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90|回复: 0

[作曲家] 古典意大利作曲家简介

[复制链接]

528

积分

3

听众

40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528
李美玲 发表于 2015-2-26 10: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Carissimi(16O5—1674)卡里西米
, z2 p4 I  n7 e! F% \7 \2.Cesti(1623—1669)切斯蒂
0 ]/ k1 c- H; d1 K# d3.Caldara(167O—1736)卡尔达拉 / w0 W! ^# G* [, ~7 d
4.Giordani(1743—1 798)乔尔达尼
0 L3 _4 V3 w0 c5.Cavalli(16O2—1676)卡瓦利
* i0 F1 u! r; s& G" S- M7 O/ `6.Bassani(1657—1716)巴萨尼 + x4 F, g4 A5 @; c9 i
7.Bencini(17OO—1755)本契尼 $ t3 ?2 V" }% p9 M/ P2 J& ^8 }) S. x
8.Bononcini,G.B.(1672—1748)G.B.博农奇尼  6 Q/ T8 `3 Z, ]& o7 A7 p% a
9.Bononcini,G.M.(1642—1678)G.M.博农奇尼  $ n, f( E8 X: H! m) W
10.Donaudy(1879—1925)多诺蒂4 L7 f  W$ \/ O, M; y
11.Durante(1684—1755)杜兰特
# Q1 r5 a+ G, R# }12.Falconieri(15…—16…)法孔尼埃里! u( n, S4 e2 a0 j: F5 z
13.Fasolo(16…一16…)法索洛: F8 b  q& S# e: [7 p; H/ J; g9 H
14.Gasparini(1668—1 727)伽斯帕里尼# ~: W, V/ n. j1 q
15.马尼
# i. s' w# J- x3 T8 _. F" M' I16.洛蒂
" P; S6 M& A& r! N' L* ], m& ~: ?" Q% A17.帕蒂
' P! y! B. B: `2 T7 H+ N4 b18.巴萨尼
/ R( I! P4 @$ ~9 f( I) z/ R19.莱奥
- R- V4 {2 F! d, }) T9 m+ N0 l20.帕伊西埃洛
) O* g0 G& f( z( R21.马尔蒂尼
1 N5 ~) I; O; E: c. Q9 V22.奇马拉5 d6 ^3 U$ r$ D( j
1.贾科莫·卡里西米Carissimi, Giacomo (1605年生于罗马的玛里尼;1674年卒于罗马)。意大利作曲家。最早用清唱剧形式创作的几位大师之一。1628-29年在阿西西、1629-1674年在罗马杰尔马尼科先区教堂任圣乐队长。
8 _& J2 r2 c5 {/ r* ^' B7 o- d* V5 a% O0 @
所作清唱剧包括《魔鬼》(Lucifer),《约伯》(Job),《伯沙撒》(Baltazar),《耶夫特》(Jephte)(1650),《所罗门的审判》(Judicium Salomonis);另作经文歌和朗诵[如《亚伯拉罕与以撒》(Abraham and Isaac)。将蒙特威尔第在歌剧上的创新用于宗教剧。他的《“武士歌”弥撒》(Missa"L'Homme arme")是此类作品中最后一部。1656年他被委任为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唱诗班乐长,当时她逊位后在罗马建立了她的宫廷。3 C; {- j$ D8 b! _' k% I' E
! `' I' A% ~: @" b( @4 s
2.安东尼奥·切斯蒂Cesti, Antonio (1623年生于阿雷佐;1669年卒于佛罗伦萨)。意大利作曲家和歌唱家。原为教士,据信随卡里西米(Carissimi)学习。还俗后于1644-51年成为沃尔泰拉大教堂管风琴师。他的歌剧《奥龙泰阿》(Orontea)于1649年在威尼斯成功后,他的兴趣从宗教音乐改向歌剧。1666年是维也纳帝国宫廷的副乐长。2 j# C/ Q- ]9 V) @
+ B) }7 x7 ?5 I" w
他是与卡瓦利一样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作品有《奥龙泰阿》(Orontea)(1649年首演于威尼斯或可能1656年演于威尼斯),《自己战胜的亚历山德罗》(Alessandro vincitor di se stesso)(1651年首演于威尼斯),《多里》(La Dori)(1651年首演于因斯布鲁克),《凯撒情人》(Il Cesare amente)(1651年首演于威尼斯),《克娄巴特拉》(La Cleopatra)(1654年首演于因斯布鲁克),《阿吉亚》(L'Argia)(1655年首演于因斯布鲁克),《亚历山德罗的慷慨大度》(La magnanimita d'Alessandro)(1662年首演于因斯布鲁克),《提托》(Il Tito)《1666年首演于威尼斯),《不幸的爱》(La disgrazie d'amore)(1667年首演于维也纳),《赛密拉米》(La Semirami)(1667年首演维也纳),《金苹果》(Il pomo d'oro)(1668年首演于维也纳)。
. Q7 I8 [" i4 S6 }
( t' t/ b  g6 @9 [3.安东尼奥·卡尔达拉Antonio Caldara, (约1670年生于威尼斯;1736年卒于维也纳)。意大利作曲家。师事莱格伦齐(Legrenzi)。童年时曾参加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唱诗班。1699-1708年在曼图亚宫廷任教堂乐长。1709-16年在罗马的鲁斯波利亲王宅邸任教堂乐长。1716年起在维也纳的帝国宫廷继富克斯(Fux)任助理教堂乐长,在此职位上一直到去世为止,受宠于查理六世皇帝,后来他的薪金高于富克斯。卡尔达拉写有87部歌剧,40多部清唱剧,还有弥撒曲和其他教堂音乐如《圣诞康塔塔》(Christmas Cantata),以及一些歌曲,如十分有名的《宛如阳光》(Come raggio di sol)。他第一个为梅塔斯塔西奥的脚本《狄托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谱写歌剧(维也纳,1734)。& o& B, H: g1 ]2 H* B9 j

7 a9 v: c  L* i$ V8 N4.未找到
/ Z" b! C  u4 `" r
) E- W6 v0 r3 L+ b7 \8 b5.弗朗切斯科·卡瓦利Francesco Cavalli, (1602年生于克雷马;1676年卒于威尼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可能是蒙特威尔第(Monteverdi)的学生。1616年入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唱诗班,1639年成为第二管风琴师,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蒙特威尔第都是该教堂的乐长。作为歌剧作曲家,163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泰蒂与佩莱奥的婚礼》(Le nozze di Teti e di Peleo)问世。从此到1670年间,约有40部歌剧在威尼斯上演。二次访问巴黎,所作《赛尔斯》(Xerse)(威尼斯,1654)在1660年作为法王路易十四婚礼庆祝活动内容之一而在巴黎卢浮宫上演。卡瓦利在歌剧史上的重要性在于扩大了戏剧潜力、对喜剧因素调度自如。所作歌剧有《迪多内》(Didone)(1642);《爱之箭和善》(La virtu de'strali d'amore)(1642);《奥尔明多》(Ormindo)(1644);《多里克莱亚》(Doriclea)(1645);《伊阿宋》(Giasone,Jason)(1649);《俄瑞斯泰奥》(Oristeo)(1651);《卡利斯忒》(La Calisto)(1651);《埃里特雷阿》(Erismena)(1655);《奥廖内》(Orione)(1653);《赛尔斯》(Xerse)(1654);《埃里斯梅那》(Ercole amante)(1662);《波斯公主斯塔蒂拉》(Starira,Principessa di Persia)(1655);《情人赫拉克勒斯》(Ercole Amante)(1662);《非洲的西庇阿》(Scipione affricano)(1664);《哑巴谢沃拉》(Mutio Scevola)(1665);《伟大的蓬佩奥》(Pompeo magno)(1666)。《奥尔明多》和《卡利斯托》在格林德伯恩由雷蒙·莱帕德(Raymand Leppard)成功地恢复上演,但在总谱的某些地方有所改动。其作品晚近由其他人编辑的敞有简·格洛弗和勒内·雅各布两人的版本。卡瓦利也是一位管风琴家和教堂音乐作曲家,例如他的《天使报喜节晚祷》(Vespers of the Annunciation)(1675)和《安魂曲》。他尚写有器乐曲。4 L& V8 K  x! g9 N$ K

; X1 Q2 i0 c' \, j/ N6.乔瓦尼·巴蒂斯塔·巴萨尼 Giovanni Battista Bassani,(约1657年生于帕多瓦;1716年卒于贝加莫)。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1677-80年任莫德拉的教堂乐长;1686年起任费拉拉大教堂乐长;1712年在贝加莫任教堂乐长。作有15部清唱剧、弥撒、9部歌剧及为弦乐写的三重奏鸣曲。
/ A& J0 j  r% }# o
1 A' a0 r5 r: {$ h& N. I. i7.未找到
* W: \3 z, i4 ]
' y. p" S( ~8 L: N) W8.乔瓦尼·博农奇尼Giovanni Bononcini, (1670年生于摩德纳;1747年卒于维也纳)。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通常将其姓氏拼写作Buononcini.G.M.博农奇尼(Bononcini)之长子。在博洛尼亚求学。1692年起在罗马工作,并因歌剧《卡米拉的胜利》(Il trionfo di Camilla)(那不勒斯,1696)在意大利全国获得成功。1697年赴维也纳,1700-1711年在该地任宫应邀赴伦敦在新创建的皇家音乐专科学院中任职,深受院长亨德尔,特别是马尔巴勒家族的宠爱,每年支付他500英镑。其后10年中,他的几部歌剧在伦敦上演,其中最成功的为《阿斯塔托》(Astarto)(1720,是1714年的罗马稿的修订稿)。1721年创作了《穆齐奥·谢沃拉》(Muzio Scevola)中的一幕,另两幕为马泰斯和亨德尔所作。1722年为马尔巴勒公爵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葬礼创作赞美歌。1732年离英赴法,因有人诬告他有剽窃行为,他不屑答辩。余生住在巴黎和维也纳。作有近50部歌剧,还有弥撒曲、清唱剧、许多独唱康塔塔及大量室内乐作品。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16 23:19 , Processed in 0.41403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