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44|回复: 0

[歌词创作] 儿童歌唱如何导入中外儿童歌曲、民歌、童谣、戏曲等

[复制链接]
MengouhmBn 发表于 2015-2-3 12: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童歌唱如何导入中外儿童歌曲、民歌、童谣、戏曲:
$ T! |0 a" K4 P3 T) l& ]9 v直观形象参与的模式
0 I  t) g2 {! v* w5 Q7 U# [4 @3 g  P此方法的适应范围主要是这样一些歌曲:歌词含义对儿童来说比较复杂,结构不够明确;歌词的先后顺序比较容易混淆等。. t7 h  r7 R* ^2 F8 ~, K' c
具体做法是:分析歌曲,预测歌曲中儿童难以理解与记忆的部分,或者教学中需要儿童重点掌握的部分,据此设计视觉形象图。采用直观形象参与的模式导入活动,必须做到突出重点、难点,既能解决儿童的学习困难,又能帮助儿童习得用直观形象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 k; s  Q& m4 N3 G& F6 l直观形象参与的模式可以细分为几种类型:
! S- j  r; C2 ^1、突出结构法
% c$ g; z- M0 z+ t( G: X利用直观形象的材料,有时可有助于儿童对歌曲的结构感知。如:
3 H& c) |: Q, D4 [, P: l《毕业歌》: j. J% K7 H$ w5 x- L
在《毕业歌》中,由于音乐的第一、三段部分相同,但歌词却又不同,歌词的第二、三部分都提到了幼儿园和老师,但先后顺序却是颠倒的,所以,儿童常常会唱唱唱唱就不知唱到哪里去了。因此,教师可以画一张类似下面结构的图画:4 s) k  ^* D4 I2 Z% K
第一行:红色:一个带有翅膀的闹钟    一位去上学的孩子
' E2 n: h' P& L! B第二行:黄色:一群孩子    一位教师" a! F, A6 S" [! j+ c  A7 x
第三行:红色:一位教师    一群孩子    一位戴红领巾行队礼的孩子& a3 q* r/ I; @8 }6 S
上述图片,一方面解决了感知歌曲结构的问题(该音乐的结构为ABA三段体:第一、三行颜色一致,暗示歌曲的旋律一致),另一方面也理清了人物出场的前后顺序。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要引导儿童注意图画提供的记忆线索。
$ j- z. M# k0 P$ Y1 W附图:
3 l2 j3 z( b& B2 x7 I. {1 W4 W' p% u  Z0 ]% T8 x
附歌曲:# N( \9 t4 d0 F% ~& S
! @3 d, f  Z: `+ D: W$ P0 s6 E
2、突出逻辑法
3 R; N* J9 _) \# }& B! b有些歌曲,对于缺少生活经验的儿童来说,是有一定的理解困难的。如:
$ K# a# W" z9 t0 V( Q/ S; p; n《大馒头》. d/ p! G  }/ m  j7 ~- _, s; C
在这首歌曲中,儿童实际上是弄不清馒头、面粉、小麦和农民伯伯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所以,教师提供给儿童的图画画面就应该突出歌词中的这种逻辑关系。
* g7 n5 M3 `3 i6 z(1)教师出示四张卡片,让儿童按序排列图片。通过操作,记忆歌词的逻辑顺序。8 P  d$ c7 n. _) c$ m
(2)教师在范唱和带领儿童练习时,每次都应该依次指点各个形象帮助儿童记忆,直至儿童完全掌握,达到动力定型的程度。
9 ~/ Q  r7 C3 K- Y7 o. D: p附图:2 @/ c, h/ {( L& j

  @3 z1 S$ r# y附歌曲:; b3 X8 x) ]3 N5 @1 l
3、突出节奏型法2 S; t0 `- ?6 u
如:
: b4 B+ C( U5 @* @" I《大母鸡》8 ]9 D7 U& c+ R9 ]7 M0 z5 P$ l
在这首歌曲中,儿童学习的重点是知道母鸡什么时候叫,怎么叫?为此,教师设计了2张教学图片,分别表现母鸡的两种叫声:咯咯咯咯 嗒∣及 咯嗒 咯嗒 ∣咯咯 嗒∣。
) V. t$ y' A+ V/ B2 \' Y( W& O(1)采用重点前置的方法,将歌曲中“大母鸡”叫的节奏型分解出来,作为节奏活动,使儿童初步掌握“大母鸡”的叫声。具体方法为:教师指图(第2张图第一行),同时示范念诵:咯咯咯咯 嗒∣,提醒儿童有意识地观察图形和语音的对应关系:   表示“咯”,   表示“嗒”。随后,教师鼓励儿童自己尝试将其他的节奏型念诵出。' D8 R3 c/ E) A  I1 e5 ~' S
(2)教师清唱全曲,并提前用指挥动作,邀请儿童视图有节奏地念诵“大母鸡”的叫声部分。
: X, k0 W7 _) |(3)教师鼓励儿童学唱歌曲的其他部分。8 J5 Q7 W) p( _$ k
附图:5 B) L; [+ I! N9 m
$ T% N0 z% G, ^
附歌曲:
: t- |4 e# Y& k; y+ N4、突出顺序法" b) {$ C1 i' T: D" V% w, |7 [5 a% M9 |
如:+ y* N4 m, g* `6 b( p0 I9 S: l
《数一数》
4 z3 v% [5 v; Z* z在此歌曲中,除了有绕口令的拗口给儿童学习带来挑战外,还有一个困难便是儿童记不清动物出场的前后顺序,特别是当歌曲中的动物重新排序后而不断出现的新的变化组合,更是给儿童的即兴反应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设计5幅图片(另附纸花3朵),如下图:
3 S  i' d" |6 y/ Z& F(1)教师在图版上排出5张图片的顺序。
1 @4 L6 g4 t$ [6 b5 P(2)集体看图复习绕口令《数一数》。  u- y/ k+ W, z; ^
(3)看图,听琴随音乐在心中默唱歌曲。4 I, _8 z1 p6 t( V& ]
(4)讨论纸花代表的含义(“呀”)。集体学唱歌曲。
  ~3 ]+ F+ M# d# P/ ~4 r7 B; O3 E(5)将图片重新排列。集体念一遍新歌词,重点念熟最后一句。
- U  u2 {7 K8 x: P% Q: t(6)按重新排列的顺序演唱歌曲。
  H- g% O# |) V; w0 i. F/ G以上(5)、(6)环节可视儿童兴趣,反复进行多遍。
! U# B# l4 \. |# T4 e( k, t; s附图:
8 o+ j% W* b! c# s附歌曲:/ `9 S( x  t( q+ B2 r( T0 R
5、突出情节法
$ U8 @- M6 s4 s( G1 c如:  A. M& q$ w+ g7 Y; I
《蝴蝶花》- e6 L$ n+ I. k* W+ c9 R
在《蝴蝶花》中,故事由一个错误的判断开始,发展到错误的行动,接着发展到疑惑,最后发展到“恍然大悟”。如果直观形象展示能够突出这样的情节发展线索,不但歌词记忆的困难程度会大大降低,而且对歌词内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的深切丰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 B# ]4 r+ A  \2 I3 l1 C附图:
$ Y8 a; |; h4 }& ~6 d! a附歌曲:' Q! ], L# _$ e5 v3 N

! Y6 F! i' n, j, ]' K& A* G; y6、突出情趣法8 c9 }- ~( k2 z) g

# I% _+ o$ A8 X" P" Q) [《三只猴子》! f' I) s) K6 @3 `) `, z/ `, ~& H
《三只猴子》表现了顽皮的猴子因为喜欢在床上蹦跳而导致摔伤,最后集体躺在医院不能动弹的事情。歌曲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的展示更突出了歌曲的诙谐幽默,可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体验到安全教育的价值。, H, [, ?' T: P0 [
(1)教师出示图片1。提问:“这儿是谁?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引导儿童说出图示的主要内容。(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p* z. N; P& r2 N( J/ y: R- a
(2)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段,边唱边演示教具。(在唱至“有一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时,在其中的一只猴子头上贴上一个红色小圆片以表示“包”,在唱至“赶快下来别再跳”时,将这只摔伤的猴子移走。)# C' o- }+ w: [+ _; m$ |
(3)教师提问:“现在还有几只猴子?”让儿童数一数剩余的猴子数。
! ]& X2 J; f2 C' X+ _3 ?9 R(4)教师依照上述(2)、(3)环节演唱歌曲的第二、三段。4 Q5 {: [6 j' b& D6 U! O! L
(5)教师出示图片2,演唱歌曲的第四段。并问儿童:“他们怎么啦?为什么会这样的?”- Q  z# g/ ?6 @; h* M  X
(6)学唱歌曲,并扮演“猴子”角色玩游戏。% {1 K! w; \% T/ n6 S
附图:
. n: |  [5 j7 W7 J- G8 D) J附歌曲:6 z6 q: c3 n# y) z- Z
欣赏导入/ R* }$ {% T  K* C: d
此方法的适应范围主要是这样一类歌曲:某些优秀的中外儿童歌曲、民歌、童谣、戏曲等;某些歌词较长、旋律较复杂、唱腔较独特的歌曲等。
* H0 i: \- b8 ?% `具体做法是:教师示范演唱或播放录音音乐,要求儿童以听赏为主,初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形象、情绪、风格等。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可根据各人情况,采用部分参与的方法演唱歌曲(如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参与演唱,也可以只演唱歌曲中的重点句等),以后,随着听赏次数的不断增加,儿童逐渐掌握歌曲中的其他部分。如:
" E9 V+ `6 n$ K7 l! ^《锄草》" w* \) n$ @8 a) W9 H0 I  E) n* D
这是一首河南豫剧,其曲旋律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儿化音、后鼻音重是其典型特点,由于该曲唱腔较难,儿童不易掌握,所以活动的重点便自然地放在引导儿童感受、欣赏豫剧韵味上。, [  s' Y1 j! L$ h2 [

: b) i4 _8 l) A: @* t! x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2 00:22 , Processed in 0.97939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