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17|回复: 0

[作曲家] 最牛中国作曲家是谁

[复制链接]

21

积分

0

听众

6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21
Phillipsn 发表于 2015-2-9 10: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朱践耳(ZHU JIANER)' |* D5 }; |/ P5 B5 Y
  (1)作曲家简介:! j5 K) `5 q% g& K9 m* n
  朱践耳,祖籍安徽泾县。1922年生于天津。朱践耳一生相当勤奋,他在许多重要的音乐创作领域都留下了成功的记录。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美的表现形式,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艺术成就是交响音乐的创作活动。
2 w% ]9 w- _0 I3 V  (2)代表作品:( V& X, z$ f- }) c' e* e
  A:声乐作品:《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清晰的记忆》等。; L: f/ L$ t. W, N/ R
  B:器乐作品:《纳西一奇》交响音诗(1984)《第一、二、三、四交响曲》(1985-1990) 《节日序曲》(1958) 《天乐》唢呐协奏曲(1989)
7 J0 T% w; c. [! f. @5 M3 M. J  2、贺绿汀(HE LUTING)+ p5 a1 B- ^7 Y- G" t! J* L& S* f- C) ]
  (1)作曲家简介:9 S+ ?8 W  i0 U4 ~+ e  U* V2 s
  贺绿汀原名贺楷,字客观存在卿,号抱真。1903年7月20日生于湖南省邵县。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贺绿汀作为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一位置早期实践者,将欧洲音乐的传统技法与民族音乐相结合。他的创作风格朴实简练,浑然天成。
$ x# l# ]$ [$ R1 U  j" t- f8 O. O  (2)代表作品:; ]1 p* q6 x6 S+ D4 m
  《牧童短笛》(钢琴曲)1934年, 《摇篮曲》(钢琴曲)1934年, 《游击队之歌(合唱)1937年, 《嘉陵江上》(独唱)1939年 《垦春泥》、《晚会》 、《牧歌》等。8 |% y9 I. |) w* j) A6 f4 y
  3、谭盾(TAN DUN)
( m* J# C8 g  u  (1)作曲家简介:
" l' t$ L. L1 y7 k  谭盾,1957年8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获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后留学美国,获纽约哥 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目前国际乐坛上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之一。/ K1 Q+ \  j0 F# o, V4 }3 M: u& m; W
  (2)代表作品:
0 {6 w+ g; v" a  《第一弦乐四重奏"风、雅、颂"》(1982) 《离骚》交响曲、《乐队及三种固定音色的间奏》(1985)(人声、低音单簧管、 低音大管)、《戏韵》、《死与火》、《鬼戏》、《道极》、《九歌》等。1 B# l" {% L! w$ g. {, c, b
  4、马思聪 (MA SICONG)
5 L. {$ Q( P' ?% A9 I& Y- c  (1)作曲家简介:0 I" W' D, [$ f! ]
  在中国乐坛上,一个享有重要声誉的名字,这就是中国的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马思聪。他是广东人,1923年去法国学习音乐,先后就学于南锡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后1930年再次赴法,向毕能蓬(Binembaum)学作曲,1931年回国曾任教于祖国各地音乐院校,为音乐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 献,1966年11月经香港赴美国,1987年逝世。马思聪的作曲技巧成熟且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当中国的许多作品还沉缅于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手法、风格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已经渗进了西洋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音乐的历素。50年代以来他对风格的刻意求新更加积极,但从始至终都用来表现和赋予他对音乐的民族特征追求中。他曾说过"一个作 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作曲家,除了个人风格特色外,极端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他的创作风格正如他的好友、著名音乐理论家李凌年说:"他(马思聪)不大喜欢浓墨色彩和强烈的戏剧性冲突,风格比较恬淡、素雅,有点像南国的夜合花,徐徐吐出幽香,清新芳香。""他的曲作一几比较简明,音调清丽流畅,结构乘法,笔到情到就行,没有太多的赘句。"9 u. ?9 p( Y) _" l  u
  (2)代表作品
/ ^' u( [' @; m0 M- D1 S  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乐》(1941年),《第二交响乐》(1959年),管弦乐组曲《山林之歌》(1954年),《西藏音诗》,声乐作品《民主大合唱》、《春天大合唱》、《祖国大合唱》,以及他在美国期间写作的大型歌舞剧《晚霞》,交响乐《阿美山组曲》等。( X, Z9 p3 H# `5 K" M/ y
  5、马克(MA KE)
( J  |  f. Q+ }3 \. @) z  (1)作曲家简介:$ N( ~. ?, j. K& Z9 l8 H* Q& T, w% g
  马可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学家,他对民族和戏曲音乐有着精湛的研究。他的音乐作品相当丰富,他又是一位音乐理论家,写过这样一些论著:《生活里少得了音乐吗?》、《中国民间音乐讲话》、《冼星海是我国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音乐家》等。
# B, I. a2 z% Y2 F$ B, [/ v  (2)代表作品:
! ]. }" x- W% V( |/ T  著名的如:秧剧剧《夫妻识字》(1944),歌曲《南泥湾》(1943),《我们是民主青年》(1946),《咱们工人有力量》(1948),管弦乐《陕北组曲》(1949),与人合作的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其中,《南泥湾》是他在延安时期定作的作品。歌曲以其流畅优美而又富有独特韵味的旋律广泛流传各地,家喻户晓,至今不衰。而歌剧《小二黑结婚》插曲《清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是马可主要执笔的。这首歌剧插曲更加反映了作曲家的戏曲音乐功底。全曲为戏曲板腔体的布局特点(散板--慢板--快板)但旋律却是经过提炼的、有个性的(而不是戏曲里某一声腔填词)、有充分歌唱性格的。这首插曲饱含乡剧中著名插曲之一,尤其是其中令人反复呤赏的慢板旋律,更是回味无究。
9 b+ p- \: m$ p/ \# ?/ W4 t  6、冼星海(XIAN XIGNHAI), e: y4 K- F; x: m& @& K+ U. ?4 N
  (1)作曲家介绍:/ p' g0 h" R* F- P; o/ N/ {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 1926年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 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 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 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 歌咏运动。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 年病逝于莫斯科。聂耳写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乐论文,已发表的有三十五篇。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 P- s6 X  W3 `3 q% x  (2)代表作品:$ }+ p7 f! R. ?9 }/ o" c4 `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 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之后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写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现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
4 z2 @% O4 j9 }# H( P/ o  7、李焕之(LI HUANZHI)' _; O8 i  f4 R& W$ `
  (1)作曲家介绍:
0 Y8 r0 G' L$ v  (1919-) 原籍福建晋江,生于香港。1936年入上海国产音专从师于萧友梅。抗战爆发后,在厦门、香港等地从事革命歌曲创作。1938年就读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结业后留校任教,并主编《民族音乐》。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建国后,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编有《作曲教程》,并撰写了三百余篇论文,部分收入《音乐创作散论》一书。3 j8 W3 ?1 Z5 m2 B  W  y; [/ D
  (2)代表作品:
" x$ ]. `; X# z: l  四十余年来,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有传唱一时的《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歌曲,管弦乐作品有《春节组曲》、《第一交响乐--英雄海岛》,古琴弦歌合唱《苏武》, 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独幕歌剧《异国之秋》等。
2 p, m: u$ g% @* K) d- P$ z  8、陈钢 (CHENGANG), ?9 M; F1 d% |( h3 W, Z6 {5 x+ P7 E
  (1)作曲家介绍:) P5 S+ \  p! H( o' G) }( [  ~9 \
  陈钢(1935-) 上海市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建国后 部队文工团,十五岁开始音乐创作,曾经写过一些无伴奏合唱和钢琴间奏曲等作品。1955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
6 r7 m) r' \2 ~" s  (2)代表作品:, }* }' U2 O, C  p. }! X
  与何占豪合作写了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写了《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清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乐作品。
# r: r. H$ w$ w/ C" {  9、何占豪(HE ZHANHAO)
) _; V  a! I& F  (1) 作曲家介绍:) F4 ?& `6 k7 M$ v$ [% J& k
  何占豪(1933-) 浙江诸暨人。曾在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工作,后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班学习小提琴, 并和几位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上的民族风格问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毕业后,转入作曲系,随丁善德学作曲。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 l1 ~* u: }$ q$ D" q9 a: l  (2)代表作品:7 e! N% Q- w4 K6 I& {1 E* g5 H- S
  《梁祝》及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越剧《孔雀东南飞》的音乐等。: m) ~6 H  y4 C! x% L! u8 w
  10、聂耳(NIE ER)$ v. F- p1 H8 P7 L0 i2 p; }2 H
  (1)作曲家介绍:
  N& c/ N6 l7 y6 w0 A  聂耳(1912-1935) 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 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十八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 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 话剧、舞台剧作曲。1933年开始在创作上初试锋芒,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 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 两年左右,却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二十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 "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十五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 s  f# [, z; [2 Q& T  (2)代表作品:6 j6 @4 m% c1 j- Y* @$ x
  1933年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1934年创作了《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 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j* s( z; I- l
% E$ ^" E+ i5 ?0 R5 M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1 03:23 , Processed in 0.132492 second(s), 2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