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一个家……”歌词中浸满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5 K" A8 L$ d; T% S
8 z& ^/ \$ w; ^; @5 T; D 从温饱、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实现现代化,直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在追梦道路上的每一步,既是向中国梦的一次跨越,更是对人民未来美好生活新期望的一次回应。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中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丰满、清晰。
. u$ M$ Q8 j4 G4 F' d3 b. T1 n
; P+ S5 ]' @# k$ U9 ]5 Z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江苏镇江和南京基层单位,就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考察调研。! S2 {. ]# y/ {5 q8 Z* T
+ q1 b2 \ J0 O* j 在镇江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总书记走进村民洪家勇家的厨房,掀开锅盖,里面炖着土豆烧肉,他说:“真香!”接着,又打开冰箱看了看冷藏着的菱角等食物,高兴地说,希望大家日子都过得殷实。& K5 L* P; F: b) y" P$ m
@9 U' z3 _3 {6 _ _* ~8 }& E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心系人民福祉,始终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重心。
% [' Z! g: R; Z/ m3 x1 C b4 f$ [$ _- W& T0 \+ r: F
在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I% m4 Q5 A; v3 e @3 G
m1 s6 l) P& x. l5 s& _! u, F8 T! G 他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4 K& Y" i8 t1 [ V# ^6 e% C6 y; h: T
" y2 {) f6 a3 x8 @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两年多以来,心头最牵挂的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富足安康。2014年9月30日晚,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习近平总书记郑重表示,我们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 N, Z8 b4 x; b
$ p0 ]. | }# h N1 }- R9 I; E
“一切为了人民”. ~& _ [; j& K
' I( f5 R1 M. {6 ^- G4 c “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讲到。* ?$ Z5 y h j) M3 Q
- F1 p) @; G0 \- _4 ^3 O2 {, C 一切为了人民,梦想便有了牢固的根基。正是共产党人紧密联系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才能在旧中国苦难深重的剥削与压迫下,承担救国救民的重任,带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F* V: ^8 o, |1 t5 u) {6 w( U
. t6 q1 r0 J4 |$ G# \
历史记录过去,更启迪未来。同人民群众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追梦路上的成功与曲折,使共产党人积累了走向未来的宝贵经验。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经过不懈探索,全党逐渐形成了共识。
, I+ V9 E6 H u& x& s/ ]: E$ _! d
3 N4 u6 G3 S3 R+ b4 v/ \(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首相传作于西周的诗歌,生动地反映了3000多年来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期待。3000年后,“小康”成为了一个政党对人民的承诺,梦想也一步步变成活生生的现实。9 X/ X2 d+ G- @# F$ k: t }1 `0 h
9 ?1 q7 N6 q& o* }& l7 u0 e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
# N' [- F& n4 m8 y
5 k( S: q7 T, p" |, g; {0 M3 f 河北省阜平县位于太行山深处,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史料记载,“阜”为“盛”,县名寓“兴盛平安”之意,寄托了千百年来世世代代阜平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然而,这个距北京仅260公里的县城,人均生产总值却不及北京的1/7。& W- L/ A9 `' l Q. C4 Z
# f( K' P$ K5 p2 z3 J, C
如何为贫困的革命老区人民找到脱贫致富的道路?带着这个问题,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阜平县两个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的村子进行考察调研。
- }! P G, {4 J3 t( G# i$ m! X8 L9 Q6 z; w3 u2 ?. h% f
在阜平县骆驼湾村,习近平总书记脱鞋上炕盘着腿和村民唐荣斌拉起了家常。唐荣斌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总书记问我家里几个孩子?问我的电视能收多少台?又问电话能打长途不能?问看病方便不方便?他问了挺多,问的很细致。”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n' |: W* c' Y9 G" [
; r S6 v' }7 j; l/ H6 f6 e5 b 邻近骆驼湾村的顾家台村,全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70%,是个特困村。在村委会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总书记与基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相邻而坐,听真话、摸实情。
+ m. ~% m1 H; p3 ~) d( a0 A6 o, T8 z! x4 [
“总书记非常和蔼,就和俺平常人一样,问老百姓民生问题,问吃的、穿的、住的怎么样。他提到国家救灾物资发放下来以后,各级要是克扣救灾物资、救灾款项,是极大的犯罪,说话时非常激动。他说的话都说到了老百姓心坎上了”。顾家台村村委会主任顾文兴说。2 \5 u a( z. Q: j4 g$ Y
+ N4 H ? y/ Q; P 在听取了村民们的踊跃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嘱咐要原原本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1 E U6 `. r( B& l7 p5 ]8 _
7 h! A1 K. C4 [7 T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河北阜平到“瘠苦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从湘西特困农村到沂蒙革命老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说,扶贫开发关键是看有没有找对路子,有没有锲而不舍干下去,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要为人民做事。' L3 J, t1 l; {! [5 S" x0 E5 o' ? ^
3 y4 T3 w' s! s8 @1 W: e
民生无小事。2013年12月28日中午,一条微博立刻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亲们,我没看错吧?!习大大来庆丰吃包子啦!果断上图。”很快,微博被迅速转载,跟帖不断。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习大大”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 u5 S: T; s8 S/ \ `1 g9 N
4 m% u0 w; ^5 a1 M5 F
“一抬头,就看见习总书记从外边进来,感觉特别激动,真是没想到,什么事先通知、安排都没有。”庆丰包子铺北京月坛店职工史铃玉回忆。
* W7 N; J; f; M- H; Z$ o4 }5 S+ u9 O9 P* ~
习近平总书记边用餐边向店里的职工了解情况,尤其是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主席说一定要把百姓的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主席说了一句,食以洁为先,我就接着下句,放心就餐到‘华天’。”庆丰包子铺月坛店店长贺媛丽说。5 v' ` Y1 z1 N* ~7 U; V X
; {) D* D1 ]+ ?3 S; H
价值21元人民币的“二两猪肉大葱包子,一碗炒肝,一份芥菜”,很快被群众冠以“主席套餐”的大名,慕名而来买包子“尝鲜”的人络绎不绝。
C5 t8 r( m; O$ i
: b: Y$ H4 {, X' [ 想着人民、贴近人民,才能真情倾听人民呼声,纾解民生之忧。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用政策促进就业创业、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持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成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社会建设领域的重点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