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留音或倚音的解决不一定在本和弦中,也可以在下一个和弦中解决。连续的运用延留音和倚音,可以形成瓦格纳式的“连续不谐和”且有推动力的,典型的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下面的例子选自鄙人的《三首小前奏曲》之三) 0 o! q. C9 j% y5 C6 {2 ^
. T4 E# g6 [6 B3 j5)持续低音 持续低音是一种,把低音和上面声部的和声进行分开,而低音一直保持同一个音的和弦外音。
6 Y, m. S7 x# k" O, k4 T& i2 R, c9 U7 t" d/ W! `
由于低音是持续音,上面声部的和声就没有了低音,这样也就没法判断低音位置,是原位还是转位了,因此带有持续音的和声,在和弦标记上,只标出和弦功能,而不标原位还是转位,持续音由下面的一横线表示,横线一直拉到持续音结束的地方。我们看到,持续音的引出,是由一个和弦的低音引出的,后面的和声变了,可是低音却还保持原来的音,这就是持续音的用法。我们还发现,上例中的第二个和弦也可以解释为IV级六四和弦,这说明,在和声当中,同一和弦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经常有不同解释,这是很正常的。
" H3 R( R) R7 h. z1 x5 e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只有低音可以“持续”,其它和弦音也都可以持续,只是没有低音那么常见而已。正如其它和弦外音一样,持续音也可以在两个声部以上使用,多个持续音就形成了持续和弦。
% w5 \9 [/ g; @6 f* a
0 L$ T) s* ?, v, u1 o& C& Q/ r0 Y; ?! Q$ W& c+ K9 [6 B
6) 先现音 先现音是后一和弦的和弦音在前一和弦中提前出现。先现音通常比较短,不合前一和弦发生冲突。 : |/ D4 k" z, h3 b: t7 f" D, S9 Q
. o4 U0 R9 L# M+ x) Y( [在古典音乐中,先现音是比较少见的,但现在的欧美流行音乐中,先现音往往成为一种主要风格,大量先现音和先现和弦的运用,使节奏不那么呆板,而有生气。
+ H$ b9 d' r5 ~/ i( N$ ?3 v. i! D) U
Careless whistle
1 b0 L9 @% }& m- Q2 @( K' S
" p1 |# Z6 `; m: q$ o! X7)跳进的辅助音 当辅助音不是两端都有和弦音支持,而是只有一端有和弦音时,称为跳进的辅助音。
! W- G/ q6 w8 A: D( x" }
( d6 o' Z9 g7 s和弦外音的分类: 和弦外音根据它是与和弦同时出现,还是在和弦之间出现,被分为:强和弦外音和弱和弦外音:强和弦外音:延留音和倚音、持续音。这三种和弦外音和和弦发生短暂的撞击。弱和弦外音:经过音、辅助音、先现音和跳进的辅助音。这几和弦外音是在和弦之间,不同和弦发生撞击。
2 z7 `7 I, H" R) o( R0 Y7. 传统和声中的四种七和弦
% n5 y9 T6 T5 m我们注意到,原位的三和弦都是三度叠置的。事实上,西方的和声就是以三度叠置的和弦和它们的转位为基础的。在三和弦之上再叠置一个三度,就成为“七和弦”。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三和弦(triad)的命名是由于它有三个音,而七和弦(seventh)以及后面的所有其它和弦都是以它们的最大音程命名的。
R/ w5 i# ?# g$ N/ t- f% l6 w$ }$ I" _+ u! d* W
传统和声中的七和弦有四种: " L6 L2 ^$ s9 [% B5 q) [3 G
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小七度
4 e6 K1 s: m& @; q8 z$ t$ T$ b# G) D U, l- [9 `: Y0 l R
小小七和弦(可以简称小七和弦):小三和弦+小七度
! I* a' p( p2 d5 ]6 T# I x0 F- R: X0 V* F- y* l
减小七和弦(也称半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小七度 ' _/ f0 z# \# B' ?
% N: O+ h, w3 S! J3 J
减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减七度(可以简称减七和弦)
3 S0 \7 p: C0 U' k+ t4 e7 J# C. W# E
) u/ B- R$ S) E# W七和弦由于有四个音,因此有原位和三种转位:原位:七和弦、第一转位:五六和弦、第二转位:三四和弦、第三转位:二和弦 ; Q7 } h& _9 q( W4 l
. W) C) I. N2 X. _( I
转位和弦的命名,根据的是七和弦转位后有一个二度,这个二度的两个音和低音的音程关系。
3 q$ \9 i1 {$ | P- g7 D& T8 Y1 r! z6 @+ n; o
七和弦由于有四个音,构成四部和声时不用重复任何音,总共有六种排列法:(第一、三、五是密集排列法,第二、四、六是开放排列法。)
$ V/ r. X' C; r8 q/ h3 X* _& \3 V! B' p/ s4 `+ q" ~4 {' S, T' _
如果声部数目超过四个,最先考虑重复的应该是根音,其次是五音,三音和七音最好不要重复,特别是大小七和弦。 % ^; D ^6 M) v* O4 D$ D
$ c" K5 Y3 f8 T! X/ Q
最常用的七和弦恐怕是属七和弦了,它是属和弦(V级)加上一个小七度,是一个大小七和弦。 " |* U/ g" E3 s1 S) Z
7 r' I: z* Q! z5 w
由于这个七度,它向主和弦(I级)的倾向就更强了。学院派和声学属七和弦(V7)解决到主和弦(I)的标准方式是:属的根音向上或向下跳进到主的根音,属的三音向上级进到主的根音,属的五音向下级进到主的根音,属的七音向下级进到主的三音。解决到的主和弦有三个根音,而没有五音。 5 t& E& b( C4 |+ R
! r3 h8 i8 f& Y# n. a- D属七和弦的其它三种转位解决到主和弦时,除了属的根音“保持”(原地不动称为“保持”)外,其它都一样。 7 ?2 R5 K& {' V5 v2 R6 j8 c
$ C0 f$ K1 p! o; Z5 r写成单谱表,密集排列法为: ! I! C1 W# x3 i# ?) j0 z5 ^
1 H! y7 p0 B! o' |属七和弦的五音是个无关紧要的音,有时可以省略,重复根音,以构成四声部:
. i! E1 `/ L7 q- n5 `
' h9 d) t- \, n- P7 Z省略五音的属七和弦解决方式如下,得到一个完整的主和弦。
2 q z. U4 {) [/ S
! X" Y. ?7 h; p/ ]9 D/ A属七和弦到VI级的阻碍进行:(关于“阻碍进行”,请见本章第2节。) 7 w5 x! z* g+ m+ R; L: ]: @% [6 @: f
8 q& p# }% H2 p5 Y8 h其它音的进行都和到主和弦相同,只是属和弦根音向上级进到VI级和弦的根音,这时VI级和弦重复三音(这是标准的西方传
3 V5 Q+ k% ^; H/ i$ m统和声的阻碍进行)。
, A$ x. N- ^) U' j2 ^2 A z, v7 t: y6 u* o& N7 p
除了属和弦以外,次常用的恐怕是II级七和弦了,它在大调中是一个小小七和弦(或称小七和弦)在小调和和声大调中是一个减小七和弦(或程半减七和弦),它和II级三和弦一样,属于下属功能组,最常接的是属七和弦,标准的连接方式如下: 7 }$ }- a+ y! e: J4 T9 c
& O/ X. @7 ]: Y$ e2 M+ U; T还有一个较常用的七和弦是导七和弦,导七和弦是建立在导音(I级音下方小二度)上的七和弦,自然大调中是减小七和弦(或程半减七和弦),和声大调和和声小调中是减减七和弦(简称减七和弦)。由于减七和弦向主和弦(I级)的倾向更强,因此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大调作品中更常用。导七和弦和导三和弦(VII级和弦)一样,属于属和声组,它的各转位解决到主和弦的标准进行是: . @4 A7 q3 y5 S+ g7 E+ x1 r. i/ K
, v n+ x$ x/ C$ `* }
为了避免平行五度,导七和弦及其转位解决到主和弦时,主和弦重复三音。
2 C9 E* b4 }, l写成单谱表,密集排列法为: 0 D& B* V% ~6 D. ?' J$ y
# f, d% R# R9 C7 L2 I我们看到,减七和弦的原位和四个转位,听起来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在声学上都是小三度叠置,而仅仅在理论上不同。而同一个和弦,用不同的记谱方式,也可以写成不同的四个和弦,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调,可以解决到不同的主和弦。同一和弦可以解决到降E大调、C大调、A大调和升F大调:
# Z3 N7 W5 [# P2 Y2 M! O; X' V
! \6 L P% G* v9 o也可以解决到降e小调、c小调、a小调和升f小调: / I/ E+ g/ t! [9 V3 i% u# x
' N2 V) K, N/ P* c0 F$ i/ c3 k
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关系,进行“等和弦转调”。* Y" p# \' D7 Y# Z
8. 大小调中的其它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十三和弦 1 Z- y) Z- j, r' _8 w! l. h
除了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和减七和弦外,流行音乐中常用的还有大大七和弦(简称大七和弦) 和小大七和弦。
8 U% B# p2 j# J9 x, g1 ~! e$ T( Q: u! O. u/ \# X$ Z3 r2 Y" W. F1 F: q
) |8 ~! \$ O. x2 J. G大大七和弦是由大三和弦+大七度组成: 5 K: _/ U' l2 v0 i
, _/ i+ ]: V; i1 z
小大七和弦是由小三和弦+大七度组成: $ T4 ^- ?' P: P- [7 C6 A9 V
* ^+ |* N/ g3 I大大七和弦在流行音乐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在大调中,I级、和IV级七和弦是大大七和弦,和上一节提到钠吆拖乙谎??窘谥械钠吆拖遥?图负跛?衅吆拖遥?己退?堑娜?拖沂粲谕?还δ茏椤?3 B, R, B# f7 D1 q
' M, }- U l# Q U
在小调中,III级、VI级是大大七和弦。
% E) D3 [2 T/ R* l& y0 F5 i( y- l3 O z) Q7 |3 a# j! ] p
在第三节,我们提到过的模进:i-iv-VII-III-VI-ii-V-i,现在可以用七和弦代替三和弦: i7-iv7-VII7-III7-VI7-II7-V7
9 Z8 i E; k' m: ], p6 v% C; V
: M3 E6 R* ?5 d! i/ m6 S大调中,也可以作类似的模进:I7-IV7-vii7-iii7-vi7-ii7-V7-I7
% x4 ~+ g/ O/ d. |0 j8 U" |
' p; x! w. F8 W" C9 |) f* x% u平行的七和弦,给人一种不知道是大调还是小调的感觉,连调性也模糊了。
: r& p' P4 _% w: k6 i1 s1 Y
- o" l' f4 m3 H' S7 J: O8 V' D小大七和弦更多地用在和声大调的iv级上。 , {1 Z% R/ b- O3 J1 b$ u( U& G
: R# w, ^+ w& l
第六节中的一些低音声部经过音的例子,也可以解释成七和弦的转位,二和弦。
, _, U# M! b; s" {6 a9 V B" H! _* u! \
5 k5 k6 ?$ i; A! y6 i- h0 H其它种类的七和弦,我将在爵士和声中介绍。 ( A1 H3 h0 h5 F Z3 v
# F6 B% u" L/ w, F v七和弦再向上叠置一个三度就是九和弦了,最常用的九和弦是大小调ii级的九和弦和属九和弦(V级九和弦)。
$ R' X, [+ V: `' }3 M# y/ ?% W! Q* F5 Y) u% p
由于九和弦有五个音,把九和弦写成四部和声时需要省略一个音,小调或和声大调的属九和弦通常省略五音,其它种类的九和弦可以省略三音或七音。
0 q! A) N$ a9 h; Q4 A+ F5 F+ K# X% Z, K0 H
把属九和弦放到前面小调的模进中代替属七和弦:
: W8 ]/ b6 ~3 q9 X2 [3 m
" g% C7 k: r. u: T4 b& o) q小调i级九和弦也是很常用的。 ! N1 l( H5 ^% x ^7 C$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