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速度、力度的对比
- g( ]; P: e+ ]% F- ]' W* z i( S0 ?9 B
速度、力度的对比,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也是相当普遍的。速度、力度的变化与歌曲的情感、形象的刻画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不同的力度、速度的变化,在音乐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在音乐的陈述中,尤其是较长的篇幅中,音乐不会自始至终都采用一种速度,随着情感的变化,也会带来速度上的细微变化或者渐快、渐慢乃至突然急剧的改变速度等,这种速度上的变化也带来了歌曲情绪的变化。一般来说:诙谐活跃的舞蹈、欢乐的歌唱、愉悦的情绪,多用快速来表达;缓慢沉重的心情、深入的思索、田园的风光,多用慢速来表达;而雄壮的进行、娓娓动听的诉说,则多用中速来表达。作为力度来讲,它与歌曲的形象、内容的表达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一般情况下,力度愈强,给人带来的紧张度就愈大,情感的波澜起伏就更强,而力度愈弱,给人带来的紧张度就愈小,情感的波澜起伏就弱。力度的增大与减小,还与旋律的升降、节奏的变化有关。一般旋律上升时,就会伴随力度的增强,旋律下降时,力度也会随之减弱。力度与速度一样,都会因情感表现的不一、发展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在歌曲创作中,运用速度、力度的对比,可以获得不同的音乐形象或者不同的音乐情绪。两者之间,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使歌曲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j, i) e3 J/ e5 W+ j
, n, d1 \/ `+ e# h( l 如歌曲《古丈茶歌》(夏劲风词,龙伟华曲),该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抒情的音调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此曲民族风格浓郁,韵味十足,歌曲由两个段落组成,第一乐段在自由、舒展的节奏中,以慢速、优美抒情的音调陈述着主导乐思;第二乐段在速度上、力度上与前段形成较大的对比,以轻快的速度、甜美的旋律将主导乐思的材料予以发展(派生性的对比),两种不同的速度刻画出同一形象下的两种不同的情绪。音乐形象鲜明,情感表达真挚。* r4 h* E, m: W
% h/ c6 o- u' Y/ F
四、调式、调性的对比
% J$ l- r2 w' C5 A4 e+ O" p# M# |5 ~6 q$ E' g
在歌曲创作中,调式、调性的对比如果运用得法,其效果很容易出新。由于各种调式的自然属性与特性的不同,其色彩也是不一样的。调式、调性的对比不但是情感内容表达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主题发展的重要手法。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音乐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区性,甚至音乐的体裁、性格、气质也常与调式相关联。调式、调性的对比,能给音乐带来不同程度的内在发展动力和色彩上的变化,从而体现出气氛、情绪和形象上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 ]0 X; d) i% N' ?( z
- s0 P1 L7 n/ J7 i
如歌曲《大地飞歌》(郑南词,徐沛东曲),该歌曲由两个段落组成,属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歌曲一开始是一个散板、宽广的引子,高亢、嘹亮的旋律,表现出诗一般的意境。紧接着通过一个快速、热情奔放的衬词间奏,转入歌曲的主部,主部由两个段落构成,作曲家徐沛东先生将歌曲的A段建立在bB羽调式上陈述,B段建立在bB宫调式上陈述,运用同主音转调的手法,使两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由于调式、调性的对比,给歌曲带来了新意,使歌曲形象鲜明、情感丰富。热情奔放的音调也表达了人们过上幸福日子的好心情,同时也讴歌改革开放的今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 n( o" n2 l# e9 E4 e
! g& q: h F% U0 @ 总之,歌曲创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表现在音乐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如乐音的高低(音区)、节奏的宽紧、色彩的明暗(调式、调性)、速度的快慢、响度的强弱、旋律线的起伏、体裁的异同、情绪的涨落、形象的美丑、手法的平奇、演唱的刚柔等,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综合使用。任何事物总是在相互比较中见区别、彼此对立中显本质的。有对比才有发展,有对比才有新意。这种对比中见统一,统一中有对比的手法,不但使艺术作品多姿多彩,富有个性,而且其感染力也就更强了。 |
|