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很多老年朋友都愿意创作一些文学作品,歌词歌谣更是备受喜爱。我在学习创作与交流中,有一点体会分享给朋友们。
7 ]3 q3 m0 \" O' {2 @7 r1 M, ~/ _2 L$ q4 g
创作作品最重要的是心态; m; h. }% k- P- S5 f
% H2 ]& C ]* z# b# h* V2 I我尝试创作歌曲完全是退休后的兴趣爱好,并不指望获得别人的赞誉。出于这种心态,我建立了一个博客,就是为了交流。在创作时,我的出发点是坚守良知、弘扬正气,以歌曲愉悦人们的心情,鼓励听众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 q1 y& y. O8 X7 I, E3 _+ H
8 V* T, G1 V0 O9 G2 L民间歌词的写作手法
) m7 Z) y$ b" p; Y7 l
7 ~. J+ M' c5 t7 n( ?+ y8 @1、充分运用通俗的大众语言,力求简洁、流畅、易记,符合一定的韵律是最基本的要求。
6 T1 @" d% v6 R _- z6 f/ b! \! O3 a1 H& \
2、力求含蓄、有一定的意蕴,给人们留有联想的余地。* f& L$ | U4 W- X2 u! L" j
B$ w' h" d) H
3、努力实现用似老友聊天的口吻,阐明一定的哲理,避免简单的说教式的语言,能引发听者的心理共鸣才是目的。2 Y s B2 x+ D: U/ R4 a8 j/ t
0 w+ G( o2 X& ?) Q& p7 ?: A; m例如笔者拟写的《更爱月儿圆》,歌词是这样处理的:6 z- m5 _. ?: w# S( |5 P
4 i) P" \6 @; h! S$ K' u
! x/ O f% X, d: U$ x7 ?
第一段“十五的月亮总是这样圆,皎洁妩媚彩云间;多情的云儿为你遮羞脸,却不顾人们更爱月儿圆。”以常见的圆月夜空景色呈现人们对圆满、团圆的向往。而第二段做了一个转折“都爱月儿圆也要彩云伴……一轮孤月将会多清寒”。这里表达两层隐含意思:其一,我们应尽可能多陪陪家里的老人,多些情感的交流。其二,表达出我的一点人生感悟—我们要成就一些事情,个人的勤奋努力是必须的,然而从心底乐于接受朋友的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故接下来写出“彩云追月好画卷”。
! k" P3 `/ F2 A( H5 C
6 J1 _9 ^+ n, z. U8 O2 C$ D/ h最后也要照顾到有些子女无法回到身边的老人的心理感受,因此用“心灵欢聚更爱月儿圆”作为结尾,愿朋友们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3 N1 y. g" i% G# F" m; z8 m
1 C+ }4 T" \: [; ]2 k4 c+ H欢迎朋友们光临我在新浪网的博客“高占祥业余爱乐角”鉴赏、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