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18|回复: 1

[歌词创作] 歌词创作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复制链接]

86

积分

4

听众

25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86
JefferyMeni 发表于 2015-3-4 13: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歌词创作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赋、比、兴方法之外,由于多年的创作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创作上的表现手段。这些手段经过不断总结和提炼,形成了新的经验,构成了新的表现方法。下面就常用的几种分别加以介绍。; }9 `* {3 m  S' N0 M- P/ k
    (一)夸张的手法4 @& l% r: M- Y4 ?
    夸张的手法,在诗歌创作中也是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所谓夸张,就是用一种被表现事物的形象去表现它,也就是用超过限度的形象来比喻被表现的事物,借助夸张,突出被表现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如“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光未然:《黄河颂》),把黄河的波涛说成是“万丈狂澜”,就是使用夸张的手法。被夸张的黄河波涛,形象显得更加高大,气势显得更加雄伟。再如“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掐千万丈”(桂涛声:《在太行山上》),也有同样的艺术效果。这种夸张的手法,不仅不会使被夸张的艺术形象受到损害,而且会使人感到更真实、更可信。正如刘勰所讲到的:“壮辞可得喻其真”。* q8 D8 s6 _) Z# k: Q
    再请看吴宗海的《热血歌》:
( O: F3 O9 f0 x, b6 ]+ u( _0 C) R        热血滔滔,热血滔滔,
. d( v- W  Z% `; B+ \        象江里的浪,2 Y( J+ w6 _+ J& c5 }
        象海里的涛,
6 n0 H* F6 C/ a" S8 W, ?3 U        常在我心里翻搅。" R( W. w, c. t
: m% B" {( C7 d+ M) V+ F7 K9 i
    这段歌词,为了表现中华民族抗击侵略,抵御强暴,用“滔滔”来形容热血的沸腾,已经具有夸张的意义。但词作家觉得还不够,又用“象江里的浪,象海里的涛”进一步夸张,这样就更增强了热血滔滔的形象性。
1 O8 \, O3 ^1 c% ]+ B    夸张的手法,往往是和“比”的手法结合使用的。如上面那首《热血歌》,就是把热血滔滔比作“江里的浪”,“海里的涛”,使用的既是夸张的手法,又是比喻的手法,是在比喻中夸张。同时,夸张不是无限度的虚夸,一定要有坚实的生活基础,要从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出发。鲁迅先生曾经讲过:“‘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这一段话,讲出了夸张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那就是要“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
! w- [, [  y' C, [2 g    (二)烘托的手法
! ?% O% A, R7 b9 J    烘托的手法,是为了加强作品的形象性,突出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利用与作品艺术形象相关的事物,来渲染、映衬、突出作品的形象性,感染性。如前面讲到的《英雄的赞歌》这首歌词,就是用“青山侧耳听”、“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等形象,来烘托人民战士“舍生忘死保和平”的伟大精神。被烘托的事物的形象更高大、更完美,更具有感染力。这种烘托手法,在古代乐府诗中就有所运用,如《陌生桑》中的一段描写:2 g0 x, ~4 v( v7 ]2 O
        行者见罗敷,
6 N5 }$ W" X, Z; ?0 s5 T1 h8 T        下担捋髭须。( Q7 a. c: T% J3 j( G. R  P% ~
        少年见罗敷,
, ?. Z7 F) z; }* o1 A        脱帽著帩头。
8 f$ c9 |6 @0 g. T0 }5 O& D        耕者忘其犁,: U  C/ }' T5 T$ h/ f
        锄者忘其锄。
; G* N: |% O: c) N1 J7 t* W8 _& }6 m
    这一段描写,就是为了渲染罗敷的美貌,从侧面进行烘托。通过路上行人的“下担捋髭须”,“脱帽著帩头”和“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几个描写,衬托出罗敷的美丽。这就比正面去讲罗敷如何美貌更有感染力,更有艺术效果。烘托的手法,还可以正面去描述,如孙师毅的《聂耳挽歌》:& o+ n  U2 c( \& y9 e
        风在呼,海在啸,浪在相招,
* z7 @7 U3 h; C# b5 f        当夜在深宵,月在长空照,: c8 E# L6 j( }: p6 g+ T: t2 k, d
        少年的朋友,
. q$ _3 ^5 o) ^) _- m8 l$ Z        他,投入了海洋的怀抱;' ]$ y  O. W$ J* y
        被吞没在水的狂涛,浪在高潮。
5 y( F: g3 p" }1 y. ~1 O歌词一开头,就用烘托的手法,描绘出“风在呼,海在啸,浪在相招”这样一个大海的气势,让人们看到波涛汹涌,狂风怒吼的情景。这样,就为聂耳的不幸遇难描绘出一个险恶的意境。夜深更阑,长空明月,又烘托出这种意境的凄惨,从而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烘托的手法和比喻手法有些相近,但它不是通过比喻的角度来达到加强作品的形象性,而是从烘托的角度突出作品的形象性。这有些象“众星捧月”的方法,用次要的事物来陪衬、衬托所要表现的主要事物。9 N, K0 P4 N, p" v5 f5 I, Z1 ^( U# O4 v
    (三)重复的手法, Y7 n6 c" c2 \3 L' `2 Y4 E
    重复的手法,是通过重复某一段落、某一句式或某一词语的方法,突出歌词作品的形象性。
7 ^8 c0 q' A3 a0 Z& B$ l! @    1、段式的重复
% g. u1 ?# G/ w    在歌词作品中,段式的重复在音乐上具有副歌性质。如王莘的《歌唱祖国》一词的A段:“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一段歌词,是作品的核心段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为了突出这一核心段落,词作家用整段重复的写法,给听者或唱者以深刻的印象。段式重复,也可以作为副歌的形式多次反复,如《国际歌》中的副歌。) h7 ~9 ^$ z7 \3 _7 r0 h" ?8 ^
    2、句式的重复$ @* d" W, H2 B  v2 N
    在歌词作品中,句式的重复能够造成回环往复,余韵深远的艺术效果。有的每段首句是重复句,如《挑担茶叶上北京》中的“桑木扁担轻又轻”;《延水谣》中的“延水浊,延水清”;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有前一段尾句和后一段的首句是重复句,如《不见英雄花不开》一词,第一段的尾句“金花银花遍地开”,在第二段首句作了重复,第二段尾句“金线花布运山来”,在第三段首句做了重复。有的为加强句式的力度连续重复,如“咱们工人有力量,嗨,咱们工人有力量”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等。有的为了取得余韵深远的艺术效果,把结束句作多次重复,造成一种留连往返,缠绵不断的艺术意境,如日本一首流行歌曲《世界多美丽》的结束句,就将“我俩在一起,世界多美丽”这句歌词重复了四次。
* _$ p) Y. X0 J7 q& A    3、词语的重复1 ]! C8 x+ ?# ~6 J8 [
    词语的重复,可以达到语言简练的艺术效果。请看《南泥湾》一词中词语的重复:* A+ Y" `8 z# P" i3 ~% p
        花篮的花儿香,, w/ R6 ~' c$ L7 n/ f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所谓对偶,是针对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内容相关的两个句子而言的。两句互相衬托,互相补充,互相对照,组成整齐对称的句式形式。对偶手法又分为正对、反对、扇对、流水对、单句相对等种类。8 [5 _. _$ |4 \( J0 f+ Y
    1、正对
1 ^4 ^* W; H" O. Y* t" H    正对,是内容相同,意义相近的对偶句。如《漓江春雨》一词(盾生词)中的对偶句:
/ a* u; B4 S; P        青山着手迎远客,
8 a' S9 w6 ]! ?: j2 q4 t        碧水含情送佳宾。
; A5 p; @) I, X/ h: }
. m2 A6 s% r; a2 W% A; h    这样对偶属于正对,“青山”对“碧水”,“着手”对“含情”,“迎远客”对“送佳宾”,两句描写的都是漓江风光。
. F9 U& I; X: V& a; I0 P    2、反对- R6 z# G. U' y! w. O
    反对,是指两句意义相反的对句。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鲁迅先生的诗《自嘲》中的名句:
/ P2 J& P' U( k$ x, j/ @; Q8 F        横眉冷对千夫指,+ x3 X8 g" W' ]" J) |0 I1 G, [& C0 ]+ V
        俯首甘为孺子牛。% @8 U, y" m" @2 @% p
4 ~: [6 S4 A6 ^; t+ E. i
    这是一对意义完全相反的对偶句,表现出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种看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尽然。在古代和现代的诗歌作品中,正对的例子是很多的,其中也不乏优秀的对偶句。: p4 P' t/ O* _( x& t- p/ r
    3、扇对6 m. @+ W! E& }( X7 N5 [% Z
    在对偶的手法中,还有一种叫扇对。所谓扇对,就是隔句相对,是第一句与第三句相对,第二句与第四句相对。这种手法,在《诗经》时代就已经使用,如《小雅·昔我往矣》:! u# S" \7 Y# `
        昔我往矣,6 i, U% x+ `% {
        杨柳依依。
+ h; P3 Z) F+ I2 K9 `        今我来思,
" i8 p* S1 C/ b" w* g5 W! K        雨雪霏霏。
( z5 o; C4 G5 E" w. N4 g  t3 j
# m6 U3 l' L  f    这首作品,就是第一句“昔我往矣”与第三句“今我来思”相对;第二句“杨柳依依”与第四句“雨雪霏霏”相对。在现代歌词作品中,使用这种手法的例子也有,如肖华同志的《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中的《到吴起镇》:/ V; u  V1 n' e& U/ a  X4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i+ |' p" v1 t# v- b5 n- E8 T4 d' j3 l) H; C/ x/ V$ W

" Y1 y9 h3 T! n2 g'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积分

4

听众

25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86
 楼主| JefferyMeni 发表于 2015-3-4 13: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句歌词,除了上下两句有对偶的性质,本句中也都成对。上句的“响雷”对“金鼓”,下句的“扬波”对“和声”。. _& i2 P4 ?9 R+ V; L' B
    对偶的手法,在歌词创作中是常常碰到的。上述几种方法,只提供给初学者参考,使用起来一定要注意用得恰到好处,否则,过分雕琢,就会流于形式主义的泥沼。
& g% V, }& ]. r    (六)设问的手法
  `1 A5 ^" M, e% y3 E    设问的手法,在《诗经》时代就开始使用了,如《邶风·式微》:: @0 a# {9 d1 y" s7 B
        式微式微,胡不归?
& S, Z' H2 i, Q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5 X  l: C+ C+ F/ G
0 J) L8 B: H" E$ R2 p! X& N        式微式微,胡不归?7 j7 j2 p8 x) I( R% H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X6 b9 f/ m/ m+ b. e
' v: {; v0 d2 E, Y/ z
    这首《式微》,就是采用设问的手法。作品一开始,首先提出“天晚了,天晚了,我们为什么还不能回家呀?”接下去回答:“要不是贵族老爷差事多,为什么总在露水中劳动!”“要不是养话贵族老爷的贵体,为什么总在泥泞里干活!”借以表现人民对贵族老爷的奴役和压榨不满。在民间歌谣中,设问的手法是经常使用的,那些“对歌”、“赛歌”、“盘歌”往往是通过问答形式表现的。设问有自问自答和互问互答等形式。+ u, S' |1 w1 h9 Z( d7 o
    1、自问自答
6 T* O- w- p1 h    自问自答,一般表现在独唱、齐唱作品中。《国际歌》中的“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是典型的自问自答形式。有些歌词本身是问句,同时也是答句,如“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做马牛?!”这样的问句,实际上本身就做出了回答,从其语气上就已经表明,是不愿做奴隶,不愿意做马牛。有的前边先作出问答,最后才设问,如《开路先锋》:- A" p7 v" i4 C6 z
        不怕你关山千万重,
( E$ A- b9 C6 f5 p- v2 u+ X        几千年的化石,9 M3 [0 ?7 {$ A* q* |2 ?( O
        积成了地面的山烽!
7 w1 G) d; |% n# ^0 B8 c        ——前进没有路,9 ?1 S% F# m6 t- o' E5 a9 D0 t* A
            人类不相通。. T( L) c& n3 T  h- F, v
        是谁,障碍了我们的道路,$ f* U/ \' B* Q  w% j7 A
        ——障碍重重?. R/ R% d6 l# {& [1 Y! V
% U; m! g, M9 R. m, X
    有的作品通篇都是采用设问的手法,如贺敬之的《七枝花》。有的歌词作品标题就是《问》(易韦斋词),然后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r1 Y) Y2 N- @! j/ b$ o" S. T
        你知道你是谁?
5 J( e/ q& z8 v) q( {2 |        你知道华年如水?
/ r8 z4 R2 Y. Q        你知道秋声,
% [" R9 c# y8 H  i# e) |' S# i        添得几分憔悴?+ O) j5 H7 K3 W7 E* E9 k
回答只是“垂!垂!垂!垂!”接着词作家又问:& c# N. ]! I% d( \# h' \/ c5 |6 J
        你知道今日的江山,) t% t' K  U4 S0 k* h0 W8 }
        有多少凄惶的泪?) o* o0 z9 M5 ^) r" _- J) z( n) B
        你想想呵:对、对、对。
! H# x  q' q1 S( Y+ j全词几乎是用“?”——问号组成的,只用“垂”、“对”做回答,具有很好的含蓄效果,给人留下了充分回味的余地。
/ p# d  H! s6 S  _    2、互问互答* T2 V" q  R5 ]% D( |8 k
    互问互答,就是你问我答,我问你答,如《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曲》:# j" }0 ?# r1 r, {. ~' b; U
        张老三,我问你," T) o8 ]0 ^' c! b
        你在家乡在哪里?
) Y- T5 Y1 q1 s        我有家,在山西,& t9 m5 ~2 v! b* @! b
        过河还有三百里。! P; T- s4 Y3 u
: G( ~' X3 g8 S% N# Q
    这首歌词,全词都是采取互问互答的手法,表现中国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痛苦心情,以及坚决打回老家去的决心。互问互答的手法,在民间歌谣中用得很广泛,象山东民歌“对花”、云南民歌“猜调”等。特别是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壮族的“歌圩”,西北的“花儿会”,几乎都是以山歌问答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手法,在广西壮族歌舞剧《刘三姐》中的《对歌》一场运用得极为成功。6 D3 G+ P! ?/ O+ u
    (七)序列的手法- H  P0 b! T5 X2 C$ @+ @8 l/ X- S/ ]
    序列手法,有以时间为顺序排列的手法,如《五更调》、《四季歌》等;有以数字为顺序排列的手法,如《十唱红军》、《十绣》等。这种序列手法,在《诗经》中就有所使用,如《豳风·七》就是用时序的手法完成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四月秀  ,五月鸣蜩”等,都是按着当时人们生活和生产上的感受写成的。有的作品把时序和数序结合运用,如陕北民歌《三秀金匾》:
: l1 v6 g7 D2 F, S1 x/ h8 `5 F        正月里闹无宵,
% K) s, n" p, f4 p; e$ o/ e        金匾绣开了,* n! m# H7 m' F" w* V8 m0 i
        金匾绣咱毛主席,
7 b( X  B* r2 e        领导主意高。
; K% i' Z, W0 n5 E
% t: e. A, r+ p/ \9 I: W        二月里刮春风,
& f5 I' Y2 X: R2 u% w/ f        金匾绣的红,
& [  \3 [& j5 g        金匾上绣的是,
, W* U  e! q: t  n8 U7 E5 n5 a        救星毛泽东。
- f7 _2 H2 b9 ~' e2 \: J1 O6 G  l) q
! Q, {2 Z! v2 i7 @5 K        一绣毛主席,
" _, U3 W3 T# N, w( r        人民好福气,
/ C0 }  g9 C" K5 H9 M, \        你一心为我们,
% q, g, g  h: s% ]' @        我们拥护你。9 v/ Y" p: r  }. [8 G* f  `% y1 l
* B8 s: k" ~6 T5 J: ~
        二绣总司令,9 ^5 J: D- M4 d1 X
        革命的老英雄,
9 n, t8 A8 F1 z9 V: i. N        为人民谋生存,
9 S, ^! h6 J; T' A( n& m0 m, z/ W        能过好光景。
8 Q' |; l. w1 p5 f. o 7 B* o) ]* D. Z/ H9 N
        三绣周总理,, _/ b. t  i" j! G8 w; C
        人民的好总理,
9 g) m  k0 X3 o$ n        鞠躬尽瘁为革命,( G2 R/ G, j% Y5 W
        我们热爱你。
5 i/ M1 X6 W! h6 |: { & V5 ]1 ~, m; U
    这首歌词,开头用正月、二月,接着是一绣、二绣、三绣等序列手法,歌颂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7 n! _+ g- m& ~
    (八)衬词的运用
6 V, z/ O0 H$ s4 Y8 b- _# H    所谓衬词,就是对歌词中主要语言的陪衬和衬托。衬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运用得恰到好处,会增加作品的形象性和色彩性。衬词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总括起来有下列几种用法。
1 @% c# x5 V2 ^" ?2 R+ f" }8 D    ①形象作用,用于增强作品的形象性,如孙师毅的《牧羊女》;
0 k" Z5 [0 }# r: C' L        咪咪咪,小羊!+ l4 q4 F# E6 i: H8 k/ ]9 E
        咪咪咪,小绵羊!9 c1 e) [1 s! S( o3 ~# b
        快出来,别往草里藏!) t8 ]/ e- y+ Z5 k( Y& k; ^
通过衬词“咪咪咪”的形声作用,模仿小羊叫声,增强作品的形象性。与此相似的还有沈心工的《月下蛙声》:
6 K! ?; z, q4 A) Q' s        谷谷谷谷谷谷,谷谷,  X, Y, V1 |- Q' `! l
        月下蛙声仿佛穷人哭。
: p1 x( m- \3 O6 G也是通过衬词“谷谷”的形声作用,模仿青蛙的叫声,加强作品的形象性。
6 R% ~  X) t8 U5 X0 X2 I& o    ②反复运用,目的是加深作品的感染性,如安娥的《卖报歌》:
4 @8 C* J9 L4 z  D+ o" @        啦啦啦,啦啦啦,: f  B+ c5 G, [! `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0 L! d. @' F; L/ A8 L+ b
每段歌词都用“啦啦啦”的衬词做开头,反复运用,加深作品的感染性。再如孙师毅的《开路先锋》:
* D$ g; y9 @' T  c) o        轰!轰!轰!3 I0 ]  w/ Y4 V# t4 t- N
        哈哈哈哈!轰!
+ ~4 q* k! |; b* M/ P( B& f        我们是开路先锋!
! G& P5 [$ }# d) h5 u        轰!轰!轰!
5 [) V+ a( M0 I6 m' K6 ?        哈哈哈哈!轰!9 q! {& a% X1 s2 R' @$ Q
        我们是开路先锋!" z) d% x/ u  R% l2 n
也是通过“轰、轰、轰”衬词的反复运用,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q; P6 J. U! X0 p5 q9 W: ~$ d1 Y    ③加重语气,增加作品的鲜明性,如光未然的《黄河船夫曲》:' O5 S" `9 ^2 q
        咳哟!" b: m+ y# D; ]5 j
        划哟!划哟!划哟!
& F6 f  I- X' c6 _        划哟!冲上前!
8 \) a7 k3 O  K  c% t: O        划哟!冲上前!
: i/ U, U/ j+ h+ U% M  d  v& B通过衬词“咳哟”加强力度,鲜明地表现出黄河船夫和惊涛骇浪搏战的紧张战斗情景。
# X: H4 F4 V4 ^0 K; C) Y% [    ④突出风格,加强作品的色彩性,如云南民歌《放马山歌》:8 M+ r: w  [$ x$ \9 W6 I2 w* l
        正月放马呜噜噜的正月哟正,/ Y% a+ W1 j: \
        赶起马来登路尼程咦哦登路尼程。
" x- q2 y( r, r" ^ ' c5 a; q. M+ I- @% }% J
    这首民歌,就是用“呜噜噜的”、“咦哦”等衬词,突出地方风格,增加作品的色彩性。此外,象维吾尔族常用“来来来”(“来”左边有个“口”旁),蒙古族常用“啊哈嗬依”等衬词,来加强民族风格的色彩性。
0 c& i, l3 Y" |    另外,有的衬词用在作品的开头,如《卖报歌》、《月下蛙声》;有的用在作品的中间,如陶行知的《锄头舞歌》:
) b  W* [. g% m- u  M3 Z8 I+ h/ G        手把着锄头锄野草呀,
/ E! C* J: _7 z        锄去野草好长苗呀!
+ b7 Z( g) [9 U# G1 H1 ~- X        咦呀嗨,呀呼嗨。
  L5 P3 [5 s, ?        锄去野草好长苗呀!
% h# b& _- s4 i$ |& ] 3 O9 h4 f) V4 ~' Q$ @& {3 c" ^
    有的用在作品的结尾,如蒲风的《码头工人歌》:
9 I/ B  w5 f" l3 |        搬哪!搬哪!  z' e  r% W; H3 t
        唉咿哟嗬,唉咿哟嗬!# m6 o3 ?& M$ k/ N$ u; b
        唉咿哟嗬,唉咿哟嗬!
+ f- X" b3 M& y" g% Y 9 P6 _6 b" _* w9 R: E# C
    有的作品开头和结尾都用衬词,如《黄河船夫曲》和《开路先锋》等。8 I8 V: y- U. X3 T% O# Z
    上述一些表现方法可以互相结合使用,这样会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如《日落西山》一词,就是比喻与设问结合运用的手法,用“哪一个山上没有树?哪一个田里没有瓜?”的设问,来比喻“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情?”《锄头舞歌》使用的是衬词与重复结合的手法,用“咦呀嗨,呀呼嗨”的衬词,过渡到“锄去野草好长苗呀”的重复句。9 E" L/ q8 s# O* T' B
    总之,歌词创作的表现方法是十分丰富的,各种方法之间又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也就是说,这一种手法中又可能包含着另一种手法。如夸张的手法,往往要通过想象丰富的比喻表现出来,而神话化的手法又需要通过夸张来完成。但是,不论表现方法如何丰富,如何复杂,对其手法的运用必须服从于艺术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描绘。当然,表现方法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前进,人类的社会生活在发展,作为表现时代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的表现方法,也一定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实际上,这些艺术的表现方法都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它、概括它、提炼它,使之为歌词创作服务。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22 20:48 , Processed in 0.18094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