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点点触摸神秘的摩梭文化后,颜全毅提出,《走婚》应该是一部“不猎奇、不炫怪,展现摩梭文化灵魂的有质感的作品”。为此,他不仅虚构了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也放弃了戏曲惯有的封闭式结构,代之以开放性的结局。“不做出任何评判,或许会给观众带来解读的惶惑和谬反。但是,我坚持认为,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多样性,当我们触碰来自遥远地方的走婚制度时,又何必着急用习以惯之的心理去进行臧否?”在颜全毅设计的结尾中,大拉七唱着歌离开了泸沽湖,离开了他心爱的姑娘,偶然交织的线条,最终在文化差异面前自然平行分散。
9 C( f$ C9 R0 D9 Z2 s4 i
9 k$ {! Y; r9 z, @ }# R$ m “《走婚》是花灯歌舞剧,而作为工作几十年的老花灯工作者的本剧导演和作曲告诉我,这次他们想探索得远一些,让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题材尝试歌舞剧、音乐剧的方式,想看看花灯能走多远。”颜全毅感佩于“花灯人”的勇气,在剧本创作中大量采用了歌舞剧的写法。7 R* ~# S' V: A0 b- X- y/ x
! i; a# j9 n8 C+ i5 D7 C; H5 Z
当然,《走婚》的探索远不止于此:诗化的舞台语言、独特的心理场景切换、舞台多时空并存和蒙太奇手法的借鉴,都大大增强了剧目的节奏感;原创音乐和唱腔充分吸收摩梭音乐元素,结合花灯的曲调,使用交响乐配器,成为花灯戏剧音乐的重大革新。
2 W0 p- p3 R( g7 H x1 d
3 M! y9 D) I$ v8 E 2013年12月,《走婚》甫一亮相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演出市场惊艳,并屡屡获奖:云南省第十二届新剧目展演新剧目综合大奖、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展演优秀展演剧目、云南省文化精品奖、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
+ J/ v5 n& T) y8 C6 ~3 \! T% n- g; \2 i/ ^. Z2 f
“剧目创作出来,是要给观众看的。所以《走婚》首演后,我们坚持以院线联盟售票的方式进行巡演,通过商演的票房,测试观众的接受度。”据孙晋昆介绍,近3年时间,《走婚》历经多次云南省内巡演和3次全国巡演,足迹遍及北京、成都、柳州等城市,观众达6万人次,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此次在北京演出,演出票于开演前一周就已售罄。
' P' t; o$ I) H, f/ N/ g, r% [7 n% e V. U* `9 j5 Q
北京演出结束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戏曲学院文艺评论基地专门为《走婚》举行了研讨会。会上,业内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走婚》不仅鲜活地展现了摩梭人的生命状态和情怀,更让花灯艺术呈现出青春时尚的风采,这样的有益尝试对于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z" x/ A, u+ N; L# N, U2 `
6 m! M4 b! m9 O4 l. U' S$ I' E J7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