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14|回复: 0

[演唱技巧] 陕西作曲家赵季平:扎根在中国文化的土地上

[复制链接]

6716

积分

10

听众

161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6716
geci888 发表于 2015-3-10 09: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来发个言。报告中提到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我特别支持。”一位头发花白嗓音洪亮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这位代表是70岁的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赵季平很健谈,也很认真。打开话筒前,他先听完了组里其他代表的发言。

  “我去年一直在关注全民阅读的问题。”他说,“如果学习传统文化不从孩子抓起,我们的文化就会出现断层,人们就会失去文化自信。”


& L) G- R+ L3 E! D' J" Z

  赵季平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是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先生。长期以来的熏陶让他对艺术充满兴趣。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就想要当作曲家。那是一个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年代,这样的梦想听起来似乎有些奢侈。

  现在回过头看,他说:“艺术是相通的,或许我的事业就是父亲艺术追求的一个分支和延续吧。”

  “我敬重父亲,每次站在他的身边,专注地看他作画,我的心里都会产生隐约的音乐线条,这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感觉,这感觉随着父亲笔墨的变化和线条的流动而强烈着,强烈着。在父亲的画案旁,鬼使神差地坚定了我当作曲家的决心。”他在《心语——怀念父亲赵望云》的散文中这样写道。

  很快,赵季平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就显露出来。他第一次作曲是在初中一年级。“那是一个组歌,从早自习到课间操,从上课到劳动,同学们都唱。”他回忆说。

  后来他又作了一首曲子,参加学校的歌唱比赛。那只是一个展示性质的比赛,没有奖品,也没有小红花,但赵季平却特别有成就感。

  音乐学院毕业后,他被分到陕西戏曲剧院秦腔团。“我当时很不开心,但是父亲说,那里值得你学上一辈子。”赵季平回忆。

  于是从24岁到45岁,他自称是“拜民族音乐为师的21年”,跑遍了关中、陕南和陕北,写过的戏谱摞起来能到房顶。

  “在秦腔团的工作中,我开始用大量时间了解秦腔、碗碗腔、眉户,了解他们的板路曲牌形式、唱腔结构、锣鼓特点等等,并与其他剧种如京剧、豫剧、晋剧、川剧等作比较,寻找他们的不同特点。我越学越入味,越学创作思维越活跃。”他在文章中写道。

  赵季平的不少音乐创作都能看到戏曲的影子,比如家喻户晓的《好汉歌》,灵感就来自山东地方小调。

  “父亲曾经对我们讲,艺术一定要接地气,扎根在民间吸取营养,到生活中用心歌唱。”他说。

  赵季平把30首陕西经典民歌重新改编,并加了钢琴伴奏,乐谱今年4月将出版发行。还把古诗词谱成曲,现在音乐院校都在用。“声乐作品传播力度更大,给了传统的《诗经》《唐诗》《宋词》新的传播途径。”他说。

  除此以外,赵季平最大的梦想是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介绍到国外。

  去年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外演出。“在美国演唱古诗词歌曲的时候,前面有留学生用英文给外国人讲解诗词的含义。美国人听到《别董大》这样的作品时深受感动。在悉尼,他的“第二琵琶协奏曲”成功首演。

  然而,他本人却不愿去国外生活。

  “当初我大哥想过去国外,被父亲拦下了。他说:‘我活着一天你就不能走’。”赵季平说,“我也是一样。我的根在这里,我哪儿也不去。”(白旭 许祖华)


: |0 ~& F/ p. ?% W5 x2 U) N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1-21 17:25 , Processed in 0.176428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