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族调式* z$ y% \6 @: R3 Y
中国古时的音律也分为十二个半音,各律名称分别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按五度相生法产生。后于明朝始创十二平均律。这十二个名称也就是古人所用的音名,有固定的音高。首律黄钟的音高相当于现在国际通用音律的f 1。
. {. h. y) |- o' e+ V6 F% S
+ ^- l# L% i9 I, l 古时的定音器是十二个规定长度的竹管。其中黄钟律管的长度约合现在的25.36厘米。这个长度也是古时的长度单位,叫“夏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人民画报》上发表了马王堆出土的十二律管的图片,其最长的那只长度为25.4厘米。)
N7 |" Y) v* g5 F5 m
) F' F8 d" b. k9 }' g& h 因宫、商、角、徵、羽没有固定音高,所以各种民族调式音阶都可以有十二种不同的高度。不过现代人不会习惯“黄钟宫”、“大吕宫”之类的语言。因此,在说明音阶高度时采取土洋结合的方式,即“C宫调式”、“D宫调式”……。
* ?4 t7 P. ?* Y& p0 Z8 X3 M4 G) u0 A* h* J" A% u
宫、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关系相当于唱名1、2、3、5、6的相互音程关系。用简谱记谱时,也可记成4、5、6、1、2(前三个音是低音,因这里无法加低音点而写成了中音。下同)或5、6、7、2、3。因为它们都符合宫、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关系。所以,中学教科书上说宫、商、角、徵、羽就是1、2、3、5、6是不够严谨的,只能说“相当于”1、2、3、5、6。(PS:补充~其实我觉得可以说是首调的1、2、3、5、6)
r `4 e6 ?4 E/ U
% c# l7 j, `, H! j+ Y! { 五声音阶的每一个音都可以作为主音构成五声调式:
W7 ]$ @8 B' ]9 g. o( r' e s$ b# I- ]
宫调式:宫、商、角、徵、羽、宫。/ @, I: j9 T6 l* `" E! K
) @! F4 {3 d* D y( Z: L 商调式:商、角、徵、羽、宫、商。; m6 f* d. d$ O, \" l
, d7 _- p* R( L6 F0 R- r+ g9 i 角调式:角、徵、羽、宫、商、角。" c) A! Y t& s- v- {8 x* X, t" y6 z
" X3 r" ]' [* }. ] 徵调式:徵、羽、宫、商、角、徵。1 q2 x% n1 I6 d7 F, \4 v: r
" I* j. W+ |# b4 }# e# @ 羽调式:羽、宫、商、角、徵、羽。1 Z4 p& u T- ~5 O) T3 u f
, j( u7 M0 f- l& e' B6 ? 在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中把宫、商、角、徵、羽叫正音,相当于现在说的基本音级。比正音高半音叫“清”,相当于#(升记号)。比正音低半音叫“变”,相当于b(降记号)。比正音低全音叫“闰”,相当于bb(重降记号)。这些变化音级叫偏音。古时候只集中使用四个偏音,它们是清角、变徵、变宫、闰。如果以1为宫的话,它们分别相当于4、#4、7、b7。. a9 `. i0 E% V( k" Q4 ?+ x4 q6 z
' \; l) o& m6 w
五声音阶加一个偏音则构成六声音阶,加两个偏音则构成七声音阶。七声音阶有下列三种:7 C: q' `1 y# I4 `- H8 c
# z1 K! M$ S2 S# }6 {! W 清乐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宫。 Y# V a% W( t; y
" G! p& P: x7 [5 _% Y/ ?
雅乐音阶: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宫。
* B2 ~; p% J: |, k$ [# \
3 W x3 Z4 u/ {( v 燕乐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闰、宫。
6 I. y* t$ a: s8 [5 u8 K! V( q1 y& \
在七声音阶中,也只以正音级做为主音。所以,上述每个七声音阶都只分五种调式。即宫调式清乐、商调式清乐……。宫调式雅乐、商调式雅乐……。宫调式燕乐、商调式燕乐……等。
' k: w# y' Z/ D
( J3 L" ? }+ J3 k 就音程关系而论,宫调式清乐音阶与大调音阶是完全相同的。但由于作曲时采用的旋法不同,使调式各音级的稳定属性也有所不同。所以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例如,宫调式清乐音阶的稳定音是主音、属音和下属音,而大调音阶的稳定音是主音、属音和三级音(即主三和弦的三个音)。大调式的七级音对主音有极强的倾向,而宫调式清乐的七级音一般不直接进行到主音,而是先进行到属音或二级音后再进行到主音。
* B6 g( {" D% C8 o4 Z6 {
3 R& i: h9 N+ k L( g; a3 X7 ]5 E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