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di 音乐制作知识
7 Z# c4 ?2 R5 o. W' V' g8 I$ V/ I) o$ d2 J. Y# U% e
配器法
& p+ x2 ^% L# n7 K$ b8 h, n, G, P, c! r8 H6 t3 O
为什么有的作曲或配器的人有很好的创作理念、也听过很多类别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作品、也会玩一手不错的乐器、也参加过很多演出活动、也对各种现代和传统的音乐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也有一套不错的音乐制作设备、也制作过不少的音乐作品......常常有些配器做的很细、作的也很内行、全都很合乎逻辑......但是听起来却非常枯燥无味,只求相当响亮和相当清晰......这就是作曲或配器的人对器乐作品的“色彩”抱漠不关心的态度。0 s* [+ L1 O7 ]9 D4 R. i$ k$ Z
1 y( D: L5 e! G( b# H; @ 有的朋友认为∶(MIDI同真乐队是不同的......为什么XXX大师的作品那么NB......?)除了后期技术的处理(缩混大师和母带大师)前期的关键就是作品和配器......就像kinghand 文章所说∶新世纪最大的谎言:“我们会在作mastering的时候修正所有的问题” 。我想在有时间后不定期写一些配器法的文章,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不知朋友们认为如何?望朋友们高见!
; A; t- p5 C2 W4 f" R+ v* d: Q/ P; i6 D( U) t3 S1 ?( r* P
& B- J0 v9 y* W" W/ k 小型配器中的乐器结合( N$ G; v0 S! p* q3 _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许多配器结合往往是管乐器的音色占优势,弦乐器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溶化到管乐器的音色里。我举一些最普通的情况∶9 { J5 o0 c; F( q
1∶小提琴声部,如果同二支Ob在最富持色的中低音区同度结合,只会使Ob的音色更富于轫性和稍柔和一些而已,不会改变后者的音色。
) V& _# ?& T" _" Q$ ]6 y 2∶单簧管与大管同度结合,在用中提琴加以重叠时,可以得到比较流动的音色,并且稍带暗淡的色调。
0 X* H' M' Z: l6 _/ T+ O2 I 3∶小提琴相隔八度的分奏,重叠二个双簧管和二个长笛八度演奏,可以使后者的音色变得非常柔和。
# T! \1 M" R# w9 c 以上例子大家可以在做MIDI的时候进行试用,听一听有什么不同...了.要知后一课......下回分解。# C& M7 F* `" e+ e' q5 j6 q
8 a+ q) ]0 C: R7 ] G* U( H, ^0 H- g4 J Z, k) q
同类管乐器的同度结合
! r* m9 m* ?- m1 I. E3 X 为了比较系统地论述同类乐器的同度结合起见,以下都从乐队的三个应用音域来谈这种结会合∶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 R _- X8 ?$ ~, R( A$ u8 \( X
1∶低音区从A2-B2--C: t. n7 Y, N: M6 ~% U% ~$ r
2∶中音区从C--C2
6 n9 M: M7 s) l/ ]4 [ 3∶高音区从C2--更高的在小字4--5组的所谓最高音9 l& p. a! e: v4 K- m2 V2 p
1∶低音区
- H" K3 F! D7 c0 p 小型管弦乐队配器只有大管或法号可做同类管乐器的结合,二个成三个大管在低音区同度结合可以发出美妙的浑厚的音色。所得出的音色厚实、严峻,但有些粗糙。二个法国号在低音区的同度结合也是配器法中同样有趣的手法。在弱时他们的声音柔和迷人,很象管风琴的低音。四个法国号齐奏可以形成浑厚、丝绒般柔和的音色。法国号的发音有些慢吞吞地,这在低音区特别显著,用它演奏大提琴味的乐句会发出沙哑的、非常笨拙的音响,因而刻划出一幅漫画般的形象。$ g7 L/ W$ R. {. [: Y" @
2∶中音区 - d0 H, ]' T. r9 S& x% R6 W, ]
几支长笛在低音区的同度结合发音虽然冷冰冰的、但很柔和而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这里用来表现苦闷、淡漠、一种象石头般沉重的忧郁交织的感情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只用一支长笛,那不仅音量不够,而且在表现上也不合适。三支长笛会发出厚实、抽象而冷漠的音色,充满了言语难以形容的复杂感情。四支长笛齐奏显得特别神秘和阴沉。三支单簧管的齐奏发出均衡而冷冰、刚强、灵活的音色,效果是惊人的。# g, K, b- h. a: O, G
3∶高音区: s; w& B6 S/ l$ |$ q
在这个音区可以有长笛的、双簧管的、单簧管的结合。二支长笛同度结合通常是加强在高音区的旋律,最常见的情况是二个八度平行陈述......几友双簧管在高音区齐奏相当罕见,因为在高音区音色干巴巴的......有点象唢呐。单簧管三支在高音区齐奏就不同了,会发出强烈的声音。) B6 y9 O6 g; w. `
! u+ f0 l9 ^$ f! n
" }; [6 s$ w' v0 k
非同类管乐器的同度结合
; }% C0 g! g% U) n 大家在做MIDI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三个音区都可供非同类管乐器的同度结合,只有高音区小字四组和低于B2音的低音区例外......非同类结合的目的是∶
% {4 e8 D1 y) o/ u 1、加强织体中某一声部的声音,由于补充了有比较强烈和鲜明音色的乐器使该声部的声音加强了。
- e6 H, i# V5 _1 s- l; M6 ` 2、软化音色,把音色柔和的乐器附加到音色强烈的乐器上。 j. u& ]9 x) M; E: d
3、造成特殊的色彩,混合不同的音色以形成与纯音色迥然不同的新音色。
$ [) U) i5 H% B; z 以上所举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得出所谓“复杂”的新音色,但在MIDI制作中,复杂音色都起特殊表现作用。在某些情况下,配器者只需要达到加强或软化旋律的音响,另外就是配器者从音乐刻划出发,探求独特的音色做为富于个性的表现因素......因为∶“色彩”揭示了配器的主题性质。上述前一种情况下,形成“复杂”音色的纯音色在某种范围内可以用其它纯音色来替换、好象是一种变奏。而后一种情况下,丝毫不能替换,因为∶改变“复杂”音色的组合就会引起配器性质的改变。 * K9 S" Y* F3 n, d; B+ C2 P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明确自己根据“乐思”的深刻了解而产生的意图。待续......( W6 Y8 _$ @( Q4 p% `
两种不同音色的管乐器的同度结合 3 v( `9 @5 J) [2 h
1、在制作MIDI的低音区. g1 u1 Q3 S2 [ c5 `' ]; j2 C' q2 U
大管+低音单簧管,在速度中庸的配器进行中音色真是其妙无比。 大管+法国号,在配器中给人以柔和松软的印象、飘飘然的感觉。低音单簧管+法国号,配器中带有冷冰冰的、严峻的色彩,但需要在非常清澈、轻盈和稳定时很适用。以上的配合在MIDI制作中是很自然很有效果的。
4 a7 D) M) H! w 2、在制作MIDI的中音区
" i$ Y% f# x- U ]) H, d P 大管+单簧管,一般会形成比较安溢、宽广柔和的音响。单簧管+法国号,给人以比较阴晦、严肃的印象。法国号带弱音器,在PP时会带有纤细和稍泛银光的色彩。小号的低音区同单簧管的音色结合,使小号的音响更缜密而富于轫性、减弱了小号特有的金属味、音色柔和而浑厚。2 i+ J3 Y3 ~3 C( W* r
3、在制作MIDI的高音区
4 W) h8 H3 K1 r1 j i: y) S 在高音区除了上举的结合,管乐器和小号的结合很常见十,从小字二组到C2都可做结合。
/ {) R8 B1 G" d, [; ?, G+ G9 C3 @. S' L
% n3 U/ G9 d( c- t3 j( P& i" K! u; N( j# P6 D
配器注意事项 I0 u9 ~+ }7 Z- @" D9 \) M3 B
6 `" P. r5 m- O' ?4 m2 ]. G# v( P' N4 }/ I' L1 v* D ]
1、我们在写前奏时要慎重选择演奏主要旋律的乐器音色,由其是主题的初次陈述,做到风格、性格要跟音乐的主题思想吻合,情绪或形象恰如其分,有时也出现意外的主题但很少见。
/ d1 U% w0 L0 G; K6 j, M
4 H0 E$ n8 ]2 s& X7 j' D Y( H3 _7 Y
% J0 p& E6 o" d3 h. G: h% m. z2、注意音色的新鲜感,有利于特定音色出现时的新鲜感。所谓新鲜感指当你需要一个重要的音色陈述一个重要的旋律片断时,其前面的配器应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该音色的乐器。如休止几小节或一个小段落,即故意“隐藏起来”一会,再露面时,常有容光焕发音色亮丽的效果。+ o* U% G: x8 `+ I# R6 X
) q. n+ n# t# @3、一个乐器所再的音区不同那么他的音色也有很大不同,音区保留是突出旋律的有效方法。所谓音区保留,指当主要旋律声部处于低音区或中音区时,要给他留出不受干扰的活动空间,其他织体因素最好不要在此音区出入,那样反而会破坏音乐效果,给人在听觉上也照成不好的影响。
& t$ I" y# E- C0 R% X8 U4 L( j" A. v/ n u9 g8 @
4、和声节奏要宜宽不宜紧。在配器中和声节奏通常以宽为主,编配和声要十分注意,因为一首伴奏在听觉上的好坏和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乐句,或配一个和弦,或配两个和弦,切忌和弦变换的频率过快,以致和声音响混乱,管弦乐配器例外,管弦乐的木管或铜管可能一个音符上写一个和弦,而在电声配器上讲究板块和弦,尤其是和弦外音的出现使音乐听起来更加动人。' m# B7 ^1 G( e4 z& X
2 m/ @1 i3 u8 k1 F1 |9 Q
2 n0 B1 N' \% `; p6 g
5、在配器上讲究“上秘下疏中不空”或“下秘上疏中不空”是和声排列的基本原则。要注意低音区用密集的排列中音区空洞无声部,而高音区还连续演奏十六分或三十二分音符,这样听起来会很难受,遵循上秘下疏中不空的原则,才可获得均衡的有良好共鸣的音响效果。
# w! v, v% ?: D0 S2 X; H9 \' p6 Q" A# u+ p" J5 c
9 Y- F( ?1 k0 ]. X* O
6、要注意延音踏板的使用。一般键盘用的最多,当音乐织体中和声音型程分解和弦形态并由多件乐器分别演奏时,若选择音色融合性较强的乐器以长音的形式予以支持,可避免乐队音响的干涩而使用延音踏板。但也要慎重使用,要延音过多而整体变软,整体配器没有力度,那样听起来会很难受,要注意整体的音响效果。/ m5 M, p. b$ ~, ~
0 ~' E: e2 \" J& U# r& L0 z
7 o2 ^9 v7 S$ P: J( q5 s# N7、乐队织体的清晰依赖各要素之间的对比。注意把握织体内部旋律与其他因素(如伴奏、陪衬等)之间在音色、音区、力度、形态等方面的对比。有对比才易发挥不同要素各自的功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要素之间缺乏对比的织体,其音响很可能是混成一团的。% F8 d# ~ x. b7 Q7 k+ g4 A
* g4 u+ k( m# N$ j: n
% f# m/ x( U7 n) U: [8、乐队音响的涨落要与乐器的进入和退出联系起来。当需要乐队音响逐步增长时,应随着乐器的渐次进入,使音区不断扩张、织体逐步加厚反之,当需要乐队音响逐步消退时,应使乐器渐次退出,织体逐步变淡、变薄、稀疏。那种仅仅依赖力度符号的改变依赖演奏上强弱变化来获得乐队音响涨落的做法,往往是徒劳的。( U! h# a. l1 u. R8 S0 m/ l
/ X' Y/ b( K) _9 G+ v4 F, c# Q% D7 G. H) F3 n' i# B; r
9、在配器中个声部力求都生动流畅有趣味。不论主旋律声部、副旋律声部、和声低音以及和声内声部、节奏声部都应力求生动,千万避免某一声部长时间无变化的枯燥乏味的写法。& K$ N- A. n* X- j; l6 \
7 Y' M* I. B* q4 t3 X, E但鼓声部尽量避免变化频繁,那样听起来感觉支离破碎。
/ I1 P: u# z7 M3 a7 F' S* B1 g" ?: l) B4 [; a
10、在最后整个缩混时要注意整体音量平衡,摆放好乐器的前后、左右的位置,某件乐器与整体的混响、声相、EQ、亮度等等的对比度,边听边调整用耳朵听,用眼睛来观察电瓶表。最后能作出来自己满意的作品。 1 X+ G2 [# @7 Y* u6 \" |' x' p
# o% k) _" [, ~$ K, I
; A' F8 p6 L- P! ^3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