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取题法(二)2 L3 C( G: y& C* S
第一类 经文类取题$ I( K% y$ g( o' m# v$ y
" `* X8 Z3 a4 a一、 以顺序取题 (顺序式)4 q4 u# U0 g! }0 r
- d5 g" A6 S# L y! D3 G1 s6 l
定义:顺序式经文类取题法是在圣经中取一节能够独立内容丰富的句子进行取题。题目由该句子总结,由句子的结构做为段落。) e( P4 v; O ?; C, K( ~! a
A: ~+ n+ B: p5 `8 d# ^: q: Y8 n
例一: (箴6:16-19) 《神所恨恶的几样罪》
8 \ ?/ L6 P% Y6 t# V) o 1 R3 B& W8 J( \% {/ L/ b9 W e+ V
一、高傲的眼 哈曼(斯6:6;箴21:4)
* z8 B6 j6 K1 D% x4 \( r) v2 L二、撒谎的舌 基哈西(王下5:20-27)
0 h# G w. ?# n# s4 A2 u$ `0 V; K三、杀人的手 犹大(太27:4)
* C" c7 f4 d. k& ^四、恶计的心 耶洗别(王上21:5-15)
- x7 x% r# L9 ~. M五、行恶的脚 扫罗(撒上22:7-14;罗3:15-16)
" K0 ~$ S: H& E3 s9 R) E; Y六、分争的人 可拉
& W3 B3 @+ e. a! w: ^- r% c, T ; v6 |% l! J3 u% y( G f* j
例二: (帖前5:16-18)《神在基督里的旨意》
& _! D% Q, X: u/ O( m- F8 s一、 常常喜乐" H" h% O2 L! e) s8 m
二、 不住祷告
( H3 n6 P; |) h! {1 ] p三、 凡事谢恩
! Q* R/ ~2 R/ w; y 2 c! q6 r: ^! S1 _
二、 以主题取题 (主题式)1 J, S) k, y0 b( w% ]0 Z
# c% G' v* `( |0 ?7 J8 V定义: 主题式的经文取题法是取一节经文总结为题目,讲题的段落由下面经文或其它经文选取。
2 X( y1 i& \. d1 {, Z
6 w/ p7 B% j* D# X" `例:诗103:1/5 《不可忘记神的恩惠》: }: r' b0 w s2 O: M& C
一、赦免之恩 诗30:5,103:3,约一1:9- `$ F- a8 t" d v
二、医治之恩 诗38:3-7,王下20:5
! ` ~0 Z9 W+ m) X, |7 n三、救赎之恩 撒下21:17,诗116:8,12,西1:13-14
" F+ e4 m% B6 z9 M6 J+ b四、抬举之恩 撒上2:8,林后3:188 c9 N; c6 [/ E" [! ~% }+ P
五、供养之恩 太6:33,诗107:9. G. v r) n9 \# A) H1 V
六、恢复之恩 赛40:31 ^4 @8 K7 B2 Z3 O
七、辨屈之恩 诗146:7
, f" v+ q2 k: e f+ i; Z
& ~) q$ L: H. p) {' P 实用取题法(三)0 H8 k$ i/ d+ @" f
第二类 释经类取题5 c% q7 k X5 o+ J. Q4 [, a
一、 以故事取题3 m( K+ ~& x+ l9 p2 F7 t
& V6 X' F2 h* c! p0 ?
《圣经》中有许多历史故事,虽然包含人物和他们的活动。但却是以事件为中心的。那样就要集中注意在事上,考查事情的背景、因果。对照我们的经历,取得当得的教训。因为都有一定的原则在里面。% P1 y- G) _1 e! ^$ R, E4 @
6 H5 b4 h& _& F定义: 以故事取题是围绕一个或两个相似、相对的故事来取一个讲题。要按照叙事文体的释经原则来解经。
% r, c& l6 G/ l
4 W1 {% b* s& Z9 p- U% e& l6 n- eA、原则:
4 J. E: x f, B8 k一、 要抓住主题- e" v6 |/ W" U9 S) [# @
二、 要看清布局
3 D. z& }4 |2 h% M- U2 \; D三、 要留心定论& W( ~; _% \. h
四、 要找出原则5 C8 b9 P9 Y" T/ ?! U" C
五、 要注意词汇
( k; P7 {/ H& g' G 1.介词 ---- 是条件 3.形容词---- 是程度
+ O$ x# P1 G4 f# _3 k 2.动词 ---- 是态度 4.连词 ---- 是关系
( W: L- R' x! {
\1 D+ z( ^) t, K* j: \2 WB 步骤:
; Z8 U4 h9 N7 Q7 g. B& g3 ^" W一、 分清段落 (境头图表)
* V3 p; V2 x9 R3 j" O& P二、 何家侦探 (1.何时 2.何人 3.何地 4.何事
! A" N/ Z3 b. S" l 5.如何 6.何因 7.何果 8.何不)3 q5 G- y/ v2 N. m
三、 生命投入
6 y; g! b# L6 Z f6 t2 B四、 归纳总结 d9 i+ Z2 G" s$ v* ?! P! z
五、 写出大纲8 R! m( V. j2 K0 v
! B2 j4 @7 m3 u0 ]; S4 t
(详参本人拙著《圣经叙事研究法》)
$ y/ a9 Z7 [' {) G# n* m
2 S: c! S6 x& a- R例三、 创18:1-19 《亚伯位罕接待神的使者》/ r8 ]' a1 I2 ^& ]1 c8 f. s& V
) T; a( b7 o4 V9 G" c
一、 接待神的态度 (1-8)
, L9 z7 a2 z6 O* g. }, c1、 主动的 5 k0 `. l! E7 `# r
2、 谦卑的
) o/ @) y! E/ ~+ @+ s 3、 尊重的7 o+ s, }( j* ]6 w" O8 o) e
4、 热切的
; z$ A8 N$ ?" s- b5、 细心的 : ^( m8 O' _3 ] W1 R) r
6、 迅速的
0 G! {9 d9 N t) E" S; n7、 诚恳的 # ^9 r. V u: ?- S/ Z) K H$ }; g
8、 慷慨的
' [$ R: e, s7 h, t9、 感恩的 $ Y# Z3 ]7 S O" S
10、实在的
" X a8 h$ l. k+ c- n. J: C6 r( Y) T二、 接待神的福份 (太10:40-42)
6 |% q) k" V0 Y7 E/ d6 A' i- o 1、 得神的应许 (9-15) 强留(王下4:8) (路& D. J. N1 O- i
24:29) (徒16:15)+ W* d8 H7 U7 v$ z. x
2、 得神的启示 (16-17) (赛41:8; 约15:15)) l e6 T( I+ E/ N( p* U
3、得神的祝福 (18-19)! K% o/ M3 m- D4 c
1、主题式 $ f- I& M5 F; h/ ]+ u5 `
' s& j5 k* N, E, Q* g2 D( f
定义:主题式的故事取题法是先定下故事的中心主题,再围绕主题归纳发展出段落进行取题.9 \; e3 |" ^+ o% b3 N8 k! X' N! l
4 Q9 C+ y* h& ~9 S: A
例四: 尼3:1-32 《属灵工程的建造》
+ p. n; D$ V- s j一、 建造工程的领袖. u/ f+ X! N* x: X9 [' u
1、要作计划
/ F" w& |( [. y. n5 H2、要知详情
8 p8 [# x; `8 ^; b7 P3、 要会组织
! ^5 u% a: k/ s, ~# O4、 要能感召( L k5 o7 F7 |- H, L6 h- J
二、 建造工程的同工
: n: q0 Y5 u& h0 N- q 1、人人都参与
8 J6 A; F( ]* T1 B$ e (1)、 不分尊卑 (1-3)
# y$ I/ D! ~" S0 I: G (2)、 不分男女 (12 )
3 M$ _) u0 `% Q" o% P (3)、 不分老幼 (4 ) i/ E6 G9 t2 U# i) ^
(4)、 不分职业
/ V" _% T3 Y1 Y6 ^) h- f1 L①、银匠 8;31
, Q( Q- G- `, P7 H②、作香 9;143 O7 ^2 ^+ f( B+ P" Q8 Z: r8 ^1 D* C' j
③、城管 16;18
- w( M% H8 a; d" \9 p; h' N④、商人 31;32
5 \! P5 M' m& u5 U⑤、 祭司. ^) O# M& _9 n E1 X& O
2、处处都配搭
+ n0 Q: r7 f1 r! b: e: Q# Z(1)、 个人方面+ ~% w/ k1 ~) \0 K$ k, i* l
a.领袖带领 - L1 u; t/ e: C& A" H/ w. P) J3 E* Y
b.各尽其职 (10,17,23,28,29,30)
! r1 g1 D }- _* H5 C: M& dc.发挥才干 (能者多劳2 R4 @, y; P8 K# i' y) @
3,6,14,15,16) 4 M& ~1 D* X0 W5 y
(能者重任13,20,30)6 I- q0 Z" c( Z8 e7 u
(2)、 团体方面
# R9 g4 Y1 _7 I j, ta.按部就班 (其次)! k7 ?+ T: L* A0 H
b.互相配搭 (6,7,11,21; 腓2:4)* g' J0 v. O4 j1 x. D
c.彼此合一 (弗4:11-16)
" v( m* ?+ x" m3 i' S* I; E/ U) E# L7 j
0 M! ]! c& G2 Z3 a0 Y2 g" ]$ r2.因素式: z; I, w ?; z, w/ r1 G9 M/ \
5 b- w/ E. I" Q/ h5 Q定义:因素式的故事取题法是以造成故事的结果的因素为主体的取题方法。可用主观因素,也可用客观因素或者混合应用。
$ J+ q. _" k( |% K3 p ( g: c( s9 `! T& U( t5 S) z2 v
例五. 出17:8/16 《利非订之战得胜的因素》
1 }! ?) a5 {% x一、 因摩西的举手
/ u) v6 Y3 }7 j; f1、时间; F, |0 b# i0 M1 w
2、地点
* d6 e1 j' E7 |7 i" q二、 因约书亚的听命3 [8 \8 F3 d7 P; F
1、有信心* ~' g% P2 ^- g' |* k0 p
2、有智慧
$ B- {6 I# ?( k: n9 y3、有谦卑
, _* c' K1 |% m" H" s! J; B4、有胆量/ S) p+ L0 I1 I* [
三、 因亚伦户珥的帮助
7 W. ~5 D h% R1 f- w- I1、 同心 1 O; E _) H- o3 g/ @9 ?
2、 顺服7 P9 S+ c5 e$ a8 ]
四、 因众百姓的奋勇9 }3 U) N& N& B3 E
1、是特选的 % f' g( h4 r: g9 C1 q* x; Z
2、是无名的( w# ?- I. f9 V5 B
五、 因耶和华的同在
- i+ D, u$ d- ~: u$ q9 z ! j& r0 |. v0 z' V
3.顺序式( N& F( \, Z% d- d; t
v5 A8 L; A) b2 L0 m
定义: 顺序式的故事取题法是先找出故事的主题,再按故事的先后次序发展段落进行取题 8 J0 @& D# b: `; q8 `
例六: 撒上 7章 《米斯巴的奋兴会》
4 B& v9 u7 w; M# M 2 O$ o/ M6 a" _# [
一、奋兴的基础(1-2)
6 Q4 u3 i( r3 Y2 h7 w1、圣灵动工
# { `, E1 {# H( i; v8 {2、领袖带领
7 i5 p4 i% e. p1 v3、百姓响应
# W# \' F& T5 y& V! n% ?二、奋兴的条件 (3-9)( E* F: w( c$ J2 _
1、悔改 (3-4) ( P+ ^2 g' U V4 V
2、认罪 (5-6)$ Y G4 {- r+ Z# ?8 s
3、祈祷 (9)8 m5 J V% H6 ~9 w8 R m
4、奉献; Q$ R/ D6 p X. p k0 Q$ q6 Z) f
三、奋兴的表现
; _- a$ f! A0 y& I: I4 n/ q1、得胜仇敌 (10-13)2 H" C y" H( M% X# q
2、收回失地 (14)3 b K: |4 u2 q2 S5 [
3、与人和好 (14)
3 a4 H' i% ~4 k% }3 m; B四、奋兴的持守
; |& {1 T5 X! ^* |1、巡行
/ e0 I& D$ t+ p7 T2 s2、审判
; u7 k3 l6 s* {" b' G% [4.对比式9 S7 b/ [' ^, Q+ j# r# |
4 p9 A# H$ h! P0 Q. B0 N$ j定义:对比式的故事取题法是找出两个相对应的事件,进行对比取题,并发展段落,行成讲题。
. U( m$ |: j4 B( _: I
3 I w' e7 @# q% r) }* j: C例七: 创11:1/9;《巴别塔与大使命》太28:16/208 Z. K! l& a. k4 o W2 c+ l
1
9 q# K# Y) d, m$ \/ V9 _8 ?一、它们的地点不同 m- ?9 H0 S# e& @) { I- i: A. j
1、在平原 (创11: 2)
/ ^. l+ j. f2 ?' k8 W2、在山上 (太28:16)
" j& ^6 O1 x' U2 c& n/ j4 f二、它们的来源不同
. @) }$ }& u! {. Y; J$ N1、人的谋算 (创11:3上 我们要)
: s: D" O5 b$ [ b/ E4 d2、主的命令 (太28:19上 你们要)' _/ [: A" R5 M7 |: a8 e
三、它们的方向不同
# J8 b8 x& ]4 X 1、我们来吧 (创11:3中) x( o- V; H. T. B. `- t
2、你们去吧 (太28:19上)/ Z. d" @ Q4 E
四、它们的材质不同$ Z" T$ }& a3 {, Q; x, c
1、参杂代替 (创11:3下)
" O1 @1 V$ h; h5 y5 z% _* ]2、注重实质 (太28:19下/20上)
% S9 V7 e3 u' L# c五、它们的目的不同
7 x, g+ i! z: M/ T2 X/ \1、传扬我们的名(创11:4免得我们分散创11:4)! A$ n* j& M" \ b
2、传扬上帝的名 (太28:19使得神国扩张
/ K7 h& q/ o, Z' i 六、它们的结局不同
8 s% _+ w2 \2 I: t1、被神拆毁 T0 U3 u0 u/ e+ M* C
(神所反对的 创11:6/8) 变乱口音 创11:9)
, C5 q4 i8 e" C7 V6 G, N2 i 2、有神同在
: R- |1 L2 x0 g: x' A! G(神所喜悦的 太28:20下)同心合意 腓13:/6)" @5 w0 \# W( t9 C
5、因果式+ L8 l" \% X0 T0 b& K8 F9 x
) Y* H1 E; r2 n9 W定义:因果式的故事式取题法是以一个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为发展段落进行取题
' s) Y7 v7 n+ \ ! e7 l3 h% S- A! e: n- U- a% z: |
例八:
$ B1 `) F2 }8 Z1 W1 w: F( i& _* N创3章 《亚当犯罪》
" } @7 S" O: B$ n$ t/ L! n k; g" I6 h8 P- U# z
一、 犯罪的原因
) S5 B& X2 _7 J# m' z2 D
5 x+ y' A" c* i1、 因魔鬼的引诱. E- U" [3 a4 K F* z
2 、因私欲的放纵
9 C- l, c1 Q$ F) ?1 r3、 因对神的疑惑5 y% R& U4 f; B x1 s, c _
3 K% M* K' C' ~二、 犯罪的后果
# c( s8 U. b2 l% ~ 8 y0 [( j9 w+ P1 `) n9 F
1、失去权柄
- @; z: X/ B; H: ?2、失去平安
: y5 h/ ]5 C- @6 i) T) N! Y3、失去生命2 e( k2 n( @. R5 r/ p
. A9 S: ^5 z/ T3 V; k9 h/ l
6、摘要式
( w, W) [" y; |: z4 n
5 g0 S4 Y% \ B; n定义:摘要式的故事取题法是以一个故事并列的不同侧面或并列的人为段落进行取题
! M8 z, k- y" n2 W
, Q. l% X4 n" j2 D- G9 H1 T. B例九:太2:1/12 《主降生时几种人的信仰》9 V- k/ z; Z+ l. ?1 i: {
- ~6 a* f1 q& Z5 @1 C% s) \ T
一、 百姓――――功利的信仰
$ o7 C8 d" d8 h- c二、 文士―――-职业的信仰
3 J: g( `, u% w6 D" ?9 x( D, q三、 希律――――政治的信仰8 t5 w' \8 z I7 \% }6 Q6 h$ @1 ?
四、 博士――――真诚的信仰. g7 X. [" X. z* D, `
9 `) ?: ]+ T! ], A& X& R
二、 以人物取题2 s/ s2 R5 k' P
}! V1 b3 R3 U4 a8 [《圣经》中记载许多个别的人物,他们从正面或反面都对后世的人有极大的教训。如能逐一详细的查考,作为榜样或鉴戒,他们可说是真理的实例化。可以找到这些人物的特点与得失。以及他们对神对人之关系和影响。例如:亚当、挪亚、亚伯拉罕、约瑟、摩西、大卫等;以及一些比较次要的人物,如:参孙、以利、扫罗、亚哈、基哈西等,在《圣经》中都有他们属灵的地位和应有的教训。
8 P1 f0 D) Z1 o: ~6 U- L, W
T$ }* q m- E1、归纳式
" x, m! A/ P- r' F& Q 9 R* R& A% y; @ Y. A
定义:归纳式的人物取题法是以人物的各方面的属灵特征归纳总结并行成段落进行取题。9 [- G0 s3 B) h, Q1 `, p0 K
6 U! F& i9 E3 x例十:创19:1/38《属肉体的信徒――罗得》8 T& w* i; N; R$ |9 W( I
! h# O. A3 {3 Y& c4 H
一、信仰
; D9 b; C' F' `5 i1 h1、是随从的
6 \7 Y; g8 C6 N2、是妥协的
" }8 }9 U0 L% _% t" f3、是功利的
' x4 a# | |0 Y' P- ]4 U二、存心
; V0 }+ F- a/ i8 g0 w( j1、贪爱世界 创13:1/12* H+ x: O7 K. e1 i6 I8 C. N h
2、贪爱功名 创19:19
* o$ x1 L. l7 |0 \! E3、贪爱安逸 创19:19/20! q0 B* A7 l( a2 N% b1 a( ~7 y) }
三、失败% p: ~% @$ @- d& ?" u t a# U
1、行事不凭信心 林后 5:7 创 13:10
* N d% K+ g( I& U2、管教不知回头 创14:14-16
; O* @9 P% t, I) Z, x; h/ j3、言语不够慎重 创 19:14
t' m7 H. w6 m# s四、影响# @5 t3 T6 l/ h9 m
1、影响妻子回头 创 19:26 路 17:32
: D" ?" @0 I- k {1 e* B# u) E" Q2、影响女儿乱伦 创 19:
: u' P4 w1 R( ?7 f3、影响女婿灭亡
1 q, k* y1 }) K/ j6 N% b; W2.演绎式7 B! W" u! o' g7 e. I, b" C
. k( A1 O- k3 F4 ~; Z/ f
定义:演绎式的人物取题法是合乎逻辑的把一些属灵的内容演绎在与它内容相等的人物身上进行取题
5 ~; D/ _4 K5 w6 U. S# J/ z! `. ^ W ) y9 Y' [1 A( P3 U& U
例十一:路21:1/4 《穷寡妇的奉献》林后 8:1-5
' P2 h, k) n" n- N 8 v9 ^& G2 W, B8 @- G# H7 F
一、 她奉献的背景――――过贫穷的生活
3 v% c# x/ j3 n% Q; n3 f0 _二、 她奉献的根源――――有丰富的灵性
: p0 H/ g# M3 F2 Y0 g* x三、 她奉献的基础――――因不住的感恩
2 k. B) ~- s# K8 L7 T$ L7 y四、 她奉献的程度――――是养生的全部, ^6 A1 Q! D! k0 L8 g( b" `
五、 她奉献的效验――――得救主的称赞
+ r! o: e) y/ D4 N六、 她奉献的影响――――成永久的激励
# E# ^! d8 Y% b7 s8 m5 p 7 b! Z3 ]( N7 r4 ]9 V
3.因素式+ o' R. D! W- M) f+ {4 a
( Q! U6 y d' m1 T/ d
定义:因素式人物取题法是以人物成功,失败,蒙恩,软弱等等的原因为主体的取题方法% J# \; x4 G2 r* T
3 w {* s, K" I, B" C8 b: e
例十二:王下 5:1-14《乃缦蒙恩的因素》% m2 M9 [" |3 K' e0 C5 X
' o. D( k% E8 x& Q8 O 一、 因使女的指引―――见证者
$ Z8 S- q- Y, I" i; J K1、 有爱心 ) U$ ]0 V# D8 p; I( i
2、 有顺从
0 |9 Q) g" g% }1 F, I& _& M3、 有见证 ) V. A5 C x' i: b' N3 U
4、 有信心
5 v# d4 Y# I3 y! T5、 有真理1 Z9 j+ X( }% A; S O" Z
二、 因神人的指教―――教导者& R- r4 N5 B7 C# C7 \/ ^
1、 有属天的权柄/ E) R9 X0 t. `( c& K' F
2、 有确定的信心( a$ A( O9 x# L$ \9 C1 x2 h9 N
3、 有救恩的知识
3 b- w: Q( A: e9 K: I4、 有圣洁的品格
" J. n; p% m7 ^5 q3 M2 z三、 因仆人的劝勉―――探访者, Y& a4 b# D: Q6 l- A4 j* P+ I
1、 有忠心 8 G- r+ u- V9 e, r# C
2、 有谦卑 ( Y2 j; O/ j# W1 a/ V0 n
3、 有智慧
7 W, ^8 x+ I7 c# G4 z! B四、 因自己的相信―――蒙恩者# v# Y9 n- z1 ?5 v2 U) h# p+ U% B
1、 有谦卑
# v1 ~0 d K" D, I" z' m# }7 _! k2、 有接受
# H: _0 ]& ?( |2 L: u五、 因真神的怜悯―――施恩者
* `# t; C& ~0 _1、 有救恩的预备――慈爱9 G9 G: |1 L: e9 w( e; Y6 N
2、 有救恩的实施――全能
7 K. b n" ?3 g4.对比式# n0 k) f! v$ c# g6 g
4 ^" m) b9 ?6 i. m' r- `; L《圣经》中有许多人物成为鲜明的对比,使人一目了然。可以分辨好坏、是非和因果关系。榜样和鉴戒也十分清楚,何去何从无可推诿。例如:该隐与亚伯;亚伯拉罕与罗得;以扫与雅各;扫罗与大卫等。
( Z" G2 j8 g8 D$ S6 \! R
: w ^$ H1 H4 `$ h8 t% v定义:对比式人物取题法是以两个特征相反的人物为对照比较而产生讲题的取题方法
( y. |9 [5 P. `, v: ~ g ( a0 n+ z2 X; j
例十三 创13:1/18 《亚伯位罕与罗得》
( g! f& S! l6 j. M6 V* K$ C % { K4 e" M7 N' N/ L4 B
一、 名字上的不同0 O% N6 S- O- v/ {3 b& ?
二、 生命上的不同2 i2 D& [: [ \
三、 道路上的不同
1 j- J* V1 l& l9 x; ^四、 追求上的不同
* B2 U, p; Q# Q3 H5 O五、 灵交上的不同
' S1 m# ~8 o2 \: j( ?' x六、 结局上的不同
: d+ Y! `# [# g3 i* N5、比较式+ A9 k- g4 C, q4 l& @' u
5 w) S, N2 \9 k6 p1 r定义:比较式人物取题法是以两个有相似之处的人物作比较,找出他们的共同点而取题。或一个人物蒙恩前后作比较产生讲题的方法。
. @+ E% F6 J* m! c7 k& ]/ s& t L
# ], x. w ~; g2 w例十四: 《施洗约翰与以利亚》! r, x: B, ^ B. q2 I0 {( i
4 z* Q/ l! |3 W z, ?0 @1 Z一、风格相同4 h2 h+ @0 e- p) z
1、都有一样风格(王下 1:9; 路 1;17)
9 n% {, C, {/ m. b二、心志相同
1 S" c4 |) c2 F) Q1、都是住在旷野 (王下 17:3; 路 1:80)
% ~& S7 p' u, \& N2、都过刻苦生活 (王下1:8; 太3:4)
; G. ] l7 N# Z0 H三、信息相同7 L4 G8 m+ x. u X
都传公义信息 (王上18:20/24;太21:32)
0 _4 R* j2 t) a$ F0 d- _四、态度相同
/ c8 ^* U& X6 [7 N" w1、都曾面责君王 (王上18:17/18;太14:4)
' X( E- f. S6 Q1 W2、都是忠心到底 (王上18:17/41;太3:5/12)
9 W# p; \3 C1 h# C1 q五、经历相同' ] Z7 C! W; C0 @
1、都被君王寻仇 (王下1:9/16;太14:3/4)- c _+ I' X4 ~3 u) N3 s: E! {4 Z
2、都是得罪王后 (王上19:1/7;太14:3/12)
8 ]; }& f {. s3 p8 K9 [5 t3、都曾灰心丧胆 (王上19:4;太11:2/6)
9 `! d% k/ r; `, O N! G8 B六、影响相同
$ ]1 z9 X- t$ _) y: @ 1、都有极大影响(王上18:25/41;可11:32)
/ ~6 x* J) e. j0 W, R, L, m $ g6 G) e7 |* o1 F
6、综合式
+ M: {& e$ m9 ^9 \5 o2 b1 b8 X1 h
' d4 j% V/ t" `/ \/ c% g定义:综合式人物取题法是讲题综合了以上二种或二种以上方法的取题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