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62|回复: 6

[音频应用] 浅编曲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2-3 13: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浅编曲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L( E* q" j3 r* v5 }: b. v
说道编曲,在音乐学院里旧叫配器,实际上就是用各种乐器把你的音乐作品和你的创作意图展示给广大听众,说来容易,但是作起来将是任何一位作曲家终生的研究课题,因为,编曲实际上是音乐的二度创作,是对原有音乐构思的进一步完美和艺术上的升华。如何为一首歌曲进行较好的编配,需要音乐理论和乐器性能以及音响学等的多方面的知识的支持,各方因素缺一不可。然而,理论上的东西我们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但乐器性能方面的知识,只有你通过实践、认识和再实践和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才能逐步加深对各种乐器的了解。我们很多朋友处于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非常想把自己的旋律变为一个能够全方位展示自己创作意图的立体音响,但是由于缺乏一定音乐理论的学习和对所要使用的乐器性能的了解,单凭一股热情盲目上马,结果是费了半天劲,作出来的东西不但别人不满意,就连自己也不满意。这样的事情不是单单出现在业余音乐人的身上,就是专业的音乐人作起活来也是非常谨慎的,虽然他们不象我们经常出“废品”,但是,他们在给别人交活之前也是要经过反复视听、反复修改。才能够比较满意地交出活去。不同的音乐作品的编配也不尽相同,所使用的乐器也不一样,另外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还须对编配作适当的处理,比如说严肃音乐(管弦乐)要适当重一点,声部要厚实一些,而一般的轻音乐和流行歌曲则需要清淡一些,以使歌手的声音更加突出,这些具体的要求都将影响到音乐的编配。我们只能说,不同情况不同处理。编曲工作复杂而且辛苦,我所说这些是想让一些不会编曲的朋友对编曲有一定的认识,要想编好曲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不管你是进学校拜师还是业余学习,都要从学习歌曲做法开始,然后学一些和声学、一些复调音乐基础,然后是乐器法等等,都不能忽视各方面知识对编曲的支持作用。
3 N. t2 l/ \6 C6 k二、如何为歌曲进行编配一、阅读歌谱;
, X4 [  d9 {6 j在我们拿到一首歌准备对其进行编配时,首先要了解歌词所要表达的内容,深入细致地了解歌词内容对于进行编配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蓝图自创建以来,有很多朋友在诚征编曲时,由于缺乏对于编曲的了解,光把旋律贴到了网上,而没有刊登歌词,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没有歌词,编曲人就很难了解歌曲的中心内容,光凭一段旋律是很难把握音乐形象的。所以我们在编曲前一定要仔细认真读歌词,了解歌词内容,然后反复哼唱旋律,了解音乐风格,在确定上述情况后,才可以设计编配方案。
# e. C1 ]$ o  h8 j# R二、如何为歌曲进行编配二、确定风格,配制乐器
) W7 n5 O  W! u  D在我们熟读了歌谱,并且对歌曲的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便可以开始确定歌曲的风格,是进行曲体、还是颂歌体,是民歌,还是流行歌曲,确定歌曲的风格对于整首歌的编配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当你的歌曲音乐风格确定了之后,才可能选择用什么样的伴奏方式,用什么样的乐队来为这首歌曲进行伴奏。比如说,进行曲体裁的歌曲,我们一般采用小型乐队或者管弦乐队来伴奏,尤其要在伴奏中突出铜管、木管和弦乐的作用,打击乐的使用上应尽量避免使用架子鼓,假如是进行曲体裁的话,使用小军鼓和定音鼓结合的办法是非常有效的。再比如说新民歌的编配,则应该以轻音乐队为主,并且使用一两件民族乐器,以更好地突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如果要是流行歌曲的话,那就应该使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电声乐队编制,因为现在的电声乐队是陪伴着流行音乐而来的、又陪伴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支时代的乐队,这是被大多数人所公认的的一种普遍事实。
# @3 s' ~" N! w! y- k歌曲的风格多种多样,确定歌曲的风格将有助于我们为歌曲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合理的组建伴奏乐队。* J5 `- d8 J" o) e, k. s  b5 s* i
三、电声乐队的结构分析* A, T9 g- b. \0 a: P
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现在大多数音乐作品的伴奏都采用了电声乐队伴奏,为什么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由于电子琴、合成器的问世,使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拓展了乐器法。在常规的乐器演奏中,由于受到音区和音域的限制,某些乐器的极高音区和极低音区是我们在常规乐器上很难演奏和无法演奏的,由于电声乐器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不但可以使用合成器上某种乐器的非常规音区,同时还可以用非常规的演奏速度来演奏,所以说,电子乐器的出现,使我们扩展了常规乐器的音域和演奏法,为音乐的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使用空间。其次,电声乐队虽然在乐器的数量上大大少于传统乐队,但是由于他借助了现代的电声技术,使得原来两件从音响上极不平衡的乐器现在却能够非常的和平共处了。然后,由于电声乐队的乐器虽然数量之少,但是个性突出,而且功能丰富,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一般的流行音乐的乐队便会一目了然。
  y# E! M1 c; M" [2 o一个流行乐队的最小编制是,一个键盘,一个吉他,一个贝司和一套打击乐,他们在歌曲的伴奏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请看,吉他可以既演奏旋律声部,也可以演奏节奏声部,键盘即可以演奏旋律,也可以演奏节奏声部。贝司在电声乐队中主要起低音作用,但是并不能说他不能演奏旋律,在一些特定的乐段里,为了更好地烘托音乐气氛,贝司有时的独奏也能够给无数听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下面就是打击乐了,一套架子鼓中至少包含了打鼓、军鼓、通通鼓和镲,有低音也有高音,既能够表现比较严肃的场面(大鼓加军鼓),也能够为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非常好的烘托作用(通通鼓和镲)。  @9 O% d- v+ A# \8 f$ a* S
这就是电声乐队的最基本的配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自由扩展,比如再增加吉他和键盘以及铜管乐器如小号、SAX等。无论怎样扩展,但是他的基本配制就是那样的四大件。在你为你的歌曲伴奏配制乐器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够用就得,不要盲目整一大堆乐器,到头来没有几件真正发挥出了他的基本功能。这样的浪费如果MIDI,这个问题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你改用了真人的电声乐队后,你就会明白了我说话的真正意义。最起码的是,用多少人要给人家多少钱,你愿意掏吗?2 z9 o$ l# F' N+ k% c& p7 p+ |
我们在为某一首歌配制乐器时,一定要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配制乐器,既不能多,也不能少,一定要恰倒好处,剩下的就是你的配汽水平了。
& P: |) \* h/ A5 e. A电声乐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麻雀虽小、却有“五脏具全”的功能,所以现在的乐队大都采用电声乐队。了解电声乐队的特性以后,我们就能够很好地使用和驾御他,为音乐创作服务。2 c# ~% I' S1 g# v# ^$ W
未完代续……
0 u5 |! q9 q8 I1 S3 H浅谈编曲二
$ ~0 B/ W$ ~0 f$ _& z. f2 u在上一篇中,我主要对编曲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并且简单分析了电声乐队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将对流行歌曲的编曲做进一步的介绍。# @" ?  X  b3 ?* t* F4 b3 `5 t
一、 一般歌曲的织体结构
' m5 |+ W! x+ ?5 E- i! B& K说道编曲(既配器),就不能不涉及乐曲的织体结构,我们知道,主旋律是一个表达乐思的单线条,而且是横向的,而要是说道编曲,则不然了,所谓编曲是把一个单线条的音乐旋律,通过和声与复调,结合各种乐器的性能将其编制成一个多声部,既多线条的织体,不论是颂歌体,、民歌体还是现在的流行歌曲的体裁,他的基本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下面我们来分别说一说一般歌曲的基本织体:" ?0 r8 I5 ~" Z/ [! u% S; V
歌曲伴奏中的织体一般由主旋律、副旋律、和声层、节奏层、低音和噪音层组成;主旋律没什么好讲的了,他就是我们歌篇上的那几行谱子,而副旋律则是在一定的音乐段落中的主旋律的陪衬,犹如红花和绿叶一样。一首歌曲的配器水平如何,除了考验编曲人对乐器法所了解的熟练程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副旋律写得如何,写好一首歌曲的副旋律是一个编曲人的综合创作才能的具体体现。再说到和声层,和声是音乐进行的骨架,犹如一所房子的柁和檩一样。一个好的和声进行,能够给音乐增加迷人的色彩和辉煌的动力。所以和声层在歌曲的进行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再说到低音,一般来说是一个简单的线条,但是你可别小看这个线条,如果没有了它,你的音乐就会明显地感到缺乏支撑,因为低音是整个音乐进行的基础,犹如我们盖房子的地基一样。最后就是节奏层,关于这一层,可能是一些乐音,也可能是一些噪音;道理很简单,比如说,在流行音乐中打击乐的主要作用就是起到节奏的作用。但是,在没有打击乐或者一首歌曲的开始部分当打击乐还没有进入前这时的歌曲节奏一般都由吉他或者钢琴来担任,所以说,歌曲织体中的节奏层可能是噪音,也可能是乐音。
$ S# g9 X5 B  Q. D7 _再说道噪音层这一概念,很多不太注意,我这里 所说的噪音层,并不是伴随着歌曲的进行始终如一的陪伴着的一个声部,而是一个或者几个片段,是除了打击乐以外为歌曲增加特殊效果烘托气氛的一种或者几种噪音效果,比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风声、雨声、流水声等等。别看这些噪音效果,他可能够给歌曲增加特殊的效果,使你和音乐更近、更近。9 e* b/ E# G" n
以上我们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歌曲伴奏织体中的各个层次,写好各个织体层,就等于写好了歌曲的伴奏。深入了解各个织体层的作用,有助于我们为歌曲的编配选择乐器,并将不同的乐器安排在不同的织体层中,当你拿到一首新歌准备编曲时,一定要仔细为各个织体层选择乐器,最大限度地发挥乐器的特性,写好歌曲的伴奏服务。2 Q3 W# i# C4 b: F7 d

% x$ ?3 h7 a3 C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2-3 13: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和声学 3 e2 z, V" A; X: A8 X  b
    和声学是研究多个音共同发声的效果,规律的学问。若将旋律比作“骨”则和声就是“肉”,只有有了和声,音响才变得丰满、协和、动听。和声学地位非常重要,可谓是一切音乐理论的基础,许多音乐大师都对和声学作出过杰出的供献。但和声学内容浩繁、规则很多,不易学好。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刘索拉著,“新时期争鸣作品”)中的那个教授自称学了八年还没学好,可见难度之大。但掌握和声学基本常识得益最大,值得一试。这里简单介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i  w/ a2 A3 D4 S# t4 H4 x* O  ㈠ 三和弦 . |2 ]6 K, h8 u1 l" `% A2 m4 z: g
    由根音与上方三度音及上方五度音叠合而成的和弦叫“三和弦”。三和弦是构成和弦功能的最基本的和弦,用得最多。按结构分,三和弦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只有一个)。按功能则可分为“主和弦”(主音为根音的三和弦)、“属和弦”(属音的三和弦)和“下属和弦”(下属音的三和弦)。此外,每个三和弦又有两个转位和弦。主、属、下属这三个和弦称作“正三和弦”,其余的四个叫作“副三和弦”。这四个副三和弦又分属“属功能”组和“下属功能”组。现将自然音阶的七个音所构成的所有原位三和弦分列如下:
; h/ f5 {9 ^: E) f  F% `. r' s: t( k$ d7 l8 p1 {/ b1 }
   根音  功能  种类 符号 3 R7 I9 t1 B' J1 q9 P" O
  1  主和弦  大三 T (或Ⅰ) 4 d- @% d5 Z# f4 ?! F$ V( V$ z
  2 二级和弦(下属类) 小三 SⅡ 5 P2 C3 ~9 X0 ?/ I
  3 三级和弦(属类) 小三 DⅢ
$ Y' h# |9 k. T5 R* X) y  4 下属和弦 大三 S (或Ⅳ)
# C" Z: }% L9 D4 M5 O! Y, h+ Y  5 属和弦 大三 D (或Ⅴ)
# B' @( W/ k' ^+ b" t" ~  6 六级和弦(下属类) 小三 SⅥ % L0 _8 z1 s. e: j& [: j4 L
  7 七级和弦(属类) 减三 DⅦ / ^4 q; V( a% B

; ]9 _9 Y! B- i" l/ C    除了DⅦ这个减三和弦外,其余六个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
9 N; g: a2 u( q; |/ \9 L  ㈡ 七和弦,九和弦,变和弦
, s  @8 k, J2 ~2 h' ~4 ]) h    三和弦上再叠加一个三度音(根音的七音)形成的和弦叫作七和弦。七和弦是不协和和弦。最常用的七和弦是“属七和弦”(属和弦形成的七和弦)。重属和弦、减七和弦也时常碰到。若在七和弦上再加上一个三度音(即根音的九音)即为九和弦。九和弦也都是不协和和弦。若和弦中除根音外的某个音不按原规律而变换成另一个音,这样的和弦叫“变和弦”。九和弦与变和弦的功能色彩比较特殊且不易把握,故应用较少;简单作品中基本不出现。  {0 d, O: a! Y: i% D. N9 x
  ㈢ 和声声部 ' P4 c5 K! Y0 n8 Q& Q
   
$ H( ]8 n0 ~! v7 K& |/ _   和声一般由“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这四个声部构成。在写和声的谱表里高音部处于最上方,低音部在最下方,中音、次中音部在当中。故常把高音部和低音部这两个声部统称为“外声部”,而中音和次中音声部则叫作“内声部”。高音部一般是主旋律声部;两个内声部主要是配置和声,也常被称作“填充声部”。和声在进行、连接中,内声部要求充实平稳,声部间不许交插。低音部始终是和声中的最低音,决定着根音,故它不仅起着基础作用,而且领导着和声的走向,其作用十分重要。
3 M/ ], L. L" y  “四部和声”的写作是作曲的重要技能之一,作品不论大小,均应以此为起点(主旋律确定之后,即着手和声写作)。配器使和声织体具体化。(由于不同的乐器分属不同的声部,故总谱可按和声声部写,也可按乐器分组写:如弦乐声部、铜管乐声部、木管乐声部…)不同作曲家的和声风格往々各异:或富丽堂皇,或雄浑宽厚,或清澈透明。如瓦格纳的作品即以华丽著称。
' S% j/ D/ ~% }! X  ㈣ 和声的进行、连接、“解决”
. j2 p: x+ u: `" e* H1 N5 z     和声在乐曲进程中要不断地转换、变化、中止;各声部也要为此恰当地过渡,连接。因此这是写和声的基本功。和声进行的基本特点是由“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由“协和”到“不协和”再到“协和”的交替循环。其功能进行的图式为:T-S-T,T-D-T 或T-S-D-T。小说《你别无选择》中多次提到的所谓“功能圈”就是这个意思。该小说中还提到“解决”这个术语。这是指不协和和弦(如七和弦)在进行,连接中向协和和弦转换的方式,其基本法则是将各声部的音向各自最靠近的协和音过渡,如 7→1;4→3,等;而协和音保持不变。
9 @9 X/ C7 h0 D, E4 u$ O  ㈤ 关于和声的“力度”
6 Y- K0 z5 j# O; f2 u   
) X' }. B% v, k5 I; i  《你别无选择》中的那个叫森森的高材生热衷于模仿贝多芬,但由于贝多芬“力度盖世”而使得他成天在钢琴上乱砸以寻求“力度”。他的一句口头禅是“妈的,力度!”通常力度是指音响强度,用意文表示,如“p”代表“弱”,“f”代表“强”,“sf”为“特强”等等。但这里的力度则是另一个概念,否则用脚踩钢琴那“力度”一定超过贝多芬。小说中的“力度”主要指音响效果的力度,即和声的力度。和声的力度大概与和弦中包含的泛音系列的谐振频谱有关。因此也就与声部的数量及音程距离有关。一般说来,小三和弦的力度不如大三和弦;单音程的力度不及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的力度;协和和弦的力度不如不协和和弦(减和弦除外)。所以森森才“在九和弦再叠加一个七和弦”。/ N8 y, ?/ `; v% I+ \
  如何学习和声学
% S+ h1 T$ H( y6 U; T2 F   (1).充分理解基本概念,不必死记规则。和声学规则虽多但限制却少。况且记住这些“禁条”就不会犯大错,因此应先记“禁忌”。
8 ~+ u" O3 S* z   (2).坚持做习题。音乐不同于数理化,它无绝对的标准,习题也非一种答案。只有多做多练才会记牢,提高。
8 p, X2 E6 u1 x$ q   (3).多听名曲。这实际上是最有效的手段。初学者可多听简单,好懂又好听的曲子。( B2 d6 ]2 |3 V: q# f; Y
  二.曲式学 & e8 L! A; S2 h$ [& f, C
     曲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形式。有“单段体”、“两段体”、“三段体”、“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及“回旋曲式”等。各主题乐段用“A,B,…”表示。如“两段体”的曲式图式是“ AB ”;“三段体”的图式是“ ABA’”,第三段 A’与第一段基本相同。儿童歌曲多为两段体甚至一段体;通俗歌曲多是三段式。而“圆 舞曲”则常采用回旋曲式。
- c5 \0 w2 D$ `6 _3 L& x  三.复 调4 K9 M9 L/ U: z7 D0 i
    0 z7 e: N& K: g# {/ e2 W
   “复调”是相对于“主调”而言。如果只有一个声部担任主题旋律,其它声部仅起衬托作用,这样的音乐叫主调音乐。如果旋律声部不只一个,且各声部横向上彼此具有独立性,纵向上构成和声关系,形成和协的有机整体,则这样的音乐叫作“复调音乐”。复调音乐中,各声部的旋律依主次关系被称作“主旋律”、“副旋律”。主旋律只有一个。复调是重要的作曲技法,应用甚广,其理论基础是和声学。“赋格”是复调曲式之一,巴赫将其技巧发展成熟。: |7 [! ~9 a6 j/ w( `
  四.对位法
) g/ }' _6 {  H: |   对位是“复调音乐”写作技法之一。它以和声学为理论基础,使各声部既协和又相对独立。如重声合唱(三重唱,四重唱)就是用对位法写的。对位法又有“严格对位”和“模仿对位”之分。俄、德音乐理论家推崇、恪守严格对位。
! Z5 X) g7 t! ]% W  五.旋 律
4 ~- X$ p1 c! v7 _8 ^& r# @7 G5 [    1 A4 h) [0 U" j7 R2 D
   旋律就是曲调。它是一乐曲区别于它乐曲的根本特征,好似建筑物的风格和韵律。“音素”构成“动机”,动机进一步发展成主题从而形成旋律。具体说来,一定的“音型”、“节奏型”按特定的节奏节拍规律组合形成旋律。旋律具有视觉性:它体现在旋律线(符头的连线)上。早期有些音乐家追求“旋律线的优美”,认为好的旋律视觉上也应是美的。旋律的创作一靠天才二靠灵感三靠实践。旋律写作的技巧性是很强的,其发展手法多种多样,最为丰富。常用的发展手法有:重复,模进,模仿,紧缩,扩展,变化,对比,变奏等。多数概念的讲解要通过板示和视听。
! }( g  Z" Q8 \8 ~) ?9 M  六.配 器/ X5 F( i/ g5 U% B- `* l8 ^# Q' e3 A
    * w; V( u' p% e1 B; f3 J6 \
   配器法是管弦乐的写作技法,故又称为“管弦乐法”或“乐器法”。但对于一切乐队的演奏乃至于通俗歌曲的伴奏都离不开配器的运用,因此学一点配器知识很有实用价值。
3 H. ^1 X3 t+ ?: J& M) d  学习配器法是要解决如下问题:
& a2 }; `3 H3 g+ l; o' `: o    ·各种乐器的发声原理,音色,音量及演奏法等 4 G2 @0 g0 [; D" |8 ?1 v- n
    ·各种乐器间音量上的匹配关系
4 D1 N8 G0 B. x+ T    ·正确地选用乐器以求正确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及风格9 N6 v  b( ?+ g
    现假设一个例子:我写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但小提琴手拿到谱子后来找我说:没法拉。我坚信写作没有问题:旋律优美、和声丰满。问题在哪?可能有三。一是分谱的音域不对,上限或下限超出小提琴的音域范围。二是我把三和弦写成三个音,而小提琴最多只能同时拉出两个音,琴手当然没法拉。三是和弦音程过大:如一个音在G弦(四弦)上,而另一个则跑到了A弦(二弦)上。当中隔着一根弦,你让他(她)怎么拉?! 再如,一个乡镇企业发了以后买了一堆洋乐,组成了乐团,排演了节目,遂请专家光临指导。可指挥看后大摇其头,表示爱莫能助。原因是⑴乐器数量不匹配,有些超过大型乐团;⑵不讲配器,搞大齐奏,这是专业乐手也难以办到的。
# Y/ F6 |9 d: W8 r# I! a0 k    # y  C5 q$ h: i  V3 p  m/ |) w0 [
   以上两例失败原因盖出于不懂配器常识。此外,在通俗歌曲伴奏中,若不适当运用配器法也可出现一些问题,如“杂乱无章”,“喧宾夺主”之类。但电声乐器的发音、音色、功能特点及演奏技巧等都与传统乐器迥异,自成体系,故传统配器法基本不适合于纯电声乐队。/ C  X1 r( N% Y" h% o

, G* M* T7 h# N, Y2 [, G! L& eNo.1  和声节奏
4 z0 l: _1 X/ ^% J& J* M1 c所谓和声节奏就是指和弦的时值长度。由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和弦的时值与旋律音的时值绝对同步进行,因而在编曲过程中必然形成和弦自己的时值长度,即和声节奏。4 W  F0 S4 q5 ]+ d4 ^* J% n

9 n- [( g* i; v$ X  I6 K! V- t  为了保持音乐形象的整体统一,编曲者应有意识地对全曲的和声节奏进行整体设计。一般来说,应该避免和声节奏忽长忽短、忽快忽慢地任意变化,使之和声节奏在全曲、段落或乐句范围内达到某种统一。
& n6 G5 _* O, s" g" w: O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2-3 13: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声节奏的统一性大致上有四各不同的表现形式:5 r, f' j8 t1 ^  l4 P$ K$ F

/ d% Z, c2 O. e* u% W  1、全曲基本上以一种和声节奏贯穿,形成规范性较强的平稳的和声节奏。特别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体裁,以及大部分抒情歌曲体裁,大多需用某种特定的稳定的和声节奏。" p" a) w' C( g# _
) n; s; J+ x+ q* O7 C) j0 S
  2、多段体结构的歌曲在段落内部保持和声节奏基本统一,在不同段落之间,根据音乐形象对比的需要,则采用不同的和声节奏。
$ p2 I9 [0 K- i6 N6 P) g% d  u& z, n3 o* b
  3、当歌曲在全曲及段落内部不存在统一的和声节奏时,在上下句的乐句之间采用相同的和声节奏,以达到局部结构和声节奏的平衡与对称,同时,随着乐思的发展,特别在高潮部位及结束处,可能有加快或减慢的适度变化,但这类变化大都体现了有规律地层次性的特点。; B: ^! E; s0 C; X5 J, k9 G

$ e) V/ w; f) J, e8 O. m- d/ `5 u' q% _  4、部分歌曲确实难以将和声节奏规范化(如朗诵调、长短句、非方整性乐风的歌曲等),可采用和弦式,以适应和声节奏的灵活变化,同时,尽可能在乐句,甚至乐节范围内加以统一。
' l" M; t$ h2 u. `( x8 {9 g  ?; X1 S
  大部分现代创作歌曲在创作时,作曲家大多已呼声思维,编曲者应该细微地分析旋律,以发现旋律内存隐藏的和声节奏。至于许多民歌,虽然原来的旋律并没有伴奏,当然本身也就不存在规范和声节奏,但是伴奏时注意加以规范化的处理,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当然,也不一定勉强用一种和声节奏贯穿全曲,以避免生硬之感。4 W' u; F8 s: m( n  y7 F8 W

* B- ]8 T% S( Y" m" ?+ z  y$ y* O9 C+ R1 a  和声节奏的处理(与织体设计直接有关)是直接关系音乐形象整体的问题。个别和弦选择不当,其影响仅在局部,如果全曲的和声节奏(包括织体)的选择与组织不当,则会对音乐形象整体产生不良影响,好比是做好了一件漂亮衣服却不合身一样。) a' u) y' R0 Q' {
4 Q# V% k& a6 [* x; C7 X
  
) Z% a2 Y* Z7 J. N* P& _- {' l. D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2-3 13: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1。C-Am-F-G。我并不是说整首曲子中都只有这个进行,不过如果你就想写一首流行朋克的曲子那这个足够了。当然这不是死的,有可能你在编的时候会变成C-Am7-Dm7-G7。但这可以是一个基本骨架。后面说到的东西也是同理。姑且认为这个进行的BASS是i-6-4-5吧。其实从前这个进行通常是i-6-2-5,因为6级和弦正好是2级的属和弦,2级和弦又正好是5级的属,然后再回来,因为5级是1级的属和弦。
/ |8 a; ]- v5 ]3 {% n举例:安立奎Enrique Iglesias的Hero大家肯定都听过吧(没听过就下一首听去哪都有)。这歌就两段。我记得好象是G调的,如上面说过的,为了好说明问题就改成C调来说了。第一部分的进行就是C-Am-F-G的重复,对不?) h/ u! ~/ e+ v, e( d; }
( ?0 i- e0 L7 Q; x; q+ J/ b
2。Am-F-C-G。假如你喜欢爱微尔,那么你用这个进行写几个复歌,你会立即把她的盘扔进垃圾筒(我不会,我有张原盘以后还卖呢,哈哈),因为她几乎在每首歌里都用到这个进行,那个Michelle Branch的All You Wanted也是如此。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进行的确是很常用的。Evanescence的Going Under的复歌也是这个进行。/ Z; z9 j) J! T
还有!有的时候也有很多用Am-F-G-C的,跟Am-F-C-G差不多流行。比如F.I.R的Lydia(够口水吧不过这歌我觉得的确不错,绝对不在糟泔之列)。第三部分高潮那里就用到了这个进行。) l4 `# w( P( v

/ h$ x, ], T+ b6 F! z3。F-G-C。这个进行在复歌中非常常用。一首C大调的曲子,比如说一开始第一部分是C,当曲子发展到高潮部分的时候以4级和弦开始。这例子可就太多啦。比如像优客李林的认错。复歌部分是F-G-C-C7-F-G-C-...) H6 K( s* ~5 |- N2 E
也有很多地方用Dm-G-C-...的,那就不光是写高潮部分的了,在过渡段里也更经常的能用到。
# b0 }8 a" ?; }$ x) O" p2 Q
8 u. p& S# e7 h' u) M6 Z4。BASS音阶!这是个重要的规律啊。最常用的是i-7-6-5,那么可以是C-G-F-G,C-Em-F-G,C-Em-Dm-G等等等等...有时候也可以i-b7-6-5,那么和弦可以是C-C7-F-G,C-bB-F-G等,如果音阶是i-7-b7-6-...那可以是C-G-bB-F,C-CM7-C7-F等等...另外一个音阶也是非常常用,可以给你增色许多的:6-#5-5-#4-4,那么可以用Am-C#-C-D-F(D也可以换成#Fdim)有时候不完全是半音阶,6-5-#4,这是最常见的,通常都用Am-Am7-Fm7b5(也就是Am6的转位),这个进行可以给歌曲的进行一个起伏的感觉,通常用在一段快结尾的地方,不信试试看。
& s' D3 t4 V4 P' D5 V- S( o, p3 m. ], [. ?. Y
还有太多太多种,大家自己自由创造组合。有一些不是最常用的,但有的很好听的歌的确用到。有一首美国乡村歌曲,刚出不久的Lonestar的Let's Be Us Again,如果改在C调的话复歌的和弦进行是G-Dm7-Am-F-G... ---ShawnC
/ V* e9 d* h3 y7 s5 ?这些东西,也许有的人说我全都知道,那么你的确用在你自己的歌曲里了吗?我觉得会用了才算真会了。很多时候从记住理论到学会应用是很不容易的一个过程,我写的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理论,只能算是我的一些经验,或者说,我是这样来理解理论来应用到我的歌里的。
0 p3 g: C" G/ d1 ~希望与大家多讨论,我的QQ7518045
7 q% H; `3 c3 t写累了,晚上来精神了再接着写关于转调和旋律的问题等等。如果觉得有用. B+ J/ f2 z/ `  a5 T

4 c) D  r. E; k7 a( O当然,现在说的就不是和弦的连接进行了.现在这样,你弹一个Dm和弦,是2,4,6三个音.但如果加一个1音呢(对于D和弦来说应该是b7音),成了2,4,6,1,它成了一个Dm7和弦,它的色彩就不像Dm那么地暗淡,却又不像D7那么刺激,让你觉得有一点点暗却又非常柔和.如果不加1音,加一个7音呢(对D和弦来说是6音),成了2,4,6,7,成了Dm6,给人的感觉要比Dm还暗,又比Dm要刺激,这又是一种色彩.
  j, I7 U. X# a6 B  x# C6 W2 d. _3 B- i/ N' B: }: u
举了这两个例子我觉得大家可以举一反三了吧.想想,如果你满篇的都是大,小,7和弦,那你的旋律色彩必然非常单调,让人觉得"嫩"也是在所难免的.当然如果这些基本和弦你一个也不用的话,也会让人感到修饰得太多,不容易接受(对于流行歌曲来说).
4 O. {9 e9 I" {5 Q, P, _% D% O; ]$ ~' k0 }) E" \, \
再扯回到旋律上来.想想.弹2,4,6,1是一个Dm7的色彩.那么如果弹2,4,6而在旋律中写进1呢,会不会得到同样的色彩?答案是肯定的.当然,2,4,6,1这几个音,每一个的突出程度也会对这一段音乐的色彩起一些微妙的变化.如果你强调1,色彩就更偏向Dm7,如果1音不太突出,那么色彩就偏向Dm.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加入一些和弦外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和弹奏一个不同的和弦是很接近的. ShawnC  n5 m; l' ]) g( ^& o
--主题(正三和弦)& r) n# W& O; w9 T7 x
  和声:通俗地说就是把声音和起来,根据乐音的泛音排列规律(115135b7123。。。。)我们知道音级中的五级是协和的最佳选择,那么在一级和弦连接时使用最基础的其实也是五级,由此可以导出最根本的连接:五到一,比如G之后用C。那么所有的乐曲的最简单的和声你就掌握了,怎么样,太简单了!(嘿嘿,迷糊露出阴险的微笑)别急,如果再加上下方的五级,(比如C的上方五级是G,下方五级就是F了,)也就是四级,那么你就可以把所有的歌曲配上和弦了,这就是和声学常说的一四五,也是和声的基础,用法极其简单,把所有和弦里的音找出来,再按照乐曲旋律中出现的相同的音一一对上,七个音1234567三个和弦CGF,我们试一下:1C/2G/3C/4F/5G/6F/7G/1C,现在所有人都懂和声了,看来作曲教师要下课了,(迷糊眼睛眯成一条缝)* @( A/ i0 d8 j
  --变奏1(副三和弦)
# t5 D0 |9 K/ b# V  基础的C大调三和弦共有7个,C,Dm,Em。F。G。Am。Bm-5(减)增加的4个和弦是谁?Dm是由246三个音构成,那么和他相近的是F(461)Em是357,是C(135)和G(572)的表弟,依次类推Am你也认识了,先把Bm-5(减三)这个外来妹抛开,那么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1可以是C,F,Am,5可以用C,Em,G等,还用音阶来试一下:
; x- `; H$ U8 [* t) }# i% F  /2G/3Am/4Dm/5Em/6F/7G/1C,(效果还能听,)
: G6 ~$ F* C3 n) b) p  --变奏2(复属和弦)* n) P/ D* f- g  n# q  w
  假设用每个音高做主音,这样在七个音上我们又可以得到每个音上的各个和弦,比如用5做临时的主音,那么他的五级和弦就是D,也就是老学究常用的重属(充数?)C大调四级的四级就是bB,这样好象就灵活一些,如果加上七音(也就是七和弦)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一般的歌曲伴奏了,比如:* ~2 P5 J/ C/ \
  1C/2Em7/3C7/4F/5bAmaj7/6#Fm/7Cmaj7/1bDmaj7/,(可以骗人了)9 o0 P& P  v' }9 Z
  下面的变奏应该是即兴的华彩乐章,
% J; ~+ Q6 d) U; J' Q  q2 X3 f  如果你的和声已经能顺利掌握到这里,那么应该将其他的乐理知识和和声结合起来,比如调性调式,这样能拓宽你的思路,丰富你的手段,再加上7和弦9和弦,11,13和弦,和各种属变和弦,你就能顺利地到达和声的专业境界,所以这个乐章没有音符,自己试试看,LUCK
; Y& k1 v0 E8 o+ X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2-3 1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No.1 教你写流行歌曲-3 跟着和弦写旋律
7 P, k  U  L* F6 s" b- J现在来说说怎么写旋律.
# ~0 n" ]8 O$ j" C/ m当然,我说的写旋律指的是你在一架钢琴或一把吉他上弹出和弦伴奏的时候即兴唱出或想出旋律这个过程中我积累的一点经验,我并不知道写旋律的什么公式(如果有公式就牛B大发了..., R9 ?/ h2 W% s% }
是不是经常你会觉得自己写的歌曲给人感觉太业余,太生硬,太单调?是不是经常觉得灵感很匮乏?
. s3 k/ Q6 y: w' p" a我觉得有一个根本的,直接的原因,是这样的:很多写手在写歌的时候,他用自己的乐器奏起一个和弦C,那么他的脑袋里想出的旋律里面90%都是1,3,5,弹一个和弦G那么他满脑子都是5,7,2,其他的音都当成经过音了.有的时候可以写出点东西来感觉还不错,就是有土了点,听起来就像BEYOND风行天下时的那种感觉..
9 g+ F/ C% n' o, s3 z' ]" e. p# V0 Q那种东西拿到2004年来是当然不行的...在这里可能得罪BEYOND的歌迷了,但是你们要承认,他们的歌迷主要是从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们早已不是主流了.0 _: _0 G6 F; j( f' N3 }
/ |# F0 i4 ]) x7 C! s
那么现在,用你的乐器弹出一个和弦C来.不管是在吉他上扫弦还是分解等等...什么都好,在4/4拍的一个小节中,请你随兴哼出一段旋律来,注意,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1,3,5音上,把2,6,7音当成同样重要的音符来做.
  Q: K) h, c+ ]' H咱们把2音说作9音吧,这样更正确一些.如果这些音在这一小节的C和弦进行中起到了作用----我说的"起到作用"是说它们并不是作为经过音在旋律中出现,那么你会感觉到一些不同的色彩.9音,6音,7音都可以给你不同的色彩.但是注意.4音(11音)不要轻易用,从音律上讲它是不和谐的,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死教条,也有的时候会出现11或#11音比较突出但并不让你觉得这个旋律的色彩很刺激,反而又会展现给你一种新的色彩./ g5 S6 v1 l: h; q
现在要说到这篇和前两篇挂上钩的地方了.因为我们是跟着和弦来写旋律(当然我也会经常脑中浮现旋律,记下来以后再给它配合适的和弦,这种情况这帖里不作讨论),那么也要讨论一下关于和弦的问题.
5 y. }4 X3 h- P% j/ u2 T; U当然,现在说的就不是和弦的连接进行了.现在这样,你弹一个Dm和弦,是2,4,6三个音.但如果加一个1音呢(对于D和弦来说应该是b7音),成了2,4,6,1,它成了一个Dm7和弦,它的色彩就不像Dm那么地暗淡,却又不像D7那么刺激,让你觉得有一点点暗却又非常柔和.如果不加1音,加一个7音呢(对D和弦来说是6音),成了2,4,6,7,成了Dm6,给人的感觉要比Dm还暗,又比Dm要刺激,这又是一种色彩.
9 x+ ~5 J4 r. q+ r+ u, g
! C* |' B0 f6 X( M举了这两个例子我觉得大家可以举一反三了吧.想想,如果你满篇的都是大,小,7和弦,那你的旋律色彩必然非常单调,让人觉得"嫩"也是在所难免的.当然如果这些基本和弦你一个也不用的话,也会让人感到修饰得太多,不容易接受(对于流行歌曲来说).1 L, |' T. Y, a5 t4 c6 u
再扯回到旋律上来.想想.弹2,4,6,1是一个Dm7的色彩.那么如果弹2,4,6而在旋律中写进1呢,会不会得到同样的色彩?答案是肯定的.当然,2,4,6,1这几个音,每一个的突出程度也会对这一段音乐的色彩起一些微妙的变化.如果你强调1,色彩就更偏向Dm7,如果1音不太突出,那么色彩就偏向Dm.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加入一些和弦外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和弹奏一个不同的和弦是很接近的. ShawnC
$ ]& e. M# Y; ^$ i7 `$ H5 X1 J) ~( q5 ?8 \7 z$ B8 s
看到第2帖中有个朋友让我举例,那么现在就以C-Am-F-G进行来写一小段旋律.% R) v: `1 S% E6 ^
) Y! f( R( f, ]( h9 q! O
(版主,没法帖附件啊!!!!!那只能等我找到一个空间,再把声音文件传上去啦)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楼主|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2-3 13: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音乐软件的操作和在混音录音知识方面都还是初学者,希望有高手能指点,最好也有这样的心得贴子,让我少走点弯路,谢谢.
9 z: I3 H( ~) I* u" S2 T0 \% h* o9 W( z5 L; T; O
转帖的劳大驾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 }& N4 E5 Y! z5 W7 V不可否认BEYOND歌曲有些旋律是很不错的,比较经典,但说到伴奏和声,却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搞乐队BEYOND歌曲弹的最多了,因为简单啊。那几首阿拉伯风格的曲子也只能说是阿拉伯花架子曲,空有其表。以上只是评论,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BEYOND,因为从初中开始,到高中搞乐队,到大学搞乐队,一直都没离开过BEYOND。我学记谱就是从BEYOND开始曾记录了他九十多首歌曲的乐谱。我觉得三宝的和声配的不错,如果真想研究和声,还是听一些欧美歌曲比较好。
! H# @7 q8 o* d$ i5 z我对楼主的“专业”知识十分钦佩~但是对你如此贬低BEYOND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U) V, A* c8 L/ u3 U# Q
BEYOND拥有多少首经典的歌这大家都清楚,那些好歌就算是再过20年也绝不会过时!现在的流行歌,会比十几年前的歌“先进”多少吗?除了那个土包子刀郎,那些不知所云的电子舞曲,那些叽里呱啦的装模做样的所谓hip pop,.....当然周杰伦的歌我还是不排斥的~
- x4 ]5 `( F7 Z1 x( j! y) O3 ^* C你说BEYOND的歌土?那以上这些“新潮”的歌就合你胃口了?# x9 b4 y* P. k
我只是一个听众~不会用长篇大论的乐理知识来吓人。你可以试图用你的理论,来分析、证明BYEOND的歌很“简单”很“土”,但我们用耳朵听到的好歌难道会有可能被你的理论所颠覆吗?
$ R% @) t2 l2 x# y5 W我所听到的BEYOND的歌,旋律流畅、动人、个性鲜明,让人过耳不忘,而且几乎每首歌的编曲都非常经典!就算如你所说,他们的和弦很简单、普通,但他们能把简单的东西演绎得如此精彩,这有多少“高手”能做到的?反之,你用你丰富的乐理知识,用你复杂精巧、精挑细凿的和弦拼凑成一首歌,又能得到多少人承认?/ H! E/ F! z  w
通过贬低大家心目中的偶像是不可能抬高自己的身价的。$ b! X& f8 D' m: f- C8 S
最后说明一下,我是80年代出生的人,我的很多同龄同学都很喜欢BEYOND。( u" o' D: s1 B- y5 u
你说,“但是你们要承认,他们的歌迷主要是从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们早已不是主流了”------请勿把BEYOND和罗大佑等人相提并论好吗?你看过BEYOND的演唱会里都是中年人了吗?!
4 @# h# C: u% w, O+ J7 s0 u- L. `/ g, T6 J9 t3 A" q
好久没来了,没想到...6 E0 E" @/ F2 R% u! [
哎...其实何止BEYOND,你说的那几个杂碎我全都看不上.
+ G3 D4 c1 F0 T7 H: j; z3 x. ~我想有很多人都抱有和你一样的意见,那么我就有必要说一下.
6 _# }& S: ^% ^* ?- l比如你觉得黄贯中弹吉他很强,那么请问你听过JoeSatriani的吗?差距在哪里你听得出来吗?3 _3 U: y/ y+ N2 N0 @
我并不认为我这篇土文里含很多乐理知识,但如果知识是用来吓人的那音乐学院开了是干吗的?难道是为了误人子弟的?你觉得很多人喜欢BEYOND,我敢说在这个星球上有更多的人喜欢战车,你听过吗?你能接受吗?你的很多同龄同学能接受吗?显然,如果这么说的话就没意思了,谁说的都是废话,原因是没有一个标准.而目前最好的标准就是理论,你理论知识越多分析能力就越强.
+ k- i  K0 T5 H" I2 E, `* S- W+ g
9 S. Q% k# k/ J4 }" u冒昧地说,就因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普遍非常落后,所以像Beyond这种水平的东西就已经能让很多人像找到了生命的救赎一样去爱戴,现在这个群体越来越小,这是因为人们的音乐水平在提高(虽然非常非常缓慢).说白了就是我觉得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去学一些音乐知识提高鉴赏水平.就当是辩证地说,事实可能是我是在这里胡喷,也有可能是你认识太浅.
7 {- ?  [0 I  t3 q; k& V$ g+ L5 H, {  |
要说我为什么写一篇关于写口水歌的帖子,就因为口水歌是冲着经济效益去的,而不是社会效益.8 m& ^5 ^7 V% |5 m$ Z& z! a7 N" F, w

! _# J7 C+ b) W我只能说,希望大家多听,可听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我用BT每天整天整张地下载MP3格式的专辑,不断地刻CD腾出空间,却发现我的120G硬盘还总是满的.( J/ Y9 O* Z1 X: ?- s* t

$ `: d* L' j) \% Q* o. X, k7 P& a当你听的东西多了,世界各地的东西,或者应该说是接受的东西多了(算是长见识了)以后,看不上BEYOND也是很正常的事,我几年前没学过一丁点很声课的时候还很喜欢无印良品呢,我一点也不觉得惭愧,因为这虽然是弯路,也有点必然.9 l* n6 j2 ~+ H# g( j* ~7 u
8 D2 P+ K! x9 h7 Q" i
我希望很多人都看到.也许有人认为我现在是傻B一个,过几年以后一部分人认为其实我说得很对,一部分人仍然认为我是傻B一个,当然这取决于这几年里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其实多少人骂我傻B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大陆港台歌手们继续对着镜头说自己很辛苦同时每天继续大把地砸钱,偶尔回到录音室录几首儿歌,待公司继续大肆鼓吹贩卖后再继续从听众腰包里大把地掏钱,继续每天祈祷除了自己和自己的制作人以外所有人都五音不全,并且永远不识谱.% `/ F8 }2 H+ c% t" j( L

3 k7 g( m6 J6 l  S8 ?$ o+ R楼主回复得满用心的,可是我们谈的根本不是一个话题!/ M3 }. [" H9 v' U
你的原贴中谈到BEYOND的地方如下:“有的时候可以写出点东西来感觉还不错,就是有土了点,听起来就像BEYOND风行天下时的那种感觉...那种东西拿到2004年来是当然不行的...在这里可能得罪BEYOND的歌迷了,但是你们要承认,他们的歌迷主要是从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们早已不是主流了”
, |4 D" M2 P5 S) @5 q% r
* C4 W7 n/ h4 G我的帖子原意是:1,BEYOND的歌不逊色于现在的流行歌,而且比某些歌好得多。-------反驳“那种东西拿到2004年来是当然不行的”
' C' y' Q  ]4 L# `/ r2,BEYOND有很多歌是经典,这点有很多人承认。-------反驳“就是有土了点”) }8 i* U# U% m! w+ ~
3,我说我的很多同学喜欢BEYOND并且说明我是80年代出生的人--------反驳“他们的歌迷主要是从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们早已不是主流了”。我觉得你这句话很过分。3 e& a7 u/ L# [. ?7 q
7 U, g  [6 i3 T0 L8 z( a5 i
--------------------------------分隔线-----------------------------------------% o. n; G7 m3 d' B7 U: i- N

) i5 d0 J2 |% G" i而你的回帖大意是:1,BEYOND的歌与世界音乐相比有很大差距。
, x9 j# f( ]! b2 O, k2,中国的音乐教育普遍落后,所以BEYOND的音乐才会有人喜欢。现在这些人在减少,因为人们的音乐水平在提高。4 ~9 c- {- [, W, \8 B% b3 M+ s
3,可以听的东西很多,当你听的东西多了,看不上BEYOND也是很正常的事。
# J( P+ v" x# L$ x: ]8 T+ Q! `9 Z2 z9 P" n: ~
你不觉得你谈论的方向和我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吗?1 P* ]6 S: t4 {& G* ^5 k) l  ~5 J
一,我拿BEYOND的歌和现在的歌比,“现在的歌”指的是2004年的中国乐坛的流行音乐,这点谁会看不出?而你却拿BEYOND的歌与世界音乐相比,你的这种比较能否定我的看法吗?- A* c) i2 o$ S, e4 |* E: l, B: m
你的原话是:“那种东西拿到2004年来是当然不行的”,难道你指的是:“BEYOND的歌拿到2004年的世界流行乐坛是不行的”?那你这句话根本就没意义了。
# K8 v( }1 W3 \1 a- p5 I9 [. s1 Z+ T. o% C, w
二,你的观点是:“就因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普遍非常落后,所以像Beyond这种水平的东西就已经能让很多人像找到了生命的救赎一样去爱戴,现在这个群体越来越小,这是因为人们的音乐水平在提高”--------敢问你不知道刀郎吗?!他的专辑正版都卖了几百万张了!喜欢他的歌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大多都是些根本不懂音乐的老百姓!人们的音乐水平那里提高了?他那种粗制滥造的歌的大红大紫不正证明了中国人的音乐水平还很低下么?!
/ A2 p) [( {5 X" ^4 C5 \
. l4 r; w4 W3 R- I音乐教育落后,人们不懂音乐,才让很多人爱戴BEYOND?那么,如果音乐教育都提上去了,人们就都跑去听英文歌了吗?你要的只是所谓的高水平,“大师”级的水准,但BEYOND的歌的内涵,灵魂,以及我们为什么喜欢他们的理由,恐怕你不会理解或者是不屑去理解了!4 Z5 w1 `: U3 ~) C
  {6 o' W, \7 B* B1 {0 A/ x7 {$ @
三,你说“当你听的东西多了,世界各地的东西,或者应该说是接受的东西多了(算是长见识了)以后,看不上BEYOND也是很正常的事”/ d6 x- w/ _0 I7 l/ P
欧美的排行版我也有听,你也不用说得那么高深莫测。当然你如果用一大串英文名的音乐人来考我的话,比如说,XXX的歌你听过吗?XXXX的歌你了解吗?那我只能投降。我只能说,个人的喜好不同,正如我觉得林肯公园、爱薇儿的歌也不过尔尔那样。当然,语言上的障碍还是有很大的原因的。
& l3 ^* t# L$ a4 l7 |, b' m. m3 H9 s1 i$ ~" i
你的最后一段话说得挺痛心疾首的-----是的,你学了很多乐理知识,又见过世面了,眼界高了,可是看到大多数人还停留在那个水平,你就鄙视,贬低,恨不得每个人都提高到你那层次。可不管你是为国内的音乐水平感到可悲也好,对像我这种“不入流”的听众表示蔑视也好,你都似乎把自己放错了位置。国内歌坛,港台歌坛的现状有它形成的原因,有它的合理性,大众的选择更是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所以请你在批评别人所热爱的音乐的时候,把话说得严谨些,至少不会让人忍不住要反驳你。% y0 h) u: n9 X7 {+ x

& L# Q* T! }2 b9 l最后,我也想冒昧的说一下,音乐创作是需要天赋和灵感的,对于单纯靠技术拼凑出来的歌我深感钦佩。不知道你对不会乐理却能凭借灵感写歌的人做何评论?
  f4 T) p5 F4 o: x+ a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积分

6

听众

36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56
南瓜花 发表于 2015-5-10 11: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23 12:15 , Processed in 0.933361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