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 W( d j; O$ Z; r+ W, Z
电影《腊月的春》将于3月10日两会期间由中央电视台六频道特别档节目期间播出,影片主要讲述了在甘肃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一位双联干部帮扶脱贫的故事。影片出品人、制片人贾浩民;导演陈逸恒;音乐创作天啸,其创作团队多为甘肃本土人员。在主旋律欠缺的今天,作品以普通的人、普通的事、普通的作为和饱满的责任心,撑起了对美好生活希望的一片蓝天。
! w" v1 N9 Z B$ H9 R- h0 y, {; z6 W
在接手这部音乐的创作任务后,天啸深知电影是在导演统领下的群体艺术,对于电影音乐来讲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单纯是对画面感染力的增强,对视觉效果的深化,更重要的是能够起到对剧情的推动、对人物性格有更加鲜明性的刻划,以及使整部作品有强化的表现,最终引起观众的共鸣。 s, G5 [: Z4 V; P" h
% z! x7 D- Q5 n* o! j( w: V. Y在天啸看来,要写好一部电影音乐,一定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到最恰当的表现因素,尤其在中国西部,丰富的音乐元素有着巨大的创作空间,世代劳动人民积累下来的音乐素材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这个故事的大背景下,天啸与剧组创作人员一起进行了实地感受,找出了音乐表现最积极、最有意义和最具有表现力的层面,并在创作中不断地进行尝试、探索与修改,以达到最理想、最完善、最适合艺术表现的方式与手法。
/ h$ P2 O5 R! e2 u! X, |2 Z" t6 C9 M3 k+ S- h2 o J" E
电影《腊月的春》是一部正能量很足、很能鼓舞人心奋发向上的影片。音乐的总体定位确定在本土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并增强了淳朴与善良的气息,在与影片主题完美结合的同时,力求符合农村、农民的心理感受,符合受众体——观众的心理需求。为了增强整体气氛,预示故事的开场,音乐在影片开头以大乐队的音响作为体现,在浓烈厚重的气氛中箫声悠然进入,意味着漫长的生活艰辛所带来的沉闷、压抑,伴随着飘然沧桑的的箫声,于无奈、坚忍中似乎看到了希望和企盼,从中体现出处在贫困生活中的农民对党的希望和信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盼望。音乐在此时起到了开释主题、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
3 S% I. O, }6 E# R [( g5 [ O0 d# N1 ]9 |! Z
$ j- ]4 v3 j7 {6 B, N
在整部影片中,天啸对音乐的功能、色彩都尽可能地予以强化,注重表现力、感染力,尽可能地以原汁原味来展现甘肃的本土风情,深化人性深处的善良、纯真与淳朴。同时,他还对民乐的演奏进行了适度地改变,让音乐充满西北特色而不过于土气,在紧密结合剧情、达到感人效果的同时,让观众能够欣赏、接受并喜爱。他说:创作电影音乐决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迎合剧本,一定要找到感同身受的东西,在感人之处决非要人去心酸、流泪,而是要寻找到与人物心灵相碰撞的那个点,在碰撞中擦出火花。只有这样,才易发挥出艺术感染力的最大效果。
5 X3 V1 x# g( Z, K6 }0 [" b; o% M4 X0 ^; u$ ]+ X
《腊月的春》作为小投入、小成本的影片,让观众倍受感动。在对一些观众采访时,大都是泪痕未干又心存振奋,其最大原因就是它立足了百姓,立足了民族化和大众化,体现了人民的需求和心声,进而体现出了它所能被接受的程度和普及的力度,正如一碗浓郁、鲜香的牛肉面,为许多人所喜爱一样。近日,在澳门举办的第六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上传来好消息,《腊月的春》荣获本届电影节“金莲花优秀影片大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