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虫
# `- b% q5 T M. ^, C! z/ i3 Y9 K9 T9 Z
L: F& p7 M, j8 ?7 p" r( S9 n |
小虫是台湾乐坛金牌制作人,听说一个人喜欢闷在家里搞创作的词典作者,经典作品很多,郑怡的《小雨来的正是时候》就是他的走红作品,早年的精品还有潘越云的《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后来给周华健写了《再爱我吧》,还有陈淑桦演唱的一些作品。当然,要说最经典还是钟镇涛的这一首曾经唱遍大街小巷的《只要你过的比我好》。
% l, }) r N/ b' Y7 N- t: V. N* O- C p8 _* I- r8 w' Y
小虫最大的成就是一手造就了任贤齐,此外他也是当年那批创作者中如今仍非常活跃的一位。他为苏芮创作的《优柔的执着》是不可多得优美之作。' Z c6 y! _/ c) n
, I" t; P$ c1 \ K$ }6 l# w; U
小 轩 $ G4 R# a N9 h: L7 }( N
想象中,小轩应该是一位平静温柔而又深沉练达的女人。不知道算不算夫唱妇随,反正是夫妻双双把歌写,珠联璧合间,她的才华从夫君的光芒中脱颖而出。小轩从不过分炫耀女性矫揉造作的艳丽感,也不咬文嚼字卖弄故纸堆里抄袭来的现成诗句,因而比较口语化,比较平易近人。虽然没有什么可以让人觉得特别跳脱的东西出现,但整体感觉都很有悠远的意境,很值得再三回味。平淡却不平庸,使她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她的作品,绝不会因年代久远而被人遗忘。夜阑人静时听起来,总有一种亲切感悄然涌动:《三百六十五里路》、《流连》、《牵引》、《呢喃》、《过往云烟》、《故乡的云》、《三月里的小雨》……至今想来还会情不自禁地沉溺于其中的安详静谧,那份舒适惬意是现在这个喧嚣都市里再也找不出来的。另有一首《梦驼铃》,则与她一贯风清云淡的风格不太一致,“黄沙万里”、“天边归雁”、“残霞”、“历史的血痕”等等,浓墨重彩的种种意象渲染出历史的厚重感,语言很有力度和深度。
3 E8 e( ^& n% D- W' z Y$ P- p108楼
7 a: W! T: {& I2 w8 k我最喜爱70年代填词人----黎彼得 $ O$ w( m# G! @8 c
; L# _! e: L0 `6 p9 q
' O' j; C: ]0 F: E刚在月初听过一个关於填词的研讨会,席上讲者中以黎彼得最为风趣,适逢今次的功课是最喜爱70年代填词人因此今次以黎彼得作主题.. ! J1 A# }2 j+ C Q' D2 S
曾经因为一句敏感歌词被香港电台迫改词中内容的黎彼得,是粤剧名伶靓次伯的侄儿,著名粤语流行曲填词人,无线合约演员及专栏作家.七十年代与许冠杰合作填写大量粤语流行歌词,曾填词的歌曲有"天边一只雁","梦裏共醉","风中劲草","心肝宝贝"等.... 8 @) L; t9 L- E6 Z0 m. J6 a
词人擅於描写低下阶层人仕的写实生活,这与词人家道中落,经历风霜不无关系,其中"打雀英雄传"时至今日仍令人津津乐道, 一句"大相公小相公遇老千D章法乱晒大笼" 道出了港人热爱打麻雀的心声…(注: 词人不懂打麻雀的) % c" D: |7 l7 g; F
近年词人以幕前演出为主, 如寻秦记等,但亦有参与小量的填词工作, 比如黄子华首张个人大碟 --<关老三>的歌词便是出自词人手笔.
5 D5 d$ u9 \& t; M5 w; m) Z) f黄子华<关老三>曲目内容 8 L6 k* j5 L/ _( M* e
1关老三
1 \- k2 z. C7 T9 I" q2我爱你一世
6 o5 z' J2 a' d5 K& U3您大哂
j, x+ ^+ O3 w* `3 e4请不要关机
' D% |. @% W; k: [2 l5做马仔 (热斗小马卡通主题曲)
, S; c, j6 j+ l% v2 Y词坛“变色龙”卢国沾
9 n. ?5 a/ [' Y N6 ~5 i. B5 {/ D8 R1 f& i" |) X2 ]: R1 y4 W
香港填词界泰斗有两个“沾”,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充满侠情的“老怪”黄沾,一个是看透风云变幻的“变色龙”卢国沾。两人风格各有千秋,棋逢对手。连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都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引用两人写给罗文的《狮子山下》和《前程锦绣》来勉励香港人共渡难关开创美好将来。“斜阳里气魄更壮,斜阳落下心中不必惊慌”,这便是卢国沾的经典名句。
* I0 ^) ~8 R& N m; }4 @ * \$ m; N" o0 z+ J" P) W
4 H6 s, _' [( `难得一身好本领!”卢国沾的一身本领包括为报章、杂志撰文,从事电视、电台、电影等媒体工作,以及经营出版、广告及贸易等业务,作词从来都是业余手作,却质量甚高,共写了过千首粤语流行曲及广告歌的歌词,当中尤以发人深省的哲理歌词及文学色彩浓厚的抒情歌词备受推崇。卢国沾是填词人中惟一在无线、佳视、丽的(而今的亚洲电视)三个架构截然不同的电视台干过事的,亲历佳视的兴亡,也亲历电视台瞬息万变的惊涛暗涌。这些冲击,更锻炼他成为一个阅历丰富的填词人。
( ]% x/ T$ {, ]2 U% Y( ?
" `4 |9 [# V( w0 S5 c 4 l9 F5 b( T8 \7 K' a b5 P' y9 _
2 h9 Q% A6 \- H: b2 S5 X, f$ T, R( Q# g
黄沾在歌词中写到“变幻是永恒”,这是他对“变”的惟一阐述,此处不多解释;而卢国沾的“浮生多变”却是渗透到他整个填词世界,像一条宿命链连接始终。《前程锦绣》是他难有的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作品,也不乏“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秦始皇》)的王者气概,但结果总不免唏嘘——武侠名曲《小李飞刀》看似豪情,都依然脱不了“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分只叹奈何”。而其他的众多作品却几乎都以“变”来概括所有的风云起伏和时势兴衰、云谲波诡,表面上所指的是武侠世界或家族恩怨,实际上影射当年他在无线亲历的人事纷争,乃至娱乐圈、商界股市的动荡循环,以此局部的“变”反映整个社会的“变”,有的甚至在歌名就直接以“变”切入,如《变色龙》、《天蚕变》等。
# Y2 c* z7 u1 E5 _* L. ?1 H G- V! t9 }5 @0 c: l9 j- I1 I+ e
对“变”的态度,卢国沾似乎是很悲凉的,他以一曲“戏剧人生”(黎小田曲,叶振棠演唱)来高度概括,无奈提出“快乐时要快乐”的解决方案,惟有以酒一醉方休,“醉下来休醒觉,美梦如酒醉了后更寂寞”!
9 [. ]6 J) r- w+ O$ h8 l l: N$ j
3 M0 s) q( f7 M, B2 d4 o' |; x1 D8 D3 L+ v
还有许多著名的作曲作词人,伦永亮、刘以达、林慕德、卢东尼、陈辉阳、林敏聪、江港生、、钟定一、郭小霖、胡伟立、因葵、方树梁、曾叶发、林一峰……实在难以一一介绍,以后吧,有时间再补上吧。大家都是听歌,有谁注意这些幕后英雄呢?其实歌手很少有很重要,现在能找到几个歌手真正融合进歌里面?多是歌成就歌手,少有歌手为歌添色。还有一些新晋的作词作曲,但是阖棺方定论,人家都还没有怎么发展,不方便发表意见,所以,拿出来的都是一些元老级别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