7 C4 N8 O( S
$ s4 y1 y. W3 c& ^/ `【分题】旧时作诗方法之一。诗人聚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有分题”。自注:“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某物也。或日探题。”分题有时也分韵,但不限制。0 Q e) H: E( [' C" u7 x
! O6 p0 Q: }3 Y2 W! x$ j【口占】指作诗的一种方式,不拟草稿,随口吟成。如随口吟成绝句或律诗一首,称做“口占一绝”或“口占一律”。/ U# @7 {5 F6 X h: f0 j9 N0 Q
' q8 i1 P- y- `
【口号】⑴古体诗的题名。表示作诗未似草稿,随口吟成,与“口占”相似。如南朝宋鲍照《还都口号》。唐李白、王维、杜甫等都有口号诗。⑵颂诗的一种。宋时皇帝每当春秋节日和皇帝的生日举行宴会,乐工致辞,然后献诗一章,歌功颂德。这种诗称做口号。见《宋史·乐志》。6 r" W5 `. n, J
! B! R7 z# @& h2 V* m
【联句】写诗的一种方式。两人或数人共作的一诗时,人各一句或几句,辗转相继而成篇,叫联句。相传汉武帝与群臣合作的《柏梁台诗》,为联句之始,不可信。此作诗方式起于南朝,沿至唐代较风行。
0 R$ W- Z$ K n8 g( X) V; t
+ n: A. @4 Z6 r5 m q9 ^) q【集句】用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的作诗方式。晋代傅咸的《七经诗》为现存最早的集句诗。宋代集句之风,更为盛行,王安石亦工于此。明代传奇中的下场诗也多为集句诗。
7 I6 b; S- c* [) T# O4 ~" O9 l: n q+ O
【赋得】凡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南朝时已有此作,如梁元帝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试贴诗、应制之作、诗人集会分题、即景赋诗者,亦都常在题首冠以“赋得”二字。
6 U2 Z& Z/ _0 T
i8 v5 O& X- v) y7 O3 F+ l【首联】指律诗的第一、第二两句。律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一首诗分成四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首联不必对仗。
6 c3 ^& s, j3 e0 s; s' X' D: h
# M5 H4 ?* g( U3 ^" p【颔联】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两句),必须对仗。参见“首联”条。
. k9 m' [# ~$ n, S% Q6 T& k0 h, }
7 K2 V/ v. {& L) X【颈联】指律诗的第三联(五、六两句),必须对仗。参见“首联”条。' J% B) P6 u5 x! I# i; L% H
6 ^2 s$ R: Y. v; V
【尾联】指律诗的第四联(七、八两句),不必对仗。参见“首联”条。6 V3 |4 K* q6 x" ]. f! P
1 U+ i o" J1 I& t% _
【平仄】声律专名。古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时诗词歌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和谐,谓之调平仄。
8 a( e5 a. `" y' ]9 C# P$ a* @+ G9 |% [2 s
【一三五不论】作近体诗时调平仄的通俗口诀。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略称。指七言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必须依照格式,平仄相间,不能变动。由此类推,五言诗句则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简单明快,便于记忆,但不全面、不准确,不能概括近体诗调平仄的复杂变化。
( S2 j+ m5 }2 s! N/ A& y3 T, H
# u, ~- p/ ~" q) m' S& v9 Q【三平调】诗律术语。指诗句末尾连用三个平声。此为作近体诗的大忌,而又是古体诗的典型特征。9 `! r7 ~( M/ o! ~& K( t A
+ m$ T0 m2 M" k2 O
【狐平】诗律术语。律诗大忌。五律中“平平仄仄平”句型的第一字、七律中“仄仄平平仄平”句型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是“犯狐平”,也就是说,除了韵脚之外,只余一个平声,是不许可的。倘若用了仄声字,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2 E( `7 R6 u v6 r
8 V. M, r: w6 ~' a+ R1 ]& v【出句】律诗、绝句都以两句作为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 M; ]& r9 n0 r' U5 Q5 J6 N! ?# W/ l5 W
【对句】见“出句”条。% B' w- k3 d" `* ?, M l
3 Y1 ~ L3 G" P) N% D【律句】指按照平仄规律所写的诗句。律诗、绝句都必须用律句,唐以后的古风,有的也有用律句。9 i. l, [* I. t* \
# F1 p: M" u- h: S3 ?; S4 v
【对仗】诗律术语。辞赋、骈文、诗、词中的对偶句。上下句词语相对,句法结构一致,称对仗。“仗”,指仪仗,因古代仪仗多成对,故取比喻。对仗要求相同的词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等。一般还要求同类事物相对,如天文对天文,草木对草木。
0 Q9 M/ T c: |+ L. k0 l5 D
5 g) o& s+ N6 v9 W【工对】也称严对。诗律术语。指工整的对仗。即两句在词性、词类、句型等方面都分别整齐相对,甚至同一词类中,还可能分若干小类,也分别相对严整。! O$ \; u9 C" C; z
1 D/ E2 t- j" ^4 K【宽对】诗律术语。比工对放宽要求的对仗。即两句在大的方面做到相对,其中的字词,有的相对,有的不甚相对。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塞”、“天”相对,但“塞”为地理,“天”为天文,天文对地理,不为工整,但有近似之处,可以为对。
, `. q$ ~, ^1 u& Y5 X" J, f
: h8 n5 v8 G) P: d6 f p# u3 z7 e【借对】亦称假对。诗律术语。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甲义,同时又借用乙义或丙义,构成工对。如杜甫《曲江》诗中:“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又,古时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借“寻常”对“七十”,是数词对数词。还有借字音的,如唐刘长卿《重别薛六》诗中:“寄身且喜沧海近,顾影无如白发何。”“苍”,对“白”字,是也颜色词。
# E1 d9 n. Z3 N) K3 T
$ R6 v6 B, @) r: u【当句对】诗律术语。在一句中自成对仗。如杜甫《白帝》诗中:“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戎马”对“归马”后句“千家”对“百家”,句中自对。
\$ u' }" X5 i4 L9 a8 Y" ]2 N7 m+ s* U2 p2 S* ^
【隔句对】亦称扇对。诗律术语。诗词中不是相连的两句对仗,而是隔句相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两雪霏霏。”“昔我往矣”对“今我来思”,“杨柳依依”对“两雪霏霏”。2 x) |. T+ a9 {$ L9 \+ W
, U# q% W2 `# p, v' }7 y1 ^& f【错综对】诗律术语。亦称犄角对、交股对。两句相对,其中的字词,不是依次相对,而是交错相对。如唐李群玉《杜丞相宴中赠美人》诗中:“裙拖六幅湘江水,鬟耸巫山一段云。”“六幅湘江”与“巫山一段”交错为对。
& }, p5 ]0 `! I, n3 f7 |
; }7 h5 m# L6 m8 @- P: A! d【流水对】诗律术语。凡对偶的上下两句意思相贯串,其次序不能颠倒,下句是上句意思的延伸,似水顺流而下,称流水对,亦称串对。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 H% l8 G: ^' e6 [# d2 Y" @" x ^5 V% [/ k1 p0 w
【合掌】诗病例的一种。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作诗大忌。! I" X' ~. O* T0 X2 v3 V
8 \9 U( C3 _ ]5 [【诗话】评论诗歌、诗人、诗派以及纪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述,是我国古代诗歌评论的一种特有的形式。以“诗话”名篇者起于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其后司马光、张戒、杨万里、严羽等不下百余家诗话相继问世,元、明、清各代,亦颇多此作。传世的诗话大部分被收入《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等。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其体制是韵文与散文相同使用,韵文多是通俗的七言诗赞。宋元间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现存最早的一部作品。【诗词名词解释】(诗部) - 煙波釣徒 - 煙波釣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