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家协会 报告主持人:韩新安 报告负责人:田晓耕 首席专家:王次炤 居其宏 专家组成员:王安国 金兆钧 李吉提 万丽君 项阳 杨静茂 李诗原 晨枫 一、发展概况 青年创作、表演人才的活跃,构成了2014年中国音乐发展的一大亮点。年初伊始,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第三届“新绎杯”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乐作品评奖活动中,王丹红、姜莹、谢鹏、朱琳、杜薇、李博、陈思昂等一批40岁以下的青年作曲家榜上有名。一如活动举办者的初衷,透过这些青年作曲家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作品,中国音乐创作的新锐力量以一个群体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些“70后”“80后”作曲家已经成为当今音乐创作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 民族音乐方面,各专业学会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2014年7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阳光杯”第一届青少年民族乐团艺术节在京举办。活动吸引了全国33个乐团参加,通过音乐会、展演比赛、指挥专家课、器乐专家课、青少年民族管弦乐团发展论坛等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交流学习的艺术之门。由中国音协主办的系列“小金钟”民乐赛事,在普及民乐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好的苗子,为日后专业演奏人才的培养储备了后备力量。各个院校作为推动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样不容忽视,中央音乐学院的“北京胡琴艺术节”“弹拨音乐节”,中国音乐学院的“中国弓弦艺术节”,上海音乐学院的“当代古琴音乐周”等各种形式的民乐音乐节和比赛的举办,在推动民族器乐的表演、创作、理论研究以及乐器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外交流方面,中国民族音乐的繁荣进一步刺激了海外民乐的发展,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有着较深厚民乐传统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以设立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首家音乐孔子学院等为代表的文化机构,为在欧美主流社会推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出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与此同时,国内民乐界的交流合作也十分活跃,如2014年6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民族音乐家刘文金先生纪念音乐会上,来自港台的民乐大师与内地的众多民乐人一起,表达了对于这位对中国当代民乐创作作出卓越贡献的音乐家的缅怀;9月3日和12月12日,中央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和西安音乐学院乐团的音乐家,联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和南京保利剧院演出了赵季平的民族交响乐《和平颂》,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忘历史、呼唤和平的世纪心声。 交响乐方面,以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等为代表的老牌乐团平稳发展,更接地气,在国民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中国交响乐团而言,公益性演出、室内乐普及音乐会成为2014年乐团运作的主线。与此同时,9月至12月期间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7个城市举行《木兰诗篇》大型情景交响音乐会全国大型巡演,以及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举办的“美丽中国.光荣梦想”音乐会,也都作为备受各界瞩目的重要事件载入乐团发展的历史。北京交响乐团也不甘落后,除了大师系列、委约作品音乐会之外,全年共举办了50多场的“音乐进校园”的公益演出。 与此形成对照,一些作为后起之秀的年轻乐团或地方乐团除了积极谋划自身发展、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也更为活跃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交响乐的风采。2014年,先后有上海交响乐团赴欧洲演出、浙江交响乐团赴巴西演出、广州交响乐团赴澳大利亚演出、天津交响乐团赴韩国演出、杭州爱乐乐团赴意大利演出、青岛交响乐团赴欧洲演出、陕西爱乐乐团赴法国演出、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赴美国演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交响乐团一行78人在7月赴巴西福塔莱萨和巴西利亚举办庆祝中巴建交40周年交响音乐会,受到习近平主席和巴西总统的高度赞扬。7月18日,习主席在亲切接见浙江交响乐团全体演职人员时,高度评价此次乐团访巴系列演出的水准和意义,肯定了文化艺术交流对促进中巴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辉煌成果。但也值得注意,这些乐团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西部乐团依然处在寻求生存发展的艰苦探索中。 2014年的中国音乐戏剧舞台依旧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二届中国歌剧节(武汉)以及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东莞音乐剧节、天津大剧院国际歌剧舞剧节、天桥音乐剧演出季等音乐戏剧盛会的相继举办,为本年度热闹的歌剧音乐剧市场又添了一把火。10月25日至11月12日,由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在武汉举行,参加本届歌剧节终评的共有原创剧目14部,欧洲经典歌剧4部。伴随着歌剧音乐剧市场的日益发展,全国乃至世界上优秀的文学、舞美、导演、管理等专业人才迅速向这一领域汇聚;制作水准不断提升,演出剧目更为多样化,为数众多全新制作的西洋经典剧目“中国版本”受到世界音乐界瞩目。 然而,纵观全年的演出剧目,产量虽多,然成色不足;既叫好又叫座、在业内和观众中均获好评的作品依然不多。就一度创作而言,如何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我国观众的审美情趣为主要创作导向,如何让剧本既引人入胜又符合音乐戏剧表现规律,如何创作出优美如歌、过耳成诵的主题歌或咏叹调,如何解决好汉语宣叙调的腔词关系,如何从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中汲取养料,通过文化基因的“转换与嫁接”,使作为“舶来品”的歌剧音乐剧与中国观众在审美和文化层面上进一步产生共鸣等等,依然是横亘在当下创作者面前的紧迫问题。 音乐剧方面,原创与引进剧目交相辉映,更加贴近市场的运作模式,使得这些剧目更符合观众的欣赏口味,票房上也有不错的成绩。于2014年12月6日在东莞玉兰大剧院开幕的第四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一直持续到2015年1月12日,期间来自国内外的13部参演剧目共演出28场。作为一个已经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音乐剧创演基地,本届音乐节上共有《妈妈再爱我一次》 《聂小倩与宁采臣》《下一个出口,望牛墩》《海的女儿》和《蔬菜总动员》等5部莞产音乐剧与观众见面,除《妈妈再爱我一次》外其余均为2014年创作首演。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国家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联合撰写的《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首次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达到2716.56亿元,已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中,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440.7亿元,用户数量达到4.53亿人以上。数字音乐的传播、消费、体验模式日新月异,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社会音乐生活方面,中国音协继续发挥自身的行业引领带头作用,积极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惠民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音乐文化需求,并在中国文联举行的音乐志愿者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G |$ Q6 O) j5 Y.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