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arissimi(16O5—1674)卡里西米
) d; B4 f( W8 Q( d/ }2.Cesti(1623—1669)切斯蒂 , Y5 p" H/ n& p+ X6 F2 b! \0 F0 l
3.Caldara(167O—1736)卡尔达拉 2 V, G" N7 U) ?# m% P1 i# l. o0 {% P
4.Giordani(1743—1 798)乔尔达尼 : C# J: N; K3 j9 c5 ~5 U2 V
5.Cavalli(16O2—1676)卡瓦利 , u/ K) Q7 M% j4 S/ @
6.Bassani(1657—1716)巴萨尼 8 y" G$ b7 Y& _% c. x: x
7.Bencini(17OO—1755)本契尼
. M6 h A' M4 t5 X7 ~8.Bononcini,G.B.(1672—1748)G.B.博农奇尼
% U$ b9 g6 p4 q, g) W+ ~3 l9.Bononcini,G.M.(1642—1678)G.M.博农奇尼 , o8 n c7 s0 ^6 W8 d4 q- U# o8 K
10.Donaudy(1879—1925)多诺蒂- g5 B9 {& N* h
11.Durante(1684—1755)杜兰特
: d& v8 V& {& N3 `/ c! R12.Falconieri(15…—16…)法孔尼埃里9 w! @; x2 ?2 O, j
13.Fasolo(16…一16…)法索洛
9 j9 R( b7 V. q3 x( O14.Gasparini(1668—1 727)伽斯帕里尼
( ]# F1 {6 `% B15.马尼; A' A" t8 D$ X+ V# j8 k7 x
16.洛蒂% V0 Q5 J8 h9 |- U, N
17.帕蒂
2 U/ }$ s( z4 m* W2 e* J+ }. _' t18.巴萨尼2 T9 D! v9 ?2 j" i0 }
19.莱奥
) R8 k, t% z1 d. H1 b20.帕伊西埃洛
; k/ t- j0 X6 \1 ^5 u" ?: C21.马尔蒂尼" U( c3 V! x& J
22.奇马拉/ s; R/ G- H% l0 M+ y2 J2 z
1.贾科莫·卡里西米Carissimi, Giacomo (1605年生于罗马的玛里尼;1674年卒于罗马)。意大利作曲家。最早用清唱剧形式创作的几位大师之一。1628-29年在阿西西、1629-1674年在罗马杰尔马尼科先区教堂任圣乐队长。
" ^# K% h5 \7 ~( u0 t6 J; H1 l6 A- p* @: Q5 ?
所作清唱剧包括《魔鬼》(Lucifer),《约伯》(Job),《伯沙撒》(Baltazar),《耶夫特》(Jephte)(1650),《所罗门的审判》(Judicium Salomonis);另作经文歌和朗诵[如《亚伯拉罕与以撒》(Abraham and Isaac)。将蒙特威尔第在歌剧上的创新用于宗教剧。他的《“武士歌”弥撒》(Missa"L'Homme arme")是此类作品中最后一部。1656年他被委任为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唱诗班乐长,当时她逊位后在罗马建立了她的宫廷。
0 z7 }9 D, g5 {9 t2 Z- a! W" }- a8 T5 `# Z
2.安东尼奥·切斯蒂Cesti, Antonio (1623年生于阿雷佐;1669年卒于佛罗伦萨)。意大利作曲家和歌唱家。原为教士,据信随卡里西米(Carissimi)学习。还俗后于1644-51年成为沃尔泰拉大教堂管风琴师。他的歌剧《奥龙泰阿》(Orontea)于1649年在威尼斯成功后,他的兴趣从宗教音乐改向歌剧。1666年是维也纳帝国宫廷的副乐长。
( N4 O$ }- f/ _0 W
: z2 O4 ?9 A& e, A) N他是与卡瓦利一样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作品有《奥龙泰阿》(Orontea)(1649年首演于威尼斯或可能1656年演于威尼斯),《自己战胜的亚历山德罗》(Alessandro vincitor di se stesso)(1651年首演于威尼斯),《多里》(La Dori)(1651年首演于因斯布鲁克),《凯撒情人》(Il Cesare amente)(1651年首演于威尼斯),《克娄巴特拉》(La Cleopatra)(1654年首演于因斯布鲁克),《阿吉亚》(L'Argia)(1655年首演于因斯布鲁克),《亚历山德罗的慷慨大度》(La magnanimita d'Alessandro)(1662年首演于因斯布鲁克),《提托》(Il Tito)《1666年首演于威尼斯),《不幸的爱》(La disgrazie d'amore)(1667年首演于维也纳),《赛密拉米》(La Semirami)(1667年首演维也纳),《金苹果》(Il pomo d'oro)(1668年首演于维也纳)。
# `* y1 A8 D3 P2 F
! C( ]. }. w7 Y) t0 u0 i2 U9 w+ X3.安东尼奥·卡尔达拉Antonio Caldara, (约1670年生于威尼斯;1736年卒于维也纳)。意大利作曲家。师事莱格伦齐(Legrenzi)。童年时曾参加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唱诗班。1699-1708年在曼图亚宫廷任教堂乐长。1709-16年在罗马的鲁斯波利亲王宅邸任教堂乐长。1716年起在维也纳的帝国宫廷继富克斯(Fux)任助理教堂乐长,在此职位上一直到去世为止,受宠于查理六世皇帝,后来他的薪金高于富克斯。卡尔达拉写有87部歌剧,40多部清唱剧,还有弥撒曲和其他教堂音乐如《圣诞康塔塔》(Christmas Cantata),以及一些歌曲,如十分有名的《宛如阳光》(Come raggio di sol)。他第一个为梅塔斯塔西奥的脚本《狄托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谱写歌剧(维也纳,1734)。
, G; f; k' `. K4 }, E& n& J/ b
) b9 T$ g* L; E/ w. h4.未找到 C, b+ P" F$ O4 m0 ]
0 r' g, j i9 U. Y$ W5 T, w3 V
5.弗朗切斯科·卡瓦利Francesco Cavalli, (1602年生于克雷马;1676年卒于威尼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可能是蒙特威尔第(Monteverdi)的学生。1616年入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唱诗班,1639年成为第二管风琴师,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蒙特威尔第都是该教堂的乐长。作为歌剧作曲家,163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泰蒂与佩莱奥的婚礼》(Le nozze di Teti e di Peleo)问世。从此到1670年间,约有40部歌剧在威尼斯上演。二次访问巴黎,所作《赛尔斯》(Xerse)(威尼斯,1654)在1660年作为法王路易十四婚礼庆祝活动内容之一而在巴黎卢浮宫上演。卡瓦利在歌剧史上的重要性在于扩大了戏剧潜力、对喜剧因素调度自如。所作歌剧有《迪多内》(Didone)(1642);《爱之箭和善》(La virtu de'strali d'amore)(1642);《奥尔明多》(Ormindo)(1644);《多里克莱亚》(Doriclea)(1645);《伊阿宋》(Giasone,Jason)(1649);《俄瑞斯泰奥》(Oristeo)(1651);《卡利斯忒》(La Calisto)(1651);《埃里特雷阿》(Erismena)(1655);《奥廖内》(Orione)(1653);《赛尔斯》(Xerse)(1654);《埃里斯梅那》(Ercole amante)(1662);《波斯公主斯塔蒂拉》(Starira,Principessa di Persia)(1655);《情人赫拉克勒斯》(Ercole Amante)(1662);《非洲的西庇阿》(Scipione affricano)(1664);《哑巴谢沃拉》(Mutio Scevola)(1665);《伟大的蓬佩奥》(Pompeo magno)(1666)。《奥尔明多》和《卡利斯托》在格林德伯恩由雷蒙·莱帕德(Raymand Leppard)成功地恢复上演,但在总谱的某些地方有所改动。其作品晚近由其他人编辑的敞有简·格洛弗和勒内·雅各布两人的版本。卡瓦利也是一位管风琴家和教堂音乐作曲家,例如他的《天使报喜节晚祷》(Vespers of the Annunciation)(1675)和《安魂曲》。他尚写有器乐曲。
3 t r- }. u+ V5 g/ l) w# I( K9 a4 M' K; r3 a6 O
6.乔瓦尼·巴蒂斯塔·巴萨尼 Giovanni Battista Bassani,(约1657年生于帕多瓦;1716年卒于贝加莫)。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1677-80年任莫德拉的教堂乐长;1686年起任费拉拉大教堂乐长;1712年在贝加莫任教堂乐长。作有15部清唱剧、弥撒、9部歌剧及为弦乐写的三重奏鸣曲。, @+ J8 ^( \. U' b3 Z, Q- A
; V) Y; Q* Y: J) j% c! K i5 {
7.未找到
" f" z9 R0 a+ W4 M2 H a7 j) m t
8.乔瓦尼·博农奇尼Giovanni Bononcini, (1670年生于摩德纳;1747年卒于维也纳)。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通常将其姓氏拼写作Buononcini.G.M.博农奇尼(Bononcini)之长子。在博洛尼亚求学。1692年起在罗马工作,并因歌剧《卡米拉的胜利》(Il trionfo di Camilla)(那不勒斯,1696)在意大利全国获得成功。1697年赴维也纳,1700-1711年在该地任宫应邀赴伦敦在新创建的皇家音乐专科学院中任职,深受院长亨德尔,特别是马尔巴勒家族的宠爱,每年支付他500英镑。其后10年中,他的几部歌剧在伦敦上演,其中最成功的为《阿斯塔托》(Astarto)(1720,是1714年的罗马稿的修订稿)。1721年创作了《穆齐奥·谢沃拉》(Muzio Scevola)中的一幕,另两幕为马泰斯和亨德尔所作。1722年为马尔巴勒公爵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葬礼创作赞美歌。1732年离英赴法,因有人诬告他有剽窃行为,他不屑答辩。余生住在巴黎和维也纳。作有近50部歌剧,还有弥撒曲、清唱剧、许多独唱康塔塔及大量室内乐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