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词内容的五味论
, z' U7 S, d: [有人说歌词容易报销,也有人把歌词比作早点、夜宵、快餐、小吃,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凡是做过母亲而亲手养育子女的,都自觉,不自觉地创作过摇篮曲。只要不是聋哑的劳动者,都曾创作过号子,其词“吭唷吭唷”便是。只要有文化,把生活中可唱的内容用文字记下来,并能得到别人的传唱与认可,那么他就是一个歌词作者或者词作家。前者是口头文学作者,后者是符号文学作者。的确,歌词不比绝句、律诗、词曲难写,所以从业者多。入门容易求精难,入了门守家更难。歌词界哀叹缺少精品,行家里手把好的歌词称为“歌诗”,并把歌词定位为“一首好诗未必是一首好歌词,一首好歌词必定是一首好诗”。这种定位精彩极了,精辟极了。因为《诗经》本来就是歌词,楚辞本来就是歌词,千古绝唱《银头民(红手)》、《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歌词,所有的宋词、元曲都是歌词。诗、词、曲系同派本家,“一首好歌词必定是一首好诗”是无可置疑的。如何衡量一首歌词的品位,笔者认为应该从情味、意味、趣味、声味、韵味这样五味入手,下面分而述之。0 s+ n& @4 P" q9 B8 G- z
这里的情指的是性情、心志,是一种感情状况,所谓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情。《诗经》采集于民歌,“她具有浓郁的民情;屈原的《九歌》发自爱国之心,所以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阳关三叠》唱的是知已惜别之情;岳飞的《满江红》抒发的是民族英雄主义的豪情;“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官场勾心斗角愈高愈烈欲登又忧之情;“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渲泄的是陆游怨恨交加、悲愤至极的不幸婚姻之情;“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国难家祸、流离颠沛的痛苦之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迸发出的是作者对百姓的同情。情味,又像是一种情调,一种情绪,一种风味,给人以各种感觉、感动、共鸣、震撼。' U A3 h' W1 T4 C2 T
意味5 {3 h- z8 K$ ]1 A: o& G
有人把意与情等同起来,如表情达意、诗情画意,似乎完全一样,其实不然。情是由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比如:人,能给人产生崇拜、敬仰、同情、讨厌、鄙视等各种情感;事,能给人产生好、坏、大、小等各种感觉;物,能给人产生美、丑、轻、重等各种印象;景,能给人产生清、幽、远、静等各种心态。而意,则是由主观产生,借题发挥的一种情感。或比兴,或寄托,或影射,或歌颂。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就是这个道理。切意要巧,寓意要深,意绪不乱,意境幽远,意理明哲,这样才能出佳作。所有这些“意”同样离不开人、事、物、景。有感才有情,有意才有兴。在写歌词前要善于构思,巧于构思.意在笔先,才能神余言外。
6 u9 A; q; x& Y+ u趣味' _6 `: G1 q+ j, y
趣,这里指的是旨趣、意旨、民致。趣味指的是意味、风味。趣味包涵形式和内容、”思想与诗心、意境与意象、造意与措词等诸多方面。歌词艺术,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思想健康,活泼向上;要求匠心巧运,意境深远,意象空旷,措词造句便于咬清听懂,且有弹性。造意一般多偕凭形象而引人联想。既要容忍浅白直露,一抒胸臆,也要提倡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歌词艺术常用很小很少具体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很大很多的社会现象,来揭示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所谓“意不浅露,语不穷尽”、“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样一首歌词才能达到“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歌的客观现象,西洋味、民族味同在,通俗味、乡谣味同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存,只不过和者众寡不同而矣。歌词的趣味要符合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口味。时而童趣盎然,时而练达明哲,时而讽逗兼备,时而劝颂并存,所有这些都应说是趣味。
, P" C/ m& P2 T" K/ H声味6 d+ a3 X2 @, V
歌词的一大
. D6 |, h" G, Z$ U L& ]0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