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蓝山县荆竹瑶族乡荆竹村山雾缭绕。92岁的瑶胞李玉财家瑶歌声声。李玉财和82岁老伴赵石妹一脸严肃地指导59岁的儿子赵华忠唱他们新创作的瑶歌。1 K4 ^+ {, E3 J, C Y! ~: V0 }5 h
+ O+ m) x) g3 M 1923年,李玉财出生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瑶族乡,父母早逝。他10岁来到蓝山县荆竹瑶乡谋生。在向当地瑶妹赵石妹的父亲学习瑶歌时,与赵石妹擦出了爱的火花,喜结连理。 + J3 e8 e: @+ Y; z 9 g+ Z) Z% q8 F/ u C 婚后,喜爱瑶歌的夫妇俩四处参加坐歌堂等瑶歌传唱活动,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瑶歌手。至今,他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上一阵瑶歌,温习情歌、字谜、古诗词和名人轶事等。灵感闪现时,夫妇还即兴创作歌词。2014年,二人共同创作了50多首新瑶歌。该乡81岁的瑶歌手赵吉秀对记者说:“赵石妹领唱坐歌堂,连唱两天两夜不重调。不少人与李玉财对唱瑶歌,常常对着对着就搭不上腔了。”+ p9 e. [8 l: W6 e
9 d/ s+ b" f9 G5 o, j 这些年,李玉财夫妇还为传承瑶歌奔走呼吁。1987年至1995年李玉财任县政协委员期间,他们提出传承瑶歌等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李玉财夫妇走进蓝山、江华、新田、宁远、桂阳、常宁等县的瑶寨,收集瑶歌近1000首。2008年初冰灾时,李玉财正在江华湘江一带瑶乡收集瑶歌,他手持拐杖一步一滑,一个月记录了22首瑶歌。 b& {0 v; N3 E3 ~/ t 3 |6 G9 n9 k' ~9 {8 k, v 李玉财夫妇还在家里开办瑶歌学堂,免费传授瑶歌、指导瑶歌创作。荆竹中心小学离李玉财家只有20多米远,每天都有10来名孩子跟着李玉财夫妇学唱30分钟瑶歌。今年30岁的瑶族青年赵喜兰,在李玉财夫妇的悉心指导下,50多首瑶歌张口即来。她创作的16首瑶歌,从遣词到韵律,李玉财夫妇每首都帮着润色。在2014年蓝山县首届老年大学文艺调演晚会上,她凭一首自编的《瑶歌欢唱》获得优秀奖。 6 j" p4 v- }' B2 T* C3 m* k: W : G7 n% q2 V" E/ J 李玉财夫妇的儿子赵华忠也加入了传承瑶歌的行列。他创办的农民瑶族乐队在农闲时节,深入本地及江华县一带乡镇表演瑶歌、长鼓舞等瑶族传统节目,受到欢迎。& O$ U* c' `# \. O$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