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作为中国最传统的文学体裁之一,它同时是十分严格的,有些词作并没有更多的考虑格律,王力先生说的好,如果填词只是满足每句的字数,这事实上是没有意义的,还有人会认为这束缚了好意思,但要知道的是,词的美丽就来自它严格的格律,当然格律不是绝对的,在小处有了好句可以违律,但是主流必须是严格按照词谱来的.说到这,引出了两个概念,一是"格律" 二是"词谱".事实上,解释了这两个词语,填词的规则就基本明了了.' g% G9 n0 g/ c, I
( w3 F' b/ H( B3 f* h% v1 W
一,格与律* G) V, ~0 F8 K6 _
, M3 u" L$ e8 o& D6 }简单来讲,格就是字数,字句上的规矩,这个人们都可以遵守,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词有对仗,叠句等要求,这个我们在讲词谱的时候还会提到这也是律的的基本,而律是什么?律要分两部分来理解,一是平仄(后面会提到如何简单区分平仄),二是韵脚.很多朋友写词重韵脚,每一句后都极其注重韵脚,但是完全没有考虑平仄,这就砍掉了词的一大半.而平仄和韵脚如何注意,我们就要先讲讲词谱.
3 H; H( g7 ^$ ^5 a* ^9 R/ g& z! h5 |3 A+ R+ [
二,词谱/ ?1 ?; @5 q/ C7 |" R# y% @3 o
首先,词有一个词牌,不同词牌的格律是完全不一样的.词早期就是所谓流行歌曲,词的格律是根据第一个写这个词牌的人的格律而定的,而词谱就记录了每个词牌的的格律要求.现在最通行的词谱是<<白香词谱>>.当然,一般你把词牌输入到搜索引擎,会找到相应的词谱格律.怎样看词谱那?) T. T+ b S% _5 } t7 i7 B1 L9 g- _
6 S% S4 ?2 w1 {1 T4 ~/ A 4 w2 @5 k0 | G. [' p3 l
! ^* S# X# ^& U8 T我们举个例子
( E" U* x6 p* L1 M+ S9 F; A
/ e- t, I; ?* @/ j" e. _$ w如梦令
. o$ Z' s5 F5 {0 P. f* E4 I
( Y; Z. C1 e! V7 @6 ]/ q词例:[宋]秦观3 V4 s' E/ k/ d9 U: G0 c- t( W
, R3 `$ g' {: I0 y, @( f* |遥 夜 月 明 如 水,
& X4 p$ ~$ x# i9 o◎ ● ◎ ○ ○ ▲,' }; _" `4 L- b. K+ m {8 p
2 f8 m( T* d- o5 n# R' n P' u
风 紧 驿 亭 深 闭。1 |/ X. ~, l2 |* f
5 ?5 i4 ?+ c! t◎ ● ◎ ○ ○ ▲。
9 d) `4 K: K( |+ j/ D$ u6 }6 _5 p) K1 p3 a$ r7 n, d. \' | h( c6 T
梦 破 鼠 窥 灯,
3 h+ K$ ~5 t l H6 A4 `
: S; E# a& ]6 `$ _( A◎ ● ● ○ ○,
" P/ R) k* Y j# U8 R# h/ P3 O3 H9 x* Y
霜 送 晓 寒 侵 被。* g4 T% S! J" U0 `5 W0 w
* B1 m* `3 F- @◎ ● ◎ ○ ○ ▲。
$ X, b7 Y y4 a2 f f" r) U+ J7 o( v) B+ A+ `
无 寐!
! ~9 F) V, e& `, \; w/ {
- B2 a$ v @* q/ z: s○ ▲,5
4 V4 h" X: C) j$ S+ Y# \1 V) _; B: I
无 寐!/ T5 L) g! c8 d3 {2 }! ~/ W! q8 x
○ ▲。% F; G4 s/ A! A7 E
: [' p/ N) J7 z5 M* u7 ?, B
门 外 马 嘶 人 起。
+ m; i* J7 V x8 l% c& t3 A& H% ?
◎ ● ◎ ○ ○ ▲。 ^6 E" f Y- L+ D! m: S3 K) X0 f2 w
6 ?+ [+ ^) S( b5 H
% K$ V) H0 [# e' |) B& E& R
: U+ U5 ]/ S( i/ t# ~2 Z9 i/ X7 o
说明: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朋友们可能会问,那些圈圈圆圆是什么?解释一下,"○"代表平字,"●"代表仄字"◎"代表可平可仄,"△"代表平韵脚,"▲"代表仄韵脚.要注意的是,如梦令有一组叠句,这种情况很多,比如长相思第一句后两字要叠句,有些词还需要换韵,比如调笑令换了两次韵.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看词谱,不能忽略.词的韵脚要求比诗要宽得多,这里如果要解释清楚还要牵扯到律诗的一些律法,所以在写词方面,大家完全可以根据汉语拼音的韵母来看韵脚.
+ O y9 o7 U1 m" l) H, P
9 C! A- k- ? s/ g1 ]( K
1 k8 `( x7 Y+ Z; K
9 K5 J: U, j" y0 @1 m至于平仄,是古代字发音的两大类,严格上我也不太会区分,但是简单来说,汉语拼音里,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这种换算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有一些特例,但大体上是说的通的.7
' F, D7 l/ n. f& G$ G+ K
8 u) ~' I; {% w9 A
. y& N4 e3 u) P, N, O2 M
4 k3 [ G4 [3 h6 T由于篇幅所限,我们的例子是一首小令,没有分上下阕的单调,大多慢词是双调的,上下阕有格律是相同的,也有不同的,要提醒大家注意.0 e1 D# U9 y h6 }9 @& ~* K
2 ~8 N9 W0 Q* f2 f% E: p
6 j$ `9 Y( h" _- X8 g4 o* g7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