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涌现出的能够让观众记得住的合唱歌曲很少了”
. P! G5 G0 i) Z/ t! C
5 \( K) e9 R3 |( |/ l; p" A “改革开放后,作曲家吸收了大量国外先进的作曲技术,但是在创作上缺少热情和方法。很多新的合唱作品没有旋律,合唱队员不爱唱。”作曲家徐锡宜对记者说。舶来百年的合唱艺术形式面临考验。
3 X9 B/ a: I2 Q% i5 i6 K5 h* g/ {: G! z) \$ ^, k' k
今年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叔同创作合唱歌曲《春游》一百周年,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合唱歌曲。日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纪念音乐会,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解放军总政合唱团、武警文工团男声合唱团和中国合唱联盟经典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唱了一台动人心弦的中国合唱作品音乐会。演唱的作品从《春游》到《黄水谣》,从《祖国颂》到《天路》。观众在精彩的合唱声中回顾了中国合唱百年的历史。音乐会充分展现了中国合唱发展百年后的较好的艺术水准。但是,很多专家不无忧虑:“在中国,有百年历史的合唱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目前,合唱基础的培养、优秀合唱作品的创作和优秀合唱指挥人才的发掘都是合唱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 }# O: R+ C: E, U3 U0 a
$ D% p! R& s O. V5 N: j, x1 p7 m2 I “一次合唱新作品的评奖,没有一首能让人听懂”' N% w. ]. w9 p# ?; ~, P' F1 A2 `
8 _3 I" r* |+ t$ P5 o* L3 W
中国合唱的发展与世界合唱发达国家的合唱发展历程有些不一样。世界合唱的发展大都是从教堂合唱开始的,而中国合唱是基于百年前的反封建求革新的文化变革中诞生并发展的。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徐锡宜对记者说:“在中国合唱的发展历史上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抗战期间,抗战歌曲鼓舞人民,从中涌现出《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合唱作品。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正是建设高潮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如《祖国颂》等优秀的合唱歌曲。第三次就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唤醒了艺术家的创作,也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合唱歌曲。但是,近几年涌现出的能够让观众记得住的合唱歌曲很少了。改革开放后,作曲家吸收了大量国外先进的作曲技术,但是在创作上缺少热情和方法。记得一次合唱新作品的评奖,没有一首能让人听懂的作品,很多歌曲没有旋律,合唱队员不爱唱。”
; _$ d, ~. N% ~# B+ v! U
4 [' a" ^5 e0 J$ G& {% Z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作曲家徐沛东则认为:“现在很多合唱作品创作出来后推广很难,为群众写合唱歌曲越写越难,越写越让人听不懂。合唱歌曲的创作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写得大家能够张嘴唱。很多人反对现在音乐学院的教育以现代音乐为主,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写合唱的和声让人听不懂,都在上面漂着,不知道是给谁听的。”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说:“现在的合唱作品不是少,而是有合唱思维的好作品少。很多合唱团把独唱歌曲改编为合唱,其中大部分的创作和改编都比较简单。真正能够唱响的好作品还是很缺乏。”
) @- @% z$ m: Z3 A
1 g L: X3 \2 W U! E% T$ I 什么样的合唱作品才是观众喜爱的,其实在音乐界一直有争论,但是,合唱是一种广大群众参与的艺术形式,如果离开了现在群众对音乐了解的整体基础,一味追求个性与超前的创作,恐怕能够流传的合唱歌曲就会越来越少。
# e ]' n) y/ I A& ]! B
0 p1 F9 t- A) Z' p$ _% l “很多合唱队成员不识谱,只能靠口口相传”
2 A9 p$ I. N- g1 s, l$ K" J- U( g- S7 O" Z! r# {1 _, A
合唱是群体艺术,是广大群众都能参与的一种文化活动。近几年,群众合唱的发展方兴未艾,但是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很多群众合唱团唱的依然是老歌。这里除了作品创作的原因外,合唱团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说:“有很多问题制约着合唱的发展,首先是很多合唱团基础比较差,很多合唱队成员都不识谱,他们对合唱的熟悉程度是靠口口相传。一段熟悉的旋律听过后把它唱出来,以这样的方式来参加合唱,新作品很难唱出来。这也是我国整体音乐教育基础较差的结果,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很多都不教识谱和乐理,只让学生欣赏音乐和听音乐故事。去年我去参加特长生的考核,就发现很多学生视唱的能力很差,很多都不识谱,因为老师不教,只是听听歌曲,讲讲故事。这就导致很多合唱团团员也不识五线谱,这是一个严重影响合唱发展的问题。”
( w' M8 m3 Q; |! }
9 u, n6 C" q$ ~$ b1 m8 Y( _" Y$ z% P 很多合唱团的成立是基于对合唱的爱好,组织者把这当成群众的业余爱好,满足于唱上几首熟悉的歌。由于不识谱,很多未曾听过的歌曲就无法唱,很多合唱的乐趣就无法体会。因此,提高合唱的基础首先要从中小学抓起,从识谱抓起。
; b' ? X! ]9 f) ?7 F5 \' G, g, r3 ]& ?1 |, r2 ]8 H0 f/ q( S
“培养合唱指挥是当务之急”
) S- T7 R2 d7 b3 G8 o
& X! D$ V" c m( ^1 l: h" J 中国有很多音乐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中也有不少指挥歌剧和交响乐的演出。但是,合唱指挥人才却奇缺。田玉斌说:“虽然音乐学院也培养了一些合唱指挥,但很多合唱团的指挥都是由有过合唱经历的合唱团员担任。这样做确实能弥补不足,但是合唱指挥是一门专门的学科,除了训练演唱,更应该对作品进行分析,对每个声部都熟悉,同时,也还要学习指挥法。因此,培养合唱指挥是合唱发展的当务之急。”
P. x- O7 H: g1 L8 k- O) R8 i
# i0 y& _- X6 R3 M B( E9 h 田玉斌说:“其实,我们的音乐学院对于合唱这门课程不是特别重视,因为声乐系的学生都是照着独唱演员方向培养,而合唱是一门专门的课程。我希望国家能够成立合唱学院,或音乐学院成立合唱专业,因为合唱从作曲、指挥、演唱等都是专门的学问,合唱演员也应该有专门的课程培养,这样合唱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才会有更多的人感受到合唱的乐趣。”
0 M. D Z" u( p# u- l
$ X7 T$ a! l! }4 e6 d “合唱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能够逐步解决一些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我们的尝试也就会有个飞跃的发展。”田玉斌说。 Z2 L. ^# B$ J* M9 {
- X: W# |0 W- }# N# _& M(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