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词是指一首歌曲中的文词部分。许多用以咏唱,并有较具体和详细内容的歌,除了音乐部分以外,都会有文词部分。歌词与歌曲,绝大多数都能互相配合,成为同时涉及文学和音乐的艺术作品。由于歌词占很大多数都是押韵的,因此亦属韵文之一种,是一种文学体裁。歌词与诗的分别,主要是诗不一定要入乐(合乐),歌词是要合乐的。歌词配合曲旋律子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
3 N Z1 i. r5 C! U" H2 Y* r- M: t4 o
) |7 y: j9 v1 w6 w( R4 C1 [2 K
青春总是充满了感动,每当这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想歌唱的冲动。很多年轻的朋友,他们有着出色的文采,有着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又或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听别人的歌,唱别人的歌,他们更想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
7 A- e5 J) u& W. E写一首流行歌曲不外于两种途径:一是依照写好的歌词谱曲,二是依照已有的曲子填词;这两种方法现在都经常使用。对于许多音乐基础不足的朋友而言,作词(或填词)相对容易一些。然而,要想写一首内容好、好唱又好听的流行歌词却也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许多热心而有才华的朋友将他们的歌词作品向我们投稿。可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其中的大部分要么是语言表达的功力还不够,要么虽然写得不错却很难谱上曲子来唱。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这些朋友没有掌握创作歌词的方法和技巧,空有才华,却难以充分发挥。+ e, J1 T, [+ w7 I
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首好的歌词呢?
3 N" z) I1 ~2 u
5 D- J0 `$ B, b: j首先,我们要明白,歌词不等于诗歌。
8 u. [7 A! t$ S- _& g" d1 m' {
# u& d- d, l8 Q2 A" W很多朋友寄来的作品,其实只是一首现代诗,而不是歌词。有些朋友也曾问过:究竟诗和歌词有什么不同?是啊,要想写一首好的歌词,我个人认为第一时间就要分清这二者的区别。
. s. u3 I6 P7 s" M: y! q% n; W8 D1 X- _0 a/ Q: k# i' n
现代诗歌与流行歌词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从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格律的限制,形式和内容都更自由。从本质上讲,歌词也具有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质、表现技法和情感特征,但它和诗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歌词为了能够配上曲子唱,在结构、语言、韵律等方面要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旋律。所以,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海阔天空地写。而且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谐音产生“畸意”;比如,在心里老是唱成“你知道我在等你妈(原词是‘吗’)”,那种感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本来一首很好的歌,却因为一个糟糕的谐音而“毁”了。' c) K8 p: M% b, l$ }/ A
5 z9 R5 p5 m+ [2 r& w话又说回来,流行歌词与现代诗歌同出一源,所以写好诗歌是创作流行歌词的基础。诗歌创作的经验也能给歌词创作以很大的帮助,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成功诗歌的创作能使一个人的文笔更精练、更准确、更富表现力,这些对歌词创作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大特点有三:语言精练且更富有韵律,表现手法更有力度,结构更严谨。诗歌在相对较小的篇幅内要想有动人的表现力,不做到这三点是不行的,歌词也一样。有一些朋友的作品几乎像写散文诗一样自由,尽管能传神地表现内在的情感,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奏和音韵都不整齐,这样的歌词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很感人,也很难变成一首歌。9 ~( t+ X ?. g* _: Y4 D
$ I" M$ L. {' \ J5 ^可以说,歌词创作:第一忌,语言不精练、不优美;第二忌,节奏和音韵不合;第三忌,语言深奥晦涩或单纯说教;第四忌,结构混乱;第五忌,平平淡淡没有高潮;第六忌,有破坏没建设的糟糕的谐音。
! \, _) z [6 X' x9 m, `- s3 i5 ^, N6 g: @" l' O9 e* h2 z
下面,我们先来详细探讨一下怎样创作出好的歌词。
* q$ @+ H" I. G% ^# w, I; C: e# A$ Y; @. Q" d' x' G# |
第一,要能够感动自己,更要能够激起他人的共鸣。/ h' O$ K' O b; n" b/ S. [% [ s% U
/ c' S3 ~- G0 k5 r, n, o' F; R5 D
一定要用全部的情感去锤炼一首歌词,把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故事和情感融会在一起,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以严谨的结构层层铺垫,直到高潮。要写最令自己感动的东西,不仅仅要在一种充满燥动的情绪中去写作,更要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能再次被它打动。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你就已迈出了成功最关键的一步。但这一步也是最难的,要看你的文笔和才情是否到家。5 v+ ~2 q- V9 R S: G% U
1 r2 E/ a, o4 W% k! J( |
真正的高手,他或许只是听了别人的故事,却也能做到感同身受,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对人性、对感情、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见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文字,也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8 R# j' T$ W& x2 Z
w4 Y R" h$ L# M5 V
反过来,有的人虽然也有着动人的经历,文笔也过得去,可写出来的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这是因为在写的时候,这些朋友忽略了对故事的巧妙的讲述,人物的细致刻画,以及巧妙地表达内在的情感。他们没有很好地刻画细节。所以,尽管语气热烈澎湃,但离感动总差一点点。比如,有很多朋友写他们初恋的歌,有的是没头没脑的一段抒情,有的是评书一样的爱情故事。如果这些朋友仔细地研究一下《同桌的你》,也许会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最好的关于初恋的歌词。
* B, ^2 K; q# a# w0 f0 C" N( [/ o7 U i8 M
同桌的你 词:老狼. ]( l$ U& v: x# o0 o% M, d
i$ Z& F* ], G% S Z% j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A)
% X0 [7 O% z; l& Q/ z.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B)
. z/ [# j& d2 p. a$ J( Y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C): Y- K- k; u2 U. K# q7 C6 Q
( D( X j- U: _# H0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A1) 4 ? s' V2 B* Q+ l# }' {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B1)
5 I/ r6 X& ~- X2 C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C1)! e9 B+ D3 s" o! g! R
: f9 a y2 a& m; k1 j$ }- u, @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会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A2)
( k% p: l* g( m8 I' k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C2)' U0 q9 i* T* b, G1 q9 Z
啦……(D)
( K$ @( ~3 x# Y9 y# O0 T" N: F- g% r% J/ o7 t
老狼在他的这首经典作品里,首先是对“她”进行了细致传神的刻画,“爱哭的你”、“总是很小心,向我借半块橡皮”,这样生动的描绘,言语不多,一个纯真、可爱的女孩却已活现眼前。老狼用非常巧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初恋故事:岁月流逝,回首从前,从相识、相爱到分离,唯美但令人叹息的初恋分成三大段来歌唱,每大段都回到高潮的四句排比上,以一种“追忆逝水年华”的总的情感统御几个并不连续但很经典的画面。众多与爱情有关的意象——日记、相片、长发、嫁衣信——交错而过,那份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不但没有沉下去,没有在歌声的反复中消散,而是不断地盘旋凝聚,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热烈……" L' G' t3 n/ [
7 K; a$ b4 @$ X0 B8 m( y1 \6 c
综上所述,做好第一点,刚开始的时候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4 C1 j& G: O2 _* U# S; r S1 H/ l/ |; i
● 尽可能描写自己有着强烈感触的故事和情感;
& b+ W- E \+ `1 @- m● 对人性、感情乃至人生要有比较深刻的体悟和见解;
" P( o# N4 l; L$ c7 [9 u● 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类似经历的那些细节;0 m/ f* ]* I1 Y) {% `
● 不要说评书,要发挥诗歌跳跃性强的特点,“镜头”对准最有代表性的画面;
4 Q& u2 X0 i& ?1 F9 L/ G0 z3 N+ Y● 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哪怕讲得再含糊也要有一点故事的“碎片”或“影子”;
}. [; `' u5 O# S P● 要有最精华的句子来作高潮,“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想出精彩的词句就坚决不动笔。 p0 R2 F- s- V+ S% c7 L+ W
# _$ ?! l6 M" `# n
第二,精心规划歌词的结构,把握好“起、承、转、合(高潮)”的步调。4 D* J$ j$ _9 Y3 `( e; E
) c1 H& F& |) r
做好第一点后,我们应该对要写的歌词有了比较清晰的感觉,同时也应有了最精彩的词句,接下来就应该精心构思整首歌词的结构。有一些朋友一有了好的感觉或词句就迫不急待地坐下来写作,这往往得不到好的作品。我们要养成先规划好歌词段式的习惯。流行歌曲的基本段式有一段式(如邓丽君的《小诗》,见《如歌浓情》),二段式(如邓丽君的《云河》,见《如歌浓情》),三段式和多段式四种。目前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三段式或多段式,一段式和二段式因为太短,难以很好地表现情感,已经很少用了。一首歌曲的段式一般是由其旋律决定的,像前面的《同桌的你》,还有张楚的《姐姐》等,就是多段式。
, R; c" I! I+ |7 z+ F" ~; Q0 h3 c
我在第一条里讲到“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主要就是针对用三段式或多段式进行整体布局而言的,因为在写三段式的歌词时,用“故事+抒情”的手法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一首歌词如果能有一点故事情节,就能更好地进行“起、承、转、合”的变化。虽然这听起来有一些老套,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歌词写作的朋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大多数优秀的歌词作品都是很好地把握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我们以《驿动的心》为例,来说明歌词中的“起、承、转、合”。: _" c) @; n9 T+ _6 B. p, S) A
* h8 c/ z; E- Y+ N驿动的心 词:梁宏志
* h+ j6 v- f% [: T6 P3 H, \3 J2 i, l) r
(起——)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1 V. f5 D$ D4 r( q* b
(承——)这样漂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 p# s0 U0 i+ Y9 v; F1 i0 O. n
(转——)哦……
2 k" W1 x7 B, o6 X(合——)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
- c9 Y) E4 t( d# U; I! l. s疲惫的我是否有缘/和你相依
1 z5 \ I l ~9 }" Q. ?/ |
6 t' Z" \3 L: Z大多数三段式和多段式的歌词,“起、承、合”都十分明显,却没有明显的“转”。这种情况下,“转”主要体现旋律上,一般都是在第二段(承)的最后一句上出现向高潮过度的旋律进程,而这时的歌词往往也有比较明显情绪和语气的变化,以配合旋律转到“高潮”。虽然说“起、承、转、合”的步调主要是通过旋律的变化来体现,但词作者在作词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行。曾见过有的朋友把一首词中最好的句子放在开头,这样只会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我常常戏称之为“塌台”,意思是词的后半截撑不起来了。/ ~# m3 W! U( L% A6 l8 i" a: v; g# m
3 d. p- w- t6 f5 ?, e. J4 B最后要注意的就是歌词的结尾,以及全词的和谐。词的结尾一般有三种:一是将高潮的全部或部分反复至结束,例如《凡人歌》;二是从高潮过渡到一些虚词上,像“啊”、“啦”之类,例如《同桌的你》;三是重复开始头(也可以略加变化),让高亢的情绪平静下来,例如《恋曲1990》。歌曲的结尾主要由曲作者安排,可词作者如果能在创作时就考虑到,就能给曲作者留下更多的创作空间。另外,全词的每一个段落要做到前后呼应,尤其在细节上,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1 Q" i: ]4 q) j7 J
) n5 I8 u/ V! J. P
这里要注意的是:
; g' D) i, t9 Z$ S# I- M# Y●起——开头和高潮一样重要,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一开始就要能吸引人;
: y1 J* a; M" p●承——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能否顺利过度到高潮,全看最后一二句;8 x( o5 B' s; ]
●转——不一定要有明显的“标记”,更多的可能只是情绪和语气的变化;
( n B9 A, x3 e1 K. \. f! m* j8 S●合——早说过了,没有想出这一段,就不要轻易动笔。& Z. H: W* T& K# Q( F5 Q4 p0 D
●结尾——要让人有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Y6 h# n. S _
7 h) ]* }3 ~6 A9 U% Y9 O
/ c) F9 X8 S; P
" _* _$ i8 \; i& O. o$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