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07|回复: 0

[歌词创作] 歌词创作中的“五忌”

[复制链接]

86

积分

4

听众

25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86
JefferyMeni 发表于 2015-3-4 13: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歌词创作中的“五忌”
1 j4 z7 D2 |: A9 s+ C
) R6 c' x% i# i( }0 Q, u歌词易写,只要懂得文字符号的人,有感而发,写出的词一经插上音乐翅膀,通过人声唱出来,就是歌。笔者曾在词论系列篇《歌词题材五心论》中阐述过:只要具备有心、诚心、真心、爱心、恒心,歌词不仅可写,而且一定能写好。本文所论述的“五忌”,并不是吓唬词作者,也不与“五心论”相矛盾。任何艺术作品总有拙劣、精良、平庸、经典之分,有理论指导总比盲从强。为此,本文试从写人、状景、措词、造句以及违律悖时等五方面,写写该忌的体会,与同行们共勉。* |1 |% Q4 b7 f, g+ t+ J
$ F# D; Z& K' S0 e
一忌 ,写人无情。0 P- |& U0 O  |* o- ^6 t+ C
5 X$ R# E1 G& O
诗是心志之托,歌词系心情之依。歌词以写人为主,而写人又每每以第一人称居多。不管从小我或大我出发,始终与喜怒哀乐爱憎六情连在一起。爱国、爱民、爱家、爱情;爱太阳、爱月亮、爱星星;爱春风、爱夏雨、爱秋云、爱冬雪;爱山水花鸟、梅兰竹菊;爱古玩百艺、虫鱼宠物,无不与“喜”、“乐”、“爱”连在一起。战争、天灾、人祸,离别、失恋、怀旧,始终与“怒”、“哀”、“憎”紧密相关。
/ k: s. g+ q+ D
+ T. t% }3 ~8 G. n; t6 J" m: ]人与事连,事在人为。一个人有所事事,才会有所作为。做事是人,叙事为写人。通过行为来写人,则有血有肉;通过细节来写人,则鲜活生动;通过气氛烘托来写人,则有声有色;通过爱心美德来写人,则有情有义;通过人性人道来写人,则有理有哲。7 k9 ^8 T/ ?4 A# {/ g

$ [. A' \$ G' p5 U& ^4 q8 o言之有人,才可言言之有情,有情才能感人,情真才能声茂。假,即子虚乌有也。虚假的人,不可能有血有肉;虚假的景物,不可能有声有色;虚假的行为,不可能有情有义;虚假的人性人道,不可能有理有哲。空,往往如高似大,泛泛然也。空泛,不可能有丰满的形象,不可能以真实的内容来感动人。不能感动人的作品,当然就缺少了“情”。
; a& O: ]* X, Z2 W1 B, A' @1 U, M, h
/ i! M/ O  G" \$ T# }夸张与虚假有本质上的区别,空灵与空泛有神韵上的差异。夸张为情而发,空灵则更富浓缩性与哲理性,从而给人以感动和启迪。好歌词,反复揣摩,其味犹新,回环百诵,其韵不厌。所有这些归纳起来只有一个字——情!故写人切忌无情。4 K! W, Y% l' C6 n

: A* a; D4 K8 M- M0 n二忌状,景无彩
8 L# Z  h0 N* b2 ]4 x; s/ R5 z3 f8 D7 O) m" ^4 y% l2 ?& K
这里的景,主要指风景、物景、情景。风景包括所有的天然、人文景观,物景则指事物景况,情景专指人的心灵世界。描绘风景多为起兴比喻服务,起烘托作用;写物叙事多为形象、行为服务,起铺叙作用;刻画人的心灵,则为情爱,哲理等服务,是一种精警。景需要描摹、陈述,又可称之谓状景。状景必须精彩。情人眼中的玫瑰、诗人笔下的梅香、游子思乡的明月、少女伤春的桃花、英雄壮别的松柏、学子进取的新竹、深闺笼里的小鸟、出污泥而不染的塘荷等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百诵不厌的名句。
* h; E: m2 g( }% W" O4 Q2 D  g7 G2 d' k
以时序状景起兴的,如春夏秋冬,一月二月,一更二更等,以开花早迟状景起兴的,如:桃花、荷花、菊花、梅花等,以方位状景起兴的如: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以数序状景起兴的,如: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等等,此类多以民歌小调出现,给人以亲切、通俗、易记、易诵的感觉,多流行于民间。& f7 e" N6 Y, I+ @, ?

: R& s! p6 R* s6 {1 }状景宜通俗易懂。比如宋代王安石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句子,苏东坡把它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有人说改错了,因为“明月”原指一种小鸟,“黄犬”原指一种昆虫。作为歌词就应该象苏东坡这样改,要一听就懂,避免误解,给人以一种合情合理又明白的效果。* ?& h" ~/ g+ O, _4 O5 d" S& l
8 s0 Z! x/ s% T% a2 f
状景要合乎情理。也如宋代王安石有:“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菊花色黄如金,经一阵风雨“满地金”,既美又惨,多好的句子。苏东坡以为不然,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问题在于多数秋菊不怕风霜,毅然开放,而黄州秋菊却怕风雨。续句得益于了解普遍的秋菊生态规律,应令人同情和认可。
0 U) h) @; U+ u# u( z- N
6 L4 |8 G: \7 U3 Q+ V( d3 _# j精灵心情不可状,往往用借喻;舞姿歌声难名状,每每用比喻。状貌状色,贵在亲、新、美;状景状物,贵在绝、奇、妙;状情状理,贵在爱、深、哲。总之,描写风景、物景、情景必须精彩,换句话说,状景切忌无彩。
0 M2 w- a( f! I/ g' v/ a) Q0 r) m; K* p1 Y
三忌,措词无声: ]4 v6 E8 P! F6 U

0 V0 S) M9 @! ^) o; [所谓声,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声音,它包括声母、韵母及音色、音调及平仄,也即“音乐性”。自然界有风声、雨声、雷声、水声、金石声;动物界有各种兽鸟虫鱼、家禽家畜的鸣叫声。人类之声则更是丰富多彩,诸如笑声、哭声、怨声、叹气声、号子声,此外还有方言土话、民歌民谣里极为丰富的音调和衬词,都在声的范畴。用各种物质制成的乐器,所发的声音叫乐音,乐器有管、弦、键盘、打击之分,因其声的音色、震动频率,又分为乐音与噪音。人所发的声音有抑扬长短、顿挫休止之别,从而产生平声——阴平和阳平、仄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用现代语普通话来归纳叫“四声”。从发音的特点来讲有双声,从收音的效果来讲有叠韵,从而产生“双声”、“叠韵”、“连绵”、“顶针”等等富有极强音乐性的词组和词汇和文句。专门从事和研究人声歌唱的学科叫声乐,(笔者认为也可称之谓“声学”),搞歌词创作最好尽可能多了解些上述的“声”。# K9 L) P8 i+ S* O
! S  m% \( p; B: `2 H
诗言志,歌词也言志,而且要句句有情,字字有声。歌词为歌唱而作,歌唱为传情而发,传情力求声声感人。前人所谓“协乐”,歌词“别是一家”,就是这个道理。. f* G4 \1 I* o6 f7 }) C9 L
) k- e2 j! v# n0 M# n# _8 d
“实词叙义,虚词传情”,歌词创作,在虚词上狠下功夫,是很有独到见解的。此外,民歌民谣方言俚语和衬词里,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以声传情的源泉。
+ X3 x, `- Q% U5 Z1 N+ N. [  H
( v  K, t8 `9 a赋多叙事,小说长情节,论文贵逻辑,散文神不散而形散,故不能谱之以曲,变作歌声来感人。唯独歌词,(当然也不排除本是一家的为现代人所能接受的古典诗、词、曲及自由诗等形式),才能做到志寓于篇,情系于句,声依于词字之间,然后达到声情并茂,声声传情,声声感人的目的。所以,歌词创作,一定要强调“声”,切忌措词无声。
3 @3 Z1 }; n, g7 I1 A( @1 s3 a2 a+ d9 K# V: Y4 [' }
四忌,造句无韵, z4 f3 u: `' W# g3 N# |# O

0 w) l9 J+ h/ M; T8 p韵,除和谐的声音和一个音节的收音外,尚有气派、风雅、风度、气韵等含义。做诗有诗韵,写赋有赋韵,填词有词韵,制曲有曲韵。现代歌词用韵宜宽,不管诗韵、赋韵、词韵、曲韵都应相通,也不管旧韵、古韵、新韵、今韵,只要现代人能听得懂接受得了的,也都应通韵。韵书很多,诸如平水韵、十八韵、十三辙、诗韵新编和各种字典词典,歌词作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任选韵书和字典、词典进行创作。
+ z5 i0 x0 H  s# ^$ p8 N
8 p" b& m$ ^( O" ]4 G歌词属于诗歌,诗歌属于韵文,既是韵文就要讲究韵,应注意起韵,重视偶句押韵。: I- R) f4 T" E/ J2 G3 |( k

' ]; F7 f4 }9 h7 @! V( z) \造句有韵无韵,它不单指和谐的声音和一个音节的收音,更主要的表现在气派、风雅、风度、气韵等方面。气派讲究神韵,风雅讲究词藻修饰,风度推崇味韵、品位,气韵则要求苦练内功,加深修养,提高气质。纵观古今名家与作品的生命力,歌颂正义与险韵分不开,明辩善恶与爱憎分不开,赞扬纯洁与少女分不开,同情红颜与薄命分不开,感叹情劫与佳人分不开,讴歌至诚与情爱分不开。作品的致远,往往意在言外,作品的深沉,每每情在余韵。7 O$ g6 p# G# \  m$ c+ w! E- C, a
7 i( X9 F/ k9 K& o5 P' ^2 |
韵,既是发声,又是收音;韵,既有起承,也有转合;韵,既是句之形,也是句之神。韵在句中,犹如人体,既有形也有魂。造句是歌词创作的根本,千万不可无韵。% C# [# X8 G" w
( h0 G; p5 a5 a0 i
五忌,违律悖时( [$ }6 l6 ^9 m: g1 R

* q# C/ o' Z8 n: r2 t任何艺术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违背不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词同样为时而作,不得与时相悖。1 {% t  Z% F/ P- b3 H
4 i- j  a+ q9 z4 G) h
歌词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内容、韵味、风格、派别。然而,“可歌性”或称之谓“可唱性”和“音乐性”,则是必须共同遵从的规律。这是宗旨,万变不得离这个宗。其次,表现手法可以多样,但必须让人听懂。歌是“听的艺术”,听不懂,就失去了歌的艺术意义。歌又是“时间的艺术”,听者不可能在流水般的时间里,发挥充分联想、再三推敲、反复品味,而要一听就懂。这就要求歌词语言流畅,措词造句要符合当代语法规律,避忌冷僻、晦涩、深奥的字、词、句。来龙去脉,因果关系要合情合理。即使逻辑性强、有哲理性、很空灵的歌词,也要做到通俗易懂。特殊场境,如电视连续剧插曲,片头片尾、集前集后、反复播映,需要文雅、典雅、高雅点,也要注意给多数人或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是否能欣赏得了?比如词序:“公主”,指女性,多指帝王的女儿,而“主公”则指男性,王者的代称;“屡败屡战”是勇将,而“屡战屡败”则是庸将;“跑马伤人”其责在人,而“马跑伤人”,其责在马;“活着为了吃饭”是俗人的常话,而“吃饭为了活着”则是哲人的警句;“德配孟母”系赞誉其道德操守可与孟子的母亲相比美,而“母配孟德”则是母亲嫁给曹操了。仅词序前后的置换,就会有如此的千差万别,不得不慎,不得不忌。
5 g% G- [/ I( ^/ J  D# i) B
9 W) G& J/ p' g7 I' b1 \5 [歌词短小而直抒胸臆,宜多歌颂而少暴露,贵积极向上,而忌消沉悲观。即使“长歌当哭”,很有悲壮的感染力,也宜少用或忌用。如“我爱你”,恋人听了高兴,祖国“听”了自豪,执政者听了顺耳,反过来用敌意进行挖苦、讽刺,暴露,甚至不共戴天,则就该忌或大忌了。5 H' |  s7 U+ P: U8 o# P

8 O" o4 l+ V, H4 v歌词容慢词而忌冗长,贵谐喻而忌晦涩,巧含蓄而忌直白,尚情爱而贬说教,叙细节而不铺张,重浓缩而忌贪大,倡空灵而忌空泛,为现实而抒情忌无时代脉搏。归纳起来,歌词创作既忌违背自身的艺术规律,也忌悖时。
3 b, W' J8 {* f1 D5 {8 ]% W: }. \& f2 C' @& [3 o
纵上所述,歌词创作:写人忌无情,状景忌无彩,措词忌无声,造句忌无韵,不违律悖时,均系最普通的道理,最容易记住,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本文只不过加以浓缩和强调。尊重歌词自身的艺术规律,写人状物情景交融,措词造句声韵兼备,紧贴时代脉搏,为现实而创作,为当代而抒情,少走歧途,不违律悖时,为人类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是我写本文的初衷。不当之处,恳请专家同仁们指正。
( y+ K* x$ H; \* U. |5 \; X' t( v# i3 c'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2 21:48 , Processed in 0.11033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