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歌词写作的基本方法 6 } D5 r2 D i' S# E
! N0 r9 V& N9 n! T) r1 E
歌词要有一定的语句格式、一定的文体结构、明显的思想或情感主题。$ C ]: Z/ j$ w+ @* C0 f% x0 j# }
0 l% }# S% x: A3 G& F) j! t9 m 从理论上讲,凡是诗、词都可以谱曲。但是,任意的词曲结合又未必能够产生一首好歌曲。
/ s/ j# H; i5 ~) v/ D5 a
) M* D- b( R- x/ p) d 一首好歌,必需要有一首好的歌词。那么,什么样的歌词才是好歌词呢?笔者认为,专门为谱写歌曲而写作的歌词,才有可能成为好歌词。同时,好的歌词还应该是一首语言精炼、结构合理、言简意赅、直抒胸臆的好格律诗。
" q1 A6 L! m4 p9 `4 b$ u( Z! N" n& B2 ]) }- d. A
要写出好的歌词,就必须要按理循章,要深谙词文与音调的自然关系,规律,要有诗人般的浪漫情怀,还要有词家的严谨风格,更要有一些基本的音乐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曲式学”基本常识,这一点至关重要。一个歌词作者,如果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写出来的歌词就很容易被音乐家选中谱曲。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在后面加以阐述。
8 J i) V, r$ q/ `) ~0 h/ ^) R$ |) X- m$ A2 B
歌词既要注重句式结构、段体结构,还要注重词句的韵律、韵脚,更要注重文字辞藻的精道美妙。前面已经讲到,歌词既是可以朗读的诗,又是韵律规整的诗。它的句子相对规整,讲究韵脚、对称、排比、对仗等手法的运用。8 F/ z# P, Z# @; n( P K8 i
2 q( W, {6 G+ S/ K$ k1 E; i8 T; p) B, ]4 n# y. n
6 X% q" n0 w: [# ~0 H9 ? (一)歌词的韵律、韵脚:; d: n, I$ c# e# I$ i$ `3 p- U
/ r. h$ ~0 Z# L% w( G. } 纵观中国的音乐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民歌的海洋里,有许多优秀的、脍炙人口的民歌。这些民歌的歌词,虽然是衍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并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地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演变着,但是,还是有大量的民歌保存了原有的风格和特色,其中很多仍不愧为经典。
& H% f3 @& a/ ?5 J$ x% e0 j* \/ d9 s1 D+ V) P
例一:
9 d4 a( s- o' \
- K! R2 w( W! m& H1 O 好一朵茉莉花
7 p* [* H% O# C) z
4 M, u, v1 _0 a/ ?- k 茉莉花开- ?6 r) n2 @, F3 u8 s# h
6 K5 P/ ]$ a0 b" z: Q9 I 雪也白不过它" i, j- v/ [3 \& J; @$ T
- t8 Z- R/ b5 v/ Z c0 q4 _
我有心摘一朵戴( b7 H( k2 Y% M5 D# |: H; C% ^/ U3 ]
' r9 U) {; n) i+ c- ^ j; I 又怕栽花的人儿将我骂4 R. \: h9 b O' [
$ J7 L1 Q7 ]) ~
......) l+ P' V+ ~" L) u6 n) T2 }9 ^3 w
8 p; \; u, s: w6 Q+ E* u. c
_: V% F/ u0 ^9 u- g0 }0 V4 d% C. s( E9 w0 x9 Q' X
这是一首在我国历史上流传悠久,且在国际乐坛上非常著名的江南名歌《茉莉花》的歌词。我们如果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诵这段歌词,并在朗读的时候掌握好语言的节奏、语气的强弱,你会发现,这首民歌那优美动人的旋律,竟然与歌词本身蕴含的节奏、强弱的变化是那么的相近,以至于你根本就不用特别费心,就可以很快的记住歌曲的旋律,并很快就可以哼唱。# P0 I( r7 \4 t( O1 H( U/ R; I$ c4 U
- r8 m6 T1 U0 X! t! X 例二:
: ~8 W. O' M5 v! b: s+ h+ g
& y! A% G6 w( ?1 |. z: P- L& ]0 v 在那遥远的地方
2 o, [8 T$ u* L5 @4 n. R' k
, n" p$ b; E T% o2 W7 G( h 有一位好姑娘
4 ]# U1 G7 J% y5 B4 k6 y2 W$ r# Q1 }$ k t
人们经过她的帐房
) [+ I6 A' e g: ^+ T- @; W8 X: K! F* }7 G* W2 H$ V+ n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1 U( p: u! e$ j: ?
7 r3 X* p: m( |& J; L/ s a0 U8 p2 d, f0 m+ q* K3 U, g& Y
" j* d7 C; ~' I3 p: P
我愿是一只小羊" a3 N O6 b2 P3 U# |- n* q
4 x6 u5 }- ]# l. K. x! q 跟在她身旁
9 z3 i P' S1 Z# O5 j
$ v* z5 n8 e( Q# j, T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7 c9 c. [* f- n4 n) g* t, y2 {$ I1 d h% |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1 h" m$ C/ u7 V6 P. L; d2 f. Y$ n9 A2 M9 P
& Y( z' O7 a* h6 ]1 E" F, d
; T2 G: e# a& x+ ~) \) T ......4 U5 e: x, d4 S& A4 r- m
! I. Q- H. S3 G% q9 ]; k
# q. m& u% z' J3 r
Y6 p `, ~8 Y, ?& ^8 p! {
这是一首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民歌(其实,它应该是一首经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编写的创作歌曲,几十年来,其在国内外的广泛流传,使得很多中国人、很多其他国家的人都把它当成了中国的经典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词。同样,我们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诵,可以获得与前一首歌词相同的感受和认知。
! r N/ l! W8 y; q; u
9 K, U3 N5 g3 Z% C! U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枚不胜举。这些歌曲的歌词,语言精炼,结构规整,各段的句式统一,语言的节奏相近,而且非常注意句子间、段落间的韵脚——我们常说的“押韵”的处理,使得歌词本身就有了原始、自然而又完整的音韵格律。这类歌词编(谱)的曲调(旋律)虽然很优美,很简单、朗朗上口,容易记住,也容易流传开,但,似乎都比较短小,不像有的创作歌曲或者歌剧唱段那么大气、那么舒展、那么激越、那么奔放......。但是,恰恰就是这种精炼、短小、优美、动人的词意和旋律的完美合作,达成了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地位。( |/ |# v* E0 @+ N
2 g! @6 Z, I1 C! J/ K
例三:
3 Q8 j+ ]0 {- s6 V2 O3 J
9 k# i+ p: k& M) e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 i/ b7 Y2 X# F8 T* T4 x4 o! Z1 Z7 X7 O! o: T- \/ d6 F3 d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 U! Z9 S+ ~8 |- \ H* W3 b* @" ^# q+ }2 b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 P2 J8 T) L6 z' y
$ j* Y2 J2 H' J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 }" x4 m" p$ k7 ?- t, Q; Y) k) L1 t5 I8 _8 N
* |+ O1 ?3 `" h; o) Y* Y) n8 s7 f
' W( N: I" q) \
......
+ g2 f1 a) V! p1 N/ H' V. x8 Q: u
......
( ^ q( V' f& n) X) h+ G& v) l8 t8 b" C/ E
! f# l+ z: ^, \' Z& Z7 C: O
9 S1 J7 s: t% J* f1 Y& | i 这也是一首在我国流传甚广的、柯尔克孜草原风格的创作歌曲《草原之夜》—— 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几十年来,无论专业还是业余的歌手,都喜欢在舞台上、卡拉OK厅里演唱它。久而久之,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它的真实身份,把它当成了一首民歌。
R3 g9 H7 E6 E; J o1 C' P5 i: |* I+ N4 ` f" g
我们用普通话去认真阅读它的句子,可以发现,词句的朗读韵律中,已经包含着非常原始而又自然的音乐节奏、音调起伏。而作曲家在为这首歌谱曲的时候,几乎就是在歌词本身的原是韵律上加以发展、变化、适当延伸,在注以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几十年的《草原之夜》就诞生了。
7 W1 n4 M. B3 m0 t4 Z
+ y. f/ P) _, q' g
- g. A: Y/ ^4 E) w) ]( v8 m2 Q$ x
3 [9 Z7 Z' `2 P9 ~2 N 下面,我们重点谈一谈关于歌词中的押韵和韵脚的问题。
" Q' t3 F: |3 [' K2 ~
" M1 x$ y3 U& A+ C) l, c
% z4 t. `4 T6 F f; q+ [3 p; ?0 K6 g! `6 I, K) P: h8 j& _
首先,谈一谈关于歌词的押韵。本文一开始就已经谈到,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歌词的出现可以追朔到很久以前。唐诗、宋词的经典作品几乎是文人骚客们必定要诵读的文学篇章。而宋词的文学地位和美学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深受一些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青睐与追崇。" D7 m# A& a( M. X; M" [: N5 X
: d& T/ F' M2 A, Q$ q+ n! C
X' M/ Z" V7 v' g7 i
# Y& d9 j* q I% C' o% } 例四:
; P& h# F/ p& V& p7 f0 H7 N4 M {3 k1 Z' ]( _0 X
. i! F( ?1 o) s' y: C
. i, d: h5 j2 \) e2 _# J! p弯弯曲曲的小路,) K# @6 y" S$ c! p* L) b$ B
( |- x! n) Q! y5 `" t) |* A. N从山脚盘旋到云端;
9 N5 [$ W! Q$ }
: b! r% S3 U& l: Y3 }, j, {" w深情幽静的小路,
1 b7 Q( U" ?8 F9 Z3 P; _1 l h6 l% ?
穿行在茂密的林间;
/ `. O; Q/ Z0 N' C/ D. n/ V/ w( H
! q$ D1 j; ^# i7 @0 Z, ~, x0 q野花簇拥的小路,+ C. m6 B9 S2 x) n5 i1 {6 R0 s
4 j6 N0 ^7 E; b$ Y' J$ T& j- O
延伸在辽阔的草原;( \7 Z* V0 V; e, S g% y1 K
5 S* a- X+ R, `/ }) v黄昏夕照的小路,; p( \: X' R' f2 ^, j/ j
u$ [0 ~9 x# K% V5 L# O匍匐在浪漫的湖边。) j, l% B8 x7 m( j/ N8 L* @* e
- ]# b1 ~. @7 f( Q. Q+ \7 |5 A* ?8 |* D
( z2 |3 V% m* U& _
啊!小路,弯弯的小路,1 Q8 K% [7 A9 C' ]( G% n0 P, {
) |8 v# T8 q; o5 ]5 F: o
经历过多少风霜雨雪,+ m" ^- ^7 X& |+ \
& U$ ? o3 n4 S/ T5 ?1 m迎送了多少春夏秋冬,
. d+ Y- D( D i1 G; r6 n. i Q* `7 ?; _' ~$ v
你依然那么静静地蜿蜒。; F( O5 k: c) P0 [
$ J2 n# B( M5 w1 M$ z! |, v' I
# X9 l; l. W' b/ g# E+ `; q7 `8 u, D4 d3 z
8 @; v& j3 l9 W: t: R
/ D$ t2 h5 x0 t7 R
黄土高原的小路上,3 x7 m3 x" G+ j7 d( J3 q- L; d
( g( h0 k0 j3 u1 t5 [5 o0 v
信天游钻进妹妹的心尖尖;5 j! {$ O+ n7 h/ N$ ~
8 T( s) ~' z. K' _1 M莽莽林海的小路上
1 A( ]+ @2 o% k$ ]. Z4 ^
r: ~2 ~$ D% P* Z百灵鸟的歌声在婉转;7 D' g3 P4 r+ g- S8 L) Z3 X% o
/ {; W' [, N m, o# ?辽阔草原的小路上
2 \- g( s" `3 D
4 h6 D- x- N: g$ r1 w8 T1 r2 U马头琴倾诉着心愿;4 ^5 R! z+ p7 G P/ `$ z3 ?
& r8 o" d6 ]5 R, l% @
依水而行的小路上
$ w" D1 |; C9 z# ?- D- B. X, O
( t1 @8 ~3 |& [7 i9 @3 s$ \恋人们在甜蜜地流连。
1 @: C3 J/ O" n: N% a! K& `) I3 C
6 _& x8 {3 b( i
, I% p' g) E y) m( d% j) q: b
啊!小路,弯弯的小路,3 H: y8 P5 @8 I
0 z& Y5 Z, C6 I1 K) N7 v( y$ V$ c
铺满了多少动人的故事,
# V3 A2 F( m( A; `, h
. E. l7 d& [. P d$ ^1 L% z+ v缠绵着多少默默的情缘, p5 N, w7 ]0 f8 y: K' R& s
. x* _3 A& ~; T! @9 `1 `* P; P你编织出一幅幅浪漫的画卷。
7 S" R U, `- {" \- Q- }% J" ^( f5 ` P. V- P2 z
7 ~* R% |( w7 I; D4 [% k
" ]$ u- S5 E* C( O- Q1 E) b! M4 _以上是由本文的作者作词、作曲的歌曲《啊!小路》的歌词全文。下面,我们就以《啊!小路》这首歌词为例,对一首歌词的韵律、韵脚的设计和安排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c: b+ o; @+ S& O7 t" z
& g5 u. |9 O C. l |% B
《啊!小路》的第一段歌词中,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路”字,与第一句相呼应的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是“端”字,这样的上下句韵脚的呼应,一直延伸到第一段歌词的结束 —— 第一段歌词的最后一个字是“边”字,它的韵脚,实际上就是第一段歌词的总韵脚。8 L) [5 [' j7 ^3 y! N2 Y( |" f2 d
- f7 j: k7 s% }& G5 k: E+ f$ o
接下来,在第一段歌词的后面是一段副歌 ————' g" _' w5 G% s) E0 Y! M, E
1 ?9 [1 c/ P+ h2 R
( v( W! |' {# A1 n2 \
e* A2 ?. y9 b3 R. ^" k/ b$ W, {9 y啊!小路,弯弯的小路,
' l3 H# ^4 a+ b" q' }/ A6 M) Q& N4 o; B! g
经历过多少风霜雨雪,/ q/ V, N# o$ |, X3 }, p9 r
( w4 A, \5 T+ P2 b1 {, l. H# h迎送了多少春夏秋冬,
2 g* n3 f/ r6 p1 Q& c j8 H) A, S$ C3 U/ Y
你依然那么静静地蜿蜒。
' O) J1 ~( v5 Y/ \( |
+ L8 X5 H% `" B! B4 y# N1 B
% f) m$ x% K/ |! I' ~1 k/ a' N6 g' d) [& J
从歌词中可以看到,这段副歌的韵脚,仍然延续了第一段歌词的押韵规律。在由四句歌词构成的副歌中,第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是“路”字,最后一句的落脚是“蜒”字。中间的两句,虽然离开了第一段歌词中的上下句呼应的押韵规律,但,第一句的韵脚和最后一句的韵脚形成的呼应,与第一段歌词的整体押韵规律是相符的、统一的。中间两句的离韵,就好比文章的“起承转合”规律中的“承”与“转”,到最后一句,又回到了总韵脚上,视如“合”字。这样一来,因为主歌和副歌有规律的韵脚呼应 也就很好地构成了前部分歌词中潜在的韵律变化。试一试吧,用普通话朗读,我们可以从文字、语言的抑、扬、顿、挫中感受到词句中的律动。
5 w% i* i1 L) ]6 t! Y0 ]. [& k
# [8 Z& I) t3 s* E5 d) K/ Q# d6 z. u2 g- L: w1 [; |
2 s7 O) ]/ y1 m1 }3 ^- X" _《啊!小路》的第二段歌词中,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上”字,与第一句相呼应的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尖”字,这样的上下句韵脚的呼应,一直延伸到第二段歌词的结束 —— 第二段歌词的最后一个字是“连”字,它的韵脚,实际上就是第二段歌词的总韵脚。
5 t/ Y n( `4 O9 p9 J+ x9 K5 G: X
接下来,在第二段歌词的后面,仍然是一段副歌 ————
& u" X0 x. A) H
9 c9 \( F [% e7 A4 I. i0 C# f5 k1 X3 |( W" d' r. g
- @# q% h4 u7 K C+ m9 r2 r D
啊!小路,弯弯的小路,
! P+ ^1 u: E4 B5 [" h/ Z' q1 O
( D( c% l+ c6 C铺满了多少动人的故事,6 r; v1 C! }! h3 X7 d$ V% u
3 G: ^$ t$ A8 H( F1 ?缠绵着多少默默的情缘,
, t/ w- |- n: |& Q$ }
' e! C4 g9 y" }你编织出一幅幅浪漫的画卷。1 o; k% L/ n, R- O% l) ^
: }' M- |2 g9 L% E
9 }2 P( C+ S6 A v7 V
9 E2 I3 L5 ]( a0 c我们可以看到,这段副歌的韵脚,仍然延续了第二段歌词的押韵规律。与第一段歌词后面的副歌相比较,情况完全一样,如出一辙。* |8 K2 S3 \+ m- c6 \- @0 L s
6 y; j' t# g ?
接下来,我们再把两段歌词、两段副歌进行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整首歌词的韵脚与其韵脚呼应变化(押韵)的情况是完全一致的,统一的,有明晰规律的。这样一来,整首歌词的韵脚、押韵、文字和语言韵律都有了统一性,规律性。) i9 @5 F) _5 {; e8 C0 y' V
! r* v0 T% @4 T4 s% M$ Y8 d0 d当作曲家在拿到这首歌词后,他(她)如果喜欢,就会多次认真地阅读、朗读、吟诵之。然后,作曲家很可能会以这首歌曲自然潜在的文字、语言的韵律为基础进行音调、旋律的创作(谱曲),当然,也还有可能以其它的作曲技法、创作手法、音乐风格为其谱曲。9 H$ X- _4 k- @5 ^4 M
1 w2 c9 I R2 R. A
1 Y* h$ q v1 @7 q
w" J. e* J( ?* J【 前文链接 】 《浅谈歌词》(一)2 S6 d9 C3 o+ L! f y/ u" b5 H6 _, k
6 p* I% B9 }. Y& \5 ~
' w2 m8 a/ Y+ b% D8 f3 x# ^- H* _5 v2 H' P* ~
* L1 d$ d0 O2 I2 r* ~: f9 J
0 @2 ~0 u+ d* X( K* g 【 未完,待续 】
% A7 N- g! N& i5 ~# z9 ?6 \7 G8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