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作词人“朱盛茂 为梦想奋青1 G* C7 @" L. U
1993年2月13日,朱盛茂这个才艺青年出生于美誉“河湟雄镇”“花儿之乡”的甘肃省临夏市的一个普通而又幸福的家庭里。他父亲是一位汽车维修个人经营户,母亲是家庭主妇,因为生话条件有所限制,所以后天没有受到专业的艺术培训,但他从小就对诗词艺术情有独钟,一直梦想着自己可以在歌词创作与音乐区域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歌词创作这条路他一走就是7年,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虚心求教,刻苦钻研,有人问他说觉得自己歌词受欢迎的原因在哪里?他说:“情歌!情歌!有情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故事就一定有人物,所以写其情,观其人,想其事,攻其心。首先写出来要能感动自己,音乐尽量做到最真实,因为越真实越感动,越感动就越成功”。
6 t; F& u, K: ~8 u7 `$ ` 除了创作歌词之外,朱盛茂痴迷于演唱技巧、编导艺术与舞台表演等,在读高中期间就因编导小品、民族舞和出演小品而多次获奖。2014年6月出于对音乐的渴望与热爱,他鼓起勇气走进了甘肃省和韵艺术学校的大门,拜在了甘肃省歌剧院男高音演唱家谢亚波门下学习声乐民族唱法,半年后的艺术生考试中以全省第11名的成绩被江西省宜春音乐学院录取。
* X" `4 N' C1 m5 h" b 在亲朋好友的心里,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孩子;在同学眼里,他是一个低调而又重情重义的“怪人”,之所以说他是怪人,是因为他做事与他人不同,他经常在白天一有闲暇时间就睡觉,到了夜晚进行歌词创作,时常熬夜创作到天亮,他说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脑海里的思路最有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朱盛茂的执着与努力打动了上天,让他遇到了另一位贵人——江西省宜春学院何凌风教授,他谈到这位自己的恩师时显得很激动,说自己被这位教授影响了很多,自从得到这位教授的指点之后,他便更加勤奋,每天陶醉在歌词创作之中。+ n3 d4 t0 d- u
. {4 _, R, {3 q! ?1 s/ t* P 【创作生涯】* F* t: U+ f5 k8 y; F
2009年他写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首情歌《等待的爱》,当时他喜出望外的拿着这首歌曲去找学校音乐授课老师时,老师看了以后给了他一个轻蔑的冷笑,并说了一句“就凭我们这个地方的教育,你还梦想当作词人。”,回忆起这段往事,朱盛茂本人情绪很低落。当谈起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时,他说写了这么多年,其实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那首歌曲,尽管那时候表达手法、用词及意境还都很青涩,但那是自己梦想的开始。- Q5 _2 F& m" e& p2 ?$ @$ Q8 ^
2011年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他遇到了在他眼里算是职业唱歌的一位酒吧歌手,他和那位歌手相谈甚欢,听了她好多故事,当时朱盛茂他也诉说到:“我爱写歌,可惜没有机遇,没有平台”,那位歌手说了一句“你写我来编曲我来唱”。当时他心里很激动,暗暗的把这句话当做了自己精神上的后盾,回到家后熬夜写出了那首《脆弱的独白》。他回忆到,这是他第一首站在女性的角度写的一首情歌,情感很是细腻。" \( ^3 F" M$ ]' K: K& U
2012年也是他最痛苦的一年,因为他的创作到了瓶颈期,怎么写也达不到他想要的结果,后来家里又发生了一点变故,对他打击很大,在失望到无助的情况下,他突发灵感写出了一首唱给自己的歌词《回头太难》
% [( I1 i% q( I! m 2014年他面临人生的转折点——全国艺术生高考,当时为参加考试,朱盛茂的创作暂停了一个段落,当艺考成绩出来之后,他内心忧喜各半,喜的是成绩很理想,忧的是要和自己恩师谢亚波分别了,当时气氛很沉重,他在坐车回家的途中为自己恩师量身打造了那首《何须伤感别离》。据说,这是他最得意的一首作品,也是外界人士评价最高的一首经典之作。
. f: e S: \5 ~/ D% x& N) ]5 l3 {) V+ s) b
2 }7 Q" P. C1 C+ M- T
) v+ \8 O& ^6 o ?5 u. p, m
G1 W% T7 K; q) B. ?6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